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微软接连折戟,AR何时能“代替手机、电脑”?

科技连连看 2022-11-02
3825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今年以来,Nreal、Rokid、雷鸟创新等多家独立AR眼镜厂商均发布了新品,其中既有新一代的AR眼镜,也有适配AR眼镜的智能终端设备。

据连线Insight查看,在Rokid与雷鸟创新的官方天猫店铺中,雷鸟最新款XR眼镜Air 1S预定数已超过300人,Rokid智能终端设备Rokid Station与Rokid Air的组合套装预订数也超过300人。

除此之外,国内字节跳动旗下VR品牌PICO发布新一代VR头显PICO 4,海外Meta(Facebook母公司)发布最新款VR头显Meta Quest Pro。

据36氪报道,罗永浩的AR创业公司“Thin Red Line”,近期完成近4亿元天使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领投,经纬创投、蓝驰创投等九家机构跟投,并计划于10月底继续开放新一轮融资。

一切信息都表明,消费级AR眼镜似乎正迎来新一轮热潮,但AR眼镜最好的时代来了吗?

深陷泥沼

Facebook 在去年 10 月更名为 Meta ,在此之前,Facebook 市值突破了 1 万亿美元,成为当时第五家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当时市场或许是认可「元宇宙」的方向,或许是更在意如何摆脱「Facebook」代表的负面形象,对更名一事并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

但一年过去,什么都变了。

元宇宙的故事不再吸引人,Meta 的核心广告业务受到苹果隐私策略调整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双重影响,股价已经从高峰下跌了超过 70%,损失超过 7300 亿美元的市值。

甚至于,Facebook 月活用户中间还从 19.3 亿降至 19.29 亿,这是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创建 Facebook 17 年以来第一次下跌。

还有持续扩大的亏损。负责元宇宙软硬件的 Reality Labs 部门今年以来已经亏损了 94 亿美元,同时已经发售两年的 Quest 2 也出现了销售疲软,营收仅为 2.85 亿美元,远远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 4.06 亿美元,也低于第二季度的 4.52 亿美元。

Meta 还警告,2023 年该部门的亏损将同比大幅增加。

作为 Meta 的主要股东之一,Altimeter Capital 首席执行官 Brad Gerstner 在本周一发出措词措辞严厉的公开信,要求扎克伯格削减 20% 的工资成本,并将每年元宇宙的支出限制在 50 亿美元以内。

但早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扎克伯格就告诉所有股东,未来五年至少要在元宇宙上投资:

700 亿美元。

就算考虑通货膨胀,这个数字也远远超过了苹果对 iPhone、谷歌对 Android 的投资规模。

「听着,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这项投资,但我认为这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还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进一步解释,「十年后,人们会回顾过去,谈论这项工作(元宇宙)的重要性。」

问题是十年太长,存在的变数太多。

过去两年,Quest 2 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头显设备,累计卖出了超过 1500 万台。但等了两年,Meta 只是发布了售价 1500 美元的 Quest Pro——一款面向商业用户的 VR 头显,通过彩色透视技术也支持了 MR。

至于 Quest 3,VR 用户还要等到明年秋天。Pancake 透镜、彩色透视这些 VR 设备的新技术大概率都会标配,此外还有关键的骁龙 XR2 Gen 2。根据目前流出的消息,XR2 Gen 2 至少在一个关键指标上就足够让人期待——支持单眼 4K。

但对 Meta 和 Quest 来说,眼前都有更棘手的问题。WSJ 拿到的内部文件显示,超过 50% 的 Quest 用户在购买 6 个月后就不再使用,同时 Meta 原计划虚拟社交平台 Horizon World 月活用户将在今年年底前达到 50 万,实际到 10 月还达不到 20 万。

公平地说,这不只是 Meta 的问题,而是整个 VR 行业的问题。重量、佩戴体验以及显示,这些都是硬件层面最影响用户基础体验的部分,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内容和社交,则是用户将 VR 设备「用起来」的关键,比如《半衰期:爱莉克斯》这样在 VR 体验上有突破的热门大作。

当然,这些都不能否定 Quest 在 VR 市场的成功,6 月 IDC 发布的报告显示,Meta 占据了全球 VR 设备市场的 90% 份额。

而接下来将是考验 Meta 和 Quest 的关键,仅仅是目前已经就位的对手就该引起 Meta 的重视,尤其当它带着比 Quest 2 硬件更好更便宜的 VR 设备而来。

