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站为5G通信“查漏补缺”,中小企业也来争一争通信设备这块“大蛋糕”

微观人 2022-09-07
4569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到今年7月底,中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近200万个。然而,不少人有这样的感受:室外5G信号稳定,到了室内偶尔会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况。专家指出,这是室内信号深度覆盖能力不足导致的。

随着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等应用快速发展,5G室内场景增多。在覆盖行业更广、应用走深向实的当下,如何解决室内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具备小体积、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易部署等特性的5G小基站成为建设重点之一。

什么是5G小基站?

“5G小基站的单通道发射功率较小,通常为毫瓦级。远端单元的体积尺寸一般在2L左右。”中国联通网络部无线网管理室总监范斌介绍说,5G小基站之“小”体现在两方面:

体积小——根据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无线基站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相对于宏基站来说,后三者体积较小,通常合称为“小基站”。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支持多种回传组网方式,安装的灵活性更高,能够实现对重点场景进行网络覆盖的补充。

覆盖范围小——覆盖范围与体积相关。宏基站体积最大,信号的覆盖范围最大,主要解决室外的远距离连续覆盖。微基站覆盖范围50-200米,应用于宏基站部署受限的市区或农村;皮基站覆盖范围20-50米,应用于室内公共场所,如交通枢纽、购物中心、展馆等;飞基站覆盖范围10-20米,通常适用于家庭或企业环境。

小基站并非5G时代产物。在3G、4G时代,随着室内场景对网络需求的增加,小基站开始出现。进入5G时代,人们对无线通信的传输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小基站能够在室内安装,实现弱信号和盲区内的定点深度覆盖,包括人流密集或数据流量传输需求大的区域。此外,小基站还能帮助宏基站分担流量负荷,与边缘计算等技术相结合,以满足垂直行业应用碎片化需求。

今年初,三大运营商纷纷启动了5G小基站集采,聚焦细分场景的信号覆盖与网络建设。

8月4日,中国移动公示了2022年至2023年扩展型皮站设备的集采结果,这是5G商用以来最大规模的小基站集采。此次集采预估采购规模约为2万站,其中单模扩展型皮站7500站、双模扩展型皮站12500站。

据分析,进入运营商集采,有利于推动5G小基站相关产业发展。运营商集采的持续性可以进一步激活上下游产业链,进而为运营商提供更丰富、性价比更高的建网方案。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所有地级市的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了5G网络覆盖。

“目前,5G室外基站建设已基本实现广域覆盖,后续运营商将重点聚焦5G室内网络建设新赛道,5G小基站将成为5G室内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中国联通网络部无线网管理室无线网新设备业务主管范天伟说。

从采购到自研:运营商建起新赛道

当前,我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61.5万个,占全球5G基站60%以上,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无疑,对于后续的5G网络建设,三大运营商会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在细分场景的覆盖与建设,而扩展型5G小基站则是建设重点。

据悉,扩展型5G小基站产品是5G接入网设备,采用5G技术,基于低成本覆盖需求设计,能够满足室内覆盖、垂直行业等应用场景,方便部署和扩容,并且该产品能够支持由eMBB向uRLLC、mMTC演进,具有后向兼容性,该产品主要包含三类硬件实体BU(Baseband Unit,基带单元)、EU(Extend Unit, 扩展单元)和RU (Radio Unit,射频单元)。在5G接入网中,扩展型5G小基站负责与终端设备建立5G无线连接,为用户提供5G接入服务,进行语音、视频及数据业务的传输,保证5G信号覆盖。扩展型5G小基站支持星型组网和链型组网两种组网方式,支持通过多个EU扩展多个RU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覆盖需求,能够通过小区合并和小区分裂达到灵活调整系统容量的目的。

今年4月,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正式启动2022-2023年扩展型皮站设备集采。据采购公告显示,本次集中采购产品为扩展型皮站,预估采购规模约为20000站,其中单模扩展型皮站7500站,双模扩展型皮站12500站。中国移动发力5G小基站的目标是将小站的能力做得更强,更能满足行业极致化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除集采外,运营商自研小基站的进程也悄然展开。如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以白盒小基站低成本优势实现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5G时代提出融合室分方案;中国联通推进数字化室分创新,为不同形态的场景规划了不同形态的数字化室分产品,形成差异化部署。

