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取代手机”的下一个终端,谁来打破行业旧地图?

智慧超人 2022-10-20
3816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时隔七年,我们又一次迎来了AR市场的火热。

5月,一段从谷歌I/O大会上流出的概念视频,以AR眼镜+语言翻译的功能组合给用户带来的新场景刷屏朋友圈。紧跟着7月,罗永浩宣布退出所有社交平台,并正式All in AR方向再度创业,自带的网红属性将AR再一次送上社交媒体热搜。

回来的不只是AR话题的热度,如果你仔细观察AR行业的市场动向就能发现,在消费级市场,今年的AR眼镜产品也是颇具热度。

根据公开市场信息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先后有四家企业面向C端消费市场发售新款AR眼镜,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不断刷新消费级AR产品的历史销量。

不仅如此,如果说上半年AR产品的发售代表着AR厂商开始从企业级面向消费级转向,那么下半年新一波的AR产品发售,则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企业对于AR走向消费级市场的探索。

10月17日,国内AR厂商李未可在线上发布会推出首款AR眼镜Meta Lens。作为全球首款户外可穿戴双目AR眼镜,在产品创新上首创将数字人落地在AR眼镜上,其次在硬件层面做到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户外可穿戴AR眼镜。

户外、数字人、可穿戴双目,李未可在第一款AR硬件产品上充分展示了自己对于未来AR消费级市场的理解。

近一年来,国内AR眼镜厂商在拥抱C端这件事上,显得极为积极,且相关热度不断。

今年,这个赛道更是热闹非凡:罗永浩在今年3月高调宣布杀入AR赛道;AR“四小龙”( Nreal、雷鸟创新、Rokid、影目)纷纷推出面向C端的消费级产品;蛰伏于海外数年的Nreal高调回国,回归本土市场;行业投融资热度创新高......

“目前,AR行业的企业有越来越多的动作和产品,整体上看是大的行业周期到了。”雷鸟创新CEO李宏伟表示,2016年左右AR行业经历了第一个Garnter曲线,尽管大家认可未来,但实际上技术和产品没有准备好。眼下,相关技术准备好了。

重新站上风口,当前的AR离“下一代移动终端”的梦想还有多远?

三类玩家争霸

作为AR眼镜的“前辈”,谷歌替后来者尝了鲜也踩了坑。

十年前,谷歌发布单目AR眼镜Google Glass,与科幻电影中描述的场景一样,这款眼镜能让佩戴者获取实时资讯,同时提供图片上传、视频通话、查询天气等服务。

尽管这款产品获得高校实验室、影视公司的青睐,却始终未能激发普通消费者的兴趣。在消费者的评价中,这款AR眼镜价格高、续航时间短、应用不完善。

也正因为此,Google Glass没能帮谷歌打开消费级AR市场。2015年1月,Google Glass停止销售。同一时间,谷歌关闭了相关项目。

在不久后的财报电话会中,时任谷歌首席财务官帕特里克•皮谢特对谷歌眼镜的未来表示不乐观,并坦诚谷歌眼镜暂时不会推出消费类版本。不过,谷歌也表示,AR技术非常重要,谷歌会继续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有报道称谷歌正在开发新的AR头盔,项目代号为“Project Iris”, 产品预计最快会在 2024 年上市。

2018年,明星AR企业Magic Leap推出面向消费者的AR眼镜Magic Leap One,售价2295美元。由于价格高昂,成品不尽如意,一经推出便引来不少吐槽。

C端探索屡战屡败,在B端探索的AR企业却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最具代表性的是微软。2015年,微软推出AR头盔HoloLens。2017年,HoloLens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后,微软推出第二代AR设备HoloLens 2。

根据维深WellsennXR的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AR头显出货量为8.6万台,AR当前出货量整体仍以B端市场为主,特别是海外市场。

不过,B端生意利润微薄,也不利于市场教育。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心尽力研发消费级AR设备,行业新格局已形成。

