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之贵贵在哪儿,天青色为何一定要等烟雨?我国先进陶瓷产业能否重现古时辉煌

陶瓷新视野 2022-12-01
3203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有句话这样说,“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片”,可见汝瓷之名贵。然而,走在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内,汝瓷的残片随处可见。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宋瓷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巅峰。而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哥、钧、定诸窑齐名于世,且有“汝窑为魁”的美誉。

和宋词这一艺术形式,肇始于晚唐五代一样,汝官窑的扬名海内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宝丰清凉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终于明初,在北宋晚期成功烧制出天青釉瓷,从而被宫廷垄断成为御窑,史称汝窑。

“汝瓷是御用品,讲究质量要上成,烧制出来的瓷器,稍有瑕疵,就被当场打碎。”王团乐说,而且,打碎的占绝大部分,仅有少部分被挑选出来,供御皇室,运送到当时的东京城。

天青釉瓷的烧制成功,背后的是工匠们的精益求精,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

王团乐说,北宋早中期的窑炉,窑室是比较大的,逐渐演变成中型窑炉,到了北宋晚期,则形成了成对出现的椭圆形的小型窑炉,窑室变小,火膛变大。

这不仅是外形的改变,目前传世的和出土的天青釉如此,基本都是北宋晚期的椭圆形连体窑炉烧制出来的。他说,窑炉越小,烧出的瓷器也就越为精美。

汝瓷闻名于世,但是传世的极少。王团乐说,2015年故宫博物院召开了一次汝窑学术研讨会,对全世界范围内的传世汝瓷进行统计,当时发现了92件,后来陆续发现了几件,但整体数量是不足百件。

但是,在宝丰汝窑博物馆内珍藏的汝瓷标本,却有800多件。不同于传世的汝瓷,它们都是深埋于地下约900年后,被考古发掘出来的。

“其色雅,风过雨霁,云破天青”,“其质润,如冰似玉,莹若堆脂”,汝瓷之美,不一而足。当然,最有名的赞誉,则是相传宋徽宗的点评,“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汝瓷造型,庄重大方,胎壁薄坚,胎体呈香灰色,釉色有天青、粉青、天蓝、月白等。那么,这种颜色,是怎么做出来的?

“天青色”为何要等烟雨?

但是“天青色”瓷器是怎么制作的呢?虽然古代各种工艺品的制作能够达到很高的标准,但是制作环境的苛刻依然是个硬伤。在古代,“天时”可能是影响 “天青色”瓷器制作的关键因素,这里便有一个流传的民间说法。当时制作经典的天青色瓷器时,“天时”因素——“雨”是一个关键因素。天青色是需要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下,才能烤制出的色彩,而古人因为技术原因,往往只能等到烟雨天,才能做出这样的艺术品。而大自然的雨,往往是不可控的,雨大了,会太过潮湿,色彩不够透亮;雨小了,又会湿度不够,显得过于清淡无光,由此可见天青色的难得,也不禁佩服古人的智慧。故也有了 “天青色等烟雨”这句经典歌词。

从科学上讲,对于天青色汝瓷来说,瓷胎与瓷釉都很关键,胎色会对瓷釉起衬托作用,但瓷釉是天青色的关键。瓷釉的成分如下表所示,青釉中的着色剂铁的氧化物常以Fe2+及Fe3+的状态存在,Fe2+在红外区有强烈的吸收峰使釉呈现青蓝色,Fe3+的3d轨道呈半充满状态,以[Fe3+O4]四面体存在时,在近紫外区有一强烈吸收峰,使釉呈黄绿色。在釉烧温度、气氛的影响下 Fe2+/Fe3+比值低时釉色偏黄,比值高时釉色偏青蓝。所以在烧制过程,烧制的气氛、温度就至关重要。宋朝时期,匠人会在匣钵外壁涂抹耐火泥以减少空气进入匣钵而提高成品率。早期烧造民用瓷器使用煤做燃料,而为宫廷烧制御用汝瓷,则必须使用木柴做燃料。因为木柴在燃烧过程中容易反应不完全而产生天青釉汝瓷的还原气氛。

柴窑是后周柴世宗时期所建,后世被人们称为“柴窑”。因无传世瓷器实物,所以其真正形态大多是史书记载。北宋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天青色瓷器最为出名的当属“五大名窑”中汝窑瓷器,汝窑瓷器是宋徽宗时期烧制,窑址为河南宝丰清凉寺,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天青色瓷器表面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更明白了《青花瓷》这首歌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是多么美好的意境了,更理解了其中难能可贵的智慧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件精美的天青色瓷器就能向你缓缓述说。

