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称环保的纯电动车并不能降低碳排放,甲醇能否登上主舞台?看看吉利的甲醇战略

车评速递 2022-10-10
230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交通是城市的脉络,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一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也往往反应着这个城市的发展策略、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状况。如今,电动汽车迅速崛起,道路上绿牌车随处可见,反映的其实也恰恰是“双碳”计划这个环境下,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但事实上,电动汽车并非是新能源汽车的唯一方向,即便是现在仍有非常多的方案被提出,而中国尽管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拥有了非常大的市场话语权,但是对于更环保汽车的技术追求依旧在持续着。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能够得到普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相对成熟的技术。电气作为目前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相对环保的同时,电池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趋于成熟,与此同时电驱动的技术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被使用,因此发展车用锂电池并实现足量动能转化来驱动汽车正常运行,其实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的。另一方面是电能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清洁能源中获取相对便利,并且成本可控的一种能源。

1、电动汽车依旧存在问题,纯电动并非真正降低了碳排放

早在今年6月,吉利集团曾经对外发布了集团2045年全链路碳中和目标,在吉利的新能源版图中,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纯电动、混动、换电等技术路线之外,甲醇汽车也成为吉利重点发力的领域。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吉利认为甲醇汽车相比于纯电动在减碳排放上的效果更好,也更加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首先是电能本身的“清洁程度”,尽管电能本身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电能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有时候是无法避免,此外,电池本身的寿命也有限,电池更换产生的资源消耗其实也伴随着碳排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储能模式带来的充能问题。传统燃油车,加油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电动汽车电池充能则需要半小时以上,正常情况下即便使用快充方案也需要2小时左右,如果从电池保养的角度来说,慢充充满甚至需要6小时以上,并且这方面的问题很难通过改变充电技术来解决。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实一种抱有热情与新的期待。

而就在今年9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能源部就曾表示要探索绿氢、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径。其中绿氢更是在近几年被反复提及,并收获了阶段性成果。而除了绿氢,甲醇也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新模式。

2、甲醇技术如何实现减碳?

制备甲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减碳的过程。绿色低碳甲醇可以通过利用工业副产氢气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而产生的氢气可以和二氧化碳结合产生甲醇。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现代煤化工与二氧化碳补集技术的耦合,每生产1吨甲醇可以消纳约900公斤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电解水每制备1吨绿色甲醇,可综合消纳1.4吨二氧化碳。

所以绿色制备甲醇,不仅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同时利用煤炭工业的副产品,我们也能够制造出可供汽车等行驶的燃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

目前我国在煤制甲醇技术、关键设备、相关催化剂等领域均处在世界领先的水平,利用甲醇制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路线已经非常成熟。

以吉利投资的河南安阳项目为例,通过利用当地的焦炉煤气及年捕集15万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可以达到年产11万吨绿色低碳甲醇的水平。

3、吉利的甲醇战略

在甲醇汽车领域,吉利是国内乃至全球少有的对于甲醇汽车一直非常坚持的整车企业。

在乘用车领域,吉利在今年推出了全球首款甲醇混动轿车“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在使用成本方面,该车型百公里醇耗低至9.2L左右,相当于燃油车百公里油耗3升左右,每公里花费不到0.3元。

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该款车型每行驶1万公里可减碳约0.8吨,相当于为地球增加了40平方米森林。

在商用车领域,吉利旗下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推出了新一代甲醇重卡,相比柴油重卡,燃料成本可降低18%~32%,相当于每公里最多节省1元钱。

在商业化推广落地方面,吉利目前已经在贵州对于甲醇汽车进行商业化运营,在当地的甲醇车队规模已经超过17000辆,并且在贵州省布局了超过60座甲醇燃料加注站。

这1.7万辆汽车,每年可以消耗甲醇25万吨,实现对汽油替代量约15万吨。

4、甲醇也存在一些不足

因为目前80%以上的甲醇来源于煤炭,还具备一定的腐蚀性。另外就是目前相比纯电动车市场,甲醇基础配套设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在甲醇领域,吉利已经布局并深耕了多年,也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但是甲醇汽车的发展,也面临不小的制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甲醇加注站的建设。

布局甲醇加注站,对于吉利或者其他任何一家整车企业来说,都是很大一笔开支。

这其实和燃料电池技术类似,加氢站的建设成为制约燃料电池在全球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发展甲醇汽车,在初期还是要靠地方政府在甲醇加注站建设上给予足够多的补贴。

放眼国内,除了少数几个煤炭大省之外,其他省份更多还是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车,这才是导致甲醇汽车在国内没有能够成为主流的最主要原因。

但即便甲醇汽车没有能够成为国内大力鼓励的新能源汽车主流技术路线,考虑到甲醇的制备和国内富煤的现状能够很好的契合。

因此无论是从国内的能源安全角度,还是从减碳排放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对于甲醇汽车技术的研究。

通过不断的投入,在国内几个煤炭富裕省份加大甲醇汽车推广力度,对于中国整体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都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如果再考虑到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产能占全球比重近70%。

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拓展甲醇的使用渠道和应用场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降低对海外进口石油的需求。

更不要说甲醇的制备过程还是一个碳捕捉的过程,大量生产甲醇意味着能够在二氧化碳排放较多的区域,直接实现减碳的效果。

总体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技术路线,必须同时兼顾到节能减排与国家能源安全。作为一个富煤国家,发展甲醇是能够很好满足国内能源供应需求的一种新能源技术路线。

2019年,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甲醇汽车应用,实现车用燃料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文章来源: 汽车经纬,车快评,化工仪器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车评速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