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家企业冲向3500亿元市场,发令哨一响,供应链玩家重金砸向虚拟现实

微观人 2022-11-25
3750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元宇宙”概念大火,引爆了虚拟现实产业,从产业链来看,VR处于元宇宙的中游。元宇宙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平行于现实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做现实中能做到的任何事情。VR作为公认的元宇宙入口,两个产业的发展将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利好政策不断,VR产业发展目标明确

此前,出台了不少支持Web3.0(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元宇宙、AR/VR行业产业落地的文件,但都是地方政府的动作。

11月1日,五部门公布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点明了VR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要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创新能力强和行业影响力达的骨干企业。

与之前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五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是国家层面的动作,这个《计划》或许是VR行业未来几年的行动指南。

其实这五个部门,也是VR主要的应用场景,如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各国数字经济结构的测算,2021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占比81.7%。这个比例意味着,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主要经济形态。那么,数字经济的下一步将落子何处?VR/AR技术是必然的选择之一。

去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今年年初,国务院又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了发展包括VR/AR在内数字经济重点产业的行动纲领。随后,工信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而这是四年中,部委层面发布的第二份虚拟现实产业政策。

2018年12月,工信部就曾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中国首份VR产业政策。根据工信部的解读,最明确的就是“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已经被纳入中国科技产业的顶层设计。

中国数字化走到这一步,必然经过科学论证与经济发展需求考量,而市场则是早早就完成了对这两者的检验。

2016年被认为是中国VR产业发展的元年。

虽然也经历过资本狂潮与行业寒冬的起起落落,但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电子消费市场与世界工厂的结合,就是能够创造出奇迹。

有众多的前沿的电子消费产品,在其发明国举步维艰,但是一旦在中国被重新唤醒,就往往能够形成席卷之势。

“平衡车”刚被发明的时候,售价高达8万美元,只有迪拜的土豪才能玩得起,是中国的”小米“生生把它做到了1999元人民币,从此蔚然成风。

VR头显设备重复了同样的故事。

2021年VR头戴式显示器的全球出货量达1095万台,首次突破年出货一千万台的行业拐点。紧接着今年一季度,VR头显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 241.6%。

更耀眼的是作为后起之秀中国的成绩。

据IDC发布的VR市场报告显示,在2021年全球VR/AR类产品出货的地区占比中,中国以19.6%的占比位居全球第二,增长率高达88.7%,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能,今年上半年,中国VR市场零售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再超八成。然而,与平衡车不同的是,VR设备的火热带动的不仅仅是制造行业,它的背后是巨大的软件生态,以及不难想象的可观应用前景。在VR产业上,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而且在数据资源、人力资本和市场体量方面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

高层也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绝佳的一个机遇。

中国由此提出到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总产业规模要达到3500亿,实现相关设备销量2500万台。

公布目标,就是最直接的动员令和发令枪。

VR,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政策的选择。中国,要发力争取成为领跑者。

各地政府也早已针对VR产业推出各项政策。如今,工信部给出VR行业新方向将会给产业带来哪些变化?新的行动计划将会涉及哪些VR行业玩家?未来五年,VR产业将何去何从?

定下VR 5年目标,100家企业冲向3500亿元市场

“VR(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 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

该行动计划一开始就将VR产业的重要性定调。并且,行动计划认为VR产业已经进入窗口期,也就是VR行业相关政策正在从出台走向实际落地的阶段。

该行动计划整体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大层面引导虚拟行业未来五年发展计划。

其中,该行动计划给出了三大专项工程分别为: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工程、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涉及到底层技术、供应链、以及落地终端厂商等多个环节。

行动计划提到,2026年,我国VR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VR终端销量超过 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VR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1、覆盖七大技术,近眼显示位居首位

行动计划在专栏1《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工程》中共提到了七大关键技术分别为近眼显示技术、渲染处理技术、感知交互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内容生产技术、压缩编码技术、安全可信技术。

其中,在近眼显示技术中,行动计划重点提到了Fast-LCD、硅基OLED、Micro LED等微显示技术。同时,行动计划还提到了推动部分光学器件如自由曲面、BirdBath光学模组、阵列与衍射光波导等器件的发展,希望近眼显示技术能够朝向高分辨率、大视场角、轻薄小型化方向发展。

此外,在感知交互技术领域,行动计划则重点提及了对于手势追踪、眼动追踪、表情追踪、全身动捕、沉浸声场、三维重建、肌电传感、气味模拟、触觉反馈、脑机接口等多类型的交互技术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内鲜少被提及的压缩编码技术以及安全可信技术同样也在报告中被多次提及。压缩编码技术主要是指压缩编码技术就是指用某种方法使数字化信息的编码率降低的技术。

