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蓝海市场,便携式储能可是企业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能源投资喵 2022-10-10
298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储能协助增加电力系统稳定性,按场景可分为便携、户用、工商业、电网侧等。其中,便携式储能是近年来的新兴细分市场。便携式储能电源,简称“户外电源”,是一种替代传统小型燃油发电机的、内置锂离子电池的小型储能设备,具有大容量、大功率、安全便携的特点,可提供稳定交/直流电压输出的电源系统。便携式储能行业兼具成长与消费属性,产品在使用体验与维护成本上具备明显优势。其应用场景适用于户外出游、应急救灾、医疗抢险、户外作业等离网用电需求,构筑起小型微网系统,护航电力化进程。

1、“移动式”户储市场何在?

从之前的玩家分类看,当前有不少便携储能企业开始切入户用储能场景,寻找新的增长点。与现有户储玩家不同的是,便携储能切入的玩家紧靠户外/便携储容量越来越高的趋势,“移动式”户储逐渐成为此类玩家的主打路线。

从产品形态来看,相当于大容量便携储能的延伸。通过堆叠产品、模块来实现扩容;定位也更加灵活,既可以满足几度电的应急需求,也可以扩展到全屋备用电源。兼顾户外使用属性,例如户外活动、室外花园、房车等场景,通过带轮子移动式的设计或者搬移一个电池模块即可实现。

业界人士表示,没有足够的条件安装光储一体化(如公寓)、仅对断网状态下紧急临时用电存在需求,以及追求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实施周期以及更灵活的使用方式,这样的产品形态运用空间较大。

尽管大容量的便携储与家庭场景的储能界限已经逐渐没有那么清晰,但在产品化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提高产品安全性,如何与当地的储能补贴政策衔接等问题仍待解决。

2、便携式储能产业链

便携式储能上游核心产品为电芯、逆变器及光伏发电部件,中游为设计、研发、制造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制造商,下游是渠道与品牌运营商。

上游:电芯、逆变器及光伏发电部件

便携式储能主要由电池、储能变流器、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外壳等组成。

上游环节中电芯、逆变器及光伏发电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国内市场供给相对充足。

整体成本中电芯、逆变器占比大于50%。

电芯以圆柱电池为主,强调循环次数,且产品轻量化驱动大电芯需求。

电芯趋势上,因终端产品不断往集约、轻量演进,使用单体带电量2.8Ah以上的高容量电芯或将成为趋势,相比2.5Ah以下的低容量电芯,高容量电芯对于材料体系和产品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电芯供货商的筛选标准进一步提升。

便携式储能有望成为圆柱电池下一重要下游应用,预计2025年带动17.2亿颗电芯需求。

根据华宝新能招股书,公司平均毛利率50%,对应成本端1.98元/Wh。

对成本端进行拆分来看,电芯(成本占比34%),按单颗2500mAh的18650三元圆柱电池算,550Wh产品需电芯61颗,对应0.67元/Wh;储能变流器(成本占比17%),目前500W的小型储能变流器单价为0.37元/W。

中游:设计、研发、制造

便携式储能产业链中游为设计、研发、制造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制造商,业内自产和代加工两种形式均较为普遍。

便携式储能产品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企业是由电池类企业、电源类企业以及充电宝生产企业基于其技术基础转型而来,当前低端企业小容量产品居多,多以低价竞争的方式进入市场。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

布局较早的企业在品牌、渠道上具备较为显著的护城河,拥有较高产品溢价能力。

当前国内多方企业已经切入赛道,短期内行业竞争或将加剧。

从营收口径来看,行业前五企业占据着全球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其中4家为中国企业,海外企业中GoalZero市场份额最大,其主要由国内的豪鹏科技和博力威为其代工。

2020年,从出货量看,华宝新能市场份额最大(市占率16.6%),其次是正浩科技(市占率6.3%)。

国内主要厂商还包括安克创新、派能科技等公司。

也有大量数码配件类企业(羽博、品胜等移动电源企业)开始利用自身配件供应优势,切入便携式储能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品牌商面向终端消费者,利润率较高。

