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威、腾讯、字节跳动…一文道尽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软件更迭史

IT猿人 2022-09-26
8737 字丨阅读本文需 20 分钟

谁也没想到,因为互联网的到来,十亿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无数人的人生轨迹,因为它的出现从此走上了与自己父辈们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在互联网时代,代表性的历史产物-社交软件,犹如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在随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引来了无数英雄豪杰为它折腰。

从1987年9月,北京市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成功地发出首封电子邮件开始,中国开始了试着和世界网络接触,但这并不代表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而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元年,是在1994年,这一年中国安装了首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至此,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互联网大家庭,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瀛海威到腾讯,再到字节跳,中国互联网时代下社交软件的发生着怎样的演变历史呢?

一九九六,生如夏花

1996年秋,在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沿着路标寻找下去,会找到一家名为瀛海威的公司,中国互联网曾经的标志性大旗。

可惜到了今天,瀛海威的名字听起来已经十分陌生。后来有媒体将瀛海威的落魄定义为“在大雾中领跑”,既选错了商业模式,又找错了竞争对手。

也是在这一年,在以色列三名年轻人凭兴趣开发了 ICQ(I seek U,我寻找你)。这是一种互联网通讯工具,可以在线聊天和共享文件。

自ICQ一出现,其发展便迅猛而一发不可收拾,到1998年底,ICQ 便拥有了约1000万用户,随后被美国在线 AOL 收购。

而我们未来社交帝国的执掌者-马化腾,在这一年依然还很少年,从1993年大学毕业后,马化腾就加入了一家叫深圳润讯的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

此时的他,已经表现出了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极度渴望,但现实里暂时还找不到好的创业道路,来施展自己的一腔热血。

而腾讯帝国建立的另外一个灵魂人物张小龙,这一年在公司的他依然佛系的上着班,下班以后他就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技术海洋里。

这一年里,他用业余时间花了几个月来写了一万多条代码,写出了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1997年1月,Foxmail 1.0 beta(英文版)诞生。

多年后因为悔创阿里而检讨自己的马云,此时,在1996年,32岁的他艰难的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

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1996年,刚南下跑到广州工作的丁磊,在bbs上结识了一个叫马化腾的年轻人,并坐火车去深圳找他聊天。他们对互联网都很看好,但对未来都不清晰。多年后,马化腾回忆说:

“当年一起喝啤酒时,我们只是打工仔,都还不知道未来。丁磊后来的成功为我带来了启发,只要去做,没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在第二年5月,丁磊苦思5天后,创立网易,他的初衷很简单:让上网变得容易一些。

曾经著名的红衣教主周鸿祎有一个评价称,陈一舟为湖北人第一聪明,雷军是第二,这第一聪明的陈一舟,在1996年他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MBA,离回国时间还有几年。

未来和陈一舟有过重要商业往来的王兴,在1996年刚17岁,此时少年的王兴,只为一点事发愁,这个愁我们很多人也有过,就是明年的大学是报清华还是北大?

不过,和我们不同的是,王兴圆满的解决了这点小问题,第二年,他考上了清华的计算机专业。

一九九九,时代跳动

1999年,刚创业两年不到的丁磊,因为他注意到了电子邮件的革命性潜力,与别人合作开发了第一个免费的中文电子邮件服务“网易”。

依托邮箱还有门户网站,通过向中国电信销售服务赚钱,这使丁磊成为第一个盈利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受丁磊创业成功的鼓舞,马化腾和好伙伴一起在1998年成立了腾讯,腾讯成立后,刚开始发展并不顺利。

但在1999年2月时,受到ICQ的启发,想做一个中文版的ICQ,开发推出了 OICQ,而ICQ 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在那个时代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推出9个月以后,OICQ达到了100万用户。

但此时,腾讯收到了美国 AOL律师信:起诉OICQ侵犯ICQ的知识产权,这时的腾讯肯定没钱去打官司,一时灵光,他们把oicq改名QQ,就此QQ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里。

而另一边,在北京创业不成功,心灰意冷的马云,在这一年,回到了杭州。

在西湖畔,马云的家中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马云的十八罗汉围在他身边,听着他讲阿里的种种未来,当然这时的马云可能还不曾想过在未来要做一款自己的社交软件。

