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6G技术高通信速率的需求,太赫兹通信芯片或将成为技术核心

电子芯技术 2022-09-27
3056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随着5G的逐渐普及,下一代通信技术——6G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无论是中国,美国,欧盟还是日韩,目前在通信领域领先的国家都在加大6G方面研发的投入。根据目前的研发目标,6G预计将实现5G十倍以上的通信速率,并且预计在2026年左右推出相关标准。在相关应用方面,6G预计将继续5G的道路,将覆盖个人通信的同时,继续覆盖物联网和智能工业应用,包括超高速工厂内无线接入等。

为了支持更大的通信速率,根据香农定律,信道容量必须相应增加,通常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增加通信带宽。为了增加通信带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升载波频率,而这也是太赫兹在6G领域得到特别关注的原因。一般来说,太赫兹(THz)是指载波频率在300 GHz - 3 THz范围内的频段,而sub-THz则是指100 GHz - 300 GHz左右的频段。而在6G的相关语境中,一般太赫兹同时指THz频段和sub-THz频段。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研发6G相关的太赫兹技术,并且在开放相关频段。中国早在2019年底就开始了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而华为也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布了使用太赫兹技术实现的通信距离达到500米的6G原型系统;美国在2019年也决定开放95 GHz - 3 THz的6G实验频谱;韩国政府在大力投入6G研发,三星和LG也都在积极开发相关技术,LG在今年九月初宣布和德国夫琅和费研究所合作实现了通信距离在200米以上的太赫兹通信原型机,其输出功率高达20 dBm。

综上,我们认为随着6G技术的兴起,为了满足高通信速率的需求,载波频率继续提升到太赫兹频段将成为6G的关键技术,而相关的半导体芯片和系统则将是支撑太赫兹和6G通信的核心。

01

太赫兹是什么?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10 THz(波长为3000~3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在长波段与毫米波相重合,在短波段与红外光相重合。太赫兹频段两侧的红外和微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太赫兹技术既不能完全用红外理论来处理,更不能完全用微波技术来研究,电磁波谱中存在太赫兹空白,是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领域,是宏观经典理论向微观量子理论的过渡区,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有利的用途。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太赫兹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重视,都积极部署研究它。

从世界上第一个太赫兹IC到最紧凑的太赫兹激光器,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太赫兹波长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太赫兹研究在从先进传感和光谱学到下一代无线通信的方方面面都有潜在应用。

太赫兹技术在医疗应用中很有用,包括皮肤成像和牙科诊断。它也常用于非破坏性的安全筛选和检测不需要的材料。也许最常见的是,太赫兹技术被认为可以产生低延迟和快速的无线数据传输,同时减少拥塞,使其成为第六代无线通信(6G)的可能候选人。

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使用太赫兹波长可以产生超过 5G 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即便如此,这些技术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并面临路径损耗等关键挑战——电磁波在给定介质中传播时的功率密度降低。太赫兹技术也很昂贵,缺乏有效的光源和探测器设计,使其无法被广泛采用。

02


太赫兹芯片与6G场景


采用太赫兹技术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如何设计和实现在现实环境中高效、廉价和可操作的收发模块。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和安全太赫兹传感器,还需要开发其他间接依赖于更快无线协议的新兴技术。

目前的无线技术不支持全息技术、人工智能,甚至不支持足够大规模的4K视频流——即使有5G标准的理论限制。剑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这两项新发现为使用太赫兹频率的电子产品提供了可能性,推动了第六代无线网络的未来发展。

去年8月发布的《6G研究白皮书》指出,5G将不能满足2030年之后的未来网络需求。研究人员已经启动了6G研发。6G无线通信网络有望提供更高的频谱/能量/成本效率、更高的传输速率(Tbps级)、10倍以上的更低时延、100倍以上的连接数密度、全自动的更高智能化水平、亚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接近100%的覆盖率,以及亚毫秒级的时间同步。在这个场景里,太赫兹芯片为6G室内应用提供了超宽带的硬件支撑。

“如果说6G可以比喻为一套铁路系统,那么太赫兹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超高速轨道技术,而量子通信是一种让高铁不脱轨的保护技术。”技术人员如是解读实验室的另一研究任务——量子通信。实验室围绕“绝对安全”的量子加密技术展开研究,将其应用在通信系统中,一旦研究成功,加密通信信号就算被坏人截获,可是他们计算100年也破解不了。