品牌商主要采取M2C的经营模式,即生产厂家直接对消费者提供产品,能够深入调研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渠道成本、快速响应用户需求,进而创造价值。

下游渠道商,有线上与线下两种渠道,两种渠道又各自分为直销与非直销形式,便携式储能产品以线上销售为主。

3、一切都刚刚开始

技术打上线,需求打下线,正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消费级储能市场,自然引得千军万马来相见。

现在争着下场的已经不仅仅是充电宝、3C行业代工厂了,而是大鳄横行。

2015年推出便携储能后,没有刻意经营的安克创新,从2020开始明显加大了力度,陆续组建了专门的产品、研发和销售团队,从今年以来不断推出各类中大功率新品。

华为和小米也纷纷加入战团。去年11月,华为推出了“移动小电站”,今年9月,小米也正式发布了米家户外电源1000Pro。

关注到,继上个阶段以3C消费行业为主的企业疯狂进入储能赛道后,今年以来,电力、储能上游企业都在积极扩军备战。

据“储能100人”统计,截止2020年底,在境内上市公司中,一共55家储能概念股,这些公司虽然都涉足储能业务,但其主要营收来源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动力电池或者光伏等相关产业。

其中,德赛电池、拓邦股份、骆驼股份等均已推出便携储能产品,希望借此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原宁德时代二把手黄世霖的动向。8月1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 黄世霖请辞,并在当天生效。宁德时代8月2日回应媒体采访时称,后续黄世霖将在“光储充检”新兴领域探索业务机会,未来可能与公司形成战略协同,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企查查显示,黄世霖目前还担任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星云)董事长。宁德时代直接持有该公司20%的股权。据了解,时代星云成立于2019年,主营业务为光储充检一体化智能电站、家用和户外储能等产品。

除了时代星云外,宁德时代还有大量关联公司,比如同样持股20%的时代科士达,都已经推出家庭储能产品。也就是说身价万亿的时代系已经看上了消费级储能这块有着千亿级,甚至更大想象力的市场,从上游杀入了。

储能、电力龙头企业的入局,对消费级储能行业的生态将会发生重大影响。根据BNEF统计,电池成本占储能系统的50%以上。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得到满足,宁德时代等企业进一步释放电池产能,很大可能将电池成本再拉低30%以上。

“我们在进入这个赛道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行业的终极形态。” 智狐能源的许柳榕表示,未来有可能看到的是目前割裂开的便携储能、家庭储能、房车储能、新能源汽车、充检站等,融为一体,固定储能中可以拆卸出便携储能,便携储能也能作为电池包,并网入固定储能。目前,具备反向充电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也不断发布,万物互充的时代可能也将很快到来。

4、逐鹿户储应具核心竞争力

尽管新的形式层出不穷,但业界普遍认为在户用储能赛道中,电芯的稳定供应、渠道建设、团队及研发能力仍是重要关键。

从去年开始许多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并未出现市场需求端那样大的涨幅,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电芯的供应问题。此外,还在于有的企业也并未将户用储能当成主要的产品线来供应,市场缺货比较严重。

此外,在户用储能赛道中,渠道仍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比如现有的渠道商跟光伏的渠道商高度重合,一些老牌逆变器/能源巨头企业在渠道上也积累较为深厚,因此华为、固德威、阳光电源等企业能够快速崛起。

行业流传一句话,团队与研发能力能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这句话同样适用户用储能市场。例如热管理与BMS是储能里面最容易坏的部分,也直接影响了储能系统的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现行户用储能主要的推广方式主要由线上和线下两条渠道。线上靠第三方评测网站、电商网站,线下则通过集成商/安装商地推。尽管特斯拉、派能科技、比亚迪、华为、阳光电源等几家行业巨头在各自的区域市场各占优势,但行业中品牌壁垒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比如,今年上市的首航新能源在户储领域表现也很抢眼,而宁德时代是其股东之一。

业界人士认为,入局户储赛道,首要是保证电芯安全供应。其次,以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切入市场。此外,如何找到更好的差异化场景,提升用户体验,也是需要关注点。总体来说,唯有打造出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市场机会与消费者青睐。

文章来源: 贸行四海,高工储能,高工储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投资喵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