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流量逻辑已发生根本性变革,探秘“阿里巴巴们”的新蜕变

IT干货铺 2022-09-24
4648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当电商行业的发展开始从流量身上转移开去,它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判断电商行业的发展是否有创新的不二法则。简单来讲,以流量为衡量标准来分析电商是否进化,才是正确的姿势。由此,我们再来看待以往的那些电商新物种,无论是新零售也好,数字零售也罢,就会发现,它们始终都在围绕着流量这个核心旋转,却始终都没有离开原地。概念换了很多,电商却依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革。直到玩家们再也无法通过流量来获得红利,他们才会开始寻找新的破局之道。

这场新的破局之道,正是以摆脱流量的束缚为开端的。

在这场新变局里,纵然流量依然是重要的,但是,电商玩家们关注的焦点开始从传统意义上的流量思维转移到了更大的层面上,开始转移到了更新的领域里,它们试图通过这样一种「转移」来找到更多新的发展可能性。阿里巴巴的产业带建设、京东的产业链打造、拼多多的农研专项,无一不是在向我们透露这样一种发展新趋势。

这样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电商行业的发展开始彻底放弃对于以往发展模式的幻想和迷恋,转而投身到了新商业的星辰大海。对于电商行业来讲,这是一次全新的进化,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更是一次全新的机遇。把握住了这次新机会,它所带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机会,丝毫不比电商时代逊色。如果在电商时代,我们仅仅只是看到了为数不多的头部电商平台的萌芽和壮大的话,那么,在后电商时代,我们将会看到远比这些数量多得多的新电商玩家的诞生。

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真正进入到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之后,电商行业才真正开启一场全新的进化。

需要明确的是,这样一种全新的进化,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头部电商平台们有先见之明,而是电商内在的发展逻辑业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些根本性变革,才是导致电商发生本质性蜕变的内在逻辑,才是导致新的「阿里巴巴」出现的关键原因。

三大电商都变了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多人明白了兜里有钱才是内心最大的安稳。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同样如此,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账面上现金越多,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当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有意识地管控现金流。

有媒体调查过一组数据,中国市值前10的互联网、科技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存了2万亿现金。比如阿里和腾讯账面上,各自有不低于6000亿现金,比中石油的现金储备还高;京东囤了2500多亿、百度也有1700多亿,贵州茅台也才有1486亿。

寒冬将至,曾经疯狂烧钱、跑马圈地的互联网大佬,如今变得愈发小心翼翼。倒不是说大家不花钱不开销了,而是跟普通人一样,在尽可能地让每一分钱花得值。在很多互联网企业的财报或者高管的发言中,都公开提到了一个词:降本增效。

阿里巴巴企业在今年2季度营收高达2055亿,同比保持稳定,但相比以往那般疯狂的攻城略地,如今开始稳扎稳打,不再强调体量和规模,运营重心转向服务好消费者。在商业之外,阿里还在专研技术,仅仅去年就拿出1200亿研究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

京东也不例外,在CEO徐雷的多次对外发言中,都提到了降本增效。“作为一家零售公司,降本增效是长期的”……在减少营销开支和行政开支的同时,京东毅然继续押宝物流,在全国耗费大心血,布局了2600万平方米仓储,1400个仓库。

还有唯品会,面对花钱这件事,同样显得非常慎重。不该花的绝不浪费,该花钱的地方却很果断。例如,唯品会在服务和货品供应链的投入就很决绝。深入超4万家品牌供应链,还拉着顺丰坚持上门换货。

并且,在别人都试图用机器客服节约成本之时,唯品会仍傻傻地扩大人工客服规模,团队达到2000多人,导致成本提升3倍。但这些举措就很有意义,换来了平台还不错的服务,以及用户粘性的持续增长。

唯品会在最新季度财报中披露,活跃SVIP增长了37%,贡献了平台线上业务的38%。相比天猫的商品繁多、京东的物流迅速,唯品会擅长的好货好价,实现了差异化发展,也拥有自身忠实的用户群体。

