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玩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剖析未来的新起点和去中心化模式

IT猿人 2022-11-23
463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着实现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小编认为,只有告别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去中心化的模式来实现产业互联网,才能摆脱消费互联网的牵绊,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中。

那么,产业互联网的新起点又是什么?产业互联网该如何实现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一起来看一下吧。

Web3成产业互联网新起点

与今年夏天同时升温的,还有Web3的热度。

2022年,波谲云诡在于:在愁云惨淡的整顿潮、裁员潮中,互联网造富神话并非终结, Web3逆势为大厂开辟了一条新的光明路。数据显示,仅2022年一季度,Web3领域的投资额就达到了近百亿美元,是去年同期水平的两倍多。还有机构预测,2022年Web3在应用端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

因为Web 3是一次足够颠覆的技术革命,大厂们正在为人类略显贫瘠的想像力所能企及到的前景而争执。也正因为此,任何人都无法在这场足够新的技术浪潮面前充当权威。

关于Web3的报道席卷而来,及其将要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兴奋,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为什么会产生,以及它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要弄清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到过去,来认识两位我们更为熟悉“朋友”Web1.0和Web2.0。

如果将互联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出现在Web 1.0和2.0时代的大厂名字,都成了夸张的印钞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Web3能在资本寒冬中,获得那么多投资人的青睐。2022年之初虽然形成了一种“言必Web3”的氛围,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笃定的说Web3是什么并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目前市场上认可度较高的共识是:如果说Web1.0是“只读”的互联网,Web2.0是“读+写”的互联网,那么Web3就是“读+写+拥有”的互联网。

图表:时间轴——从Web1.0到Web3.0

具体来看只读时代的Web1.0 ,当时的网站投喂信息给用户,用户只能被动地浏览文字和图片,比如张朝阳和它的搜狐抓住了机会成为了那时最靓的仔。

随着博客的兴起,互联网正式进入了交互时代的web2.0,与此同时现象级产品iPhone的横空出世,又让人们迅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从2004年至今,用户早已从被动接受信息,转为可以在微博、Facebook、抖快等社交网站主动发表言论,真正成为了内容创作的主角。

但Web2.0的缺点是,网民对账户和数据不具备真正的拥有权。比如我们随时可见一个头部主播的销售额,堪比一家上市公司。然而创造完销量奇迹后,他们随时会消失不见,因为从一开始平台和用户的权力都不对,平台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

图表:WEB3.0与1.0和2.0的主要区别

Web 3.0的改变在于,通过区块链等去中心化技术,把信息的使用权和流动权都交给用户。简单而言,Web3.0能重塑互联网的“真实”,让用户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数字资产。以太坊创始人Gavin Wood对Web3的定义,“少一点信任,多一点真实”,在他眼中,Web3将减少用户对互联网中心化组织“信任”而导致的“赋权于人”,真正利用“真实”的技术解决“垄断”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最近1个月以来,鹅厂连续宣布停运三款产品,包括《秦时明月世界》《掌上WeGame》和《文明大爆 炸》,那么这几款游戏用户花的时间和金钱都打了水漂。

但到了Web3.0时代,传统的游戏货币化模式将被颠覆,通过区块链安全地记录网络上的每一笔交易,并允许创建NFT,如武 器、服装、化身和虚拟土地。而基于NFT的游戏物品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迁移,并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给其他玩家。

所以,Web3的大饼就是让用户“当家作主”。

清楚了Web3.0的概念,那它能改变什么?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日前发布的文章《Web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里提到,我们现在正处的Web2.0时代,用户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但规则依然由互联网平台制定,用户缺乏自主权。而在Web3.0面前,Web2.0生态中存在的“隐私保护缺失”、“算法作恶”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人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打开某个APP,被强制要求授权位置、头像等信息,否则就无法使用应用。用户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按下了“同意”选项。

“大量用户数据集中于互联网平台,一旦泄露,将对用户隐私造成极大损害。一些互联网平台还可能滥用技术上的优势,引导劝诱用户,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和使用数据,并利用技术手段规避法律约束。”卞立平表示,在Web3.0时代,数据保存储在区块链上,但是个人掌握私钥,因此外人非授权无法访问。互联网公司再也无法顺利获取用户信息,这就有效地减少了用户隐私的泄露。

算法是互联网平台的核心。通过“千人千面”的用户画像,可以形成独特的客户洞察,成为网络经济的制胜法宝。但近年来,算法滥用、算法作恶等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利用大数据“杀熟”,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

“Web3.0可有效避免算法作恶问题。”卞立平解释,在Web3.0时代,买家的个人地址和爱好等信息不应该由用户主动填写在电商平台上,而是由快递员送货时填写请求,经过用户授权才能看到信息,他人不能占为所有或拿去牟利。“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大数据杀熟,保护数据隐私。”卞立平认为,Web3.0时代,电商可能会成为单纯的线上商场,只起提供摊位的功能。用户和电商平台没有任何关系,只和商家建立关系,打破电商平台的算法“攻击”。