目前,AR市场里大体存在三类玩家:以微软为代表的国外科技公司;以OPPO、小米等为代表的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以及以Nreal、雷鸟创新、Rokid等为代表的国内新兴AR企业。

迄今为止,国外科技公司贡献了AR市场B端最多的出货量,在B端市场份额中遥遥领先。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则多以探索为主,在三类玩家中占据最少的市场份额。国内新兴AR公司中,Nreal、雷鸟创新、Rokid三家则以面向C端为主。

而在国内AR市场,Nreal、雷鸟创新、Rokid三家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从产品定位来看,AR玩家包含三个方向:主打观影、娱乐,起到手机延展功能;主打信息提示,如提供导航、翻译、提词器等,作为辅助工具;选择特定的场景与消费者人群,如房地产销售场景。

在李宏伟看来,无论是哪一类型的玩家,竞争中最关键的因素包括技术、场景、以及商业竞争的基本逻辑。

“技术成熟后,中国公司发挥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人群,在场景成熟度方面,可能会跑得更快一些。”李宏伟说。

谁才是元宇宙入口?

作为人类和元宇宙世界交互的两兄弟,VR和AR几乎每次都是形影不离。因此对于大多数进军元宇宙的智能硬件厂商来说,第一个需要做的就是元宇宙入口的选择。

从当下消费市场的出货量来看,根据IDC数据显示,相比出货量已经达到千万台的VR,目前出货量仅不足30万台的AR入口似乎已经落下半拍。

不过,在李未可创始人茹忆看来,AR设备具有显示直观、互动性强、使用门槛低等优点,随着AR硬件设备的轻量化、便捷化发展,AR设备的使用场景将逐步拓宽。

业界持有相同看法的还有苹果CEO库克,在过去5年内,根据不完全统计,库克曾十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看好AR。曾经在采访中,库克甚至直接表示“不要讲什么元宇宙,我们将它称作AR。”

一样看好AR的还有Niantic CEO John Hanke,在接受《Wired》杂志采访时,他表示,VR让我们远离让人类感到幸福的东西,Niantic的目标是帮助人们通过AR聚在一起,并体验事物。

在沉浸式计算领域,AR具备将数字信息和真实的物理世界相叠加的能力,因此以AR眼镜为首的设备也是业内认为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交互设备。相比元宇宙早期入口的VR风口热,选择押注下一代计算机平台的李未可,无疑具有更大的空间成长性。

拉长时间来看,大众消费市场出货量的差异,往往来自于产品能够覆盖消费者生活场景和使用时长的多少。比如,周末使用的游戏主机出货量千万,工作日办公时用的PC出货量过亿,24小时使用的手机则出货量数十亿。

因此作为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具有更优的移动场景下沉浸能力的AR设备显然也比VR更有潜力。

最苛刻条件下,寻找技术与市场平衡点

如果光看AR光学技术路径的发展,稍有一些了解的人都能大致梳理出来,比如最早出现用于Google Glass的棱镜,一块小小的正方体,很轻但视场角极小,除了用于提示好像几乎没有适合它的应用方向;接着是Meta AR(并非Facebook)所采用的自由曲面(离轴反射),虽然实现了大视场,但体积却异常大。

自由曲面的产品形态较为多样,除了Meta AR所用的离轴反射之外,Epson的BT系列产品也均采用自由曲面方案,其体积更为小巧,但视场角也相应缩小;之后便是Birdbath,显示视场角通常在40-55度之间,重量(不含计算单元)约60-100g不等,产品形态形似墨镜,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主打消费市场的产品均采用该光学方案;再往后则是光波导,几何光波导(阵列光波导)与衍射光波导、全息光波导等,虽然都是光波导,技术实现路径却大相径庭。搭配不同的光机,不同波导实现的显示效果、FOV、亮度、体积、功耗、成本、良率全然不同。

