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ED成兵家必争之地,从技术积累到“销量”积累,商业化初现峥嵘

传感器视界 2022-11-22
4130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近日,全球显示面板份额居首的京东方,不仅将投资290亿元建设面向XR和Micro/mini LED行业的半导体驱动背板生产线,更是斥资21亿人民币注资LED上游厂商华灿光电、并宣布有信心2023年量产micro LED产品……一系列组合拳,让行业人士嗅到了“Micro/mini LED行业”即将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的“味道”

1、MLED被抱以高期待

显示行业的低迷还在持续,京东方的逆势扩张引来市场强烈关注。

11月6日,面板大厂京东方公告称“拟以不超过 21 亿元的自筹资金认购 A 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全部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最终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京东方看来,本次合作可谓“互惠互利”。京东方在公告中称华灿光电能够保障公司核心资材 MLED 芯片的供应,而京东方未来可为华灿光电小间距LED 芯片产品提供广阔的出海口。

无独有偶,11月4日,头部显示商海信视像被公布增持了乾照光电。据悉,海信视像自2022年3月31日至2022年11月3日合计增持乾照光电5.00%的股份,至此海信视像已持有乾照光电16.82%的股份。本次增持后,乾照光电将董事会成员由 7 名增加至 9 名,这意味着海信视像很快将正式影响公司运营。

海信视像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MLED是显示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路径,也是公司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

资本市场对于上述运作反应十分热烈。公告出后,次日华灿光电、乾照光电分别大涨13.5%、5.34%。

华灿光电与乾照光电均为LED产业链上游芯片企业。根据迪显信息统计的2021年LED芯片的产能数据,华灿光电排名第二,乾照光电位列第四。而上述两家企业均有提及MLED是近两年的重要业务方向。

群智咨询(Sigmaintell)显示技术资深分析师陈学诚告诉财联社记者 “MLED是对TFT-LCD产业的产业链补强深度作用,积极布局MLED芯片可延续TFT-LCD产业的生命周期,同时也会提升面板厂的长远的竞争实力。”

在目前低迷的显示行情中MLED被寄予较高期待。根据 TrendForce 预测,MLED 显示应用年复合增长率为18%,2030 年规模预计达 1,886 亿元,CAGR18%。

2、从技术积累到“销量”积累,新阶段来临

与近期,京东方、国星光电、海信等业内企业大张旗鼓的动辄10亿元以上的“资本合纵”不同,另一则“看似很小”的消息,也在频频刷圈。

那就是,双十一期间,利亚德旗下TimeSight 135英寸会议一体机产品,在今年618期间以99999元价位优惠销售后,再次以此价格大力促销。该产品是这类百英寸以上Micro/mini LED超微间距直显产品,首次在单体价格上低于10万元关口。

行业人士评价称,七、八年前小间距LED屏在调度指挥中心崛起、逐步替代DLP拼接单元,也是从“标准单体拼接单元”,即65英寸尺寸单元售价低于10万元价位开始的。在行业看来,单体低于十万元是一个重要的价格门槛,而一款产品持续出现这样的价位,进一步表明行业企业已经不是在“高调展示非凡的技术能力”,而是真的在追求一定规模的销量水平。

事实上,Micro/mini LED显示行业,经历了近10年的技术积累,其工艺能力已经达到一个拥有一定成熟度的“量产水平”:即,也许硅基的micro LED XR显示芯片、或者玻璃基的Micro/mini LED 手机显示屏的技术还需要漫长的打磨,但是面向百英寸高清和超高清显示的Micro/mini LED巨量转移和相关工艺却已经率先具备“量产和规模”化应用的能力。

特别是近三年来,以多合一灯珠为早期形态的MiP封装方案,大幅度降低了“一次性”巨量转移、巨量键合、巨量检测、巨量修复技术难度和门槛,提升了行业在Micro/mini LED直显应用上的“工艺效率”——行业已经在大尺寸Micro/mini LED直显采用MiP封装的技术路线上达成共识,结合此前一系列技术储备,让行业在推动Micro/mini LED直显产品加速落地上具有了更多信心。

例如,国星光电不仅在MiniLED方面,完成IMD-M07规模量产,IMD-M09标准版凭借高性价比实现大量供货,也完成了IMD-M09旗舰版大批量试产;在MicroLED方面, MIP器件模组验证了MicroLED在>100寸超高清显示领域产业化可能性,其2021年新推出了第二代Micro LED新品——nStar Ⅱ,像素间距300微米(P0.3),综合良率达99.99% 。

