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业务再拆分,机器人将于创业板上市,两板斧能否“砍”动千亿空间?

机器人世界 2022-12-10
3408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市值3000多亿的海康威视,其“一拆多”资本布局再进一步。

12月9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公布称,公司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海康机器人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此次分拆完成后,海康威视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海康机器人的控股权。

海康威视同时表示,通过此次分拆,海康威视将进一步聚焦主业,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强大型复杂智能物联系统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同时,将海康机器人打造成为公司下属从事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并充分借力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海康机器人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海康威视加大了对创新业务的孵化力度,创新业务阵营包括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并在智能家居、机器人、汽车电子、消防等领域取得一定优势。

截至目前,公司旗下主营智能家居产品的萤石网络科创板首发已经获得通过。

萤石网络的成功过会,为海康机器人再次分拆打下了良好基础。资料显示,海康机器人主要聚焦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用户提供服务。截至目前,海康威视直接持有海康机器人60%的股权,是海康机器人的控股股东。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海康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52亿元、15.52亿元和27.40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 0.45亿元、0.65亿元、4.82亿元,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上半年,海康机器人实现营收17.66亿元,同比增长44.75%。

凭借海康威视多年来的技术积累,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领域具备较强的软硬件产品优势,目前形成2D视觉、3D视觉、智能ID三大产品线,产品包括工业相机、智能相机、智能读码器、立体相机、视觉控制器等;软件则包括自主开发的VM算法平台和满足物流企业中各类复杂场景的柔性读码需求。

资料显示,今年9月9日,海康机器人已经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同时正式向浙江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并于2022年9月30日获得受理挂网。

5个创新业务营收超10亿

两个创新业务正分拆上市

海康威视12月9日晚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所属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议案》。

相对于6月10日公告的信息,此次通过的议案进一步确定了海康机器人的上市发行规模,即本次发行股数占海康机器人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还确定了发行募集资金的用途,即拟用于海康机器人智能制造(桐庐)基地项目、海康机器人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一代移动机器人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等。

本次分拆完成后,海康机器人仍为海康威视控股子公司,海康机器人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仍将反映在海康威视的合并报表中。

此前,萤石网络于6月6日科创板IPO首发过会,6月23日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9月30日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根据规定中止发行注册程序。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萤石网络物联云平台接入IoT设备达到1.59亿台,视频类IoT设备接入量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萤石网络物联云平台用户数量突破9000万名,月活跃用户突破3500万名,“萤石网络云视频”应用中的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超过150万名,开放平台注册的境内外行业客户超过20万名。

目前,海康威视有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八大创新业务。海康威视称,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创新业务整体在全公司的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正在成为公司越来越重要的增长动力。

2021年,海康威视有5个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亿、净利润为正;同时,公司研发投入82.52亿元,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为10.13%,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超过2万人,占公司总人数近50%。

2022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营业总收入同比仅增长9.9%,净利润同比下降11.14%。但在同期,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收入达70.1亿元,同比增长25.6%;创新业务占比达到18.8%,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点。

其中,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业务工业属性较强,收入分别达到17.7亿元、13.6亿元、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8%、32.2%、49.2%;萤石和存储业务属于To C业务,受到消费低迷的影响,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9.6亿元、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7.1%。

对于随着新业务独立上市,母公司会不会被削弱甚至空壳化的担心,海康威视10月29日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智能物联是公司的业务定位,从基础的底层技术的储备、产品线的安排、产品业务的分布角度来讲,创新业务只是智能物联的一部分特殊的业务场景,绝大部分的业务场景都在主业这里,未来海康威视仍然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海康机器人的两板斧: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

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是海康机器人的两大核心业务方向,其方向都是当下“香饽饽”级别的赛道。

“智”造时代来临,产业转型升级内在需求,疫情冲击的外在因素,让自动化物流需求持续旺盛,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将持续保持40%以上的增长。

在机器视觉领域,海康机器人聚焦工业传感,以工业相机为载体,主要在物流读码、工业读码应用方面探索。

3C制造、光伏、锂电等都是机器视觉应用的重要领域。而在这些动辄千亿以上规模的市场里,哪怕能拿到1% 的市场份额,对海康创新业务来说,也是一次新的飞跃。

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海康机器人瞄准制造业和场内物流,以潜伏、移载和叉式三大硬件产品线和机器人调度系统RCS、智能仓储系统IWMS 两大软件平台,深耕在汽车、3C电子、新能源、商超、各类垂直电商等细分行业。软硬产品结合,可以看出,海康机器人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产品矩阵。

海康机器人总裁贾永华表示,海康机器人通过AIoT、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快速响应,能实现生产效率、质量的提升,渗透更多场景,为用户带来价值增益。也就是说,海康机器人会用多元的能力更为深入地把帮助政府之外的企业、商家,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海康机器人服务客户数量已超1500家,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产品全球累计出货量超30000台,可以说在移动机器人向新行业“攻城拔寨”的路上,总能看到海康机器人的身影。

海康机器人为何谋求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应用情况而言,国内AMR在工业物流领域的应用并不多,产业规模较小。AMR起步较晚,技术相对来说还没有那么成熟,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期。

这传达了什么信息?也就是说,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市场增量有限,但技术方面仍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在这期间若没有稳定的资金链维持,可能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从竞争格局来看,各大厂商落地速度加快与规模提升,市场的内卷加剧,未来两年将是移动机器人厂商差距形成并逐步拉开的关键时期,如今节点正处于这一赛道卡位关键期。

综合以上原因,也就不难解释海康机器人为何选择这一时间谋求上市了。

关于未来发展,海康机器人表示,除了AI、3D 以及多光谱等技术上的大力研发之外,还会注重生态上的建设,逐渐从以采集成像为核心的产品布局向以 VM 视觉开发平台为核心的生态建设迈进。

实现行业生态化,并非易事,企业除了思想格局上的高屋建瓴,同时也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支撑。财力是支撑前提,没有真金白银的积累,生态化建设无疑是空中楼阁,而海康机器人一旦成功上市,不仅利于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使其自身更好地独立运营,也能拓宽融资渠道,从而助力生态化建设。

一手好牌已在握,但最后输赢如何,要看海康机器人如何运筹帷幄了。

多重驱动,工业机器人未来可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在供给端,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达366044套,同比增长44.9%。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24.8万台,同比增长46.1%,预计2022年市场销量有望达到30万台。

在需求端,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增速近20%,中国是全球较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销量的比重为52.88%,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销量的比重将提升至56.19%。

政策加码,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或达千亿,2021年底,政策加码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将达到1051亿元左右。

总体来看,工业机器人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同时也是提升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的加速建设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多重驱动下,未来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千亿,相关企业可重点布局。

文章来源: 中国工业报,每日安全资讯,财经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机器人世界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