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企业刮起“停窑风”,转产锂电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新材料小站 2022-09-15
2120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客户难找、成本变高都不是最恐怖的,有时候你的进价就是别人的卖价,这才是导致很多瓷砖经销商活不下去的原因。”说这句话的经销商,9月份刚刚获评“2022年度建陶行业杰出经销商”,虽然上半年的业绩还算过得去,但他也深谙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在他看来,价格是最不稳定也是最致命的一个因素。

6月份,宏陶、新明珠、蒙娜丽莎、马可波罗、东鹏5家头部陶企相继宣布上调部分瓷砖价格,涨幅最高达10%。当时有行业人士预测,随着生产成本一再增压,头部陶企的集体涨价极有可能带动大批中小型陶企“跟涨”。实际上,困于价格竞争的中小型陶企并不具备价格话语权,“跟涨”消息还未传出,业内已经有部分陶企被曝“停窑、放假”。

1、市场需求表现疲软,价格战贯穿全年

有行业人士分析,瓷砖的成交价下滑,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的消费需求。凯度消费者指数相关数据显示,疫情影响下中国家庭开始收紧“钱袋子”,各项支出逐渐减少。尤其从2021下半年开始,消费者在装修房屋时更加看重性价比,原本10万元的预算,现在可能就只有5万元。

前段时间,山东某瓷砖店的店长离职并转行了,期间他曾向中陶君透露,离职的主要原因是生意不好做,以前是一天开五单,现在变成了五天开一单,整个门店前6个月的销量比去年下滑了40%。哪怕从去年开始瓷砖价格陆续开始上涨,无奈的是市场不给力,不但涨不起来,价格竞争还越来越激烈。

即便瓷砖终端售价价格一降再降,也无法改变市场需求疲软的局面。正是因为订单的大幅度减少,大部分经销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时为了留住客户,甚至都不考虑有没有利润。因此,瓷砖终端市场几乎一年到头都在上演价格战。

瓷砖销售的利润越来越低,服务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同时还要分出精力去尝试越来越多的新渠道,生存环境对瓷砖经销商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厂家的任务、应收的账款、店面的租金、仓库的库存、人员的工资......目前大部分瓷砖经销商的现状就是被各方面压力压到喘不过气,在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中,他们还能撑多久?

2、总投资超7.8亿元,35条瓷砖生产线改产锂电

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下,越来越多的陶企意识到,如果不做出改变,自己终究会被市场淘汰,于是纷纷寻求新出路。其中,转产锂电成为江西陶企当下最热门的选择。截至目前,江西产区今年已有超35条陶瓷生产线升级锂渣坯生产线技改项目备案通过。

今年以来,在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强劲拉动下,锂电的需求快速提升,而行业整体产能偏紧,进而推动了锂电的价格持续走高。

高安一家陶企负责人表示,一家租购高安陶企转战锂电的企业,在投产后一两个月就可以收回2000多万的租金成本。此前科达制造半年报中也透露出锂电行业盈利高的信息,其子公司蓝科锂电净利润为36.85亿元。这真的很难不让陶瓷人心动。

截至目前,江西产区共有16家陶企、35条生产线改产锂电材料项目通过备案审批。寰宝陶瓷、瓷将军陶瓷、瑞福祥陶瓷、高安博德陶瓷16家陶瓷企业,投资金额超7.8亿元,依托原有的瓷砖生产线,改产“锂渣坯”“锂电材料”“锂渣粉”。

瑞福祥陶瓷的“年产49.5万吨锂渣坯生产线技改”项目总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依托原有13.6万㎡的厂房,将2条现有陶瓷窑炉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为年产49.5万吨锂渣坯生产线技改项目。

瓷将军陶瓷的“锂电材料生产线技改项目”总投资为2.4亿元,依托原有的2.289万㎡厂房,改造原有年产600万㎡仿古砖生产线为2条年产50万吨锂电材料生产线。

宜丰金佛陶瓷的“200万吨焙烧锂渣坯生产线技改项目”总投资为1.02亿元,改造1条西瓦生产线和2条抛光砖生产线,生产焙烧锂渣坯,改造内容包括更新球磨机、喷雾塔、过筛机和压机,新增延伸工艺。

除了江西产区,其他产区尚未出现生产线改产锂电的消息。江西产区这波“陶企转产锂电”的热潮与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关。而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一大批知名锂电企业也看中了江西矿产资源,纷纷在当地投建扩张生产基地,加速当地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3、锂电投资是机遇,还是陷阱?

有行业人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产业的浪潮起起伏伏,没有无缘无故的扩张兴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过剩淘汰。”火爆的锂电投资背后,蕴含的可能就是产能过剩的危机,前两年的“岩板热”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许多陶企一涌而上,转产锂电,到底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还是个投资陷阱呢?

除了陶企,还有不少其他行业看中了锂电这一风口。根据中国锂电池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18年至今,锂电池行业共发生投资事件104起,其中国内投资事件90起,海外投资事件14起,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IDG资本、高瓴创投、君联资本、春华资本、凯辉基金、光速中国、软银中国等在内的数十家VC/PE机构,以及宁德时代、长城汽车、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广投资本等产业基金都将触角伸向了电池赛道。仅2021年锂电扩产的投资额就超6000亿元。从中足以看出许多企业对锂电产业投资的热情之高。

而随着锂电材料新增产能扩张,产能的密集释放,锂电材料产能过剩“灰犀牛”也在加速迫近。此外,入局锂电的企业日益增多,赛道变得愈发拥挤,竞争也日益激烈。

业内人士分析道,目前我国锂电池的市场规模远远不能支撑那么高的估值水平。很多项目可能已经透支了未来10年的估值。虽然我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数量比较多,但事实上能够良性发展的比较有限。如果产能结构性过剩局面仍无法改善,锂电产业总会有崩塌的一天。

未来,随着更多陶瓷产线转产锂电,传统建筑陶瓷产能过剩的供给侧将得到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对于陶企而言,转产锂电固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结合实际来考虑,到底哪一个赛道才是适合自己,不要因为一时头热或者随大流而贸然转产。倘若只是为了追风口赚快钱,最后也只会重蹈覆辙,在市场的迭代升级中消失。

文章来源: 中国陶瓷网,金融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材料小站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