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App、裁撤事业部,互联网大厂后续战略都转向了哪儿?

物联社 2022-09-09
3602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一、关停App、裁撤事业部,互联网大厂不再鼓励赛马

在今年被密集下架的60多款产品里,游戏类产品是被下架的重灾区。

据游戏新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腾讯下架了多达28款游戏,其中不乏元老级产品,比如总注册用户数量超3亿、让腾讯成功进军游戏市场的《QQ堂》,曾登陆过iOS免费榜第3名的《捕鱼来了》以及上线运营超过十年之久的《QQ连连看》和《QQ美女找茬》等。

无独有偶,国内游戏市场TOP2的网易游戏,今年也下架了多款上线多年的游戏产品,包括《黑潮之上》《猎手之王》《月神的迷宫》等7款产品,其中,《迷你西游》已经运营了8年之久。

被称为“游戏新星”的字节跳动,在今年也有多款中重度游戏和休闲游戏下架,比如《战争艺术》《全明星激斗》《镖人》等。据界面新闻报道,字节跳动旗下游戏业务朝夕光年在今年曾频繁调整,不仅解散了上海101游戏工作室,还有多个项目在裁撤或者整合。

在60多款被下架的产品中,非游戏类产品也有20多款。腾讯首当其中,今年腾讯下架了小鹅拼拼、玩家派、腾讯翻译、鹅掌TV、看点快报等10多款产品,百度紧随其后,同样下架Wonder、看多多、音磁、一局等10多款产品,阿里下架采源宝、友啥、礼发发等3款产品,字节跳动下架了派对岛、识区和内部重视的种草产品“可颂”,京东则下架了京东金融App青春版……

如今的互联网大厂们,一改往日作风,不再激进扩张,而是谨慎收缩自己的战线,不仅在密集关停App,巨头们对于推出新App的热情与往年相比也大大下降。

据七麦数据显示,最近半年内,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推出的新App非常少,目前仍然在架的有:网易云音乐推出的社交App MUS,百度推出的笔记类App有医笔记,360推出的记录打开类App CUE,抖音旗下的音乐类App汽水音乐,印象笔记推出的收藏类App收藏家,美图秀秀推出的拍照类App蛋啵。

从被下架的产品来看,大厂收紧的主要的原因在两方面。

一方面,产品本身并未产生多大的收益,甚至很多业务还处于烧钱的阶段,只会拖累现金流。

从腾讯下架游戏产品这一举动中便能很明显的看出这一原因,根据光生传媒统计,之前腾讯每年发行、代理的游戏超过1000款,但受版号影响,腾讯近几年每年只有约200款游戏上线,而且一直没有新的爆款游戏,如今能真正为其带来收益的产品还是《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这类现象级手游,产品众多但不能带来收入,被下架也是无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产品上线时间太久,已经被时代抛弃。

今年7月,腾讯旗下“看点快报”APP宣布停止运营,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2015年,看点快报的前身 “天天快报”上线,是当时腾讯为狙击今日头条而生,被寄予厚望,是当年“头腾大战”的先锋,也曾一度取得不错的成绩,在2016年初,天天快报的日活量达到了8700万,在当时仅次于腾讯新闻、今日头条。

但奈何时代变化太快,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当初意气风发争夺市场的信息流产品,如今也已经疲态尽显,头部玩家今日头条在今年6月的MAU为2.92亿,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及2020年同期分别为3亿和3.05亿,出现倒退的局面。看点快报作为其中的一枚玩家也受到冲击,被时代抛弃,被下架也是迟早的事情。

二、“性价比”变低的产品推新,超级APP成为大厂们的新目标

对互联网大厂来说,靠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换取增长的路子已经很难再走通了。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22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0.51亿人,和2021年12月相比,增加了1919万人,同比增速放缓,国内互联网用户规模日趋见顶。

一般来说,大厂推出新产品的目的在于抢占用户注意力,以及更加精细化运营自家公司的用户池。然而,新产品的成长路径非常长,要有足够的用户量后才能进行商业变现。

当以往互联网流量红利还在,获客成本还不高时,新产品的用户积累尚且还算容易,但如今互联网流量已经开始见顶,成熟产品的获客成本都大大提高,更别说是新产品了。

在获客成本变高的当下,新产品的用户数量能不能做起来都还不能确定,还要尽快跑通商业化进行变现,任务十分艰巨。要知道,“神级”产品小红书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商业变现的难题。

有业内人士爆料,如今开发新产品的投入非常大,每个月的成本已达到百万级别,后续要想把钱赚回来,对新产品的DAU和商业化的要求非常高,还要面临着前期投入都打水漂的风险。而现在各个主要市场也基本被瓜分完毕,新产品要想从中突围并不容易。

“为了使各自的主产品保持甚至提升竞争力,以及为了留住用户,不如将探索新业务的资源和人手,投入到成熟的主营产品中,毕竟主力产品才是公司的核心。”

