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赚钱机器”几乎全线失灵,微信生态负责增效,新战场在哪?

数据包 2022-11-17
5638 字丨阅读本文需 13 分钟

腾讯“去肥增瘦”的情况并不乐观。互联网广告迟迟无法回暖、公有云服务全行业降速、欧美游戏市场整体下滑,腾讯近几年押宝的第二增长曲线几乎全部失效。

抵消,是出现在腾讯三季度财报里的高频词汇。

受大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第三季度,腾讯全线承压。从《王者荣耀》到腾讯视频,再到企业服务,腾讯曾经的赚钱机器几乎全线失灵,对应的增值服务业务、广告业务、企业服务业务全面下滑。

腾讯营收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板块:增值服务、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处于核心位置的增值服务营收又分为游戏和社交网络两部分。本季度增值服务业务营收为727亿元,同比下滑3%。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312亿元,同比下滑7%;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版号尚未获发或为腾讯国内游戏市场增长难觅的原因所在,但海外业绩应有更大提升的可能。

为数不多的“遮羞布”,是13亿日活的国民App微信。从视频号打赏收入、朋友圈广告,再到微信支付的金融服务,微信几乎以一己之力抵消掉了大部分的业务衰退,最终,腾讯三季度收入同比仅下滑2%。

同时,腾讯在第三季度对收入成本和营销成本实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这是连续四个季度利润下滑后的首度重新增长,且增长幅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当下腾讯的“降本增效”路线大概就是:其他业务负责降本,微信生态负责增效。一些省下来的成本被投入到了视频号等产品中。不过,对于腾讯这样体量的巨头来说,仅依靠微信撑住业绩,显然也不是长远之计。

其实,目前而言,看腾讯,不能单看业绩,因为腾讯变了,它开辟了新战场。

01 全线退缩

不出意料,三季度财报中,腾讯主要业务悉数出现下滑。

作为现金奶牛的游戏业务首当其冲。最大头的手游收入为410亿元,同比下滑4%。海外游戏市场同比增长3%,不过按固定汇率计算仅同比增长了1%,收入为117亿元。

财报显示,《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收入都有所减少,这是腾讯旗下最赚钱的两款游戏。而第三方机构Sensor Tower 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王者荣耀》全球收入为2.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1.19亿。显然,在全球手游收入大盘下滑的趋势之下,即使是霸主腾讯也难以独善其身。

看似“古董”的端游反倒表现更坚挺,三季度,腾讯端游收入与上一季度持平,仍然为117亿元。《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十几年的老游戏仍然在创造着稳定的收入。

此外,腾讯游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2020年上线的《瓦洛兰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岑寂过后突然大火。它与腾讯旗下品牌Level Infinite 代理的《幻塔》一起,被腾讯认为是海外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瓦洛兰特》连续6个季度出现在腾讯财报的亮点部分。

来自腾讯子公司拳头游戏的数据显示,《瓦洛兰特》在今年6月达到了1400万月活。此外它的电竞化也很顺利,今年9月举办的全球冠军赛登顶全网观看量第一,最高观看人数达到了150万。按照这一数据,《瓦洛兰特》已经是当下全球第四的电竞项目。

显然,在LOL之后,腾讯端游的命又续上了。关于《瓦洛兰特》最大的不确定性或许是,受制于版号的国服,何时才能上线。

腾讯方面在财报会议上对端游的表现予以肯定,表示PC游戏有着很好的恢复度,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现有项目中。

流媒体业务就没有端游这么好的命了。以音乐、视频、直播为主的社交网络收入为298亿元,同比下滑2%。除了视频号带来的增长外,其他主要产品悉数下滑。

其中已经独立的腾讯音乐令人担忧,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收入为73.7亿元,同比下降5.6%,调整后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增长38.7%。

摩通研报提出,利润率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线上音乐付费用户量增长以及成本结构优化。但与此同时,它也关注到社交娱乐服务月活下跌24%至1.55亿人的变化,这个数字远远高于预期的8%,也因此,摩通对TME给出了“中级”的评级。

在组成腾讯音乐的两架马车里,社交娱乐是比在线音乐更赚钱也更有想象力的业务。但在三季度财报中,它的月活同比下跌24%,付费用户也同比下降25%。该板块的用户流失,可能直接导致腾讯音乐未来收入空间被挤压。

腾讯音乐一直以来的业务模式都是:不断花钱购买版权,实现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的持续增长,再通过社交娱乐服务,维持营收规模。当版权遭遇反垄断,加上直播被强监管,种种外部因素已经对腾讯音乐造成施压,社交娱乐用户的流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受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大盘影响,腾讯的广告业务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收入同比下降5%至215亿元,比上一季度的下降速度有所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以腾讯视频为主的媒体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了26%,仅为26亿元。

曾被认为是腾讯转型方向的To B业务已经陷入负增长。不过腾讯没有公布企业服务业务的具体收入,仅公布了企业服务与金融服务共同构成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这一数字为448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主要驱动力来自金融服务,也就是微信支付。

