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云计算的“冰山”全貌,只要跟IT有关就离不开它,助力数字经济还是它

微观人 2022-12-08
3466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如果面前有一张足以变革未来的门票,你会抓住吗?

正如同电动车的崛起带来的不仅是蔚小理、比亚迪的翻身,还有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链如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等零部件上下游的突围。云计算新一代计算架构的出现,背后的影响,则辐射到了整个IT产业的方方面面。

关于它所带来的变革,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是规模效应带来的云计算内部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件重构。

在飞天+CIPU的基础之上,阿里云构建了全栈自研的基础设施,包括:自研CPU芯片倚天710 ,模块化设计存算分离的磐久服务器,与CIPU结合虚拟化成本降到0的神龙架构,引领行业走向微秒存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盘古,让中心云到本地云和边缘云都有一致性的云网络体验的洛神云网络,带动国内去IOE浪潮的自研数据库PolarDB、AnalyticDB、Lindorm等。

底层技术变革,带来的是上层软件应用开发范式的重构。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使用自来水,不会在意这是哪个自来水厂的供水;用电,不会在意这是哪个发电厂什么型号的发电机的供电;但云服务的购买,当前依旧是“几核几G服务器”的传统模式,但放眼未来,随着云计算逐渐成为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云计算也将转变成为按照调用次数或流量计费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之下,主机架构被Serverless架构所替代,用户只需要专注开发逻辑,不再为底层的运维而费心。同时,Serverless理念所带来的更多预制模块,又将降低软件开发门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代码”的流行。

在低代码的趋势之下,未来80%的应用将由业务人员进行开发。在阿里内部,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是钉钉,数据显示钉钉上两年增加了500多万的低代码应用,汇集低代码开发者数量达到380万人。

软件的变革之外,云计算架构的变革,正随着量变到质变,重塑终端的新形态。

云计算的历史,有多少人了解呢?

说到云计算的起源,一个广为认知的说法是,2006年8月9日,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他提出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被认为是云计算概念的第一个提出者。

但云计算的底座,其实依赖的是基础设施,就像中国电子提出的PKS自主计算体系,通过软硬一体的设计,这些基础设施,才是云计算的根基。

那么,云计算的理论框架到底是从哪个时间点开始萌芽的呢?众说纷纭,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捋一捋。

195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翰·麦卡锡教授提出了分时(time-sharing)的技术理念,希望借此可以满足多人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诉求。所以,公共计算——这算是云计算理论的萌芽点之一。

1959年6月,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克里斯托弗·斯特雷奇在国际信息处理大会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也是关于大型机共享使用的。在这篇论文中,虚拟化的概念被首次提出。现在我们都知道,虚拟化是如今云计算架构的基石。

1996年,康柏公司的一群技术主管在讨论计算业务的发展时,首次使用了Cloud Computing这个词,他们认为商业计算会向Cloud Computing的方向转移。

这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的真正首次出现。

经过漫长的积累与铺垫,至此,云计算才算是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来到了公众的面前。

随后的云计算行业,从国际到国内,风起云涌,各大互联网巨头通过价格战,跑马圈地,进入了快速发展乃至一路狂奔阶段,并最终渗透到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回顾云计算的诞生史,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有过无数精彩纷呈的故事,但其实也发生过很多惊心动魄的事故。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上云”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体会到云计算便利性的开发者也越来越多。

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平台和平台上提供的服务?如何理解和应用好这些服务呢?

规模激增,云计算发展正逢其时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21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达到3030亿,同比增长约45%。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预计,在“新基建”政策影响和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十四五”期间我国云计算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报告》指出,立足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基础,我国云计算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我国云计算市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以及三大运营商云占据了主要市场,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2021年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华为云、移动云占据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五,其中阿里云占34.3%,占比最大;天翼云和腾讯云分别以14.0%和11.2%紧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云进入高速发展期。以中国电信天翼云为例,早在2020年就完成了“2+4+31+X”资源池布局,还实现了天翼云 4.0 全栈自研。目前,天翼云服务超过200 万行业客户,各类生态合作伙伴达2000个,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云、国内最大的混合云,其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基本成型。

