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市场玻璃需求回暖,生产线供给收缩趋势有望延续

玻璃玩家 2022-12-09
255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目前玻璃转为去库存阶段。市场预计短期内浮法玻璃下跌走势难改变,从供需情况看,随着高龄产线冷修进行,预计23年行业在产产能有望降至2020年低点,同时保交付将带动需求端向好,行业供需改善在即。从成本情况看,虽然玻璃价格略高于2020年低点,但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盈利远低于2020年。短期看,玻璃供需改善的拐点刚出现库存略高对价格构成制约,随着供需格局的改善,库存对玻璃价格的制约有望减轻。

01

基本面

库存方面,根据隆众资讯上周玻璃样本企业库存截止本周四环比上升1%至7257.4万重量箱,同比增加83.21%,折库存天数至上升至31.5天。

据隆众资讯上周浮法玻璃生产企业继续保持亏损状态,11月25日至12月1日期间,以天然气和煤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利润分别亏损250元和171元,以石油焦为燃料的浮法玻璃利润由正转负,每吨亏损65元每吨。

供应方面根据隆众资讯截止2022年12月1日,全国浮法玻璃日产量为16.1万吨,浮法玻璃行业开工率为79.47%,环比下降0.33个点,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0.55%至80.77%。

现货方面,12月7日华北地区玻璃价格少数下行,市场成交较为灵活,沙河德金价格持平,安全实业小板价格每吨下跌30元至1376元,大板价格每吨下跌36元至1452元,随着冬季消费淡季来临,库存压力使华北地区近期现货走势偏弱。华中地区价格维持稳定。

02

终端需求有所好转

利多因素:

房地产政策利好不断,政策保交楼或继续加速,玻璃终端需求有所好转。

利空因素:

近期1条产线放水冷修,但前期点火产线开始出玻璃,供应面呈现小幅增加态势。

当前玻璃日熔16.11万吨,较年初17.41万吨已下降了1.3万吨左右少量的计划外冷修产线,多是因为资金问题,导致无法承受持续的亏损因此2023年去产能的主导主要是大周期的产能退出,而由于亏损导致不得不冷修的产线较少,且仍有一定的储备产线。

然而在这种形势下,玻璃行业的产能出清之路仍旧进行得较为缓慢统计局口径全年玻璃产量较2014年仅同比下降5.39%。

2023年农历春节之前,玻璃行业势必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库存,而为了应对春节下游放假导致库存仍然不断累积,玻璃厂势必要进行甩货。

而自二季度开始后,地产修复预期或逐步回升,冷修开始放缓逐步会有储备产线点火四季度淡季后由于需求再度走弱,以及地产大周期走弱,整体产能去化或面临一定加速。

而在二季度开始后,地产修复预期或逐步回升,冷修开始放缓逐步开始有储备产线点火四季度淡季后由于需求再度走弱,以及地产大周期走弱,整体产能去化或面临一定加速。

其中平板玻璃占纯碱整体需求的52%,浮法玻璃占重碱需求的78%,压延玻璃占重碱需求的19%。

根据光伏玻璃听证会的投产计划,若完全按照计划去投产,则光伏玻璃23年将严重过剩。

从政策面和行业基本面来看,光伏玻璃产线不会完全投产其次,玻璃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未来能耗双控政策是否会对光伏玻璃生产线形成新的约束也存在不确定性当产能过剩,库存持续累积,考虑到玻璃产线不能轻易启停的情况,价格会倾向于下降;利润降低后,玻璃厂投产新产线的动力不足,产能投放延缓因此我们保守估计,2023年需求所需日熔大致就是光伏玻璃投产日熔,根据23年新增装机量301GW估计,光伏玻璃日熔需达8.09万吨。

因此玻璃总日熔预计将在23万吨左右,和2022年总日熔相差无几。

03

上游材料成本

玻璃价格走弱、成本上涨,盈利已至底部

2021Q3以来,房地产竣工节奏放缓,玻璃需求端疲软,价格持续下降。截至2022/12/01,全国浮法玻璃市场均价为1593元/吨,同比下降24.4%,较2021年9月价格高点约3068元/吨,下降48.1%。从库存上来看,2022H1需求走弱而冷修产线较少导致库存持续积累,2022年7月中旬,玻璃企业库存达到年内高点8111万重量箱。2022H2,产线冷修加速,库存上涨趋势放缓。截至2022/12/01,全国玻璃企业库存为7257.4万重量箱,同比增长54.4%。从盈利的情况看,虽然当前玻璃价格略高于2020H2低点,但是成本端的纯碱,天然气,重油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该行预计目前行业的盈利低于2020H2低点。

隆众资讯数据,6月纯碱均价涨至2900元/吨,此后开始回调。截至11月下旬,全国轻质纯碱市场均价约2650元/吨、重质纯碱约2750元/吨。预计短期内,国内纯碱供需维持平衡,库存保持低位,价格持稳定运行为主。目前,全国普通浮法玻璃用砂均价约175元/吨,光伏玻璃用砂均价约250元/吨,受地理位置和运输成本的影响,各地价格差异明显。

天然气、煤炭、石油焦是玻璃制造行业的主流燃料,燃料成本约占玻璃生产总成本的30%。今年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波动明显,管道工业天然气价格相对稳定。随着气温下降,北方全面进入采暖季,国内供应方面有所增量,预计短期内天然气供需双增,价格震荡偏强运行。年初石油焦的价格强势上涨,4月份部分炼厂迎来检修计划,再次加剧了石油焦供应紧缺,此后价格以回落为主。据生意社数据,月末石油焦基准价为3626元/吨,较月初下降幅度约3%。

总的来看,玻璃行业上游的主要原、燃料仍位于成本高位,短期内亏损难见较大改变。截至11月末,全国以浮法玻璃为例,天然气为燃料的产品亏损约235元/吨,以煤制气为燃料的产品亏损约180元/吨,以石油焦为燃料的产品亏损约65元/吨。

04

下游房地产市场

“保交房”促竣工,玻璃需求回暖

2022年房地产市场低迷,浮法玻璃因此需求不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投资角度看,全国房地产投资额仅在今年2月份同比去年有3.7%的增幅,1-9月其他月份同比跌幅均超10%。从施工角度,4月份起,房地产累计施工面积同比跌幅也不断扩大。但2022年11月以来,政策端对房企融资放开等一系列宽松政策推动“保交楼”落实,房地产竣工端修复逻辑具备较强确定性。另外,从房屋新开工到竣工大约2-3年的时间周期来看,2021年上半年的房地产新开工高峰将逐渐在2023-2024年演变为竣工高峰期。玻璃作为典型竣工端的建材,需求将有望获得加速回补。

05

生产线动态

2022H2冷修产线超预期,供给收缩趋势有望延续

整体来看,2022年内冷修产线较多,超出市场预期。从冷修节奏上来看,2022H1冷修产线较少,2022Q3玻璃企业冷修现象较为集中。短期来看,2012-2014年新投产产能高峰将陆续进入10年以上的高龄窑炉冷修高峰,全国浮法玻璃产线10年/9年/8年/7年以上未冷修产线分别有29/18/22/23条,日熔化量分别为3175/12400/15250/15300T/D。预计在行业库存仍高、盈利底部承压的情况下,玻璃企业具备较强的冷修动力,预计2023年仍将有一批高龄窑炉进入冷修阶段,假设10年以上窑龄的产线全部冷修,则行业在产产能收缩至2020H2水平。

文章来源: 玻璃江湖,天富期货,中邮证券,隆众资讯,和邦正知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玻璃玩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