去中心化的三道关卡

一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玩家们的身上上演着。对于这样一场融合,有人认为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有人认为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定义这样一个过程,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仅仅只是按照以往的逻辑和模式,特别是以往的平台和中心的逻辑和模式来发展必然是无法取得突破的。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将这样一场互联网玩家们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过程。可以预见的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曾经我们所梦寐以求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将会真正来临,以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裂的二元经济状态将会被彻底打破,以往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改造产业的外衣,而无法改造产业内里的困境与难题,将会被彻底解决。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着实现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对于互联网玩家来讲,还是对于实体经济玩家而言,几乎都是如此。复盘以往的发展,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只有告别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真正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来落地和实践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才能彻底摆脱消费互联网的牵绊,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01 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

何为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决那些消费互联网时代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难题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模式,人们实现了生产和生活的彻底改变,线上生活业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虚拟经济,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洗礼和催化之后,形成了一个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形态,并且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仅仅只是改变了产业的末端,而并未真正改造产业的前端。于是,当用户对于产品和服务有新的需求时,当用户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于对接和沟通方式上的改变时,以互联网玩家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体的发展,便开始遭遇到了困境和难题。

欲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然需要打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对立、割裂的现状,通过实现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来促使产业前端的改造,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改变,从而解决用户消费和需求的新变化。说到底,还是要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如果我们依然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平台和中心的模式,必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真正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中心和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中心,让两者重新回归到重混的状态,再对它们进行重新的组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才是产业互联网真正要做的,同样地,这才是产业互联网的本质与原始奥义所在。

02 让产业的运行逻辑重塑与再造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对产业的运行逻辑进行重塑与再造的过程。更为确切地说,产业互联网,是在打造一种全新的产业运行逻辑,让传统的产业不再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发展。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还在原有中心的模式下来发展和运行,如果还在按照传统的逻辑来发展,必然是无法实现的。欲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和方向,我们就要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实现。

当原有的产业中心被打破,以往一板一眼的发展逻辑将会被重塑和再造,以往我们所看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些时候,生产者可能是消费者,消费者也有可能是生产者。

拿C端用户来讲,按照消费互联网的发展逻辑,他们仅仅只是一个商品和服务的接受者而已,他们并不会生产什么。然而,等到去中心化实现,特别是当我们站在平台和中心的思维之外来看待它的时候,便会发现,在很多时候,他们其实变成了生产者,同实体产业玩家们生产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不同,他们生产的是看不见的数字和数据,并且这些数字和数据,可以提供给上游的产业端,助力产业端的生产。

对于B端用户而言,同样是如此的。在中心化的时候,以互联网玩家们为主导的平台和中心,仅仅只是充当撮合和中介的角色,仅仅只是做第三方,他们并不会介入到生产过程当中。尽管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里,这种方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然而,等到信息供应的最大化,等到他们在撮合和中介上的效率不再,欲要获得新的发展,他们必然需要打破原有的中心,通过回归产业,拥抱产业来获得新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对于C端来讲,还是对于B端而言,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其实都需要对于自身的运行逻辑进行一次深度而又彻底的改造。欲要实现这样一种改造,仅仅只是在原有的中心之下,必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实现了去中心化,只有打破了原有的中心,产业互联网才能真正实现。

03 让产业的运行效率再度提升

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之所以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业的运行效率。观察「互联网+」模式,我们无时不刻不再感受到「效率」这个词。同样地,那些真正能够给产业的运行效率带来提升的玩家,几乎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阿里如此,腾讯如此,京东同样如此。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消费互联网这样一种对于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是建立在中心化和平台化的商业模式之上的。缺少了平台化和中心化的商业模式,缺少了规模优势,消费互联网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是无法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的。这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互联网玩家都在不断地拓展自身的变化,都在不断地建构自身的生态体系的根本原因。

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当信息不对称被打破,当平台和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当互联网玩家们的边界不断拓展,它们在提升产业运行效率上的功能和作用,其实是下降的。另外,它们对于用户的功能和作用,同样开始走向了反面。以往,它们是用户第一,客户至上,到后来,所谓的用户变得了被困在系统里的人,成为了被圈养的对象。

可见,中心化和平台化为主导的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对于产业运行效率的促进,其实是在式微的。欲要解决这一问题,欲要让产业的运行效率再一次得到提升,我们必然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来发展,我们必然需要打破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

欲要真正让产业互联网落地,欲要让产业的效率再度提升,我们就需要告别消费互联网时代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用去中心化、去平台化的模式建构一种全新的产业上下游的对接方式,从而让产业的运行效率再一次得到提升。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去中心化的模式,依然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所在。

当去中心化的模式开始成熟,并且让产业互联网落地,新的供求模式才能被建立。至此,供求两端将不再是消费互联网式的撮合和中介的模式,而是一种点对点的的模式。当这样一种模式真正成熟和完善,产业互联网时代才能真正完成和实现。

结语

一场互联网玩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玩家们的身上上演着。这是互联网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割裂对对立,它们之间其实是需要一场深度融合的。因为经历了这样一场深度融合之后,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因为经历了这样一场深度融合之后,用户的痛点和难题才能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产业互联网,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衍生和出现的。

观察产业互联网的落地和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去中心化,正在成为它的样板与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只有实现了去中心化,只有打破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产业互联网才能真正落地和实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才能真正完成。

文章来源: 孟永辉,新华日报,钱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猿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