在二马和丁磊都激情燃烧,为未来努力创业时,这时,一个人却很迷茫和痛苦,在广州的张小龙,他还是佛系的上着班。

但他的foxmail依然靠着他自己一个人独立保持升级和运营,坚持免费和无广告运营的foxmail,虽然粉丝众多,但却没有什么变现手段,只能靠自己的工资收入苦苦支撑。

此时的张小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乔峰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一个人对抗着全世界。

有人失落就有人志满,这一年,春风得意的陈一舟从海外归来。

回国后,他与杨宁、周云帆成立ChinaRen,从此与SNS及社交产品结缘。而进入清华大学后,创业之心蠢蠢欲动的王兴,此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初尝试。

二零零三,列王纷争

在进入新千年,遭遇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中国互联网业开始了自己的加速回暖和发展的过程。

在2003年,社交软件市场,也开始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况。

这一年,外来的洋和尚也来到了中国取经,1999年7月微软推出了MSN Messenger。2003年,在全球拥有3亿用户的MSN杀入中国市场。

外来的MSN严肃又保守,看起来很高冷,所以用户集中在公司职员中。那时候很多职场人工作时都同时开着QQ和MSN。

这是腾讯第一次面对外来对手的正面交锋。除了外面的,马化腾的昔日好友丁磊,在2002年底也默默上架了一款社交软件产品叫网易泡泡。

虽然这款产品,更多是在网易系的用户之间使用,但这也说明了越来越多资本开始认识到社交软件在互联网市场的重要性。

而马化腾在2003年遇到的真正对手,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公司,2002年9月,朗玛公司开始运营“朗玛UC”。

并在理念上进行突破技术上不断更新,比如所有功能全免费、打造通讯娱乐平台、附加校友录场景聊天动画表情、还有多语音聊天功能、一时间成为各大同行的模仿对象。

这几年里,UC一直跟QQ火拼,愣把QQ从收费注册逼成免费了。到2004年UC曾经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30万人,仅次于QQ,场面一度十分火爆。

面对UC咄咄逼人的态势,腾讯火速在资本市场筹备上市,并在2004年上市成功,而对手UC,因为资金问题,在2004年,朗玛UC被新浪收购,从此更名为新浪UC。

至此,新浪也开始真正踏足社交市场,不过多年来UC始终受到QQ压制。社交软件的马太效应,用的人越少,就越不吸引人,UC渐渐退出了社交市场。

不过新浪也因为这次的涉足,在未来机缘巧合自己走出了另一条社交王国的道路。

除社交产品外,这一年,马云还为大家的剁手之路,打开了一道大门,2003年5月10日,马云密谋创立淘宝网,开始抢夺eBay易趣C2C市场老大地位。

而才气冲天的陈一舟,也是不认命的人,之前sns产品被卖掉后,在2002年,陈一舟再次回到中国。

先是创办了空中网并使其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后在2004年创办了千橡互动,以SP(无线增值服务)为主要业务。

在美国为了创业蠢蠢欲动的王兴,这时看着国内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的变化,实在是有点耐不住寂寞,终于选择在2004时,休学回国创业。

前几次创业失败后,2005年王兴等人终于捣鼓出来了一个叫校内网的玩意。发布三个月时间,校内网用户突破了3万人。

小荷才露尖尖角,“校内网”的诞生,开始露出成功的曙光,但遗憾的是,虽然校内网的用户在2006年取得了爆发式增长,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的王兴在金钱面前显得有点矮小。

最后终于因为资金原因,在2006年,在五道口华清嘉园里,陈一舟收购了王兴创立的校内网。后来他把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再后来他把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2011年在纽交所上市。

二零一零,四面楚歌

时间来到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互联网社交市场发生了很多变与不变的情况。

老玩家渐渐凋零,新玩家还是在不断入场。

志不在社交市场的丁磊,慢慢集中精力在了游戏领域;老东家被腾讯收购,收编在马化腾手下的张小龙,干上了老本行,做着优化qq邮箱的工作。

这时,BAT的称号呼声渐高,但这其中的B醉心于搜索技术,无暇他顾;A字的头老马,有心无力,从2008年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天猫商城和支付宝的完善上。

