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分散资源聚沙成塔,虚拟电厂如何受到业内热捧?

电力大力士 2022-12-05
4438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11月25日11时26分,华能浙江虚拟电厂1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这标志着全国首台(套)接入调度系统参与虚拟电厂实时响应调节的机组正式投产。据了解,该虚拟电厂目前总可调容量8.38万千瓦。当可调容量达到30万千瓦时,其调节能力相当于42万千瓦传统燃煤机组,每年可促进新能源消纳23.3亿千瓦时,节省原煤98.2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87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近期,多份国家政策文件提及虚拟电厂,均指出虚拟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全国多地纷纷布局虚拟电厂示范项目。一时间,“虚拟电厂”的概念引起业内热烈讨论,呈现出“纸上香”景象。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将如何发挥虚拟电厂的价值?我国虚拟电厂现阶段发展状况如何?未来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

01

虚拟电厂的概念与类型

据了解,近期业内热烈讨论的“虚拟电厂”不同于常规的发电厂,它没有锅炉和烟囱,也不需要厂房和庞大的发电机;即便如此,它却可以参与到电力系统当中去,且任何分散资源都可能是其中的一员。“比如,您家屋顶上的光伏就可能是虚拟电厂的一分子。可以说,虚拟电厂正是大众参与电力行业和能源行业并为转型保供作出自身贡献的好机会。”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运行局运行分析处处长冯利民不久前在中国虚拟电厂发展前景展望和商业模式分析会上这样说。

虚拟电厂顾名思义就是虚拟的、看不见的电厂,是将分布式电源(发电)、可控负荷(用电)、储能等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将其聚合成一个虚拟的集中式电厂,来为电网提供需求侧响应的“虚拟集中式电厂”,也可以称之为电网的“智能管家”,主要是靠数字技术的支撑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厂之间、发电侧和用电侧之间的物理界限,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虚拟电厂不同于物理界电厂,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套先进的软件平台系统,它聚合了现有的分布式资源,并通过协同控制,参与电力市场,从而替代真实的物理电厂。

虚拟电厂对内是通过信息技术将相对分散的电源、电网、荷载和储能等进行聚合协调和优化控制,在局部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

对外,它则是一个可控的电源,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需求进行碳市场、电力市场交易,既能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也能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的电力,还可以作为发电用电都有的综合电厂,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各类分散可调电源、可控负荷、储能聚合起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厂来做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同时作为聚合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并灵活实现削峰填谷的目的。

今年6月,山西能源局印发的《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中将虚拟电厂分为负荷类虚拟电厂和一体化虚拟电厂两类。

“负荷类”虚拟电厂指虚拟电厂运营商聚合其绑定的具备负荷调节能力的市场化电力用户(包括电动汽车、可调节负荷、可中断负荷等),作为一个整体(呈现为负荷状态)组建成虚拟电厂,对外提供负荷侧灵活响应调节服务;

“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指列入“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成后新能源、用户及配套储能项目通过虚拟电厂一体化聚合,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原则上不占用系统调峰能力,具备自主调峰、调节能力,并可以为公共电网提供调节服务。

其实从虚拟电厂对外的特征来看,可以将其分为电源型虚拟电厂、负荷型虚拟电厂、储能型虚拟电厂、混合型虚拟电厂四种类型,如下图:

有研究报告中表示,虚拟电厂是一种先进的区域性电能集中管理模式,功能在于聚合多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运行,其核心是“聚合”和“通信”,将资源进行聚合,并将接入的资源参与到电网互动中,优化电网的运行状态与电力市场的广泛参与。不同类型的虚拟电厂具有不同的服务能力:

1、电源型虚拟电厂:具有能量出售的能力,可以参与能量市场,并视实际情形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2、负荷型虚拟电厂:具有功率调节能力,可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能量出售属性不足;

3、储能型虚拟电厂:可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也可以部分时段通过放电来出售电能;

4、混合型虚拟电厂:全能型角色。

据上述可知,虚拟电厂是一种管理系统,并不具备物理电厂的属性,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分散各种等新能源发电装置、储能设备和其他用电设备、负荷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控电源,以协调控制各类装置,辅助电力系统运行,既可以接收电力系统的电力,又可以向电力系统反向输出电力,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甚至跨区域保障用电稳定和安全。

02

各地积极试点

华能、国网、南方电网争先恐后

近年来,我国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开展了虚拟电厂试点,主要以工业负荷、商业楼宇空调负荷和居民侧负荷等负荷类资源为主,辅以储能、分布式光伏、自备电厂等资源,拓展出需求响应、调峰、调频、调压、备用等多种补贴收益方式。

今年8月,我国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在深圳成立;今年5月,国家电投深圳能源的虚拟电厂平台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获得平均度电0.274元的收益,成为国内首个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盈利的案例;2019年12月,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虚拟电厂示范工程聚合优化了“源网荷储售服”智能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将泛在可调资源聚合为可与电网柔性互动的互联网电厂;2019年5月,江苏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示范工程以“源网荷储”的运营机制,实现了非工业柔性调控2715户、工业刚性调控1726户、主动需求响应20.8万户接入。“这些项目在削峰填谷、保障电网供需平衡、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能效管理水平、降低用能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中国电科院技术战略中心主任闫华光说。