除了以上广为人知的AR光学方案之外,还有诸如孔阵波导以及更多不为人知的新技术形式,甚至全球少数团队在攻克AR隐形眼镜、脑机接口等更为前沿的技术难点。

抛开显示和光学,就无法成就AR。但单凭技术的难易度和先进性来谈论产品好坏,显然这中间并不存在强逻辑关系。

光学技术与产品形态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针对场景是否合适,如工业场景销量最高的Realwear产品,虽然采用“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棱镜方案,但针对该场景足够深入依然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再如微软HoloLens,动辄数万元,光学方面也并非尽善尽美,但其产品在显示、空间算法、手势识别配合微软的一系列软件,针对诸多行业应用场景亦游刃有余。

相比行业端,消费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消费者角度,希望它有不亚于VR的大视场角、堪比普通眼镜的轻薄程度甚至希望更轻、能够支撑一天甚至更长时间的续航、不伤眼以及足够丰富好用的应用……

对于大众化消费级产品,相比技术的高端前沿性,更注重技术的量产与成熟稳定性,以及能否在一个点上触动消费者,驱动其为产品消费。所以即便已经出现更为前沿的技术产品如采用了Micro-LED的全彩衍射光波导、AR隐形眼镜,现有技术限制下,找寻能够平衡市场与场景的产品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何现阶段不那么先进的Birdbath方案反而能够应用于消费端原因所在。

离爆发还有多远?

一款理想的AR眼镜,不仅需要成熟的算法、交互方案、优秀的显示效果,还需要适合消费者佩戴的要素,比如外观时尚。从这个因素出发,AR眼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我们预测消费级AR会经历三个阶段:早期市场(2022-2025年),也可以称为准备期,这个阶段的要义和核心能力是硬件设备,实现部分手机场景的替代;主流市场(2025-2028年),硬件的性能达到满足Killer APP要求,革命性产品出现,进入大众用户;生态爆发阶段(2028年后),这个阶段形成构成生态正循环的壁垒。”李宏伟介绍称。

当前,尽管市场已见“暖流”,AR眼镜整体出货量仍然偏小,而且全球并没有出现一款出圈的消费级AR产品。

从过往经验看,硬件终端产品会有一个最低体验的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则意味着该行业的技术瓶颈得到了突破,可以让更多人接受,也说明这个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期,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获利,行业实现正向循环。

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VR的阈值是出货量1000万台。李宏伟认为,AR的阈值也是这个数。“千万台是合理的爆发评价标准,大概率是这个量级。”

要达到1000万台,还有多久?李宏伟给出的答案是2025年。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给出了同样的预测。三个月前,他预测,苹果初代头显将于2023年WWDC前上架,第二代苹果AR/MR预计2025正式上市。得益于苹果第二代AR/MR产品细分策略和生态系统,苹果AR/MR的出货量最快可能在 2025年或2026年达到1000万台。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苹果AR/MR头显项目就已正式立项。尽管迟迟不见产品踪迹,但相关消息层出不穷。

多年来,苹果公司CEO库克从不吝啬对AR技术的赞美。他认为AR不但能加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拥有比VR更大的应用潜力。“AR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将来没有AR简直没法生活。”

也有不同观点。第三方市场机构IDC在报告中写到,经过前两年的增长后,今年AR头显市场或将有所萎缩。由于一些头部公司的财务状况不稳定、缺乏新设备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在短期内被手机上的 AR 所满足,最近几个季度 AR 头显设备的出货量一直在下降。到2022年底,全球AR头显市场的出货量将同比下降8.7%,降至约26万台。

虽然2022年AR头显市场有所萎缩,但是IDC预计未来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0.3%,未来 AR头显市场将会不断增长,到2026年年底,A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10万台。

IDC移动和消费设备跟踪研究经理Jitesh Ubrani预计,AR头显设备成为消费主流的时间点最早为2024年年底或2025年年初。

“具体规划都可以落到产品、技术路线、场景上,AR产业的爆发还需要一款出圈的产品,这款产品并非一定是苹果生产的,但苹果一定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李宏伟说,大家还是要借苹果把整个市场“炒”起来。

文章来源: VR陀螺,全天候科技,新熵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智慧超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