日前,中国电信研究院正式启动了5G低规格数字室分小站设备代工采购及定制化设备采购,其中远端单元及扩展型基带单元、扩展单元标包,远端单元共计72000台、基带单元1350台、扩展单元4050台;前传开放基带单元及扩展单元标包,预估采购数量为基带单元900台、扩展单元3600台,而这也不是中国电信首次为自研产品寻找OEM供应商。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联合京信网络、东土科技,也发布了业界首个5G云化工业基站并完成端到端验证,基于统一基站云底座,将工业控制的核心器件进一步推动5G专网深入工业现场。

无疑,随着各大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的积极部署,小基站已经迎来大规模发展期。而面向5G场景的高质量发展,关于通用还是专用的5G小基站正被业界广泛关注。

为啥要建小基站?

解决高频段部署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5G频段越来越高,宏基站信号传输面临更大的链路损耗问题,室内信号覆盖不足。一边是5G更高的频段导致室外宏站信号难以抵达室内,一边是越来越多的业务和流量需求发生在室内。单纯增加宏基站覆盖,成本难以承受。面对如此“两难”的境地,小基站成为破解5G网络痛点的“利器”,为实现5G深度覆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为5G信号“补盲”“补热”

华为有关负责人介绍,宏基站易受到建筑物、树木等影响,覆盖效果不均匀,且随着信号频率的提升,4G/5G信号穿透能力会减弱,从而出现弱覆盖区域或盲点,影响用户体验。而在热点区域,如商场、机场、酒店、医院等人群密集、流量需求远高于普通地域的区域,宏基站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流量,小基站此时可以发挥很好的补充作用。此外,由于宏基站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协调建网成本较高,面临传统设备安装位置受限、铺设传输困难、天面资源紧张等问题,尤其是在人群密集区,更不易获取站址。因此,很难通过密集部署宏基站解决室内和热点区域的覆盖和容量问题。

“室内场景环境复杂、覆盖需求多样化,高业务量、中业务量、低业务量场景分布不均,因此5G室内网络覆盖方案应通过多种形态网络设备,以满足差异化的室内网络部署需求。”范天伟说,未来“宏基站+小基站”的多元化模式,有望成为更低成本、更强覆盖的组网方式。

带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5G大带宽、低时延、高速率的特性正在赋能各行各业。小基站快速定制、灵活部署、高网络容量、低成本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好满足各行各业的多元网络需求,如智慧工厂、远程医疗、移动车联网等等,其深度覆盖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综合来看,小站的产业生态非常多元,既有传统主设备厂商,又有新兴玩家。目前,5G小基站的制造商仍以传统设备商巨头为主,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诺基亚都推出了专属的小基站产品,其中华为的Lampsite与中兴通讯的Qcell皆是国产小基站中十分成熟的品牌,爱立信的RDS与诺基亚的ASiR在国际市场也有不容小觑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竞争力最强的第一梯队。而在中游梯队中,以亨鑫科技扩展型小基站、新华三的5G云化小基站、京信网络的5G云小站、锐捷网络5G云小站、佰才邦的5G扩展型小基站等为代表的中小设备厂商依托在小基站领域的长期投入,也在运营商市场积累了不错的市场回馈。

记者了解到,业界对于小基站建设也通常分为两大阵营,前者以设备商为代表,产品主要聚焦在软硬件高度集成的一体机,通过发挥各自的研发优势,依托在软件、硬件方案、芯片、算法等方面实现差异化创新。而另一种则是以O-RAN架构为代表的小基站厂商,不同的整机厂家,基于统一的“白盒基站参考设计”,优先外购第三方的“通用芯片、白盒芯片”和“开源软件组件”。

对比来看,整机厂家研发门槛高,但是掌握根技术,掌握产业主导权和核心价值;白盒厂商则是具有快速封装、模板化等特点,传统国内小基站产品大多使用英特尔x86服务器配加速卡的架构搭配,因此在成本与价格上具备较大优势。

