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海外双开花,TOPCon放量,光伏一体化盈利有望量利齐升?

光伏班 2022-11-18
3254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在国内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支持下,大基地、整县推进等政 策利好逐步兑现,海外受能源转型压力影响,装机需求不断提升,行业景气度长期稳中向好。供给方面,预计 2022 年年末随着新增硅料产能释放,供给端压力有望逐步缓解,下游企业盈利将开始逐渐修复。整体来看,光伏板块正经历短期调整,待硅料价格下行趋势确定后,预计将进入新一轮上行期。

一、政策:国内海外双开花,全球各国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

国内:“双碳”进程稳步推进,“十四五”详细规划出炉

新能源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从各项政策中可以看出,新能源建设当前肩负三大重 要使命:一是双碳目标下的清洁能源转型,二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三是作为重 要的新基建项目已经成为稳经济促增长的重要抓手。新能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也充分显示出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和信心。

5 月 3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 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锚定 2030 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突出问题导向, 7 个方面,21 项具体措施针对性强。方案针对制约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 开发建设用地矛盾、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接网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全社会绿色消费 意识不强等关键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和具备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从需求、消纳、 审批、供应链、金融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全方位保障完成我国新能源装机目标。

6 月 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按照 2025 年非石化能源消费占比 20%左右的任务要求,设置了总量目标、发电目标、消纳 目标和非电利用四方面主要目标,多方措施保障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的完成。 国内各省“十四五”详细规划出炉,光伏装机翻倍增长。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出台 之后,各省“十四五”规划纷纷出炉,其中更具体地制定了相应光伏装机目标, 部分省份没有单独给出光伏装机规模目标,但给出新能源装机整体规划,假设光 伏在新增装机中占比为 50%,则十四五期间预计可增加光伏装机 478.73GW。

海外:装机需求旺盛,光伏发展节奏加快

海外:传统能源存量空间较大,能源转型大有可为。传统能源在能源消费和电力供应中的比重仍很大,能源转型增量空间广阔。从 2021 年的能源消费数据看,传统能源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共占比 82.3%,其中石 油占比 31.0%,天然气占比 24.4%,煤炭占比 26.9%;新能源处于次要地位,其中 核能占比 4.3%,水电占比 6.8%,太阳能占比 1.6%,其他可再生能源占比 5.1%; 从电力生产能源角度看,煤炭是全球电力生产的第一大能源来源,占比 36.0%; 天然气居于第二,占比 22.9%;石油仅占比 2.5%;核能、水力、太阳能光伏分别 占比 9.8%、15.0%和 3.6%。

海外:PPA 价格继续上行,海外项目盈利能力较强。北美及欧洲两个海外重点光伏装机市场 PPA 报价长期上行,预计需求旺盛且对组 件价格接受度高。其中,北美风、光等新能源 PPA 价格在 2020 年起稳定上行, 2022Q3 光伏 PPA 达到 42.21 美元/MWh,同比上涨超过 30%,而欧洲平均 PPA 价 格在 2021 年呈显著增长态势且迄今势头不减, 2022Q3 达到 68.57 欧元/MWh, 同比增长超 50%,因此我们判断北美、欧洲两大市场光伏装机需求旺盛,且随着 PPA 报价不断提高,对组件价格接受度也将不断上移。

欧盟:地区争端背景下,能源安全与能源独立迫在眉睫。俄乌事件背景下,欧盟对能源安全的渴求愈发迫切。欧盟委员会 2022 年 3 月的数 据显示,欧盟天然气对外依赖程度极高,90%的天然气消费量来自进口,其中大约 45%由俄罗斯供应,此外俄罗斯在欧盟石油进口与煤炭进口中分别占 25%、45%。 俄乌事件推动能源价格提升,欧盟对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愈发重视。 欧洲能源处于价格高位,相比之下,组件价格涨幅较温和。2021 年以来作为欧洲 天然气基准的荷兰 TTF 天然气期货价格波动较大,上涨幅度远超布伦特原油期货 及光伏组件价格,其中组件价格涨幅最为温和,因此预计光伏在欧盟有望作为重 要的替代性能源迎来高速发展期。

二、供给&需求:硅料价格预计23年一季度下行

当前瓶颈主要在硅料供给不足,限制了光伏整体发展速度,也限制了中下环节游利润。这种情况预计2023年将会出现较大变化。

硅料供应端:可供生产的组件量约为112GW

2022年特别是三季度末以来,多晶硅料产能快速释放,产量也逐月提升。预计四季度国内硅料产量将达到27.6万吨, 进口硅料为2.1-2.7万吨,合计供应量约为29.7-30.3万吨,可供生产的组件量约为112GW。