创立了“饭否”网站的王兴,有点郁闷,发展还不错的饭否,因为一些问题被迫关闭。屡败屡战的他继续策划在新的领域战斗,这一次瞄向了团购。

在击败UC、赶走MSN后的腾讯,看似在社交网络市场处在了“东方不败”的地位,事实上此时,看似平静的水面上,其实已经暗流涌动。

在收购了王兴校内网以后,在2008年陈一舟将校内改名人人网,从名字我们也能看出陈一舟的野心。

那些年在大学和高中相关的日子里,打开人人网成了一种日常,人人网也被称为中国版Facebook。

而除了中国版Facebook外,随着在美国社交市场上Twitter的持续火爆,中国的跟随者们批量出现,这其中,2009年8月上线的新浪微博在这当中异军突起。

从早期的靠名人进驻的营销套路,再到扶持大v的意见领袖,再到新闻热点的及时更新再到目前的热搜网红时代,一路走来,新浪微博击败了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等各路对手。

走出了一条独立于腾讯系的社交生态链王国。

除了这些老对手,腾讯还迎来了有国家队背景出生的新的挑战者-飞信。

飞信诞生在2007年,几乎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飞信的出现曾经一度让业界非常看好,中国移动刚推出飞信服务时,被认为是打通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一大创新,还曾跻身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市场的前三名。

有数据统计,鼎盛时期2010-2011年,飞信注册用户接近5亿,活跃用户数也有9000万。而最终飞信走向了衰败,则因为另一款新产品的出现。

不得不说此时的腾讯,随着各类新老对手的出现,刚刚因为QQ坐稳社交帝国“王位”的马化腾已经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氛。

他隐隐约约觉得网络社交的旧秩序即将改变,腾讯的社交“王朝”,此时看来四面楚歌。

插曲:陌生人社交的商业化探索之路

2018年,中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规模就已达到5.92亿人。作为移动社交市场的重要细分领域,陌生人社交借助泛娱乐的风口持续发展。

陌生人社交在国内历经PC互联网时代的婚恋交友网站,也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于LBS的陌陌、滑动匹配的探探,到如今主打“心灵社交”的Soul、“视频匹配”的觅伊,再到最近的“元宇宙”社交新秀,啫喱。

风来了又走,产品理念、形态几度更迭,但始终未能跑出一家相当体量的公司或产品。

提到陌生人社交软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陌陌。2011年成立至今,陌陌App用十年时间,在互联网大厂中脱颖而出,创造了创业公司在当时最快的IPO记录。

但在2018年,月活用户突破1亿大关后,便陷入增长瓶颈。也正是在这一年,陌陌开始推出秀场直播,直播业务就成了其主要营收来源,甚至最高时营收占比一度超过了80%。第二大营收来源为包括会员付费在内的增值服务业务,但又面临着用户增长瓶颈、用户流失这双重困境。

这十年来,陌陌也从单一的社交软件,逐渐演变成社交+娱乐的综合性平台。

到了最近几年,打着“灵魂社交”的Soul突然横空出世,逐渐跻身成为陌生人社交领域的头部玩家。虽然Soul的用户规模与陌陌差距不小,至今也处于烧钱换增长、持续亏损的状态,但它依然受到了资本的热捧,其先后获得来自五源资本、腾讯、元生、DST、GGV等股东的四轮投资。

作为一家持续亏损的创业公司,Soul的现金流也一直都非常紧张。2020年,Soul在市场营销上的费用达6.2亿元,全年净亏损4.88亿元。去年,仅仅一个Q1,Soul的亏损额就达到了3.83亿元。

如果从移动互联网时代陌生人社交产品的进化而言,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是陌生人社交产品的一个拐点。

10年前,微信和米聊的那场时速争夺战,也可以印证LBS的重要性。2011年7月份,微信推出“查看附近的人”这一功能,这之后微信的日增用户数达到惊人的10万。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到:“这个功能彻底扭转了战局”。

在社交领域,LBS的出现决定了后来同类产品的进化方向,比如陌陌。就连后来的“社交黑马”Soul,也开始有意改进这一问题。

在“心灵社交”的产品理念下,更丰富的用户匹配模型、基于更多维度的推荐算法,出发点不再只是匹配效率,而是匹配精准度。比如恋爱铃匹配,也是基于LBS,显示双方距离。还有附加道具,同城卡、定位卡等的使用。

