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史上硅料三次暴跌缘由,今年硅料下行可会“雪崩”?

材料每日新鲜报 2022-12-09
3123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开动光伏“印钞机”的硅料企业,在一次次涨价浪潮中刷新着自己的业绩高光时刻。然而转折点来了,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再次出现调整,主要系硅料产能释放带动产业链价格下行。不过,硅料价格是否会出现“雪崩”的情况?

通过复盘史上硅料价格的三次暴跌,笔者发现需求骤减是核心原因。在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短期内硅料价格出现“雪崩”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随着上游紧缺环节产能不断释放,光伏产业链价格预计将迎来较大幅度调整,有望进一步刺激下游需求启动,2023年光伏装机大年可期。

一、复盘史上硅料三次大跌的前因后果

2008-2009年急速暴跌92%

把时间拨回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EEG2000)、西班牙实施可再生能源固定上网电价政策、意大利对光伏发电实行补贴等政策的驱动下,欧洲光伏市场全面爆发,并主导全球光伏产业迎来第一轮高景气周期。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00-2008年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由1.28GW上涨至15.84GW,复合增速高达43.38%,其中欧洲市场占比超过80%。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硅料价格由2000年的9美元/kg,飙涨至2008Q3的500美元/kg,期间涨幅高达56倍。

然而,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后,随着金融危机的发酵,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大幅放缓。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7.34GW,增速仅为10.21%,而2007年和2008年增速则分别高达62.98%和164.01%。

与此同时,在市场需求激增、硅料价格暴涨的背景下,硅料环节于2006-2007年间掀起扩产浪潮,新增产能在2008-2009年间迎来集中释放。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新增硅料产能仅为5000吨,而2008年和2009年则分别高达2.5万吨和4.5万吨。

受市场需求放缓、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影响,硅料价格由2008Q3最高500美元/kg暴跌至2009Q1的40美元/kg,跌幅高达92%。期间,尚德、赛维等叱咤一时的光伏巨头均因此而一蹶不振,并逐步走向破产边缘。

2011-2012年缓速暴跌75%

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欧洲市场全面复苏,继而带动全球光伏市场重回高增轨道。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0-2011年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17.15GW和30.13GW,增速分别达到134%和76%。

受益于此,硅料价格迅速反弹,从2010Q2的约40美元/kg上涨至2010Q3的约90美元/kg,单季涨幅高达125%。不过,与之前的疯狂相比,这一轮的上涨仅仅持续了一个季度,至2011Q1,硅料价格始终维系在70-80美元/kg之间。

由于当时光伏发电尚未实现“平价上网”,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核心市场的政府主管部门于2011年开始逐步下调光伏补贴。

与此同时,进入2012年以后,美国与欧洲先后推出“双反”政策,导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大幅下滑。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0.04GW,同比下滑0.33%,为进入21世纪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自此,欧洲市场也让出了主导地位。

受此影响,硅料价格由2011Q1的约80美元/kg下跌至2012Q4的约20美元/kg,跌幅高达75%。但与2008-2009年的“雪崩”相比,并未出现短期内急速下跌的情况。

2018-2020年缓速大跌55%

“双反”政策的推出,极大打击了中国光伏产业,无数光伏企业因此而破产。中国政府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中国光伏产业,于2013年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设立了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在中国市场的主导下,全球光伏市场需求逐步复苏。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2017年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增速分别达到25%、54%和25%,较2014年的5%显著提升。其中,至2017年,中国市场占比已经达到50%。

虽然在中国政府的扶持下,市场需求得以修复,但硅料价格的运行相对平稳。以2017年为例,PV Infolink数据显示,硅料价格(指多晶硅-致密料,下同)始终在100-160元/kg之间运行,年内最高涨幅仅为44%。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增速较2000-2011年间显著下滑,供需结构相对均衡。另一方面则是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两大硅料巨头的推动下,硅料生产技术逐步成熟,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例如,通威股份于2008年推出的“永祥法”使得硅料生产成本降低了约50%。

进入2018年以后,随着“531新政”的发布,光伏行业再次遭受严重打击,市场需求骤减。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8-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44.26GW和30.10GW,较2017年分别下降16.58%和43.30%。

市场需求的骤减,也导致硅料价格一路下跌。PV Infolink数据显示,硅料价格由“531新政”前的130元/kg,最低跌至2020年6月份的59元/kg,最高跌幅达到55%。

二、今年硅料价格可会雪崩?