硅料需求端:2023年一季度组件需求量不超过90GW

1、国内一季度往往为需求淡季,环比往往会有一定幅度下滑,考虑部分年底并网量第二年一季度安装以及1.2容配比,预计2023年一季度组件实际需求不超过40GW。

2、出口层面,海外整体需求环比预计变动不大,预计2023年一季度组件出口量不超过50GW。

因此,预计硅料价格一季度左右开始下行:以12月份硅料供应量对应季度组件供应量约117GW看,已经超过2023年一季度需求,预计2023年一季度左右硅料价格开始下行。

202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达到140万吨,进口多晶硅预计约10万吨,合计约150万吨硅料可供应超560GW组件,考虑1.2容配比合计可支撑装机规模接近470GW,硅料瓶颈解决,终端装机规模有望迎来较高增长。

随着硅料价格回落,全球景气市场(国内分布式、欧洲市场)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部分被抑制需求(国内集中式、亚太市场、中东非市场)也有望释放,叠加美国政策边际放松有望带来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350GW。

一体化盈利有望量利齐升

硅料具有化工属性,供给弹性较小价格弹性较大,组件价格弹性小于硅料,且在价格回落时多个价格点位存在需求支撑。因而组件价格降幅有望低于硅料,制造端(硅片+电池+组件)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从利润分配来看,主要参考各环节供需格局及竞争格局:

供需格局:2021年来,电池片技术处于技术变革期,电池片厂商减缓产能扩张,且随着大尺寸市场接受度持续提升,2022年来大尺寸电池迎来供需错配,电池片特别是大尺寸电池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展望2023年,预计大尺寸电池将保持供需紧平衡,制造环节利润有望继续流向大尺寸电池环节。

竞争格局:随着硅料产能释放,硅片和组件产能将整体供应过剩。而硅片环节竞争格局相对较好,预计较好的竞争格局将保障硅片维持较好单瓦盈利。

三、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新机遇,设备投资要先行?

TOPCon电池是新一代电池片主流技术,因效率高、投资性价比高、发电性能优异具备较大发展潜力,正迎来产业化新机遇。

目前,行业已有近40GWTOPCon 电池投产,且行业头部企业均有扩产计划,预计2022年TOPCon电池扩产有望超过80GW,2023-2025年将迎高峰期,年均有望超200GW。在TOPCon电池产业加速扩展下,对应的TOPCon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制备工序来看,TOPCon电池的制作包括清洗制绒、正面硼扩散、BSG去除和背面刻蚀、氧化层钝化接触制备、正面氧化铝沉积、正背面氮化硅沉积、丝网印刷、烧结和测试分选,约12步左右。从技术路径角度,生产TOPCon电池主要有LPCVD和PECVD两种工艺。

目前LPCVD工艺路线成熟度较高,占绝了行业扩产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存在成本较高、良率等问题。PECVD耗材成本低,良率较高,预计未来随着工艺技术不断完善、稳定性提升,PECVD有望因其更高的高性价比逐渐成为主流。

设备端方面,相较传统的PERC设备,TOPCon电池核心设备的改变/增量包括:磷扩改为硼扩(扩散炉+激光SE设备)、增加隧穿层+Poly层制备(LPCVD/PECVD/PEALD等),同时去除了激光开槽工艺的需要。单GW设备投资额较传统PERC电池(1.2~1.5亿/GW)增加6000~8000万左右。

对TOPCon设备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假设全球电池片产量从2021年的198GW增长至2025年的679GW,产能利用率为60%;TOPCon电池在行业渗透率从2021年的3%提升至2025年的65%,机构预计2022-2025年设备市场空间合计超1253亿元。

竞争格局方面,目前行业可谓是“百花齐放”、多技术路线设备共存。鉴于TOPCon设备相较传统PERC设备技术壁垒更高、成本优化空间更大,且核心增量设备增加了扩散炉、激光SE设备、LPCVD/PECVD设备。因此,未来也只有将设备做到极致的企业才能最终胜出,行业可能成为几家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国内上市公司中,金辰股份是光伏电池HJT设备+TOPCon设备稀缺标的。公司两块业务均迈向头部,业绩和估值获得双提升。目前,公司管式PECVD样机已在晶澳、东方日升、晶科等客户试用,头部客户验证顺利,未来将充分受益TOPCon行业发展大空间。

另外,捷佳伟创是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公司主营光伏制绒设备、扩散炉、抛光设备、淀积炉、自动化设备、丝印设备等六大系列,目前正向TOPCon设备、HJT设备领域拓展,打开成长空间。据公司微信公众号,公司N型TOPConSE 激光及专用高温设备的批量订单、已进入交货环节;TOPCon用PE-Poly整线设备已在江苏润阳客户现场爬坡量产运行,后续将充分受益TOPCon电池行业产能扩张。

文章来源: 中国电力网,财是,九方金融研究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光伏班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