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是大势所趋,“天选之材”成绿色经济新热点

材料人柱力 2022-10-17
2183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政府将联会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出“以竹代塑”倡议,并启动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鼓励减少塑料消费,推广生物可降解的塑料替代制品,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那么,为什么会倡议“以竹代塑”呢?竹子为什么是“天选之材”?

塑料被淘汰是大势所趋?

尹刚强表示,“以竹代塑”倡议是本次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国际竹藤组织提出“以竹代塑”倡议,是基于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威胁人类健康。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报告显示,1950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其中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预计到2040年,全球每年将有约7.1亿吨塑料垃圾被遗弃到自然环境中,在海洋垃圾中,塑料占比高达80%.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约4亿吨,预计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翻倍。塑料制品只有不到10%能被回收利用,其余大部分被填埋、焚烧或直接倒入江河湖海。塑料垃圾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为此,许多国家出台了禁限塑令,提出禁限塑时间表。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明确出台相关禁限塑政策,我国是其中之一。

“塑料垃圾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尹刚强强调,“减少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近年来,国际社会相继出台相关禁限塑政策,提出禁塑限塑时间表:中国于202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鼓励减少塑料消费,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制品,并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欧盟于2021年启动实施全面禁塑法令。

截至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明确制定或发布相关禁塑限塑政策。

“天选之材”成绿色经济新热点

在禁限塑的同时,各国都在寻找塑料替代品,并将推广使用塑料替代品当作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在已经进入塑料替代品目录的生物材料中,竹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谓“天选之材”。

尹刚强表示,实践表明,寻找塑料替代品是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

竹材用途广泛,可实现全竹利用,几乎没有废料。竹产品多元丰富,目前已开发的竹产品种类超过一万种,涉及衣、食、住、行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刀叉勺、吸管、杯子、盘子等一次性餐具,到家居耐用品,再到工业领域如冷却塔竹格填料、竹缠绕管廊等工业产品,竹制品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替代塑料产品。

尤为可贵的是,竹制品在全生命周期内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负碳足迹。从碳汇过程来看,竹制品与塑料制品相比,碳足迹为负值。竹制品不仅非常耐用,而且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竹子生长快,易成材,产量高,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有数据表明,竹林的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塑料产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除了减碳固碳、降低污染,种竹用竹还能起到美化环境、增收致富、发展经济的作用。可以说,竹产业是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以竹代塑”,大有可为。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的美誉。

目前,我国竹林面积达701万公顷、竹子品种837个,每年可采伐生物量1.5亿吨,规模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以竹代塑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创新发展,大力保护和培育优质竹林资源,构建起较为完备的现代竹产业体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一万亿元。丰富的竹类资源和较好的竹产业基础,为我国推行“以竹代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过,目前我国竹产业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从事竹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国家把“以竹代塑”上升为国家行动,尽快完善顶层设计,比如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推动创新项目立项、支持设备装备研发、加大科研攻关及产业化等。同时,加强宣传推广,让“以竹代塑”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消费者知竹懂竹,让爱竹用竹成为行动自觉。

据悉,竹子是可再生的绿色资源,一次栽培,永续利用,且生长速度快、经营成本低、固碳能力强,3至5年即可成材。竹藤不仅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价值,世界上约5000万公顷的竹林还可依靠科技创新,培育设计制造出先进、环保的竹基生物质新材料,为人类提供物美价廉、低碳环保的建筑建材、家具家装和日用生活产品。

“目前竹藤有上万种产品,发展竹藤产业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尹刚强说。

从实际来看,与其他生物质材料相比,竹材具有密度大、硬度高、收缩量小,高度的弹性和韧性,很好的顺纹抗压力和抗拉力等自身独特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可研发可替代塑料的制品和材料,将直接替代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增加绿色竹产品使用的比例,减少塑料污染。

“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出‘以竹代塑’倡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重大决策。”尹刚强称。

2022年6月24日,国际竹藤组织提出的“以竹代塑”倡议被列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的会议成果清单,中国政府将与国际竹藤组织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以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2年9月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时表示,中国将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启动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有效治理塑料污染,还子孙后代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

文章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HZTV第一直播室,中国环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人柱力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