不难看出,在整体大环境变差的情况下,探索新赛道不再是最好的选择,大厂们也放弃了以往烧钱换增长的方式,不再热衷于推出新产品,而是将重点放回了主营业务上。

不再热衷于探索新业务的大厂们,开始集中兵力聚焦主营业务,将自家的明星产品往超级APP方向发展。

上个月15日,有消息传出抖音电商将进行业务调整,布局购物商城,深入发展货架电商;紧接着抖音和饿了么官宣合作,二者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在视频化时代给消费者带来 " 即看、即点、即达 " 的本地生活新体验。

在此之前,抖音还测试了小说频道、推出了快递服务“音尊达”等等。种种举措表面,抖音正在从一个短视频平台,向集合了内容、电商、本地生活等服务的综合类超级APP方向发展。

无独有偶,抖音的老对手快手,同样在不断升级自身的APP。快手在去年增加了小程序生态,和美团合作做起了外卖服务,在今年1月推出了“快招工”,做起了招聘服务,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生态。

除此之外,美团也不再局限于本地生活,拓展了旅游和出行等服务场景;百度地图除了是导航工具外,也成为了聚合类打车平台;原本的购物平台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也开始做起了内容。

对于大厂们来说,成熟的业务是公司的营收大头,而明星产品本身拥有的庞大流量池也有着更高的变现可能性。

而有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的产品,不仅可以留住用户更多的时间,提高平台的用户活跃度,还可以和产品主营业务互通,创造更有黏性的生态。

相比于从零开始探索新业务,巩固自身主营业务,丰富明星产品的生态,对大厂们来说或许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事物的发展总是此消彼长,在未来,或许新的爆款产品很难再出现,但功能完善和生态丰富的超级APP将会越来越多。

三、大厂正“调仓”到哪里?

在投资放缓的同时,大厂的投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相对于投资收缩,多位投资圈业内人士都向记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将大厂的这些动作表述为“调仓”。

“近期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都很大,加之疫情、监管变化等因素,大厂倾向于握住更多现金,然后再伺机而动,是非常理性和正常的选择。而且从目前他们退出的项目来看,大部分也已经到了退出的时机。”一位头部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如是评论。而且他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不只大厂,其实头部的投资机构们也在从互联网向硬科技“调仓”。

来自IT桔子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政策导向将资本引向发展硬科技的大背景下,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成为最受资本青睐的热门赛道。

大厂CVC也汇聚于此。以腾讯为例,在减持京东之后,腾讯曾对外表示,未来会持续发掘新赛道、新机会,特别是前沿科技和实体经济数字化。

于是,2022年上半年,腾讯在智能制造、企业服务等领域频频出手,先后投资了一站式实时数据融合服务平台DataPipeline、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公司雾帜智能、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方案提供商影刀 RPA、数字音频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全景声科技、DPU(Data Processing Unit,数据处理器)芯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云豹智能……

此外,腾讯的投资场景也不断延伸,比如其投资了两家新能源公司,即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供应商协鑫光电和新型储能器件及PACK集成系统研发生产商巨湾技研,甚至还投资了一家养老机构,即国内最大的居家医疗照护服务机构福寿康。

阿里巴巴的投资方向也在变“硬”.今年上半年,阿里系先后投资了亿可能源、太若科技、中科微针、法奥机器人、睿力集成电路、长鑫存储、济达交通等。当然,新消费品牌也在持续关注,比如智能宠物投食器霍曼、森宝积木等。

此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国际海运跨境电商平台海管家,以及拥有周奇墨、石老板、六兽的单立人喜剧。

字节跳动则在医疗大健康、元宇宙方向频频出手。今年6月,字节跳动通过旗下的大健康业务品牌小荷健康实现对高端妇儿医疗集团美中宜和的全资控股,市场传闻并购金额约为100亿元。

美中宜和医疗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可提供产科、妇科、儿科、辅助生殖、产后康复、产后休养等服务的私立医疗机构。此前,美中宜和还通过并购北京宝岛妇产医院,获得了北京和天津两地的辅助生殖资质。

实际上,最近两年,字节跳动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动作不断,先后收购医学科普内容的制作与传播平台百科名医、互联网医院幺零贰四科技、综合医疗机构松果医疗等。

元宇宙相关领域也是字节跳动的重要方向,今年上半年,字节跳动并购了二次元虚拟社交平台波粒子科技。此外,字节跳动还收购了漫画阅读平台“漫迹”,电影票务服务平台“影托邦”和无代码厂商“黑帕云”。

百度今年上半年的投资重点则在芯片和医疗健康上,包括AI蛋白质设计平台分子之心、分子胶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及新药研发商达歌生物、DPU芯片研发商星云智联、MRAM及相关芯片设计研发商亘存科技等。

美团也与之前投资“吃喝玩乐”不同,开始布局硬科技,投资了工业车辆无人驾驶通用技术平台未来机器人、单光子传感器芯片研发商灵明光子、爬壁机器人研发商史河科技等。而小米的投资目标则包括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小米产业投资部近日对外透露,从2018年6月至今,小米已经投了接近100家的芯片企业。

前述投资人认为,互联网巨头在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反垄断、反资本无序扩张的监管压力之下,选择不断瘦身,回归主业,加大长期研发投入,都是可以预见的选择。不过,他认为未来腾讯系、阿里系、字节系、小米系还一定会存在,只是“局中人”会换上新面孔。

文章来源: 一刻商业,电商报Pro,中国经济周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物联社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