11月25日11时26分,华能浙江虚拟电厂1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标志着全国首台(套),接入调度系统参与实时响应调节的虚拟电厂正式投产该虚拟电厂项目配备两台机组,1号机组目前总可调容量8.38万千瓦。2号机组正在建设调试中。1号机组调峰调频机组主要接入新型储能、分布式燃机、用户侧应急电源等具备发电能力的可调资源,通过对负荷的精准控制,实现调度指令的秒级响应,为电网提供实时的调峰、调频服务,提升电网调节能力。

新华网刊发的《国网综能服务集团:以“合”制胜》,一文指出:国内虚拟电厂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网综能服务集团定位于建设国内最大虚拟电厂,持续探索虚拟电厂建设运行模式。国网综能服务集团于2019年11月启动虚拟电厂建设,从2021年11月投运至今,聚合了60万千瓦内外部可调资源参与多地辅助服务市场,累计调峰贡献5469.7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推进分布式源荷聚合服务业务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指出目前,南网公司分布式源荷聚合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营,已签约电力用户1449个,聚合资源规模达7392兆瓦,涵盖广东、广西区域范围内新型储能、工商业负荷、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多类调节资源,最大可调节能力达到101万千瓦。平台具备资源集中监视、需求响应、可中断控制和实时控制功能,可为分布式资源客户提供资源监控、数据及模型管理、聚合及受托代理参与电力市场相关衍生市场等增值服务,有效降低客户参与电力市场投资门槛,并持续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服务。

在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今年初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要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开展工业可调节负荷、楼宇空调负荷、大数据中心负荷、用户侧储能、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上海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规则》等政策,均加速推动了虚拟电厂由邀约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

03

把分散资源聚沙成塔

促进源荷网良性互动

虚拟电厂为何受到业内热捧?

“今年以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电网系统中高波动、高比例电力电子的新能源接入风险也随之日益突出。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与电网灵活性能力相关的交易品种明显紧缺。因此,虚拟电厂越来越受到业内关注。”蒋雪冬分析。

“现阶段,用户侧的资源远远没有调动起来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国最高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但同时调节的空间和潜力也很大。未来,随着终端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用电设备类型的日益丰富,电力系统就更需要虚拟电厂这种手段把电动汽车、空调、电锅炉等各类分散的资源聚合起来。同时,目前虚拟电厂还未形成固化的商业模式,其调节手段、调节路径、可发展模式等仍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业内对其探讨也较为热烈。”闫华光进一步指出。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清洁能源的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征进一步凸显,电网潮流方向多变,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幅增加。而虚拟电厂可以把分散资源聚沙成塔,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能力和消纳能力,促进电力供应的绿色低碳转型,是符合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的重要方式。

闫华光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汽车、温控负荷等用户侧资源将会持续快速增长,通过聚合用户侧各类灵活性资源,将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是通过参与电网运行,将会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二是通过聚合体内部的优化组合,进行双向调节,实现削峰填谷,保障电网供需平衡;三是通过综合能源管理,提升用电效率,降低用能成本;四是通过多类灵活性资源的互联聚合,促进电、氢、气、冷、热等能源的耦合互补与互联互通,提升终端能源效率和供能可靠性。”

杭州数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庆分析,“在新型电力系统架构中,电源侧将成为间歇性、波动性较强的灵活电源,单靠储能无法完全对冲发电波动风险。因此,负荷侧就需要虚拟电厂这样的手段来促进‘源荷互动’,这也是实现绿色电力最高效传输、配送、消纳的方法。”

04

潜力足空间大

配套亟需跟上

冯利民指出,从虚拟电厂的发展阶段来看,往往是从邀约型到市场型,再到自主型。“第一个阶段通常是由政府通过专项资金、特定合同、补贴刺激等手段激励。在第二个阶段形成明显规模市场效应后,虚拟电厂就可以通过参与电力现货、辅助服务市场获利。最后在整个行业发展成熟后,虚拟电厂系统就可以实现跨空间自主调度。”

有其他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不管是从清洁能源接入规模,还是从市场成熟度,或是社会对虚拟电厂的认知来看,我国的虚拟电厂仍处于由邀约型向市场型过渡的阶段,政策环境、市场机制等都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待进一步推动。

在闫华光看来,由于电力用户资源的分散以及设备类型的多样性,想要将负荷侧资源聚合在一起本身就存在着一定困难。“即使能将设备聚合在一起,但不同类型的设备互联互通、协调配合仍是目前虚拟电厂聚合资源的痛点。比如,各类用电设备、设备云平台、用户侧能源管理系统与电网之间缺乏统一的互联互通信息接口,这在改造及调节上都有一定的困难。”此外,他还指出,因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发展仍不成熟,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品种不够丰富,缺乏成熟的价格机制引导用户自愿将电力设备接入虚拟电厂聚合平台。

“我国对虚拟电厂的实践,在相关配套政策、市场机制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均还有待完善,比如,国内大部分市场中用电侧报量不报价,电力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价格,使得大量资源的灵活性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当然,市场的建设和社会的认知都需要一个培育过程,相信目前的阻碍都会一一得到突破。”蒋雪冬说。

针对现存行业痛点,闫华光建议,下一步仍需加强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推动各环节联合发力,从源头上把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纳入“双碳”战略布局,在规划层面确立需求侧灵活可调节资源的地位。“此外,需健全电力需求侧灵活可调节资源的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减少虚拟电厂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成本,实现智能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联交互,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度和满意度,支撑业务规范化发展。”

从商业模式看,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认为,应加速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为虚拟电厂业态培育提供良好环境与重要动能。

文章来源: 中国能源报, 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 虚拟电厂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电力大力士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