从这些企业身上的变化,折射出当下骤变的互联网行业风向。看来任正非那番话,的确很有道理。寒冬将至,大家都在放慢脚步前行,不求速度有多快,只想能走得更稳健。只要还在稳健前进,就能撑到黎明到来的时刻。

流量业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在电商时代,谈及流量,我们始终都将其与转化绑定在一起的。正是因为如此,电商玩家们才会对流量如此地痴迷,才会把流量当成是生命线。无论是对于传统的电商玩家而言,还是对于新生的电商玩家来说,无一不是如此。

无论是从商业模式的打造上,还是从生态体系的构建上,流量始终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流量始终都是它们的不二法则。当流量红利尚且存在的年代里,将流量与转化绑定在一起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够切切实实地让电商可以形成商业上的闭环,而且还能够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青睐。然而,等到流量不再是红利,特别是电商无法让流量得到转化的时候,流量的本质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很多情况下,当下的流量仅仅只是扮演的是一个数量的角色,它不再有转化的意义,仅仅只能代表一家电商平台规模的大小。说到底,流量还是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之下的存在。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电商对于现在的流量来讲,早已不再是一个新奇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存在。电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以往我们在传统时代看到的实体店铺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它们都是一个场所而已,只不过一个在线上,一个在线下罢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想要让流量对电商产生新奇感,已经是一件难事。因此,我们需要变革的是电商行业本身,而非流量的获取方式和转化方式。

因此,在当时当下的发展情势之下,流量本身同样发生了一场根本性的改变。它们更多地呈现出来的是数字、数据的特质和意义。认识到流量本身的这种显著性变化,并且找到它们与电商转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许,才能为电商的创新和改变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电商的本质变了

一直以来,电商给我们的最鲜明的特点和意义,就是它们在撮合产业上下游过程当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意义。正是因为如此,电商才会受到了如此大的追捧。然而,电商的这样一种特质,仅仅只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里是有效的。等到信息极大地丰富,特别是等到它在撮合和对接产业上下游方面开始失去优势,电商的功能和作用早已不再是撮合和中介这么简单,而是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因此,电商进入到新的进化阶段的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电商本身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现在的电商,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撮合和中介的角色,而是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对于消费端,还是对于产业端,都是如此。在这样一个阶段,如果我们依然还延续以往以撮合和中介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势必会将电商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每一个时代应当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发展模式。当电商的本质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属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的新商业模式。当电商成为「新型基础设施」之后,撮合和中介不再重要,对于产业的助力和赋能,对于消费者的体验的优化和提升,才是关键所在。

欲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仅仅只是以平台和中心的方式来建构电商平台,早已不再适用。我们需要给电商找到新的商业模式,找到新的商业逻辑,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商玩家们的发展摆脱当下的发展困境。那么,什么才是真正适合当下电商的新商业模式呢?我认为,彻彻底底的去中心化,彻彻底底的去平台化,找到与产业深度且全面融合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才是真正保证电商行业可以获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电商真正实现了自身的蜕变之后,互联网时代,我们司空见惯的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电商模式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产业。这才是电商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在互联网年代,如果我们将一个平台的大小,看成是考量电商成败的关键的话,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考量电商成败的关键,在于与产业结合的深浅,对产业赋能的多寡。未来,哪一家电商平台可以与产业端、消费端产生深度融合,哪一家电商平台在「基础设施」的布局上足够完善,哪一家电商平台就可以在新的发展阶段获胜。

互联网技术也变了

以往,谈及电商,谈及O2O,我们经常提到的是互联网技术,我们经常提到的是撮合和对接的效率。可以说,互联网技术,才是真正促进电商行业从萌芽状态到发展壮大的最为根本的技术;可以说,互联网技术,才是真正能够让电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关键技术。然而,经历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双重洗礼之后,互联网技术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现在,谈及互联网技术,我们经常会将它与数字、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互联网技术早已不再是互联网技术本身,而是蜕变成了新的技术,新的形态,并且开始对衍生于互联网技术的物种产生改变。当新技术成为电商的驱动力,当新技术从内部开始重塑电商的时候,电商本身同样开启了一场全新的变革。

