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高速扩产,光伏玻璃保持高景气,玻璃需求端积极因素有所显现

玻璃玩家 2022-10-14
2037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2022年三季度玻璃行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产能有了实质性减量,行业仍然面对着高供给、高库存及弱需求的不利态势。截至9月8日,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304条,在产256条,日熔量共计170040吨,较二季度末减少5685吨,降幅3.3%。库存方面,截至9月8日,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总量为6587万重量箱,较二季度末的历史高点7129万重量箱下降542万重量箱。受疫情散发,气候条件,房地产竣工、施工、销售多环节景气缺乏等因素影响,浮法玻璃需求释放有限。

玻璃需求端积极因素有所显现。行业深度亏损状况下窑炉冷修量超出市场预期;保交楼方案明确,资金支持力度增强,延后的房地产竣工需求有望释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需求仍有发力空间。

三季度纯碱供给季节性减量,需求总体平稳,社会库存持续去化,现货价格表现相对坚挺。纯碱开工率在夏季检修期间有显著减量,在利润水平可观的情况下检修力度不低于往年,超出市场预期。浮法玻璃在产产能有所下降,光伏玻璃产能持续攀升,重碱需求阶段性保持平稳。社会库存持续去化,8月末社会库存280.8万吨,环比降7.9%,比去年同期降23.8%。在相对良好基本面支撑下,9月初以来现货价格稳定在2700元上方,强于期货盘面。

纯碱供需两旺,1月合约行情值得期待;重点关注浮法玻璃冷修体量及光伏玻璃投产节奏对纯碱需求的扰动。供应方面,四季度纯碱开工率将有实质性回升。需求方面,光伏玻璃处于行业上升期,产线投产兑现率高;出口态势良好,三季度净出口量有望创历年同期较好水平,四季度有望保持。预计四季度浮法玻璃冷修量低于光伏玻璃投产量,纯碱需求向好态势难以被逆转。

不过,需求的景气和快速的扩产究竟是不是等同于企业的增长和股价的增长呢?

01

浮法玻璃高速扩产的十年

2005—2014年,是地产需求高速扩容的十年,也是浮法玻璃产能高速扩产的十年,大背景与2020年始的光伏玻璃相似。2005年我国房屋竣工面积约5.3亿平方米,而后开启十年扩容周期,2014年竣工面积峰值达10.7亿平方米,年竣工体量实现翻倍。同期浮法玻璃产能供给端亦不受限,2002—2005年全国浮法日熔量维持在5万t/d以下,2006年后则随着需求的扩容产能逐年增长,2014年末浮法玻璃总产能已接近20万t/d,较2005年翻两番。

需求强景气的背后是市场化逐利下的供给增加,行业“周期”属性并未消散:2005—2011年供需双旺,玻璃价格淡旺季波动,而2012—2015年地产需求增速收敛,玻璃作为高温连续生产行业,供给端产能具有较强刚性,持续产能释放造成阶段性供需失衡,浮法玻璃价格一路下行,2015年全国白玻均价低点1138元/吨,较2011年均价峰值腰斩。价格的低迷驱使企业竞争演绎为成本的比拼,高成本经营不善的企业被迫关停出清。我们观察到,2006年全国鲜有停产冷修产线,2015年停产冷修线则超6万t/d(彼时标志事件是全国产能最大的浮法玻璃企业华尔润停产清算,浙江玻璃则被旗滨收购),冷修线占比超全国浮法玻璃总产能的1/3。

而从浮法玻璃企业发展角度,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浮法产能优胜劣汰的过程当中,最后走出来的头部玻璃企业大部分是“福建系”玻璃企业。偶然之中有必然,聚焦主业、对工艺及成本等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其成功关键。我们已然看到2015年后地产行业成熟期浮法玻璃行业快速走向集中,头部企业凭借更低的成本抗波动能力快速并购小企业,市场份额加速扩张,反观小企业因经营不善或环保持续关停。

02

正确认识光伏玻璃的高景气

对照到当前的光伏玻璃行业,需求的景气同样是伪命题,光伏玻璃赛道的高景气并不代表光伏玻璃价格持续的高弹性,更不代表行业景气之下所有公司都会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和盈利。2020年年初,全国光伏玻璃产能不超过3万t/d,而截至2022年7月底光伏玻璃产能已超过6万t/d,年复合增速达到30%,2022年上半年公开的上光伏玻璃听证会的产能更是达到10万日熔量量级。

类似于2020—2021年光伏玻璃供给缺口造成价格暴涨,进而全行业高盈利的情况或难以再次发生,供需双升之下的光伏玻璃行业,可能正如上一个10年中的浮法玻璃行业,仍难逃周期波动。

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有相似的资产属性和工艺特征。资产属性层面,浮法玻璃与光伏玻璃皆为工艺稳定的重资产制造业,而产品性质皆为无差异的大宗品类,龙头企业可复制的规模优势(最低的建线成本建设最大的产线,且砂矿等资源禀赋优势)及成本优势(最低的制造成本)将成为定义行业终局的决定力量。制造成本更高且建线成本更大的企业盈利难以支撑长周期持续扩张,建线成本及制造成本更具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从另一个层面看,在工艺稳定的重资产制造业里,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成本差距更加难以消弭。因为浮法和压延的制造工艺稳定,因此小企业没有通过技术变革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又因为重资产的属性,规模不仅仅意味着更优的单耗,也意味着更优的采购价格优势。市场此前普遍觉得头部光伏玻璃企业成本优势来源于大窑炉,进而认为头部企业的成本优势将随着新一轮行业大窑炉投产而逐步削弱。实际上从2021—2022年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低位下的盈利水平来看,实际看到的头部企业和后置位企业的利润率差距在行业景气低位上是在进一步放大的。包括在浮法玻璃这样一个竞争非常成熟的市场里,各家企业仍然长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成本梯队。

文章来源: 方正中期期货,恒大,中国 建材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玻璃玩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