总体而言,腾讯几大收入来源悉数下滑,其中游戏下滑程度相对较小,以长视频、音乐为代表的媒体业务下滑最为明显。微信及其衍生业务,又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02 微信承压

2018年,同程艺龙在港交所上市。其主营业务是互联网订票,超过9成的流量,都来自微信中的购买车票入口。

微信App中的一个三级入口,就能支撑起一家市值超过300亿的上市公司。这是微信恐怖的商业潜力。在腾讯游戏赚钱如麻的年头里,微信得以保持着优雅的克制,尤其在商业变现方面,是愿意为了用户体验而牺牲收益的十足保守派。

但这样的好日子不复在。如今的微信正在加速商业化,几乎以一己之力,去托住整个腾讯集团的业绩。

三季度,在腾讯音乐出现5%较大幅度下滑、游戏直播关停、腾讯视频订阅收入下滑的不利情况下,依靠视频号直播打赏费用的增长,腾讯的社交网络增值收入仅仅下滑2%。

在金融与企业服务业务方面,企业服务收入已经出现下滑,但由于线下消费的恢复,来自微信支付的支付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最终帮助腾讯金融与企业服务业务逆势增长4%,是腾讯三季度唯一维持收入增长的业务线。

在广告收入方面,来自腾讯视频的媒体广告收入一泻千里,同比下滑26%,但由于微信广告收入的增长,抵消之后,腾讯社交广告收入仅下滑了1%,最终广告收入总体仅下滑5%。

在全面下滑的背景下,微信生态,特别是小程序和视频号,是腾讯旗下为数不多的用户仍然在增长的产品。

今年3月,腾讯公布,微信视频号日活超过五亿,逼近抖音。Quest 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6月,微信视频号月活规模突破8亿,超过了抖音的6.8亿。不过进入下半年,腾讯未再公布过视频号的用户数据,仅仅透露视频号的用户使用时长仍然在上升,似乎有增长放缓的迹象。

微信视频号自然也承接了广告创收的压力。据财报会议透露,腾讯预计视频号的收入有望达到每个季度10亿人民币。管理层还表示,至少现在看来,这种增长没有抢夺腾讯自己其他平台的广告投放,而会吸引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广告投放。

微信生态的另一款产品,小程序的增长更加明显,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微信小程序日活用户突破6亿,同比增长30%以上,日均使用次数上也同比增长50%。

但微信生态的持续增长曲线也存在着隐忧。一方面,如果腾讯持续把压力都落在微信上,可能会对其形成透支。当下,越来越多的朋友圈广告已经开始成为用户负担。

此外,8亿月活的视频号已经走到了流量增长见顶的关口。而视频号的投入不菲,对降本增效的腾讯形成了成本压力。腾讯在财报中多次提到,视频号的服务器租赁、广告投入等业务都耗费了不少的资金,导致抵消掉了部分降低成本的效果。

微信的确很能打。但如果长期靠它独自支撑养家,微信也会有被榨干的一天。


那么,腾讯的新战场在哪呢?

03

腾讯的改变

如果你依然还在用以往的眼光来审视和观察腾讯,是无法对它的发展得出相对客观和全面的认识的。正如当腾讯第三季度的财报发布之后,我们用以往的眼光无法正确地获得这样一份财报透露出来的信息一样。按照以往的逻辑,我们观察的重点应当放在社交、游戏等传统的业务上,同样地,透过这些业务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来评判腾讯财报的好坏。

然而,当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改变,特别是作为头部企业的腾讯,正在和以往的那个自己告别。如果我们依然还在用传统的眼光、以往的逻辑来看待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正确地看待腾讯财报的方式和方法的。同样地,我们也是无法正确地获得腾讯财报里的相关信息的。

同外界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营收和利润等传统指标上不同,笔者更多地看到的是,腾讯正在告别以往的那个自己,开辟新的战场。在这样一个新的战场上,腾讯正在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打法,开启新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当腾讯开始找到在这样一个新战场上的突破口,新的增长曲线将会打开,这样一条全新的增长曲线,将会把腾讯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研发上的长期主义

欲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欲要破解当下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遭遇到的痛点和难题,首要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必然是要通过研发新技术入手。这,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玩家们的新共识。然而,在研发上,真正需要的长期主义。只有通过持续且长久的投入,才能得到回报。这一点,在腾讯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腾讯最新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为150.82亿元,在整个营收当中的占比为10.77%。能够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之下,依然保持如此大的研发投入,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腾讯对于研发的重视以及腾讯对于新技术、新模式布局的坚定信心。

事实上,如果复盘腾讯以往在研发上的投入,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其在研发上所坚持的长期主义。据有关统计显示,自2019年至今,腾讯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累计接近1700亿元。能够花费如此大的气力,并且能够保持如此一以贯之的勇气和信心,可见,腾讯在研发上投入上所表现出来的长期主义。

腾讯通过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助力实体行业解决了诸多棘手的问题,持续不断地激活了实体经济的内生动能,同样也为自身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曲线。

以「全真互联」为突破口的一系列前沿技术的落地和应用,正是在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的基础上孵化和发展起来的。