上云用数,深度赋能数字经济

乘“云”而上,借“数”转型大势所趋。随着各领域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云计算在我国金融、制造、服务、政务、电信等行业的应用占比均有所攀升,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坚实支撑。

在江苏,常高新集团在天翼云平台部署OA、ERP、HR等多个重要业务系统,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被江苏省工信部评为星级上云企业。

在浙江,阿里云与宁波更大集团合力打造的“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25%、运营成本降低 22%, 产品研制周期降低 35%。

在上海,百度云与宝钢技术合作打造“智能钢包”,将通过质检云方案助力宝钢建立从连接采集、存储计算、理解决策的感知认知平台,节能提效。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应不断融合,推陈出新,走向数字化发展之路,为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添砖加瓦,智赋千行百业。

云计算产业发展仍需努力

尽管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较快,但我国云计算渗透率相比全球水平仍有差距。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的上云率仅有30%,工业、交通、能源等传统行业上云率更低,仅为20%左右。

对此,有专家认为,云计算产业要更好把握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进一步健全产业支撑,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强表示,天翼云在高性能计算架构、智能算力调度、绿色低碳、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泛在算力、云网融合、行业赋能八个方面进行了突破创新。以自主可控为例,天翼云不断加大与国产化芯片、操作系统技术路线的协同研发力度,打造“技术原创、自主可控、性能领先”的云底座。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研发投入57亿元,同比增长54.8%,自研成果清单增长3.1倍,研发人员较年初增长46%,中国电信正着力提升包括天翼云在内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数字转型增添动能。

云计算重塑万亿IT市场

市场调查公司IDC发布的《中国整体云计算市场预测,2021-2025》指出:在短短15年内,全球整体云计算市场规模从零增长到2021年的7050亿美元,这是令人惊叹的,但这只是云计算市场的第一幕;到2025年,全球整体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美元,云计算市场将开启创新发展的第二幕。另根据Gartner,2022年全球IT预算将达4.5万亿美元。显然,云计算将在塑造IT行业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乃至占主导地位。

在数字经济新时代,算力将成为新生产力,数据将变成新生产资料,而云和AI 成为新生产工具,AI算力将占据未来计算中心的80%以上,是支撑人工智能走向应用的发动机。华为2021年报认为,世界需要多样性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毫无疑问的是,在云计算的创新第二幕中,所有IT厂商、开发人员和服务商将在云上实现更高效率、更大灵活性和更快创新。

现在,中国市场正在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正在以超过我们想象的速度推进。胡厚崑强调,千行百业的数字化为云计算业务尤其是公有云业务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由于所有企业都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所以对于云服务的接受程度比过去高了很多,不再需要劝说客户关于云计算的好处。现在企业需求更深入、更明确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怎么样能够上好云、用好云,而且产生这些需求的客户往往都是像华为一样的制造型企业,就是通常所说的“传统行业”。

不同企业的应用场景各有所不同,生产模式也不一样,所以要帮企业上好云、用好云就需要非常强的服务能力。胡厚崑强调,这种服务能力恰恰是华为的强项:第一,华为自身也走过了多年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华为也在上云、用云,因而知道其中的困难在哪里;第二,华为一直做To B业务达三十多年,了解To B的业务应该如何做,华为的组织已经完善,能力也经过了多年的打造,华为云团队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样的变化,提出“一切皆服务”的理念,可以说恰当其时。

未来,新IT将持续演进,带来产业转型革命。

第一,IT基础设施和服务从中心走向分布式。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和云边协同架构进一步发展应用,叠加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等顶层规划,未来IT基础设施和相应的服务将从中心走向分布式赋能,满足企业经营更多场景的转型需求。

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围绕智慧中台落地。面对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中日益突出的全局优化要求和业务应用孤岛的矛盾,智慧中台将进一步发挥资源和能力统一管理、承上启下的优势。

第三,数字原生新实体将引发行业转型革命。数字原生新实体与IT技术和数字化理念的天然融合,推动其精准把握技术变革,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迭代产品,形成“分布式、高敏捷、可再生”的数字化转型核心驱动能力,带来研产供销服各维度的业务应用改造和场景变革,将引发转型示范革命。

文章来源: 云科技时代杂志,东方林语,远川科技评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