2021年6月23日,准备赴美上市的Soul,突然宣布暂停IPO流程。而这一波折的上市之路的背后,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各种猜测。

从陌陌的用户增长瓶颈,到Soul的暂停上市,其实它们面临的困境极为相似:随着行业发展,产品逐渐陷入同质化,但产品创新的动作较少;内容社区氛围的打造难度较高,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同样困难;在变现模式上依然依赖直播业务或增值服务,商业化途径的探索缓慢。

2019年底,陌陌的月活用户为1.145亿。2020年底,陌陌的月度活跃用户为1.138亿。2021年3月,陌陌的月度活跃用户为1.153亿。

通过这最近三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陌陌的月活跃用户一直徘徊在1亿多,面临着活跃用户下滑的压力。就连陌陌CEO王力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陌陌全新的用户很少,很多都是回流用户,大概一半一半。

回过头来再看看Soul,Soul目前还处于烧钱换增长的阶段,但在这个流量饱和、增长空间有限的社交领域,Soul的压力其实也不小。在过去几年,Soul靠大量投放广告,创造了惊人的用户增长,但广告投放也导致营销成本高企。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Soul的广告费用为1.97亿元。2020年,Soul的广告费用为6.02亿元。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Soul的广告费用就达到了4.60亿元,并且还在不断扩大营销投入。

但问题是,Soul的烧钱效果有限,广告费用的增速远远高于其月活增速。

2020年,Soul的广告费用同比增长205.58% 。同期,Soul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2080万,较上年增长81%

2021年Q1,Soul的广告费同比增长784.62%,同期,Soul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3320万,同比增长为109%。

增长空间有限、活跃用户流失,这是陌陌和Soul目前面临的痛点。

但面临这个痛点的,远远不止陌陌和Soul,还有主打“视频匹配”的觅伊App。

觅伊和陌陌一样,是一款基于LBS的陌生人社交App。虽然没有和陌陌一样站在风口上,也没有像Soul一样获得资本融资,但是凭借着视频匹配的亮点功能,迅速打开了陌生人社交的一片市场。

2020年2月,觅伊在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以“视频匹配”真人交友的定位,首次迎来了百万用户。2021年7月,用户人数超过6000万。同年8月,登上App Store中国免费榜(婚恋交友)下载量榜top10。

经过数月的发展,觅伊用户突破了7000万大关。和往年用户增长速度相比,觅伊的用户增长仿佛进入了缓慢期,这组数据也在月活用户上得到了体现。

2021年11月,觅伊的月活用户突破了1500万,和此前月活用户的增长速度相比,也开始进入了增长缓慢阶段。

这组数据虽然无法与陌陌、Soul等社交大佬相匹敌,但在这4款社交类产品中,作为最年轻的觅伊,依旧在社交类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社交软件都有基于一个维度的用户匹配:比如陌陌和探探,基于LBS(即地理位置)的颜值社交;Soul,是基于灵魂匹配的匿名社交。

觅伊则是基于视频匹配的真人社交,根据用户画像、兴趣爱好、交友标签、交友资料等信息,帮助符合调性的同类用户进行快速匹配,以一对一视频的形式建立情感互动。

这种缘分匹配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打破社交坚冰,搭起与异性沟通的桥梁。

虽然觅伊、陌陌、Soul三者之间的匹配功能有所不同,但是都同属陌生人社交。因此,在一些功能上,三者有相同之处,比如内容建设。

陌陌有动态广场,觅伊有心情广场,Soul有瞬间广场。和微信这类的熟人社交不同的是,如果我们在朋友圈中,去分享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就很有可能会被放大情绪。假若有一千个好友,那可能就有五百种误读。

但在陌生人社交,不管是陌陌、Soul还是觅伊,这些广场就给了我们一个“肆无忌惮”的放松空间。发布生活日常和感受,及时收到有质量的共鸣 ,恰好也完美贴合了当代年轻人社交模式的真实需求与时代变化。

这些广场让志同道合的人,都能在此得以聚集、交流,让爱好者有了美好的栖息之所。

从左至右,陌陌的动态广场、Soul的瞬间广场、觅伊的心情广场

陌生人社交产品除了在连接人与人这一层面之外,更应该注重的是如何构建人与平台之间的强关系?前者影响用户量,后者决定用户留存,而用户留存才是商业模式可持续的关键。

在陌生人社交平台上,开启和结束一次交谈同样轻松,用户的交谈大多也是一次性社交,用户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社交关系。

