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陆”转“海”成为大势所趋,“国补”退潮“省补”接力助力海上风电平价上网

新能源风电观察 2022-10-17
2812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刚刚过去的夏天有多热?全球“电荒危机”已经说明了一切。为获得更多电力供应,不少国家开始“重操旧业”搞火电,德国、荷兰、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多个欧洲国家都在今年夏天宣布,要重开煤炭发电厂,增加火电的使用。显然,当前的风力、太阳能等发电项目,还难以满足全球性能源需求,提升新能源“贡献率”成为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明确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发电进程,其中,技术较为成熟、可开发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风电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优势明显。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32848万千瓦,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2022年,作为我国海上风电平价元年,也是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享受国家政策补贴的第一年。因此,对于已经抢占优先赛道的我国,今年的海上风电尤其值得关注。

9月26日,海南省海上风电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21个风电项目集中签约,意向投资额超450亿元,海南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宣布成立;9月8日,我国首个多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群——辽宁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六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开工建设;8月31日,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青洲四500兆瓦项目在广东阳江启动施工……近一个月来,海上风电频现大动作,貌似将借助今年4月末以来的触底反弹乘胜追击,再现往日“欣欣向荣”之景。

01

全球“海风”形势旺,我国实现“四连冠”

2021年对于海上风电产业来说是令人振奋的一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21.1GW,是2020年的三倍多。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计海上风电容量达到56GW,比上年增长了58%。

其中中国占到去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容量的80%,这也是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量最多的国家。

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量高达16.9GW,同比增长440%,远超市场预期。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6GW,同比增长188%。(以上数据来源:Choice)

2021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2021年新增装机量远超市场预期?

原因在于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4月发布的通知中,要求现有项目必须在2022年前全部并网才能拿到补贴。于是2021年成了产业链关键的“抢装”节点,装机量也迎来了大爆发。

读到这里的亲们可能和真真有一样的疑惑:“既然2022年开始就没有补贴了,海上风电行业会不会就此萎靡不振呢?”

事实恰恰相反。

截至2022年5月,全国47个在建海上风电项目的装机总容量就超过了18GW。其中广东省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建项目装机总容量约9.7GW。(数据来源:Choice)

对此,有券商估计2022-2025年新增装机容量可能超过40GW!

02

行业“内卷” 助力海风平价上网

成本也不再是海上风电发展的“紧箍咒”。

一直以来,海上风电市场似乎总是“看起来很好”,却始终未能进入大发展阶段,归根结底还是成本问题——投入巨大,但难以在没有“国补”的情况下实现盈利。随着今年我国海上风电逐步进入平价时代,成本的制约越发微弱。

受益于2021年底的海风“抢装潮”,行业“内卷”不断加剧。比如,上海电气通过联合上游协同开发高性价原材料,降低叶片材料成本,其自主研发的112米海上最长叶片于7月份成功下线;金风科技围绕核心设备研发与项目开发持续发力,由其自主研发的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关键设备——1600吨和600吨绕桩式起重机及升降系统现已开工建设;中天科技坚持设备与施工“两翼齐飞”,在打造适应未来风机大型化、深远海化的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施工船的同时,优化不同基础型式的海风项目施工方式,大幅提升安装效率;远景能源还将目光转向“智慧风电”,研发出一整套智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对风场和储能系统协同控制,优化风电场收益。

“内卷”加速技术升级,为降低成本创造空间。当前,除主轴轴承外,海风产业链各环节基本已实现国产化,整机环节大型化降本效应显现。

根据近期的招标数据,海上风电造价已从2021年20000元/千瓦附近,回落至14000元/千瓦左右,“十四五”期间,预计近海风电投资仍有1000~2000元/千瓦的降本空间。发电小时数在4000小时左右的福建大部分地区,年底有望率先实现平价上网。事实上,从福建省发改委7月底公示的2022年首批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项目结果来看,其中有项目申报电价下探至0.2元/千瓦时,比福建的燃煤发电上网基准电价0.3932/度还要低,颇有“跳过平价跃入低价”之势。有机构预计,未来2~3年内,国内年均预期发电小时数在2500~3500小时的大部分地区,可进入平价时代。

03

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趋势

(一)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政策规划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将重点打造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即长三角、闽南、山东半岛、粤东和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推动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2021年开始,促进海上风电市场发展的全国性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二)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市场的整体建设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1.2GW,同比提升205.8%,其中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6.9GW,同比增长452.3%,占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80%。截至2021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GW(2013年我国海上风机累计装机容量仅为0.5GW),并网容量为16.9GW。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6.4%,领跑全球。

(三)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趋势

1.风机大型化带动风力发电成本下降。随着技术进步,从2022年新招标的风电项目来看,陆上风电项目的风机功率大部分保持在4MW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部分保持在8MW以上,并逐步走向12MW,我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大型化时代。风机大型化直接带动发电成本下降。根据市场调研,我国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由2010年的0.07美元/千瓦时降至2022年的0.03美元/千瓦时,累计降幅达 57.1%(光伏发电成本在0.057美元/千瓦时)。

2.风电场建设从陆地向近海甚至远海发展。因近海风机设计建造和安装的难度相对较低,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海上风电企业仍以近海的海风资源为主,但在近海和潮间带等区域建立的海上风电场资源有限且被快速刮分,还影响渔业捕捞和航道安全,走向深远海的风场和浮式风机(海上浮式平台)将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主流方向。

3.安装船和人员运输船的需求持续增加。随着海上风电机组的愈发大型化,风机、塔筒和桩基的重量也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三峡阳江阳西沙扒五期项目6.45MW的风机,塔筒高度在106米,重量在380吨,而2022年三峡阳江青洲六期项目10MW风机,高度达到140米,重量达到786.7吨。风机大型化对于各种海上大型安装船和运维船等施工设备的建造需求也进一步提升。

最后

由“陆”转“海”,可谓大势所趋。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全球海上风电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张。按照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预计到2040年,仅海上浮式风力发电就可以满足全球逾11倍的电力需求。据此推算,到2050年就能实现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

“国补”退潮,“省补”接力,目前,广东、山东、浙江三省已相继出台海上风电省级补贴支持政策,这对于提振海上风电市场,推动海上风电向全面平价过渡具有重要意义。不过,降本增效仍是支撑整个海上风电迈入平价时代的必由之路,去年以来,从招标报价到设备成本,再到工程造价的大幅下降,已经印证了海上风电走向平价的大趋势,如今,需求“示好”,技术“撑腰”,大型化、一体化、国产化、智能化将持续推进海上风电降本增效的步伐。

虽然距离海上风电平价上网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长坡厚雪,未来将至。

文章来源: 兴银基金, 现代金融导刊,i自然全媒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能源风电观察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