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寒冬,存储先封:从U盘到云盘,你了解数据存储的进化轨迹吗?

电子芯技术 2022-10-13
2491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存储芯片骤然陡寒,且持续低迷恶化。

就在最近几周,全球三大存储芯片巨头轮番预警,短期内,业绩压力只会愈发沉重。

此次市场之消沉,甚至将三星电子掀下了全球最大半导体企业之位。据知名市研机构IC Insights预测,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公司销售额排名洗牌,三星退居第二,台积电逆袭第一。

不止是三星,存储芯片产业的老二韩国SK海力士和老三美国美光科技也直面惨淡业绩:FactSet分析师预测SK海力士营业利润将同比下降约40%;美光科技预计其本季度利润下滑45%。

这些缠斗多年的老对手,此时成了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信息存储的需求基石,来源于文明传承与延续,随着世界数字化趋势而爆发增长。按照存储介质的不同,现代数字存储主要分为光学存储、磁性存储和半导体存储三类。从存储市场规模来看,2019 年机械硬盘市场规模约为 585 亿美元,占据总体市场的 32%;DRAM 市场规模约为 603亿美元,占 33%;FLASH 市场规模约为 480 亿美元,占 26%。

存储行业遵循着摩尔定律,每 18 个月集成度提升 1 倍,意味着性能提升 1 倍,而单位价格却下降一半。半导体存储产品在过去的 60 多年里,每一种主流产品的技术都快速演进与迭代,对于玩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危险,每一次新技术的迭代充满着客户选择的未知,需要玩家全力以赴,如果踩准市场需求,则一个小玩家也能平地而起,而如果猜错路线,则大玩家也面临无情淘汰。

想象一下,当我们需要存储4万亿台256GB手机的数据,或者,面对每年1千万亿GB的数据总量……我们该做些什么?

伴随着5G、云计算、AI等技术逐渐实现规模化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也加速到来,人类开始踏上迈向智能世界的旅程。

然而,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智能世界将为人类带来哪些可能?这趟旅程中,技术又将引领哪些深刻变革?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信息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变革的历史。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求能够更好地存储信息的载体和方式。而随着数字世界的日趋迫近以及企业的巨大需求,预测到203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1YB。

1、存储设备发展史

磁芯存储器从1950年代中期接过存储届的旗帜以来,兢兢业业地服务了20多年,终究还是因为较高的存储成本而被新兴的后浪——磁带存储器顶替。磁带存储器出现于1950年代,直到80年代才被广泛运用到计算机上。在2020年,听到使用磁带存储数据是一件充满年代感的事情。其实不然,磁带存储还未退场,磁带存储的特性是循序存取,适合存储和备份、以及顺序读写大量资料。但由于传输速度慢,设备体积大等缺点,磁带存储只能局限在商业备份等用途。

什么时候我们熟悉的硬盘(磁盘)才横空出世呢?在孕育硬盘(磁盘)的技术进程中,绕不开的是磁鼓技术——圆柱体的"磁鼓"被"压成"一张张"磁盘"。而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磁盘的计算机早在1956年面世,那台机器使用了50张24英寸的磁盘,体积相当于两台电冰箱,提供存储的空间共有5MB,按现在的存储标准来看,像极了身躯庞大而大脑迷你的恐龙。

而后的发展,硬盘的外型日趋小型,容量则不断扩大。到了2010年,硬盘发展再迎关键技术节点——西部数据研发的氦气封装技术实现量产。得益于此,硬盘的整体性能(包括存储空间、节能性、稳定性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以磁盘作为存储介质的机械硬盘在半个世纪内的发展革新可谓突飞猛进,而以闪存颗粒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异军突起了。机械硬盘面临着固态硬盘的挑战,但是在短时间内,固态硬盘在某些特定的使用场景下依然无法代替机械硬盘的地位。

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存储器,除了被无数人所了解熟知的硬盘,还不得不提一句基于网络云端技术的"云存储"。云存储具备了存储空间可扩展性、(在有网络的条件下)随时随地均可存入、取用数据文件等优点。西数——作为存储领域的领航品牌之一,同样致力于为大众提供优质的云存储服务。

2、多样化数据应用能够事半功倍?

过去三十年,数据存储一直是高价值数据的最佳载体,并伴随着数据应用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行业数字化深入,数据应用日新月异,从传统的数据库应用到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AI等新兴的多样化数据应用蓬勃发展。当前平均一个企业的数据应用超过100种。

那么,如何通过越来越多样化的数字化应用,优化和完善企业系统,从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白皮书分析,大数据、AI等新兴应用在企业广泛应用,数据应用的效率决定了企业数字化水平。随着新兴应用的场景不断发展和细分,要求应用、计算、存储联合创新以构建面向越来越多细分场景的高效解决方案。例如存储厂商正在构建面向多样化数据应用加速引擎,作为联合创新的载体。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新兴的多样化数据应用逐渐成为新的生产应用,数据的可靠性诉求逐渐凸显,同时计算的生命周期和数据的生命周期鸿沟越来越大,计算、存储资源需要灵活独立规划、维护。

为此,白皮书认为,采用计算和存储解耦的架构,使用弹性、可靠、经济高效的专业存储,不仅可以快速部署创新业务,而且增加可靠性,实现降本增效。

面向多样化的数据应用,未来的存储将不再仅仅是数据的持久化载体,而是数据持久层和数据加速引擎相结合的数据基础设施。加速引擎连接存储与不同应用,实现近数据处理,带来数倍处理效率提升,可实现应用有效加速。

3、“多云”成为新常态?

当前,企业云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对于大型企业,选择云化可以进一步提升IT建设水平;对于中小企业,则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节约资金投入,避免陷入复杂IT架构建设的窘境。

白皮书指出,多公有云+多私有云正成为企业向云演进的最佳选择。

分析来看,最初,单一云平台被企业广泛采用,但随着云平台支撑的业务类型增多,单一云平台的架构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不同的云厂商各有各的特长,另一方面,单一云供应商也增加了企业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因此多云战略成为企业云化的重要演进方向,包括多公有云和多私有云。企业可以根据工作负载的要求,选择公有云或者企业自建数据中心进行部署。

随着企业云化演进的不断实践,企业在持续探索选择最佳建设模式。企业可以根据工作负载的要求,选择公有云或者企业自建数据中心进行部署。根据统计,全球89%企业有多云战略规划,企业正积极拥抱多云,并依赖云管服务提升多云使用体验和效率。

白皮书进一步指出,企业采用多云建设模式之后,数据被分散在不同的云平台中,应用无法实现跨云的数据调用,形成多个数据孤岛,无法正在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数字化架构。因此,部分企业正在寻求新的多云数据架构,即数据集中共享存储、应用部署在多云。

从白皮书的内容来看,企业选择多云,如何最大化实现跨云和跨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如何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如何获益于各云厂商最优组合,进而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将持续探索的方向。

文章来源: 国是直通车,芯东西,智东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电子芯技术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