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巨头论剑海外市场,中国风电企业如何出海揽风?

细说光伏 2022-10-12
2507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0月1 日消息,据央视报道,今年前 8 个月我国出口总值 15.4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2%,对 GDP 的贡献率持续提高,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近几年,我国风电设备出口快速增长,目前全球市场上,60% 的风电设备都来自中国。据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 9499 台,而单单一个叶片的长度就将近 80 米。

1、中国风电该如何走出去,正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9月28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上,行业大咖纷纷分享各自心得体会,讨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吸取到的经验教训。

根据讨论,中国企业要想更好走出去,首先需要做好人员、技术等前期准备工作,深入理解目标市场。中国企业可以凭借价格、服务等优势撬开市场。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坚守质量底线、提高产业链绿色水平。要学会利益共享,加强属地化经营。建立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金风科技:做好前期准备,深入了解市场政策

金风科技从第一台风机走出去到现在已经接近14年了。去年,金风科技国际项目总装机容量45.24万千瓦,同比增长82.71%;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20.48万千瓦,同比增长14.09%。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国外整机市场占有率5%。

作为行业龙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凯表示,要想走到海外做风电,首先要有理想。金风科技在十几年的理想驱动下,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准备。这都是在业务之前先行的。

吴凯表示,不管是陆上风电还是海上风电,走向国际市场后,交付范围、行业生态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企业准备走出去时,需要对海外市场、政策法规有深入了解。包括融资、认证、不同标准规范下企业实操,技术、商业如何捆绑,电网、电力的交易机制,有无PPA及相关风险等具体实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吴凯举例,国内市场风机交付主要交付机头,不涉及过多复杂的吊装、BOP,运输等。但是走向国际后,整个工程的支撑能力面临的挑战就会非常大了。以欧洲市场为例,欧洲由各个独立主权国家组成。每个国家的电力市场,包括大环境,项目开发情况,机制,风资源情况,使用机组等都不一样。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深度理解、系统准备、稳步推进是核心。

明阳智能:依靠独有服务优势,撬开市场

过去两年,明阳智能在国际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首先是越南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375MW)由明阳智能供货。近期明阳智能在日本也拿到了3个小项目,都是10MW左右海上风电项目。在意大利也取得客户信任。

明阳智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叶凡表示,明阳智能国际化之路也有10多年了,也走了不少弯路,交了很多学费。过去三年一直在反思怎么把国际化做得更实,风险更可控这个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壁垒很高,很艰难。但是,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叶凡分享经验称,以意大利项目为例,因为相关产品在欧洲金融体系里的可融资性等问题,中国企业要想进意大利市场门槛是非常高的。

在意大利拿下的那个项目具有特殊性。该项目PPA快到期了,具有一定紧迫性。在这个条件倒逼下,比的就是谁可以快速响应项目供货,响应其设计变更。与欧洲传统大牌企业比,中国企业在服务和响应速度上具有独特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个优势,明阳智能才逐步赢得了意大利客户的信任。

虽然过程很坎坷,但是到目前为止,项目运行状况、收益都还不错。客户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也有了初步正面的认识。明阳智能也是借此打开意大利市场。叶凡表示,国际化市场的慢慢拓展,就是由类似一个一个小的示范项目的不断开拓积累,才会有后面大的突破。

远景能源:依托零碳园区提升竞争力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中国风电技术最近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风电产业链在全球也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其认为,未来中国风电可能会占据全球70%-80%以上市场份额。中国制造正赋能全球风电产业。

田庆军认为,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如果只卖风机,竞争力一定会减弱。这些年在国内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形成一个相对有竞争力的生态,从上游到下游把风电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到极致。以零碳产业园为例,就是在做一个从绿电的装备制造到绿电的生产再到绿电的应用这么一个完整生态圈。如此一来,既可以把产业本身规模做大,同时还可以和当地政府形成利益绑定,风电企业相比同行竞争力就会有所提升。

田庆军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对碳中和、碳达峰都有明确的时间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参与到这个伟大的进程中。原来的新能源依赖电网消纳的模式目前正在被打破。新能源就地制氢、制氨的消纳新模式在全球不断地在复制。

远景能源提出,未来十年,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中国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就是第一个试点样板。田庆军表示,远景能源目前更多结合海内外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产业的需求,依托风电,加上电池、储能产业,在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布局形成较为完整的绿色产业链。也希望能与国内同行携手走向海外。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国产风电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海外市场空间有望逐步打开。行业研究机构平安证券分析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风机单机功率都低于海外主要国家,但近两年来,国内风机技术迭代技术不断加快,海外风机巨头在单机容量方面已经不占优势。

曹志刚也指出,从产品层面来看,现在我们和国外整机厂商基本上已经可以并跑。

所谓的并跑,是指我们推出的机型、新机型推出的速度、机型的容量和可覆盖的区域,基本上能够与国外齐头并进。之前国内整机主要还是跟跑国外市场,但预计从2022年开始,国内生产的风机基本上可以实现与国际风机生产商并线前进。

2、竞争优势凸显

在国内陆上与海上风电相继实现平价后,国内风电制造设备价格出现了明显下降。

据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最新发布的数据,2021年里我国风机价格下降了24%,2022年风机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下降20%左右。 近期开标的多个国内风电项目风机招标结果也显示,陆上风机平均报价基本已经降至2000元/千瓦以下,而海上风机平均报价也直接跌到4000元/千瓦以下。

同期,维斯塔斯、通用电气、西门子歌美飒等风机订单价格却因原材料涨价而小幅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伍德麦肯兹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的50%左右,但目前大部分国产整机仍应用于本土市场,不论是整机产量的出口比例还是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占比,都相对较低。

单从性价比来说,中国生产的风机是没问题的,在东南亚等市场,更加低廉的价格也让中国整机商有一定的优势。但出口至海外远不止是价格的问题。一方面,多年以来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老牌整机制造商在海外市场上有更高的品牌认同度,另一方面,国内生产的风电设备标准与国际市场有差异,中国整机商出海还面临着文化差异等挑战,未来出海之路仍有待探索。

文章来源: 风芒能源,IT之家,中国能源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细说光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