03

半导体太赫兹通信芯片现状和前瞻

太赫兹通信相关的芯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射频芯片,而另一类是基带芯片。

就射频芯片而言,太赫兹首先需要能工作在高频段(太赫兹频段)而且带宽很大的电路。为了满足这个要求,目前用于长距离通信的太赫兹射频芯片主要还是使用III-V族半导体HEMT和HBT晶体管实现射频相关的工作。III-V族半导体的工作频率高,工作带宽大,且输出功率较大,能满足太赫兹频段通信的主要需求。介于目前太赫兹通信的第一步还是基站间通信,我们认为太赫兹实现的射频芯片将会成为未来几年内太赫兹长距离通信芯片的首选半导体技术。

在III-V半导体之外,使用硅基材料的CMOS和SiGe的太赫兹通信技术也在蓬勃发展。相对于III-V族半导体来说,CMOS和SiGe芯片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因此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一致关注。对于太赫兹来说,CMOS和SiGe的主要挑战在于晶体管截止频率较低,工作带宽也较低。截止频率地意味着CMOS和SiGe芯片虽然能工作在太赫兹频段,但是其输出功率会较低,也就是说难以实现长距离通信;带宽低则意味着CMOS和SiGe芯片难以直接支持工作在大频宽的太赫兹通信,而必须使用系统级的方法(例如将一个较大的频段拆分成多个带宽较小的子频段)来实现通信。目前,CMOS和SiGe芯片在太赫兹通信上的应用还主要在于短距离通信(例如1米左右的范围里)。展望未来,CMOS和SiGe对于太赫兹通信领域的研发还将主要在于电路级以及系统级的改进,目前来看半导体工艺的改善并不能提升CMOS/SiGe电路在太赫兹频段的性能(例如CMOS对于太赫兹频段来说65nm是最好的工艺节点之一)。

除了射频之外,太赫兹通信领域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芯片将是基带芯片。在6G相关标准尚未确定的时候,目前对于基带的讨论主要在于如何产生高速信号的调制(例如,如果6G需要在太赫兹频段实现超过100Gbps的传输,如何实现如此高速率的调制信号),以及对于射频电路的相关控制,例如线性化技术。对于高速通信来说,如何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的速度,以及如何提升超高速ADC/DAC等数模转换的性能将是主要课题。此外,太赫兹通信目前仍然在设法提高通信距离,或者说目前如何提升射频电路的有效输出功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此相关的数字辅助技术,例如功放线性化技术等,也将在太赫兹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种值得关注的射频相关半导体技术是封装技术。在电路领域,如何把III-V和CMOS使用先进封装技术集成起来也是一个能让III-V和CMOS各取所长的技术,但是在太赫兹频段如何能保证相关系统的损耗可控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太赫兹频段由于波长较小,因此天线的尺寸也可以做到较小,因此有可能实现使用先进封装技术来把多个(大于10个)射频芯片封装在一起实现阵列,来实现高性能波束成形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我们认为,在这样的小型化射频阵列方面,先进封装将起到赋能的作用,从而支撑6G太赫兹技术的发展。

03

成像是太赫兹芯片的另一个潜力领域

除了通信之外,太赫兹芯片的另一个主要应用是成像。太赫兹的主要特点是可以穿透一些传统光线无法穿透的障碍,同时能灵敏地检测金属物体,从而在安防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同时,相比之前的基于毫米波的安防成像技术,太赫兹波长较短且可以实现更大的带宽,因此成像精度要好于毫米波成像。

与通信不同的是,成像无需很远的传输距离,因此太赫兹成像可以使用基于硅基底的芯片实现。另外,由于安放和成像有小型化和大规模部署的需求,因此从成本考虑使用CMOS/SiGe来实现太赫兹成像也有很好的前景。

目前,使用CMOS/SiGe实现的太赫兹成像芯片通常工作在100 - 400 GHz,带宽可达100 GHz,因此可以实现很高精度的成像。我们认为,在这一领域的太赫兹电路未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包括集成更复杂的成像算法(例如压缩感知等),集成更复杂的阵列系统等等。成像技术将与6G通信一起成为太赫兹在未来最关键的应用,从而推进太赫兹芯片和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太赫兹将成为毫米波之后另一个充满潜力的频段,相关的芯片技术和市场应用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EETOP,四川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电子芯技术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