可以看出,史上三次硅料价格大跌的核心原因均为市场需求的骤减,不过下跌过程又有所不同。其中,第一次暴跌仅用时两个季度,跌幅高达92%;而第二次和第三次下跌则长达1-2年。

有研究人员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达到400GW和1000GW,折算成多品硅需求量将达到130万吨和300万吨,即从2021年底的52万吨/年产能到200万吨/年以上,须有150万吨/年产能增量实现新建或扩产,产业有着相当可观的增量前景。

这意味着,短期内光伏行业不会发生市场需求骤减的情况。因此,虽然硅料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但并不具备“雪崩”的客观条件。当然,随着供给的逐步提升,硅料价格的下行趋势难以避免,但只要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硅料价格的下跌预计是一个缓速下降的过程。

近年来,硅料的赚钱效应吸引着众多玩家跨界“淘金”,百亿级项目频现。

有自上而下进行扩张的合盛硅业,从硅片、组件环节向上延伸的企业,如天合光能、中来股份、东方日升、上机数控、润阳股份;从光伏玻璃等辅材介入的企业,如信义光能、南玻A;以及跨界企业,如宝丰、江苏阳光。

随着新老势力纷纷加码,新增规划产能有超出预期的迹象。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此前介绍,根据各多晶硅在产和新建企业规划产能统计,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将超过500万吨/年。这一数据已远超此前预测。

可以预想的是,伴随新增产能的释放,硅料价格有望进入下行通道。

近期,硅料价格已出现“松动”。据PV infolink 12月1日数据,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为295元/kg,降幅2.3%。

另一方面,头部企业的新动作似乎也向外界释放着某种信号。

继以1.942元/W的最低投标单价,成为华润电力公示第五批3GW光伏组件第一候选人后,9月22日,通威股份宣布将于江苏盐城投资40亿元建设25GW组件产能,正式入局光伏组件。

谈及通威股份进军组件的事项,一位光伏产业人士曾对财经网分析称,硅料曾长期处于不赚钱的状态,如果后续硅料产能饱和,可以自用硅料做电池片、组件,进而保障其硅料的利润。

或从侧面反映出,硅料将在未来出现过剩。而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垂直一体化格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各环节利润,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趋势。

三、穿越“硅周期”

硅料价格下滑,对光伏产业链中游、下游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组件和逆变器环节有望直接受益。投资界看好光伏成本下调将刺激终端需求的释放,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在资本市场上,光伏板块一直是这两年来持续大热的高景气赛道,光伏新能源几乎成了基金经理的“标配”。

“部分投资者看到10月、11月国内装机量以及组件出口数据出现下滑,就线性推测明年光伏和储能的需求会不及预期。” 嘉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经理李直表示,今年四季度国内地面电站装机并网有所放缓,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三北地区的大基地项目无法正常开工,而这部分受疫情压制的需求会在明年释放,将成为光伏需求最有利的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在出口方面,历史上11月份是光伏出口最弱的月份,由于即将进入圣诞假期,海外经销商都希望推迟发货,所以近期看到组件出口数据下滑是正常的季节性因素,对明年需求不需要悲观。根据明年已签单的情况,国内光伏厂商对明年海外需求都比较乐观,有望实现量增价稳。

私募机构涌津投资的最新报告认为,受硅料价格下跌影响,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都会相应下降,短期内整个光伏晶硅产业链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库存减值、业绩下调的风险。不过,终端产品的降价能带动光伏行业需求量的提升。从中长期看,产业链的利润会逐渐向下游转移,包括一体化组件、光伏电站以及储能环节都会受益。未来储能的盈利能力或许会大超市场预期。

文章来源: 索比光伏网,证券时报,财经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每日新鲜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