跨越时空的传承,窑火不灭

从北宋到现在,千年已过,关于北宋官窑的探索仍在继续,而消失的汝窑窑火也已再次烧起。

在河南汝州,很多人致力于研究汝瓷文化价值和工艺制作,也能做得出雨过青天云破处的颜色,高级工程师朱文立就是其中一位。

1946年出生的朱文立,从1976年开始致力于研究汝瓷的烧制,期间经历失败无数次,一直到1988年才有所收获。他烧制的汝瓷“天青色”通过了国家轻工业部和河南省科委的鉴定。至此,朱文立破解“汝瓷之谜”整整用了12年。

现代烧制汝瓷,工序是非常复杂的,从器物到设计,再到配料、拉坯、出窑,共有70道工序。其中最难,最关键的是配料。

汝瓷的配料非常严密,十几种矿石,每一种配料都是有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失之毫厘,就谬以千里,烧不出天青色来,因为汝瓷的釉色就是各种矿石的比例结合起来,烧制而成。

汝瓷要经两次窑火才算完成。第一次入窑,等胎达到陶的程度后,取出冷却第二天出窑。然后再挂釉,入窑烧制。

汝瓷出窑,不仅有天青色的视觉盛宴,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的声音。

汝瓷出窑后,窑内外的温度骤降会逐渐开片,形成冰裂纹、鱼鳞纹、禅意纹、雪花纹等等。而开片的声音,像是“风铃”,清脆,悦耳,灵动。

如今,陶瓷不仅仅是用来观赏,更多的是实用性,像陶瓷板砖、陶瓷电子等等,先进陶瓷如今都已经跻身三大材料之列。

先进陶瓷是新材料领域最具潜力赛道

陶瓷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三大材料。先进陶瓷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新材料行业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电子陶瓷市场都在快速拓展。

高端陶瓷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产品附加值相当高,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且未来市场持续扩展。

由于先进陶瓷特定的精细结构和其高强、高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导电、绝缘、磁性、透光、半导体以及压电、声光、超导、生物相容等一系列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化工、冶金、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日本在先进陶瓷的产业化和工业、民用领域应用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日资企业在全球先进陶瓷领域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在电子陶瓷、光导纤维、高韧性陶瓷、陶瓷敏感原件、泡沫陶瓷、超塑性陶瓷、塑胶复合陶瓷、高性能陶瓷电池和陶瓷发动机部件等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美国高温结构先进陶瓷的发展良好,在航空航天和核能领域应用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应用在应用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欧洲在机械装备领域先进陶瓷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重点为应用在发电设备中的新型材料技术,如陶瓷活塞盖、排气管里衬、涡轮增压转子和燃气轮转子等。

先进陶瓷按照用途可分为主要具有强机械性能、耐腐蚀等理化特性的结构陶瓷和具有电、磁等特性的功能陶瓷。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先进功能陶瓷是先进陶瓷的主要部分。2021年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达到3,818亿元,其中先进结构陶瓷为1067亿元,占比28%。2017年至2021年全球先进陶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7%,预计2022年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将达3196亿元,其中先进功能陶瓷和先进结构陶瓷分别将达2807亿元和1109亿元。

我国高端陶瓷行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先进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西、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福建等几个省份。其中,华东地区较大的先进陶瓷产业基地有山东淄博、江苏宜兴,华中地区较大的先进陶瓷产业基地有江西萍乡,华南地区较大的先进陶瓷产业基地有广东佛山。

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链包括高纯超细原料、先进陶瓷制品及以先进陶瓷为核心材料的元器件或零部件的制备。它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这些年,醴陵市将其作为陶瓷产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予以悉心培育扶持。

目前,我国在某些尖端先进陶瓷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究领域广泛,几乎涉猎了所有先进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许多先进陶瓷产品在我国已能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较稳定,并能占领一定的国际市场。

但是,我国先进陶瓷发展与国外相比存在以下差距:

一、材料研发链条中存在短板;

二、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工作偏多,忽视了中试、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的研究,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国内先进陶瓷领域的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核心技术基本依赖引进,其产品单一,制备成本较高,缺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

四、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的设计。

随着不断的研发改进以及生产技术的成熟,高端陶瓷材料的应用市场正在被极大拓展。5G、半导体、导热基板、3D打印、精密机械……不断涌现的新兴应用领域将为行业带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文章来源: 中商情报网,五度易链,中科院之声,传统活儿,大河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陶瓷新视野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