但是当这些陌生用户进入熟人阶段的时候,也会流向微信、QQ等平台,这种流动是不可逆的。除了这个痛点,近些年陌生人社交平台的社区氛围也让人担忧。

低质量用户的污言秽语等不良行为,伤害了其他用户使用软件的积极性。如果低质量用户增多,平台可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低质量用户比例上升,高质量用户退出,最终导致平台用户流失严重。

因此陌生人社交平台的社区氛围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这决定了用户之间的氛围。如果平台不能一直给用户带来优质体验,那么用户持续使用的意愿也会逐渐消失。

于是,陌陌、Soul、觅伊,都开始了社区氛围建设的管理。

比如Soul,更换头像需要审核,遇到被骚扰的情况,还有专门的举报通道。

而觅伊,采取先审后发的措施。针对内容创作,比如用户在广场发布心情动态,先要经过系统初审,然后再由人工专门审核,最后才会出现在心情广场。用户上传头像、照片、个性签名、自定义搭讪语等,也要经过审核人员的严格审核。

针对被骚扰、辱骂等违反平台规则的情况,可以一键点击举报,或者在线反馈给人工客服,可以快速得到处理。

陌陌也是一样,针对涉及色情低俗、辱骂等违反平台规则时,可以点击举报,快速得到回复。

除了社区氛围建设,针对用户留存,陌陌的做法确实值得Soul和觅伊学习。陌陌通过影业、游戏等布局为平台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场所,可有效维持存量用户。

当然,平台除了针对用户留存,还得注重提高商业变现,增加产品营收。

商业化是陌生人社交平台的一大难点!

陌陌此前曾推出5万一年的“黑钻会员”,用户开通会员可以使用“超级喜欢”、“任意修改定位”、“查看消息是否已读”等功能,而这一定价和设定,被用户调侃为土豪“线上选妃”必备。

经过探索会员付费、广告多年,陌陌最终走出了“直播 + 增值服务”的变现模式。

Soul游走于会员付费、增值服务、广告和电商等变现路径,在商业化的路上也吃了不少苦头。

Soul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虚拟礼物和会员订阅收入,用户可以通过购买Soul币享受虚拟世界中的各种服务,包括装扮个人虚拟形象、加快匹配速度、在私聊时发送虚拟礼物等。

无论是直播,还是增值服务,Soul和陌陌的主要营收来源都很难撑起它们的未来。前面有提到过,成立五年,Soul还在靠烧钱换市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样下去,Soul难以长期维持。

而觅伊从上线以来,就开启了贵族特权、增值服务等商业模式。觅伊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告是一个可选项,但过多的广告肯定会进一步伤害用户体验。

觅伊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虚拟礼物、贵族特权收入。用户可以通过购买钻石,享受平台的各种vip服务,包括头像装扮,聊天气泡,进场特效,名片展示,聊天表情包,在私聊时发送虚拟礼物等。

通过陌陌、觅伊、Soul的变现模式来看,都显得较为单薄,而探索更多变现模式,依然是陌陌、觅伊和Soul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相比较陌陌,觅伊和Soul的诸多尝试,目前仍聚焦于社交层面。这意味着,其营收只能依靠收取会员费、虚拟礼物等增值服务来驱动。

这便是陌生人社交这门生意面临的最大症结,进进出出的一众产品,他们想方设法想探索出一条不同的路径。后来才发现,很多路都没有出口,他们很难讲出一个能让投资人、用户信服的“社交”+生态故事。

究其根本原因,用户留存难题以及商业模式天然的短板,为陌生人社交打了死结。

陌生人社交,本质上做的是打通强弱关系的生意。而这门生意是否可持续发展,就要涉及到满足需求、用户留存、创造价值等多条链路。

至少在目前看来,陌生人社交这条路,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二零一四,尘埃落定

大概马化腾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快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这么快解决移动社交的金字塔尖位置争夺的战争。

在2011年,当时雷军的小米还在寄希望于深圳腾讯没有意识到移动社交软件重要性时,谁曾想到,在广州的张小龙如大圣归来般,在蛰伏多年以后,一鸣惊人的拿出了微信。

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马化腾便放心的宣布,微博的竞争已经结束,腾讯找到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出路。

