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寻常百姓家的Mini LED背光电视,渗透进VR领域,企业加速布局

传感器视界 2022-11-25
2751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当前,显示终端产品正在向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立体化发展,高画质和低功耗成为消费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凭借高解析度、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低功耗、反应速度快、厚度薄、寿命长等诸多优势,Mini LED/Micro LED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或将为显示终端带来颠覆性变化。

Mini/Micro LED大屏幕应用在电视、商用屏、指挥调度屏、安防监控等场景;中屏幕应用在车载显示、高阶监示器等场景;小屏幕应用在手机、VR/AR平板等场景中。

1、Mini LED背光电视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比仍处于商业化初期的Micro LED,Mini LED的商业化进程已经逐步落地,Mini LED背光的电视、笔记本电脑、电竞显示器等显示终端产品已经发售并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咨询机构对Mini LED背光电视的接受度给出乐观预计。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80万台,市占率接近2%,同比增长超过140%;预计2025年,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规模将达到900万台,市占率达到4%。

从产品性能上来看,相比于传统LED背光电视,Mini LED背光电视不仅可以实现超高对比度、宽色域,极大提高色彩的鲜艳度,还可以减少光学混光距离,降低屏幕厚度,实现超薄化。

群智咨询TV事业部资深分析师孙健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Mini LED背光电视作为液晶电视的背光升级产品,其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核心组件供应链更加成熟,伴随面板价格持续下探,以及背光方案不断完善,Mini LED背光电视成本优势将越发凸显。

基于新赛道或者未来市场潜力的考虑,2022年,三星、TCL、创维、海信、康佳等知名电视品牌纷纷发售Mini LED背光电视,继今年6月夏普发布了首款Mini LED电视以来,几乎所有电视品牌都加入了Mini LED阵营。

当前Mini LED有两大发展重点:一方面,Mini LED背光电视加速在消费市场落地;另一方面,Mini LED也在加速向平板、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中型电子产品屏幕渗透。屏幕细节、层次更加丰富,穿透率、对比度更高,视角更大、响应速度更快,同时也兼顾了低能耗和环保,使Mini LED受到电竞显示的青睐。三星、TCL、京东方纷纷发布Mini LED曲面电竞显示器。近期苹果新款12.9英寸Mini LED iPad Pro即将上架,或将掀起一波平板电脑采用Mini LED屏幕的热潮。

2、为什么 Mini LED 突然这么流行

目前显示器的主流技术依然是 LCD,这个技术已经出现多年,潜力也被挖掘的差不多了。目前来说,最有希望接替它的就是 MiniLED 和 OLED 。

MiniLED:亮度高、色域广、寿命长、清晰度可轻松达到 8K 超高分辨率、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超大尺寸。

OLED:优势主要集中在厚度、角度控制上。

另外,MiniLED 本质上还是 LCD ,只不过将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做的更小(微米级),同样的面积下可以容纳的数量更多,所以 MiniLED 可以很轻松做到极高亮度,像大家经常看到的 MiniLED 显示器通常亮度都会轻松超过 1000nit 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此外,二极管数量的增加可以实现比此前更精细、更接近像素化的动态背光效果,以及更为精细的亮度控制。

最重要的是,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 LED 技术的进化版,技术更加成熟,良品率高,价格自然更加实惠。

OLED的发光依靠的是有机物内部正负极之间的化合物涂层实现的,所以可以做到相当薄的厚度,像素自发光技术也能带来更精确的光控效果,和极高的对比度。不过因为工艺的复杂性,大尺寸面板良品率极低,加上涂层会老化所以寿命不高,目前应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手机平板等小尺寸屏幕。

MiniLED 凭借极高的亮度和精细的明暗调节,加上价格优势和大尺寸的高良品率,也成为了显示器的主流。像苹果就很看好这个技术,可以预见,之后的两三年显示器市场都会以 MiniLED 显示器为主流。

3、元宇宙点燃Micro LED产业热情

近两年,元宇宙概念风靡全球,VR/AR硬件设备随之走红。凭借高亮度、高可靠性、高分辨率、高色彩饱和度、低功耗、低延时、透明性、可拼接、寿命长等诸多优势,Micro LED被业界认为是应用于VR/AR的最佳显示技术。市场对元宇宙的期待,也让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Micro LED成为热门话题。