多合一灯珠IMD和MiP封装的共同之处是,通过单一器件内一次性封装的Micro/mini LED晶体颗粒数量与良率、工艺效率、成本等参数之间的“最优化和平衡”,为行业Micro/mini LED直显产品在大尺寸市场的率先布局和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并极大程度规避了超大规模巨量工艺中的不确定性、良率成本和风险。

恰是这一包含巨量转移和MIP封装两大方案在内的技术路线的成熟,让Micro/mini LED大屏直显行业进入了“大规模”投资产能的新阶段。京东方抛出的背板投资和LED上游资源整合投资大单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处。/3、加速布局向下一代显示技术进发

在上游芯片端,大陆厂商的倒装技术已基本成熟,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Mini LED产品已经小批量产;中游封装方面,IMD、COB、COG等多种封装方式并存,国星光电、鸿利智汇、聚飞光电等已经量产。在传统LED芯片产能过剩、供需结构失衡的情况下,龙头厂商纷纷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向Mini/Micro等高端领域布局。截至2022年上半年,三安光电湖北子公司已投入20.34亿元,形成月产约6.5万片的Mini/MicroLED外延片、芯片和深加工产能。聚灿光电Mini/MicroLED芯片研发及制造扩建项目可形成年产720万片Mini LED芯片的产能。乾照光电计划新增636万片的Mini LEDBLU、Mini LEDGB、MicroLED芯片、高光效LED芯片生产能力。

在中游方面,目前,洲明科技已形成P0.3-P1.2完整产品线,UMiniIIP0.7、P0.9、P1.2已实现规模量产和批量销售;国星光电Mini/Micro领域申请国内外专利220项,获授权专利数量共714项;瑞丰光电新增780万片的Mini LED背光封装产能。兆驰股份推出了MiniPOB、MiniCOB以及NCSP三种技术方案,2022年已应用于国内外电视机、显示器客户,并已占据市场较大份额;该公司位于南昌高新区的产线投产后,月产能折合4英寸片计划可达100万-110万片。鸿利智汇背光领域的重点客户VR产品实现了持续批量性出货,并推出了采用COB封装技术的12.3寸车载背光三连屏产品;该公司位于广州的Mini/MicroLED新型背光显示一期项目将形成年产2620万片的Mini LED背光封装产品。

面板厂商亦加入到这一轮显示技术的变革之中,2019年,TCL全球首发Mini LED星曜屏,TCL近年来对Micro-LED显示技术持续投入,力争形成商业化规模量产的工艺流程解决方案。华灿光电已布局95万片4英寸Mini/MicroLED外延片的产能,近日公司发出20.84亿元定增预案,其中拟使用17.50亿元投入Micro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京东方拟以不超过21亿元的自筹资金认购华灿光电的定增份额,不谋求控制权华灿光电;另一方面,京东方已与雷蛇共同限量发售16英寸Mini LED笔记本电脑产品。

在直接显示领域采用RGB三色的LED模组,可实现RGB三原色无缺失的显示效果,Mini LED作为小间距显示屏的升级,可分辨距离进一步缩短至1-2米甚至近屏观看,将能满足更多商用场景需求提升了可靠性和像素密度。从尺寸来看,Mini LED直接显示屏产品对应110寸以上的显示市场,受制于成本因素,目前直显产品民用的普及难度较大,但在商业、专业显示市场具有潜力,包含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安防监控中心、室内商业显示等。

鸿利智汇已形成覆盖P0.7、P0.9、P1.2和P1.5等在内的全系列Mini LED直显产品矩阵,能匹配演播室、指挥中心、商业显示、赛事直播、高端会议等室内小间距的场景应用。兆驰股份于2021年下半年实现MiniRGB显示芯片的量产,同时布局COB封装技术的显示应用,主打100微米以下的MiniRGB显示产品,已实现国内知名显示品牌客户的批量供货;2022年公司将新增52腔氮化镓Mini LED生产线,及300-500条采用COB封装技术的RGB小间距LED显示模组产线。京东方同步发展应用于背光和直显类的Mini LED业务,玻璃基背光产品单板尺寸可做到65吋,大于PCB基产品;2022年10月,京东方拟在北京建设采用低温多晶氧化物技术的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生产元宇宙核心器件的VR显示屏等,并兼容Mini LED直显背板。

3、激活100到200英寸显示的“自由”时代

“一旦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是否具备市场上量的可行性,就将主要由需求和竞品来决定!”在这方面,Micro/mini LED直显显然具有重大优势。