在这里,行动计划还指出了对六自由度VR视频、球体视频、全息视频等技术的研发和推进。

2、推动供应链玩家发展,打造沉浸式游乐园

供应链的技术成熟程度决定了一台VR设备的可选项有哪些。在专栏2《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中,行动计划给出了目前对于虚拟显示产业关键部件的重点突破,这其中主要讨论VR设备搭载所需芯片的供给能力,包括VR专用处理芯片、显示驱动芯片等。

报告还提到推进4K以上新型微显示器的规模量产,优化自由曲面、光波导等光学器件的视觉性能、体积、重量、成本等性能参数。

报告还在“业务运营平台”中重点推进发展沉浸式主题公园、剧场、文化场馆等吸纳下体验中心。在“内容生产工具”中提到,需要发展3D超高清全景摄像机、三维扫描仪、动作捕捉外设等内容生产软硬件。

3、主攻十大场景,计划打造超10个热点商圈

在落地方面,行动计划指出VR技术应和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十大场景结合应用。

并且,在专栏3“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中,行动计划一共给出了5个具体落地工程,分别涉及工业生产领域、文化旅游领域、体育健康领域、演艺娱乐领域、智慧城市领域五大范围。

在文娱领域,报告重点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并且,还计划培训一批符合线上观演、传播、消费的原生线上传播产品。计划中提到要打造不少于10个热点商圈,推动“全息街区”样板点建设。

京东方投267亿建厂,供应链玩家重金砸VR产业

就在该行业报告发布的前一天,就有国内供应链厂商“押题成功”,选择了重金砸向VR赛道。

10月30日,京东方发布《关于投资建设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的公告》,提到将加速VR产品核心零器件投产,投资用于VR的显示面板和MiniLED等高端显示面板。

该项目将于2023至2025年,2025年量产,2026年满产,项目初期投资将为1000万元,后续增至145亿元,总共为290亿元。

这是国内头部屏厂京东方近期投资中与VR相关度最高的一笔。事实上,不只是京东方早早落子VR领域,不少供应链玩家也在政策、行业热度等多重影响下,逐步布局其在VR领域的业务。

比如说,近日多家媒体透露,TCL即将在世界VR产业大会上透露其VR布局,从其邀请海报来看,甚至有可能发布一款采用折叠光路Pancake方案的VR头显。

此外,据一位接近VR供应链的产业人士透露,目前国内采用Pancake方案的VR头显屏幕多数来自于TCL华星光电、日本的JDI、夏普等企业。创维VR发布的创维PANCAKE 1正是由TCL华星独家供屏。

不仅是国内消费电子屏幕大厂积极布局VR领域,AR光学的初创玩家们也不甘落后。

目前,消费级AR眼镜市场主要以棱镜、自由曲面、Birdbath以及光波导四大光学设计方案为主。其中,自由曲面Birdbath光学方案曾在Nreal Air、雷鸟Air等多款消费级AR眼镜方案中出现。

在近眼显示技术领域,国内AR光学创企耐德佳已在2022年与高通、联想展开多项终端产品合作。目前,耐德佳在江西镇江、江西上饶设立生产制造中心。据介绍,现在耐德佳,能够将部分超精密光学成型的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并且在产量上,镇江制造基地年产能可以到达260万片。

除了底层技术,在VR内容上,VR游戏、VR内容、VR营销成为国内VR内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月19日,国内“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成功登陆港交所。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转型从事VR营销业务后,维持30%左右的整体毛利水平。在2022年第一季度飞天云动的净利润人民币达到4020万元,同比增长316%。其中AR/VR内容生产业务毛利率高达55.3%。

赚钱的不只是VR内容厂商,国内VR行业内也有不少企业拿到大笔融资。据IT数据库,截至2022年8月15日,我国VR行业发生融资事件26起,融资金额为17.6亿元。

其中,国内AR眼镜厂商Rokid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内接连完成了两笔亿元以上融资。11月4日,Rokid获1.25亿人民币投资,投资方为余杭国投投资。11月7日,Rokid获2.59亿人民币,投资方有敦鸿资产、B站干杯投资等。

在整机代工方面,已经有不少玩家率先收获了第一桶金。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联合光电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其中,AR/VR产品营收逆势同比大增93.38%,销量超4万台。

经过四年的时间铺垫,一年的热度发酵,VR行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玩家眼中新的生机。同时,市场资金也在倾向该领域,促进行业发展。

文章来源: 智东西,感知芯视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