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华为苹果的蓝思科技中报发布,一窥其发展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数码迷弟 2022-09-06
344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9月8日凌晨,苹果将举行秋季新品发布会,巧的是,华为的Mate50系列产品将在9月6日官宣。相差仅1天,也许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领先优势。

从2009年苹果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算起,已走过12个年头。截止2021年底,在中国累计卖出3.8亿部手机。

但2015年巅峰期过后,苹果在中国的销量一年不如一年。而我们的国民品牌华为、小米、VIVO等逐渐占据市场一席之地,并且后来居上。

多样化的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2022年,到底是华为还是苹果?又是一个纠结的选择。

二者的竞争异常激烈,但同时又有一些相同点,例如两家的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等产品用到的玻璃、触控模组、生物识别功能组件等,可能都来自蓝思科技(300433.SZ)。

最近,蓝思科技也发布了上半年的年报,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们一起来看看蓝思科技的发展潜力和不可忽视的问题。

01

2022年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1.87%至11.43%,消费者需求降低,消费电子市场陷入低迷。

好在智能汽车领域飞速发展,车载触控显示面板、汽车玻璃、充电桩等新市场迎来了利好。

目前消费电子产品仍是主要收入来源,智能汽车领域带来的红利还未充分释放。

中报披露上半年营收为191.83亿,同比下降1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5亿,同比下滑113.2%。

营收、利润双双下滑,不仅是因为消费电子市场的低迷,更多还在于生产交付、物流、采购相关成本以及期间费用的增长。

毛利率同比下滑多少说明了盈利能力出现疲软,竞争激烈的消费电子领域,还有大把代工厂等着和知名客户合作。

异常艰难的这几年,想要稳住毛利,还得依靠研发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除了提高研发人员的薪资待遇,还有自主研发机器设备,便于更好地适配公司生产线布局和工艺技术特点。

由于黄花、湘潭新园区处于建设与运营前期,新园区需要接受客户的全面认证,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暂时未能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

但是从蓝思科技的中长战略来考虑,研发是核心,尤其在智能汽车领域,需要投入一剂猛药。

目前研发费用约13亿,占营收的比重约7%,在行业内处于中等水平。为了获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只为换来更多订单,可是抱紧大佬的腿就一定高枕无忧吗?

02

新业务高速增长,未来增量空间可期

第二季度业绩回升,一方面是因为消费电子行业自六月份开始有所回暖,另一方面也与提前布局智能穿戴设备,抓住了行业机遇有关。

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蓝思科技是行业内最早开始对光学、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已有量产产品落地,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全球优质客户资源。

目前,蓝思科技已经与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华为等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今年7月,市场消息传苹果传出即将在明年发布AR/MR头显,据中信证券预计,蓝思科技将成为苹果AR/VR头显玻璃、金属的核心供应商。

今年2月,蓝思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持续参与各个客户的智能手表、AR/VR项目;在AR业务方面,玻璃镜片的难度和挑战较大,价值也更高;在智能手表方面的需求会有所增长,公司需要提前布局扩大产能。蓝思科技预计,2022年智能穿戴业务可以实现较快速增长。

未来,VR/AR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R/VR总投资规模接近146.7亿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增至747.3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8.5%。其中,中国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43.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提前在VR/AR领域布局的蓝思科技,未来的业绩增量空间值得期待。

近年来,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进军汽车产业的不胜枚举,蓝思科技也大力布局智能汽车市场,并且已与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品牌有了长期稳定的合作。

蓝思科技在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主要产品有车载中控屏、B柱组件、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并且仍在拓展其他部件相关业务,该公司位于黄花园区的车载募投项目也将于2022年建设完成。

2022年上半年,智能汽车领域中,电子化、新能源化、轻量化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带动了车载触控显示面板、新型B柱、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新市场高速发展。行业加速向前,蓝思科技的智能汽车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也实现了五成增长,客户群体持续丰富,新产品研发、认证顺利。

此前,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充电桩产品领域有较高的契合度,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公司现已拥有二十多家新能源汽车客户,两块业务可以协同发展,现已向部分全球智能汽车龙头客户批量出货充电桩零组件产品。

03

提前布局汽车电子产业链

蓝思科技从最初的一个小工厂,成长为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如今又切入万亿汽车电子产业链。蓝思科技业务不断升级背后,是对长期主义的坚持。

为拓展新领域,蓝思科技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1年,蓝思科技研发支出达到21.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97%,创历史新高。这些投入,为蓝思科技构筑起了技术壁垒。

