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耗成最强“王牌”,“国货之光”比亚迪的海外之行走到哪里了?

车评速递 2022-09-28
260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前几日,比亚迪对公司网址进行变更,将www.byd.com变更为www.bydglobal.com,加入了“global(全球)”字样,代表比亚迪进军全球市场的决心。

今年,比亚迪也是在疯狂“出海”,接连进入欧洲、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而今,比亚迪的海外版图继续扩张,对于高油价国家来说,比亚迪新能源的“低油耗”,将会是最强“王牌”之一。

近日,比亚迪宣布与约旦汽车经销商集团Bustami&Saheb Trading Company(简称BSTC)达成合作,将共同为约旦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比亚迪表示,将与MSTC携手在约旦陆续发布多款新能源汽车。据BSTC董事长RamiAl-Saheb介绍,约旦的燃料成本很高,目前在全球排名第四,当地新能源汽车需求巨大。

政府也颁布相关利好法规,促使新能源汽车在当地汽车市场飞速发展。

此外,7月21日,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亮相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8月初,比亚迪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首批车预计在四季度交付;此前比亚迪还宣布将在今年进入丹麦市场,首家门店将于今年四季度在哥本哈根开业。

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目前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座城市;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64万台,同比增长超过300%,已累计服务超过240万车主。

作为致力于为地球降温的新能源品牌,自然是要让自己的产品销往地球的每个角落,从这支广告开始,五年过去了,比亚迪的海外之行走到了哪里?

1、推行清洁的出行方式,从公共交通开始

其实比亚迪的海外布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1998年在荷兰成立了欧洲总部,彼时的目的主要为了推广新能源商用车型。随后的时间里,比亚迪将海外布局逐渐扩大到欧洲、北美、拉美,与其他品牌出海主打发展中国家不同,凭借技术优势以及提前布局,比亚迪打开海外市场的方式逐渐布局到了发达国家。

在2010年,比亚迪在美国加州建立比亚迪北美总部;2013年,比亚迪商用车研发制造的12米纯电动巴士在荷兰亮相,为比亚迪纯电动产品正式在海外“升温发酵”拉开了帷幕。到了2018年,比亚迪成功打开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其业务版图也由最初的欧洲拓展至六大洲,全球范围内比亚迪的知名度开始打响,世界各地的商用运输市场上也逐渐能见到比亚迪的身影。

经过多年的布局,到今年,比亚迪的商用车版图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

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累计销售客车2473辆,其中出口就占了大约三分之一左右:1-5月,比亚迪客车累计出口772辆。这其中,大客是比亚迪客车的出口主力:1-5月,比亚迪累计出口大客666辆,比去年同期多了226辆,实现同比增长51.36%的佳绩。与此同时,在今年的2月至5月,比亚迪向毛里求斯、印尼、哥伦比亚、匈牙利、英国以及芬兰的多家交通运营商提供了包括比亚迪K9纯电动巴士、比亚迪纯电动双层大巴等清洁能源商用车型。在北美市场,比亚迪的纯电巴士也已经遍布美国30多个州,成为美国电动大巴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品牌。

不得不说,从上世纪末的首次“出海”到如今,比亚迪的商用车已经在海外市场打开一片天地,在较早提倡清洁能源公共交通方式的发达国家,比亚迪可以说是顶起了电动巴士销量的半壁江山。

2、巅峰而“降”,另辟蹊径

就在比亚迪商用车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的时候,海外的车型布局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2019-2022年,比亚迪商用车产量占总汽车产量的比重仍呈现下滑趋势,2019年商用车产量占总汽车产量的比重为2.23%,到2022年前四个月,这一数字下降至0.54%。

商用车产量减少主要归因于乘用车产能的迅速扩张,从今年起比亚迪品牌的销量可以看出,今年是比亚迪极具关键性的一年,不仅8月销量达到了17.5万辆,2022年截至8月份,比亚迪销量已经达到97.9397万辆,趋近年销量100万辆大关,国内市场连续数月坐稳了龙头老大的位置,碾压了特斯拉,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头把交椅。

正当此时,在海外市场上,比亚迪在今年也开始了一系列乘用车布局的动作。

今年7月,基于比亚迪e平台3.0的紧凑型SUV——ATTO 3在新加坡正式上市,此款车型正是基于国内的元PLUS打造而来,就此布局东盟市场。 7月21日,比亚迪更是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的计划,并在东京召开发布会,届时亮相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电动车型,这三款车型分别瞄准了从紧凑到豪华的不同价格区间,其中,元PLUS预计于2023年1月发售,海豚和海豹预计分别于2023年年中和下半年发售。

9月8日,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正式签署土地认购、建厂相关协议。这标志着比亚迪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也是比亚迪第一个乘用车的海外生产基地。

除了在亚洲的布局,今年以来,比亚迪在欧洲也密集地进行了为其新能源乘用车的出口准备。有别于新势力品牌的直销模式,比亚迪仍然采用经销商分销模式,与当地影响力大的经销商进行合作。

7月27日,比亚迪宣布今年10月参加巴黎车展,携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矩阵亮相欧洲,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发售并交付。

8月1日,比亚迪宣布与欧洲的经销商集团Hedin Mobility合作,后者作为比亚迪的乘用车分销及经销商合作伙伴,将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服务。据悉,第一批先锋店将会在10月左右开业。

8月2日,比亚迪宣布与以色列Shlomo汽车公司合作,在当地销售新能源汽车(NEV)。比亚迪表示,公司将指定Shlomo汽车公司为以色列全国经销商,负责电动汽车在当地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在海外乘用车的布局已经遍布欧洲、拉美、中东、东亚和东南亚等市场。

3、出海的优势和考验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3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

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汽车出口的新亮点。这也完全有赖于多家中国车企加快出口速度的结果。

在比亚迪之前,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在积极冲击海外市场,尤其是进军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比如,蔚来、小鹏、岚图、比亚迪、红旗等品牌纷纷奔赴的北欧国家挪威等。

相比而言,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其纯电动大巴,在早期就已经布局到欧洲及日本等市场。据悉,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海外城市。全球累计交付纯电动商用车超过8.5万辆,同时涉猎欧美日韩市场销售,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基础。

并且,不同于造车新势力的直营模式,比亚迪一直采用经销商模式铺设销售网络,也因此,比亚迪的出海大多选择了与经销商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资金投入。

在电动化浪潮的驱使下,全球汽车行业也到了洗牌前夕,不论新势力还是传统品牌,能够保证国内供应同时“走出去”,预计会成为下一阶段各家的竞争点。虽然目前来看,比亚迪主要销量仍是国内市场,但能让自主品牌乘用车走向国际,已经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

不过,以新能源乘用车的名义大举出海,考验也是必然的。比如,比亚迪目前近一半的新能源销量来自于插电混动模式,同时,其主要销量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要去争夺还远未到达存量竞争海外市场……对于比亚迪而言,这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 快科技,智阅汽车,比亚迪王朝网东湖海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车评速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