首先,电商本身开始发生变革。

无论是从电商平台提供的服务上,还是从电商本身的功能上,新技术都在促使电商本身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当电商的这些流程和环节开始发生变革,电商必然会发生一次改头换面的全新发展。

其次,电商的关联方开始发生变革。

当互联网技术当道,无论是上游产业,还是下游消费者,它们对于电商来讲都是收割的角色。借助互联网技术,电商玩家们可以通过撮合和中介来获得新的发展机会;等到互联网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再去对电商关联方进行收割已然不太可能,这必然促使电商玩家们发生一场深刻变革。

在这样一场全新的变革之下,电商不再靠撮合和中介获利,转而通过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助力产业的新转型来获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电商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电商模式的产生。正是因为如此,电商行业必然会开启一场全新的进化。

可以预见的是,新技术之下的电商,不再是一个撮合和中介的平台,而是变成了一个隐没于新产业的方方面面的存在。至此,电商同样开始蜕变。

电商沃土变了

事实上,根据Kantar Global Monitor在2019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与全球相比,东南亚地区天然具有在社交平台发展电商的土壤。

当地消费者非常熟悉和依赖社交平台这一购物方式,甚至Shopee在东南亚的崛起也离不开向社交平台“偷师”的策略。

在2015年,shopee除了提供免费送货和其他优惠吸引消费者,在观察了消费者如何使用Facebook后,更是加入了聊天和其他让人们迷恋的社交功能。为了使商家的平台转移更容易,Shopee甚至建立了一个软件,可以将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产品列表直接导入Shopee。

而当地的社交电商具体是怎么运行的呢?

从Meesho和Elenas的商业模式上来看,卖家主要是在Whatsapp、Facebook等平台完成销售。而以团购为商业模式的KitaBeli则运营Whatsapp社群,通过在该渠道分享限时折扣券、特价商品和用户奖品的方式来获客。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Prateek Chaturvedi曾对媒体解释,Kitabeli建立团购生态时,会首先雇用代理人到当地社区去,鼓励人们安装应用,并教他们如何使用,再通过制定基于时间的折扣,激励用户与他们的朋友分享交易。因此,当一个用户购买一件商品时,通常同一社区的三到四个人也会在几小时内购买。

除Facebook这种大众社交平台,在一些国家,消费者和卖家们还有一些新的选择。如在越南,本土社交平台Zalo也是当地人的购物渠道之一。

而在菲律宾,社交电商平台Resellee除运营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等平台外,还面向Viber上的用户运营。巴西社交电商平台Bagy帮助中小企业、个人和网红以简单快速的方式搭建自己的店铺,用户建立好店铺后除Instagram、Facebook外,还可以拉美电商平台Mercado Libre上。

于是,一键集合多社交平台的销售、客服、营销于一身的SaaS工具就运营而生。2019年成立的SleekFlow就是这样的工具,品牌方在使用SleekFlow的APP后,能够实现跨平台的客户管理、自动化营销、对话内交易、用户分析等功能。

SleekFlow尝试帮助卖家整合不同的社交平台管理订单

此外,短视频这种社交新媒介也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Facebook通过数据发现,在越南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则更依赖通过聊天和短视频的形式购物。

而伴随着TIkTok推进其电商业务,社交电商再次展露了其可能性。一位接近TikTok的行业人士曾透露了一组数据,截止7月底,东南亚六大站点规模最大的印尼日均GMV达到600-800万美金,其他依次是越南100万美金, 泰国80万美金,菲律宾40万美金,马来西亚24万美金。

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电商行业的发展正在从流量的身上转移开去,开始投身到了全新的星辰大海。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原因的。正是由于流量、电商、技术等要素都在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才导致了电商这样一种新进化的产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电商进化的本质脉络,才能彻底放弃对于流量的幻想,真正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电商,来寻找电商的新破局之道。

以此为开端,电商行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电商才能真正蜕变。

文章来源: 孟永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照理说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干货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