此前,机构调研时,关于蓝思科技做新能源汽车玻璃的优势,蓝思科技表示,其工艺可以从很多方面对汽车玻璃实现提升优化。

首先,蓝思科技具备将汽车玻璃减薄的工艺,能有效减轻汽车整车的重量;其次,可以进一步将汽车玻璃增透,未来汽车玻璃如果想做成投屏,各方面都会比较好;第三,增强碰撞抗冲击性,通过蓝思科技的工艺来做玻璃,会更有韧性,比较耐冲击,不容易破碎。此外,蓝思科技可以优化玻璃的加工精度,如进一步降噪防污等。

如果说技术能力是蓝思科技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硬实力,那么供应链管理与产能优势则是它的软实力。据产业链资深人士介绍,蓝思科技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及规模生产能力,借助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品牌的高起点及电动化领域的先发优势,未来有望切入全球更多汽车客户配套体系。

如今,汽车行业正快速进入智能汽车时代,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事物,一个增量的市场,未来必定属于那些既有深厚技术沉淀,同时又洞悉产业发展趋势的玩家。

虽然蓝思科技的发展史具有潜力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04

过度依赖大客户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布局多年,已经拥有丰富且知名的客户资源,如苹果、三星、小米、华为、特斯拉等,其中与苹果可谓深度绑定。

2021年苹果带来的销售额占年度销售额的66.49%,公司前5大客户贡献的销售额占比达到80.56%,这个比例高的异常危险。

众所周知,被苹果抛弃的棋子日子有些难过。可深度绑定,也存在一些弊端。

例如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或是一旦苹果产品销售量下滑,将对蓝思科技产品出货量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为了积极相应大客户的需求,蓝思还在积极地扩充产能,前期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巨大,若不幸被大客户抛弃,有可能发生产能过剩风险。

重资产运营模式下,借款压力倍增。

05

借款负担重

目前蓝思科技在东莞、湘潭、越南等地在建的主要项目预算总投资约62亿,其中湘潭和黄花园区投资额较大,分别为7亿和44亿。

黄花园区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定增,但其他项目所需资金多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和借款。

截止今年中报,长、短期借款余额超过160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接近25亿,而公司账面资金仅98亿。

上半年的利息费用接近3亿,正好亏损也是3亿,可想而知,这么高的利息费用如同雪上加霜。

近5年年度利息费用平均在5亿左右,最高曾接近7.5亿。今年在面临更多借款的情况下,利息费用将突破新高。

06

存货跌价损失

前面说到依赖大客户的同时,蓝思科技疯狂扩产,一旦被苹果开除出供应链,很可能短期内产生产能过剩、存货积压的风险。

最近2年存货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截止今年上半年,余额超过7亿,占总资产的比例约9%。

周转天数从前2年的50天左右上升至目前70多天,存货周转速度下降,将直接影响存货的变现能力。

其中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和原材料价值约57亿,占比超过80%。对于消费电子产品而言,科技的更新换代快速且频繁,若不能及时出货,势必导致存货积压,进而产生跌价风险。

从近4年的资产减值情况可以看出,存货跌价损失占80%以上,2021年接近8亿,其中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跌价损失风险较高。

一方面手机、汽车用品对零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行情的波动也为上游供应商带来一些挑战。

在行情不那么好的时候,即使是产业链上的大佬,也要寻求伙伴、抱团取暖,但有个棘手的问题是,合并形成的商誉。

07

商誉

2020年蓝思为了在现有业务平台上开辟新业务,陆续布局原辅料市场、专用设备、智能制造等上下游产业。

耗资94亿收购了业界领先的智能手机金属机壳厂商可胜科技与可利科技,从事各类合金的生产、销售与研发。

收购时产生了29.7亿巨额商誉,虽然占净资产的比重只有7%,未达到危及公司生存的严重地步。

但看看蓝思最近5年的净利润,最高时接近50亿,最低时只有6亿,今年上半年甚至亏损3亿。

试想一下,约30亿的商誉一旦“暴雷”,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致命打击。

08

总结

与苹果的深度合作关系显然有利有弊,2015年后苹果在中国的销量每况愈下,蓝思科技的的营收和利润同样收到波及。

作为业界的制造大佬,手握多家知名企业的订单,把全部身家押宝在苹果上实在有些风险。

重资产模式下,巨额投资导致企业负债累累,现金流波动极大。扩充的产能能否提升营收、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状态,恐怕还得看苹果的销量。

文章来源: 诗与星空,野马财经,金融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码迷弟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