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透明到搅局者,ARM For PC,真的有搞头吗?

IT干货铺 2022-11-25
2554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1月17日,在2022年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宣布了全新的定制CPU内核“Oryon”,该内核将被用于定位更高性能的骁龙SoC平台当中,旨在与苹果基于Arm指令集定制的M系列芯片在PC市场展开竞争。在会上高通还表示基于Oryon CPU内核的骁龙处理器将会在2023年面世,换言之搭载骁龙处理器的Windows电脑最快能在2023年下半年成功上市。

1、Arm有与X86架构争宠之势?

首先想要完全解释这个问题就要厘清Arm和X86本质上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是处理器架构,但是在指令集方面却有着巨大差异。

X86通常被称为复杂指令集,那么Arm自然就是精简指令集。从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X86在指令集方面更加复杂,处理器能力更强,性能更高,对应的功耗也会更高。

对于需要强大性能且不在乎功耗的PC而言,X86指令集能够提供强大的性能、更加全面的指令集以及复杂的电路设计,可以实现更高工作效率,几乎就是强大和全面的代名词。

Arm架构则刚好反之,移动端设备异常关注功耗问题,X86“高大全”的特性显然不适合移动端设备,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手机三分钟就没电对吧。

Arm就是精简指令集,通常提供常用的指令集,而复杂功能则是通过多个指令组合的方式来实现,所以就效率而言要低于X86,但是功耗方面表现十分出色,并且成本也要比X86架构更低。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通过X86对机器人下达指令开车送自己去目的地,那么只需要对机器人说:开车送我去XX地。如果通过Arm对机器人下达同样的指令,那么就拆分步骤:1.打开车门,2.放开手刹,3.启动汽车,4.去往目的地点…….等等好几个步骤。

但随着Arm架构的不断发展,Arm芯片在性能上已经拥有和基于X86架构的i5、i7掰掰手腕的实力,同时在功耗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对功耗表现更加看重的笔记本市场,能够明显看出低功耗是所有笔记本都在追求的共同目标。

2、ARM For PC,真的有搞头吗?

先简单科普一下,目前电脑的CPU主要分为X86和ARM两种架构,指令集方面x86架构的单条指令更长,表达的意义更多,功能更强,但各指令使用频率相差大,硬件要求更复杂,后来发展起来的ARM架构单条指令更短,表达的意义更少,但使用频率更高,硬件要求更简单。

因此在功耗方面ARM相比于x86具有独特优势,ARM的设计从低功耗出发,节能效果更明显,这也意味着ARM架构的产品具有系统稳定性高、产品体积小、电源成本低等优势。再加上如今用户对笔记本要求的越来越高,很多用户希望厂商可以提供一台性能足够强劲同时功耗够低的笔记本产品。采用ARM架构打造而成的芯片恰好满足这一需求,这也成为如今笔记本开始ARM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从目前的基数来看,基于ARM架构的PC产品相比主流的X86架构依然是远远落后的,不过也受益于此,在增长速度方面,ARM架构产品在短短两年内的市场份额增长了近9倍,不管之前的基数到底有多小,这都是一个恐怖的数据。

不过目前ARM的崛起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苹果,毕竟从2020年开始,苹果的Mac系列产品就全部从X86转向ARM架构,不但在性能方面几乎持平甚至超越同期的X86处理器,而且还发挥出ARM芯片低功耗长续航的优点,得到了不少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变相使得ARM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也因此Canalys的分析师表示,假设在2026年ARM架构处理器真的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达到了30%,占大头的依旧会是苹果。

虽说在苹果之前,高通就已经在努力开拓着PC市场了,并推出了多代面向PC的骁龙8C平台,但或许是技术上的差异,又或许是生态系统不够完善,从市场的反馈来看,结果却并不理想。

奉承着“打不过就叫人”的道理,高通在去年1月份以1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Nuvia这家全员来自苹果、谷歌、Arm等科技巨头的公司,其首款产品Nuvia Phoenix从性能表现、功耗控制上完全压制了目前的旗舰移动平台SoC,而这正是高通目前所缺少的。