微软:“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或资金”

除了Meta,其他元宇宙玩家的情况也不乐观。七年前就推出HoloLens头显的微软在近期刚准备发力相关技术,却遭遇了技术限制和公司管理层的“围堵”。

有报道透露,在过去两年,有超过100多名员工离开了HoloLens的团队,其中不乏一些长期的领导层。不久前,微软重组了这个团队,并削减了预算支出。有微软前员工称,微软搁置了HoloLens 3的开发计划以及与三星的合作。

不久前,离开HoloLens的前主管Tim Osborne向媒体透露,“我们原本有机会占有这整个市场,我们在很多项目上遥遥领先。但微软没有投入足够多的人员和资金来支持这项工作。”

有一些人抱怨,微软对该产品的战略不明确也不连贯。HoloLens前员工Bar-Zeev说,该公司在AR技术早期迭代中面临的困境表明,未来的开拓者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才能取得成功。

另有一些员工也提到,他们在打造头显和软件上工作了数年,但发现这难度比其他很多项目都要难得多。在近几十年,微软曾在MP3、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位于领先地位,近期还在云计算和电子游戏获得部分成功。

“元宇宙技术可能很难在商业打开局面”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首席分析师Matthew Ball表示,他预计元宇宙的大多数商业项目将在2025年前结束。他将Meta公司视为该行业的晴雨表,Meta的困境反映了该技术很难在商业领域打开局面。

Ball承认,元宇宙可能会在游戏方面成功,但“我们正处于生活成本危机中,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都在挣扎,更不用说在虚拟世界中投资房地产、物品和其他NFT了”。

字节背刺 Meta

字节跳动越来越多被拿来和 Meta 比较了。除了 TikTok 在全球攻城拔寨对 Facebook 的实质性威胁,字节跳动收购而来的 Pico 也是被主要关注的对象之一,尤其是在 9 月的 Pico 4 系列发布后。

有目共睹的是,字节跳动为这次的 Pico 4 系列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流量。

在线下,根据官网显示 Pico 的经销商已经迅速扩展到全国 26 个省市约 216 家,包括在山姆等零售商超也都有铺开。

到了线上,除了在自家抖音、头条等平台投放大量广告,B 站、小红书等重要平台也都一个没放过。另外,Pico 4 系列也开始跳出中国市场,登陆日本、韩国以及 13 个欧洲国家。

事实上,垂直媒体 AR 圈就有消息指出,字节跳动出于营销效果超预期,将 Pico 的年度销售目标从 100 万台提高到 180 万台。

这就不是只靠营销能解决的,幸好 Pico 4 在产品层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Pico 4 在头显的硬件层面其实已经超越 Quest 2,不管是关键的 Pancake 技术采用,还是 2K 屏幕分辨率和摄像头透视。

这也是理所应当,毕竟 Quest 2 是在两年前的秋天发布的。但即使对比同期发布的 Quest Pro,Pico 4 也能在屏幕分辨率等个别方面占一定优势。

在 Pro 的层面,实际对标的 Pico 4 Pro 也和 Quest Pro 一样加入了核心的彩色透视和眼部跟踪/面部跟踪,差距更多体现在传感器、算法以及那颗骁龙 XR2 Gen 1+带来的性能提升。

然而一旦考虑前者 3799 元人民币的售价和后者 15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0878 元)的售价,Pico 4 Pro 的性价比一下就上来了。

但不管对商业用户还是个人消费者,VR 设备想让用户真正用起来,更关键的还是内容生态和软件算法,这是 Pico 短期内不可能追上 Quest 的。

字节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内容上的短板。目前 VR 上依然是以游戏为核心,此外健身类也是 Meta 和字节都发力的方向,其次还有 Meta 强势的社交领域。

一方面 Quest 相对庞大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决定了更多的开发者和创作者进入 Quest 的 VR 内容生态。

另一方面,字节已经将西瓜视频负责人任利峰、 抖音综艺负责人宋秉华、抖音娱乐总监吴作敏等人员相继转岗至 VR 部门,还有抽调朝夕光年和 Ohayoo 的研发人员组建了一方自研 VR 游戏工作室。

据福布斯杂志 6 月报道,Pico 在美国西海岸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内容团队,部分 TikTok 员工也加入了该团队,包括此前负责 TikTok 内容合作关系业务发展的主管 Sally Wang。

