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实现逆袭,连日本都感到措手不及?

机器人生态圈 2022-09-01
2961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一、中国已初步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持续蓬勃发展,成为后疫情时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22%。

报告显示,中国高度重视机器人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机器人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同时“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深入,产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根据报告,中国机器人市场持续蓬勃发展,成为后疫情时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

其中,在国内密集出台的政策和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除了汽车、3C电子两大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化工、石油等应用市场逐步打开。中国作为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工业机器人发展持续向好,已成为驱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建筑、教育领域持续旺盛的需求牵引,中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成为主要推动力。

当前,国内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产品不断出现,中国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

二、和日本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可是要晚得多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等产业随同整个经济快速崛起,面临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于是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工业机器人产销量开始快速增长,继而推动整个机器人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持续了约20年时间,直到进入90年代,日本由于经济陷入低迷,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才开始放缓。

但是在2008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并且开始进行智能转型,使得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而日本作为机器人传统强国也因此而受益,再次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一快速发展时期,又可分几个小周期,每个周期约4年左右,目前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仍处在2019年开启的第四轮小周期之中。

而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中,日本诞生了发那科和安川这样的世界机器人龙头,这两家日本企业和德国库卡、瑞士ABB并称机器人行业的“四大家族”,处在绝对的第一梯队。

与日本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可是要晚得多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日本等国家的机器人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还处在萌芽阶段,甚至都还不能称为“产业”。

而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我国廉价劳动力足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所以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很少,全国上下对该产业并不是很重视,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还有政策方面的扶持都很少,因而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很缓慢。

甚至到后来,由于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刚开始,国内对机器人产业的看法,仍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为主,所以仍不重视自主研发,投入也不够,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仍旧不快。

并且过去不但研发投入少,人才培养力度也不够。

直到2015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开始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把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机器人产业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而在2016年,东南大学开设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也就6、7年时间,以本科4年算,相关人才也就系统培养了第一批而已,更不要说机器人行业涉及学科非常广泛,知识体系十分复杂,要真正深入研究,还得进修硕士乃至博士,那么培养时间会更长。

所以总的来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史还很短,其底蕴很难跟日本相比,从而包括机器人技术,尤其是高端技术的研究积累,相关企业的发展程度,还有人才的培养等等,都和日本有着较大差距。

三、中国机器人市场:35%利润归日本,核心零件待突破

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以工业机器人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制造业,将是产业升级的大势所趋,如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第一,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种类,国产机器人在发展浪潮下也开始崛起,但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减速器技术没有突破,35%的利润却归日本,核心零部件如何实现突破已成当务之急。

工业机器人拥有三大核心部件,分别是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

三大核心部件占机器人生产成本的70%,其中减速器一项的成本就达到35%,目前全球著名的工业机器生产商主要有4家,分别是德国一家企业、瑞典的一家企业和日本的两家企业,自从中国在2013年开始进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后,市场份额开始不断向中国倾斜,因为国内和全球工业市场对工业机器人有非常大的需求量,所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好消息是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坏消息是国产机器人利润率较低。

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被国外4家知名的机器人生产商技术垄断,尤其是占比最大的机器人减速器,想要高品质的减速器,就必须从日本进口,减速器研制非常困难,它的主要任务,是把伺服系统运转的动力,通过齿轮咬合进行减速,以此来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必须具备抗疲劳强度高,寿命长的特点,虽然国内也能生产减速器,但制作工艺和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迟早会超越日本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敌,从大环境讲,日本的经济一直在衰退,甚至这几年还在加速衰退,很多产业,包括半导体乃至汽车产业,也变得越来越衰弱,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机器人产业就很难独善其身。

由于经济形势不好,日本政府就算想扶持机器人产业,却也很难做出有力措施,最多就是发布一些保护性的政策。但问题是,保护性政策一般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但日本国内由于工业衰退,机器人市场可谓萧条,日本生产的机器人,80%以上都卖到了国外。

而且日本经济持续衰退,无法维持完整的产业链,许多产业,包括半导体、电池、光伏等等,都失去了成品上的优势,只能勉强保持某些方面的竞争力。

现在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也出现了这种迹象。由于材料、能源等成本高企,日本机器人成品在造价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现在更多的是维持在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领域的优势,这就让它的产业竞争力打了折扣。

而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国家也出台了各种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在去年年底,工信部和发改委等15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要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现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0多个行业大类,140多个行业中类,并且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中国机器人市场也在不断增大,这是我们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大契机和动力。

尤其这几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高涨。

到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从机器人零部件到整机,再到机器人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链韧性正在不断增强。

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的机器人国产化率还不是很高,但是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中,像在去年第二季度,我国机器人国产化率才只有30%多一点,但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就上升到了36.8%。

我们的很多机器人企业,在经过初期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后,也开始向高端领域进军,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到如今,像埃斯顿和新时达等中国机器人企业,已经稳稳位列机器人企业的第二梯队,开始向第一梯队的“四大家族”发起挑战。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迟早会超越日本。只要脚踏实地,不断努力,提升科技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慕然回首,就发现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立于世界之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机器人生态圈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