而高通最新发布的自研架构芯片Phoenix或许就是高通洗刷“耻辱”的开始,根据官方给出的参数来看,Phoenix是一颗基于ARM架构打造的PC端芯片,在性能方面相比AMD Zen 2要强上50%,但功耗方面只有其30%左右。再结合之前高通发布的骁龙8cx Gen 3来看,高通的ARM PC级处理器确实已经达到了及格线水平,也有了与X86处理器一战的资本。

然而熟悉ARM For PC的用户们都知道,ARM For PC最重要的并非其性能表现,也并非卓越的续航表现,而是软件及生态。苹果之所以能快速从X86阵营中跳到ARM阵营并取得出色的表现,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苹果那完善的生态,从iPhone到iPad,再到Mac,苹果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而高通这边就略显尴尬,其产品几乎没有任何联动性,这也是高通之前几次进军PC市场没得到好结果的原因之一。

难道未来的ARM For PC市场,真就只有苹果一家独大了?一旦苹果在这个市场形成垄断趋势,对于整个市场和消费者来说可不都是什么好消息。

3、微软都没成功的事,苹果真的可以吗?

两年过去,苹果用生态证明,M系列芯片不仅可以,甚至已经成为行业标准。如今统一架构的苹果可以在Mac上运行iPhone和iPad上的应用,也能在iPad和iPhone上实现轻办公,极大提升效率,尤其是手握苹果全家桶的用户,能够更为明显地体会其中优势。

得益于苹果本身就已经十分成功的苹果生态,在Arm架构原生应用已经非常充足的前提下,M系列芯片的诞生就显得顺理成章,这也是苹果布局已久的一次长期战略。而高通想要凭借Oryon在PC领域取得一定成就,软件生态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软件生态问题也不是高通一家公司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第三方OS例如旗鱼系统、阿里YunOS会带安卓虚拟机的根本原因,没有软件生态意味着空有锅而没有米。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看软件开发者们的心情了。

Arm PC从一定程度来讲,应该说是移动端PC的未来,但不是整个PC市场的未来,并且还有着不小的生态门槛。

我丝毫不怀疑未来Arm在移动设备上的潜力,但在没有解决生态问题之前,苹果一家独大的趋势将会继续延续。而在桌面级PC上,X86依然会成为无可替代的架构。

4、未来依旧属于ARM?

前文曾提到ARM架构处理器的特性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那么ARM架构到底要怎样发展才能在未来的五年甚至是十年内去彻底取代主流的X86呢?

说实话,目前Windows on ARM最核心的问题是应用开发者的积极性不高,导致Windows on ARM上的原生应用数量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到用户的基础体验。由于目前Windows上的大部分应用都是基于X86架构开发的,因此ARM处理器在运行这种应用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不适配、卡顿甚至直接打不开的情况。但其在运行ARM原生应用时,Windows on ARM的体验反而是相当出色的,甚至与主流PC运行X86应用别无二致,再加上超长的续航,体验甚至更加出色。

因此不管是高通也好,还是其他想依靠ARM架构在PC领域分得一杯羹的厂商也好,都需要积极联动微软以及应用开发者,一起推行 ARM 生态,以及说服更多传统PC 厂商和开发者放弃X86平台,一同转向ARM平台。

事实上,在软件也就是Windows系统层面,微软最近也推出了Arm64版本的IDE工具Visual Studio 2022正式版,能够帮助开发者们直接编译ARM程序,再加上高通的

积极配合下,或许能产生新的市场需求。但不得不说,即使 Windows 11 ARM版本有发展的前景,但软件兼容性、系统生态和硬件支持都不是小问题,高通和微软想要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说微软或者高通,为什么不扩大 ARM 原生应用在 Windows on ARM 的规模,我只能说他们已经尽力了,接下来的一切都得看开发者的心情了。

文章来源: 天极网,雷科技,IT之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干货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