还不够。

字节的游戏远远不能吸引 VR 用户,健身对比 Meta 也谈不上有明显优势,社交更是无从谈起。价格上,Quest 2 和 Pico 4 其实相差无几,芯片用的也都是两年前的同款骁龙 XR2。

对 Pico 来说,更大的可能性隐藏在官网的域名(picoxr.com)里。

尽管 Pico 目前只有 VR 产品,微博上也顶着「VR」,但在 Pico 海外账号却和官网一样都是「XR」。更重要的是,彩色透视给 Quest Pro 和 Pico 4 Pro 都开辟了一条通往 MR 的道路。

何时能“代替手机、电脑”?

AR眼镜可能取代手机、PC吗?如果可能的话,离这一天到来还有多远?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或许PC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能给出些许答案。

不得不提的是,苹果公司在PC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7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设计的苹果二代(Apple II)个人电脑问世,该设备搭配一款名为VisiCalc的杀手级电子表格软件,让苹果将Apple II卖给了商业客户。

苹果起了带头作用后,英特尔与微软也跟上了步伐。1993年,英特尔发布Pentium品牌CPU,这让个人电脑有了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两年后的1995年,微软发布Windows 95,图形界面让电脑操作更为简易便捷。

手机的发展史与PC如出一辙。

2007年,苹果发布了变革性产品iPhone,这是智能手机替代PC成为最普及电子设备的开端。一年后,Google发布第一版Andriod商用版本,此后智能手机划分为苹果阵营与安卓阵营。

变革性的产品、划时代的操作系统、强悍的芯片,这三者相加让PC与智能手机成为当今不可缺少的设备。AR眼镜要取代PC/智能手机,毫无疑问也要做到这几点。

尽管资本市场对AR眼镜的关注与日俱增,Meta(Facebook母公司)旗下发售的Meta Quest 2全球销量也已经达到1480万台(IDC数据),但从技术性能、用户体验、应用生态等各个方面,AR眼镜还不足以成为面向消费者的成熟消费科技产品。

从连线Insight收集的用户反馈来看,大多数用户买AR眼镜主要是为了体验新潮电子设备,但由于整个生态还未形成,为此大多都AR眼镜用来玩游戏。“能体验的游戏也不多,而且盯着看久了眼睛也会不舒服。”一位AR眼镜用户表示。

更关键的是,AR眼镜的交互远没有智能手机/PC顺畅,特别在打字的时候,交互极为麻烦,与实体键盘、触摸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此外,现在AR眼镜的兼容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绝大多数用户都反馈AR眼镜兼容性差,有些手机只支持投屏功能。

在使用时,不少AR眼镜也存在透视清晰度不够、画质清晰差、使用时间长导致发热严重等问题。可见,在硬件端,AR眼镜还需要迭代好几个版本,以解决目前普遍的问题。

华映资本在AR眼镜相关分析文章中提到,目前AR眼镜大多数处于1.0版本阶段,这一代产品由于眼镜形态对体积要求苛刻,导致留给电池和主计算单元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普遍使用手机端算力,并用有线方式连接眼镜设备。这导致设备的便携性和场景宽度大打折扣。

此外,在关键性的光学部分方面。1.0产品普遍使用的BirdBath方案有两个致命的问题:第一是由于需要光机的朝向是垂直向下,使得光学模组的厚度几乎不可能接近正常眼镜;第二是整个成像结构需要遮挡住镜片的上半部分,这会直接导致严重的视线阻碍,这样的眼镜很难在动态场景下使用。

这些问题是阻碍AR眼镜全面走向市场的桎梏,这也意味着问题一天不解决,AR眼镜也就难以做到普及化。

据华映资本预测,在2025-2026年左右,AR眼镜有可能会出现整个赛道的加速拐点。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消费者可以用比手机更低的价格,买到替代手机大部分功能的设备,而且有比手机更好的体验,其次AR眼镜装载了有一些手机实现不了的应用和功能,让其需求产生了较强刚性。

但在三年后,会不会有更具改革性的产品出现?没人知道答案。只是目前,AR眼镜似乎是进入元宇宙的最佳路径,也是一个创业新风口,创业者和巨头们的涌入和探索,将给这个赛道带去新的可能。

文章来源: 连线Insight ,金融界,雷科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科技连连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