例如,在微型显示、XR产品上,既有LCOS、DLP这种反射光阀显示,也有硅基 OLED和液晶显示的竞争——micro LED只是被认为是效果更理想的技术(同时也是目前成熟度最差的技术),其面临多重市场竞争压力。类似的案例包括手机显示屏、IT显示、TV显示等从数英寸到100英寸的市场上,都有大量成熟竞争性显示技术一较高下。比如,90英寸显示器,液晶、OLED、激光电视都可以胜任。

但是,如果将显示尺寸扩大到100-200英寸,Micro/mini LED直显的优势就会特别的突出。一方面,传统显示技术中的投影机可以满足这样的显示面大小需求,但是显示效果受环境光制约异常严重。另一方面,液晶和OLED显示,进入100+英寸之后,竞争力大幅下降,且目前量产产品难以突破110/120英寸。

同时,即便是激光电视这种利用投影原理的显示技术,在大于120英寸之后无论是超短焦的镜头设计与制造,还是抗光幕大型化上也都有一定困难。在综合体验上无法媲美Micro/mini LED直显产品。

所以,100-200英寸可以说是专门留给Micro/mini LED大屏直显的市场区间。而随着社会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商用市场对100-200英寸直显大屏的需求在迅速增长。——有了这重市场需求上和竞品环境上的优势,在加之一定的技术成熟度基础,Micro/mini LED直显行业迎来一轮“量能成长”高峰具有极大确定性。这也是近年来,Micro/mini LED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巨头不断涌入的原因。

“从供给角度看,是抢占Micro/mini LED新技术;但是从需求角度看,巨头们更是要去填补和抢占100-200英寸平板大屏显示的市场空白。”行业专家指出,从后者这个需求角度,更能够解释如三星电子投资錼创科技发展Micro LED;TCL华星光电与三安合资成立芯颖显示科技;富采携手友达群创共同发展Micro LED 显示等,这些显示行业巨头与LED行业龙头的“合作”目标。

4、Mini LED出货量可期

Mini LED一般是指采用精密器件及新的封装方式实现点间距为0.2-1.0mm的LED显示技术,其LED芯片尺寸介于50微米和200微米之间。LED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其价格的下降推动了LED显示屏向小间距的方向发展,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条件。

Mini LED背光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背光产品的色彩饱和度与OLED相比不逊色,还支持更高亮度、更强对比度及更广色域。在大尺寸电视机领域中,Mini LED显示屏在100英寸到200英寸可以实现4K、8K的无缝拼接显示,弥补LCD、OLED等技术在尺寸上的极限问题。

各大消费电子品牌、电脑及显示器厂商纷纷推出Mini LED背光产品,在2020CES展会上,三星展出了Thewall系列292吋8K的Mini LED直接显示器。2021年,苹果发布了首款搭载Mini LED屏的产品,即12.9英寸的iPad Pro;同年,TCL发布了C12量子点Mini LED智屏产品,并自主研发出全球首款玻璃基超大尺寸透明Mini LED显示产品。2022年以来,三星发布了搭载Mini LED面板的QN85C系列电视,创维发布了支持144赫兹高刷的Mini LED显示器D80以及288赫兹旗舰Mini LED电视A63,华硕发布了搭载Mini LED、可翻转屏幕设计的ROGFlowX16笔记本,飞利浦在海外官宣了采用Mini LED背光的34英寸带鱼屏显示器。

2020年,中国Mini LED行业市场规模为41.70亿元,同比增长139.8%,Mini LED、MicroLED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到2026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400亿元。LEDinside预测,2023年,全球Mini LED产值将达到10亿美元,2025年MicroLED市场产值将会达到28.91亿美元。Omdia预测,2022年,笔记本电脑面板的出货总量将达到3亿片,其中Mini LED笔电面板预计占990万片,渗透率约为3%;到2025年,Mini LED背光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2500万台,约占整个电视市场的10%。此外,车载显示市场或为Mini LED背光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Mini LED背光技术在蔚来ET7、凯迪拉克LYRIQ、理想L9等多款车型上得到应用。

更多巨头入场、更多巨型项目的实施、技术成熟度和路线图的日益明确,以及终端产品开始不断出现历史新低价,这些信息都意味着Mini/Micro LED显示行业正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是技术领先,也要比拼规模的新时代,也会为行业企业的发展和洗牌提供新的舞台。

文章来源: 投影时代,金融界,证券市场周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传感器视界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