2021年1月,全球首款商业化Micro LED AR智能眼镜问世,美国智能眼镜和AR技术开发商Vuzix发布旗下首款Micro LED AR智能眼镜,结合光波导技术可显示单色或彩色图像。2021年下半年,元宇宙概念兴起,进一步引爆VR/AR市场。今年5月,美国智能眼镜和AR技术开发商Vuzix宣布和法国Micro LED显示解决方案企业Atomistic合作开发适配于 AR眼镜的全彩Micro LED 微显示屏。国内企业方面,小米、TCL雷鸟、OPPO相继发布了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雷鸟智能眼镜先锋版、OPPO Air Glass付诸现实智能眼镜,均采用了MicroLED显示技术。

在这之前,科技巨头们已经开启了一波并购潮,元宇宙的火爆让Micro LED技术成为其重点追逐对象。2014年,苹果收购了一家名为LuxVue的Micro LED显示屏厂商。2020年,Meta与显示厂商Plessey达成合作,共同开发Micro LED技术。今年年初,Snap公司收购Micro LED显示技术厂商Compound Photonics。AR智能眼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谷歌今年收购Micro LED初创企业Raxium,打造性能更强的新一代AR设备。

4、VR终端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

鸿利智汇:Mini LED背光灯板供货Pimax Crystal

11月15日,鸿利智汇透露,其提供了Pimax Crystal VR设备的3.2寸Mini LED背光灯板,灯板亮度19000nit,拥有500多个单独的LED区块。在Mini LED显示技术的加持下,屏幕画面颜色更生动、细节更丰富,大大提升了VR设备的沉浸式显示效果。

据悉,鸿利智汇在2022年初与国内的VR厂商进行积极的沟通协作,升级迭代Mini LED VR背光产品,通过对产品结构及原材料的优化,使其成本大幅度下降,下降比例超过30%。目前,该VR背光产品已完成前期的验证和试产阶段,实现量产。

插播:加入LED显示行业交流群,请加VX:hangjia188

隆利科技:已向Meta和Varjo等厂商供货Mini LED背光模组

此前,Meta发布最新VR产品Meta Quest Pro,搭载了两块 2.48 英寸的 LCD 屏幕+Mini LED 背光板。

而根据隆利科技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在VR领域,隆利科技的Mini LED背光模组产品已实现销售,已应用在Meta最新VR设备Quest Pro,以及芬兰高端头显制造商Varjo的产品上。隆利科技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在VR领域与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专利方面,隆利科技近日发布公告表示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项发明专利证书,为《头戴式显示器的光学装置》。

此外,富采也表示将进入Meta供应链,抢进VR 市场。

瑞丰光电:Mini LED已在VR领域应用,正配合国际客户开发新品

近日,瑞丰光电在投资者平台上透露,其在VR领域可提供MINILED背光模组,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定制不同规格及参数的产品;瑞丰光电Mini LED相关产品已经应用到VR领域,目前正在配合国际知名品牌客户进行新产品开发;瑞丰光电湖北子公司部分产线已实现量产。

而在如Meta等国际企业的带动下,“元宇宙”的概念再一次拉起了VR设备的热度,行家说Reserach了解到,目前已发布4款应用Mini LED的VR头显,具体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该行动计划为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元宇宙相关产业也是重大利好。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判断,5G+AR/VR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终端发展的风口,有望融入各行各业,成为继PC、智能手机之后走进千家万户的新一代产品。AR/VR作为微显示高阶应用,对显示技术提出更多 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包括显示视野、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刷新率、时延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VR要求甚至达到16K的超高分辨率,更高刷新率和更低时延,同时要求超低能耗、工作寿命更长以及显示器轻薄小巧。“聚焦AR/VR终端显示需求,发展便携式IT终端AR、VR、智能手机以及阳光环境中的各种微显示产品,将成为Micro LED微显示发展主线。”郑有炓院士强调。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判断,5G+AR/VR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终端发展的风口,有望融入各行各业,成为继PC、智能手机之后走进千家万户的新一代产品。AR/VR作为微显示高阶应用,对显示技术提出更多 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包括显示视野、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刷新率、时延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VR要求甚至达到16K的超高分辨率,更高刷新率和更低时延,同时要求超低能耗、工作寿命更长以及显示器轻薄小巧。“聚焦AR/VR终端显示需求,发展便携式IT终端AR、VR、智能手机以及阳光环境中的各种微显示产品,将成为Micro LED微显示发展主线。”郑有炓院士强调。

文章来源: 中国电子报,什么值得买,行家说Display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传感器视界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