比如,腾讯云结合5G和音视频出传输技术,自研了面向5G的拥塞控制增强、移动环境高动态码率控制、链路抗丢包增强等技术,帮助无人驾驶矿车工作,保障矿工人身安全。比如,腾讯云数据中心均采用其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技术,腾讯云第六代100G云服务器,也采用全面自研技术架构,可单端口接入高达100G的超大网络带宽,为大流量、高IO场景带来超高处理性能,腾讯云遨驰分布式云操作系统是行业内首家全域治理的分布式云操作系统,这些自研能力可以支持腾讯云为各行业提供高度标准化“无限算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如果没有不断地将新技术落地到助力实体经济的过程当中,现在实体经济运行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的痛点和难题,依然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正是得益于腾讯长期以来不断地布局新技术、新模式,我们才看到了其在数实融合的大背景下,逐渐为我们打开了一条全新的增长曲线。

2.TO B上的瓜熟蒂落

当流量的红利见顶,特别是当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逐渐深入与完善,未来,真正考验科技玩家们的不再是企业自身规模和边界的问题,而是考验科技玩家们对于实体经济赋能的深度的问题。简单来讲,科技行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业已进入到了一个以B端为主导的全新的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TO B的业务,并不会像TO C业务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的是一个不断孵化,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得益于腾讯在TO B业务上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其在产业互联网方向上的持续深耕,我们看到了腾讯在TO B业务上的瓜熟蒂落。

根据腾讯最新发布的2022年的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现在的TO B业务,业已成为了腾讯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并且TO B业务在业务营收占比连续六个季度超30%。这一数据的背后,向我们透露出来的是,腾讯正在告别传统意义上的以C端为主导拉动力的增长模式,转而开始逐渐向以B端为主导拉动力的增长模式转变。

复盘2019年以来,腾讯TO B业务的发展路线图,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TO B业务业已表现出来了介入越深,「金矿」越多的发展新趋势。可以预见的是,当腾讯在TO B业务上持续不断地投入,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有关这一业务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发展韧性。

如果一定要找到腾讯在TO B业务上如此亮眼表现的内在原因,笔者以为,腾讯坚定地将「全真互联」作为重要战略和未来的发展路径,并且真正以此为切入点来不断地寻找与实体经济,特别是与B端用户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时至今日,我们在工业领域、能源领域、文旅领域、政务领域等诸多的领域里,都可以看到腾讯在用数字化的技术来解决B端用户的痛点和难题。通过不断地与各行各业实现深度联系,找到更多激活行业发展的方式和方法,腾讯在持续放大产业价值的同时,为自身的发展找到更多的突破口。

3.数实融合上的渐入佳境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入而又全面的融合,已然成为行业发展在主流。未来的战场,必然是属于那些真正可以找到自身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和方法的玩家,未来的胜利者,必然是那些真正找到了数实融合之路的玩家。这一点,我们同样可以从腾讯的财报上看出一些端倪。如果我们要寻找腾讯的新战场的话,数实融合,绝对是最不可被忽视的那一个。

无论是从传统的业务上来看,还是从新的业务上来讲,我们都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数实融合的路径贯穿其中。

从传统的微信生态来看,腾讯开始变传统意义上的满足C端用户的需求为寻找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借助微信生态,腾讯帮助了诸多线下实体商超的数字化的转型和升级,实现了数字与实体结合的新方式。无论是企业微信,还是小程序为代表的数字化的工具对于消费场景的重塑与再造,还是对生产场景的重塑与再造,我们都可以看出,腾讯探索传统业务的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上渐入佳境。

比如,借助企业微信和小程序工具,帮助鹤岗比优特超市实现了40%的销售增量和21.6%的门店增量。比如,借助企业微信,帮助景旺电子、浔兴拉链厂等传统制造企业实现了内部管理、生产和外部上下游的数字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实现了降本增效。

从新的业务生态上来看,腾讯更是逐渐走上了一条数实融合的新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同上文所提到的基于传统的业务生态不同,新业务上所走出的数实融合的新路径,更多地是建立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看到了腾讯云在laaS、PaaS以及SaaS上的持续增长;我们看到了腾讯的自研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音视频、安全、大数据等自研产品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落地生根;我们看到了腾讯的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库TDSQL已服务接近一半的国内TOP20银行,TOP10银行的服务比例更是高达60%……

基于这些新的业务的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正在将腾讯在数实融合上的探索带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有了传统业务与新业务在数实融合的联动,无疑,腾讯在数实融合上的探索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此为开端,腾讯的发展,同样将会开辟出新的战场。

结语

腾讯正在进入到全新的战场里。

如果我们依然还在用传统的眼光和逻辑来看待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对它的发展得出一个真实而全面的认识的。跳出传统的条条框框,用新的维度、新的视角来看待腾讯,并寻找腾讯的新增长曲线,我们才能看见一个真实的腾讯。

总之,腾讯业已不再是以往的那个腾讯,一个全新的腾讯,正在向我们款款而来。

文章来源: 孟永辉,略大参考,市界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据包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