无疑,小基站的出现正是为了降低由于大规模5G接入网新建带来的巨大资本性支出 (CAPEX),同时向垂直行业客户提供建设成本低且运营支出 (OPEX)低的5G接入网解决方案,从这点来看,采用O-RAN架构的设备势必能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然而,记者了解到,在面向实际场景中,垂直行业客户对于5G技术赋能企业级客户和垂直行业的智慧化发展有着迫切的需求。5G技术提供的毫秒级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为工业、交通、农业、医疗、金融、娱乐等垂直提供了无穷的想象。垂直行业客户对网络容量、系统可靠性以及产品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规模的采用O-RAN架构小基站,势必会面临技术能力、产品成熟度等多方面挑战,并且,小基站产业链也会呈现出“中间厚、两边薄”的橄榄球型特点,产业资源大多集中在中游的系统和设备集成环节,产业链上游的芯片产业投入稍显不足,方案相对较单一。

然而,随着5G垂直行业应用需求的逐渐增大,具备部署简单、扩容灵活的小基站势必将成为行业网重要的解决方案,因此,对于整机厂家来说,在夯实差异化能力的同时,如何满足运营商客户及垂直行 业客户低成本建设5G接入网的需求而设计的低成本5G接入网解决方案,能够在低CAPEX与低OPEX的前提下在热点地区补充覆盖、中低价值公众网络覆盖和工业互联网等场景下提供良好的5G覆盖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5G小基站应进一步提高产品成熟度,开拓创新,提升网络性能、降低建设成本、重视部署运维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同时体现最优性价比,并充分均衡上下游产业链,面向落地商用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与运营商及产业生态链实现价值共赢。

即将大规模部署,赋能垂直行业市场

从当前市面上5G小基站产品来看,各大设备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产品,比如——华为的Lampsite、中兴的Qcell、爱立信的RDS、诺基亚的ASiR。而其他一些中小设备厂商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比如新华三的5G云化小基站、中国信科的Pico、锐捷网络的5G云小站、京信的5G云小站、佰才邦的5G扩展型小基站等等。

在5G小基站这片“新兴市场”上,谁都不甘落后,运营商自然也是。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紧锣密鼓加快布局5G小基站。如,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以白盒小基站低成本优势实现室内覆盖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5G时代提出融合室分方案;中国联通推进数字化室分创新,为不同形态的场景规划了不同形态的数字化室分产品,形成差异化部署。随着各大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的积极部署,小基站势必迎来大规模发展期。相比于4G小基站, 5G扩皮小基站面对更多场景规划了2T2R/4T4R、5G单模/4G+5G双模等多样化产品,同时具备小区分裂能力,可逐渐由中低容量场景拓展至医院、厂商等高容量场景。同时5G小站支持多业务融合及云化虚拟化等特点,随着垂直行业需求的逐渐明确,具备部署简单、扩容灵活的小基站将成为行业网重要的解决方案。

商用仍面临挑战,亟待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

毋庸置疑,进入运营商集采,对5G小基站相关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运营商集采的持续性可以进一步激活上下游产业链,让小基站的生态更加健康繁荣,从而也能够为运营商提供更加丰富、更加高性价比的建网方案。

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面向商用部署,目前5G小站在技术能力、成本、成熟度等多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及挑战。与公网及行业对数字化室分产品的需求相对的,当前小基站产业链整体上呈现出“中间厚、两边薄”的橄榄球型特点,产业资源大多集中在中游的系统和设备集成环节,产业链上游的芯片产业投入稍显不足,方案相对较单一。

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5G小基站应进一步提高产品成熟度,开拓创新,提升网络性能、降低建设成本、重视部署运维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同时体现最优性价比,并充分均衡上下游产业链,面向落地商用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与运营商及产业生态链实现价值共赢。

中国联通研究院无线技术研究中心总监李福昌指出,面向未来的5G发展,千行百业的需求将呈现碎片化、复杂化的特点,很难用统一的网络部署方式满足所有的差异化需求。小基站具有“造价低、建设方式灵活”等特点,可针对中低价值、小微区域进行覆盖完善,进行差异化覆盖;同时,小基站具有“定制化、灵活性”等特点,易于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可满足中小型行业应用碎片化需求。

相关业内专家认为,随着5G网络建设的持续深化,5G小站的建设规模将远大于5G宏站的规模,甚至成倍超过4G时代DAS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DAS)的规模,未来几年里,国内5G小站的市场规模可能超过300亿元。

文章来源: 通信信息报社,通信产业报,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