而总是强调自己对钱没有兴趣的马云马老师,却在2012-2014年期间,对社交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2013年4月末阿里先是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的股份,又在同年9月推出社交APP“来往”对抗微信,试图拖慢微信扩张的脚步,并搭建阿里自己的社交平台。

马云自己也冲锋在一线,不仅内部打鸡血要火烧南极,打到QQ家里去,更是亲自督战,以“风清扬”的ID活跃在来往上。

然而来往上线一个月过后,用户增长不力,大概仅为100万。马云这时候还动员,给员工下硬指标,若能拉来100个外部用户,便奖励红包。

不过即便是如此大力气的推广,来往用户数据依然很难看,几个月后,阿里不得不改变来往定位,并逐步转型。

2015年年初,马云在一次演讲中低头认输:“我原来会想做个东西和微信竞争,但现在会为微信鼓掌。这种竞争是一种乐趣,我们会在竞争中此消彼长。”

随着阿里在移动社交领域鸣金收兵,大家基本觉得移动社交的“王权”之争,是尘埃落定了。

但还是有些人偏偏不信这个邪,“钉钉诞生于‘来往’,‘来往’的尽头连接着钉钉的涅槃,这叫向死而生,只要不死透,就有希望。我们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钉钉2018年秋冬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钉钉CEO陈航(亦是曾经“来往”项目负责人)动情的说。

而阿里钉钉这几年的发展,犹如绕开了腾讯已经构建了无比稳固的移动互联网“马奇洛防线”,另辟蹊径,在企业通信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不只是钉钉的出奇一击,更加新生代的团队和企业家也开始了他们的突围。

字节跳动,TMD中的天字一号,张一鸣的字节跳动带领他的头条系矩阵杀出了被BAT围剿的互联网血路。

乡村风情的快手、“编出你的故事”的知乎、中二之魂的b站,各路形形色色的社交产品依然在发起自己对“王朝”的挑战。

当然除了胜利者,在社交王国的争夺中,更多人还是过客,2018年,陈一舟黯然卖掉人人网,从此二者已是路人;

有着社交产品情节的王兴,在美团上市以后,再也不考虑其他,一门心思构建美团庞大的生态王国;

曾经活跃的飞信,在微信出现以后,节节败退,终于在2016年“寿终正寝”。

别样的风景:不会下线的QQ

QQ这个老古董,为何仍未被淘汰?

在互联网时代有着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马太效应。它形容一种极为让人无奈的发展趋势,拥有丰厚资源的人总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而资源贫瘠的人则会遭受更为惨痛的资源损失。

这个现象也和《道德经》所说的那句话如出一辙: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深度和覆盖的广度已经达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而又鉴于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下载也只是将代码复制一下),因此但凡你家产品在综合方面比竞品优异一丢丢,那你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不是多一丢丢,而是几乎能够通吃整个行业。

可以说马太效应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底色,尤其到了移动互联网阶段,强者恒强的现象就更是越发显著。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就比如说这期的主角“QQ”。

这是一款诞生于1999年的产品,而那时候的互联网也才刚刚在国内萌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QQ已然是一款“古典互联网”产品。

它虽曾在PC时代一统整个互联网的社交领域,但也很应该在历经日新月异的新产品的冲击,以及在移动互联网的变革之下,成为一款只能活跃在历史名目的存在,也只能留待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在给孙儿叙说往昔的时候成为一段历史的注脚。

然而后来的事情我们都一清二楚。QQ不仅没有衰落,相反还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当下成为能够和微信并驾齐驱的社交软件的老二,并将其余的挑战者远远抛离。

依据数据显示,如今QQ的月活跃用户依然保持8亿以上,而更有意思的是,那一群如今在互联网最具争议也是最具活力的Z世代们居然都扎堆到了QQ这款古典互联网产品之上。

尾声

回看中国社交软件市场二十年风云路,其实,伏笔早在1996那一年埋下,生如夏花,张小龙、马化腾、王兴、丁磊、张一鸣们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我们依然会是未来这场战争的见证者。

文章来源: 小野时论,隔夜也很宅,觅伊App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猿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