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汽车产业如何绿色发展?

番茄爱车 2022-12-12
4004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汽车行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碳排放总量增长快、单车碳强度高的特点,是中国践行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领域,要实现汽车行业碳中和,需要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密切配合,实现产业链整体向绿色低碳转型。

汽车行业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攻克的重要领域,交通运输体系节能减排尤其需要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作为支持。双碳目标给汽车行业带来转型扩张的机会与规划控制的挑战。

一、“双碳”与汽车环保政策简析

1、国际气候变化政策和国内“双碳”政策重要时间节点。

这个节点是始自1988年,当时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的政策咨询委员会,就是众所周知的IPCC。IPCC出了几次重要的报告之后,慢慢使气候变化得到国际社会全面重视,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中国1992年加入。1997年,联合国就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来确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的责任,再到2015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通过了《巴黎协定》,对具体怎么来实施,来保证未来本世纪末、本世纪中叶,做出了具体的路线图和工作要求。

大家可以看到图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以及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是逐渐增高的,很多发达国家在降低,而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还在蓬勃发展,所以中国目前的排放大约是占到全球排放的三分之一。

现在说的是国内“双碳”政策的重要节点,从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减碳的工作意见》以及《关于2030碳达峰的行动方案》,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文件。后面就是从中央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省和各地的一些政策。

2、这些政策实际上构成了“1+N”的政策体系,“1”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2个文件,“N”就是68个文件,其中中央36个,地方32个。

第一类,重点领域;第二类,重点行业;第三类,财政、金融、科技、统计等政策;第四类,地方区域。

3、最近,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0》,这个解读把气候变化分为五个方面的步骤。总之就是从监测和风险管理预警,再到提升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再就是改善提升经济社会体系来适应气候变化,然后再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格局,再到战略实施共五个步骤。

4、汽车产业在构建“1+N”政策体系的重要性。

这个“1”,中央的两个文件里面都对汽车产业提出了节能减排等各方面的要求。有些专门的文件,绿色交通、综合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城乡建设的、绿色发展的方案。还有其他的相关文件,总之中央“1+N”政策里面许多都对汽车行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或间接的要求。

5、汽车产业相关标准

在汽车行业推进环保工作,主要是通过几个重要文件来推进清洁生产、清洁运营、技术进步,如国办【2010】发布的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特别是对重污染汽车、重型汽车,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里面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怎么淘汰、怎么进步、怎么提出明确要求。

对汽车方面如何让它环保、绿色、低碳?则主要通过排放标准的控制,国五标准什么时候实施、国六标准什么时候实施,汽车行业的更新换代,尤其是污染防治的标准要求提升很快。在这里面就是交通行业碳排放的情况,其中道路交通的排放占了很大比例,大家知道有一段时间国务院推国六,要大大减轻公路的运输量,大大增加铁路运输量,可能对汽车工业也有潜在的影响。

标准主要是保障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运行,还有比如说车内控制质量标准,可惜的是《乘用车空气质量标准评价指南》是一个推荐性的标准,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我觉得作为消费者来说,可能对这一点是特别关注的。

再就是国家双碳的“1+N”政策,也对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做了许多规定和要求,是从各方面综合管理、综合提升的很好政策体系与框架。

6、汽车行业“双碳”目标跟联合国17个可持续目标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目标7是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目标9是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比如说电动车的电动桩、充电充气站。还有其他三个目标: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都是跟汽车行业的"双碳"发展密不可分。

二、汽车产业与绿色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我们国家的汽车产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首位。整车生产如何带动促进供应链产业绿色化、低碳化?

(1)绿色供应链。发动机、车架、内饰、座椅、轮胎的等这些配件是我能想到的主要方面,还有电池。电池也是绿色供应链、电动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绿色生产。氢能源车、传统燃油车、电动车、油电混合车,是不是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它的绿色生产:车身、车体的安全、内饰材料的环保、动力性能的效率、尾气处理、高效节能等等,包括重型车、特种车辆的电气化、清洁能源化。特别是燃油车尾气处理,车内清洁空气,电动车生产等方面。

(3)绿色销售。如何让销售过程更加绿色化,环保集约化的设计、绿色低碳运输,怎么样运这些车,是通过火车、汽车,个性化地定制等等。

(4)绿色维修。怎么绿色维修车辆维修的便利性、环保型,汽车配件的生命周期;废机油、废棉纱的安全环保处置;替换配件的安全妥善处置,负压喷漆、洗车水循环使用等等。实际上上面整车能源类型、整车能耗、整车空气质量、整车技术升级的可能性,这既是维修过程中要考虑的,也是生产过程中要考虑的。

(5)绿色换新。以旧换新的政策。

(6)绿色回收处置。废旧车辆安全环保拆解处置,国家有标准、有规定、也有年限。

三、多数车企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汽车产业减碳,离不开供应商、车企、政府、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努力,这其中,车企作为汽车产品的直接提供商,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多家车企集团均对外公布了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时间表,多数企业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锁定为2050年,小部分企业提前至2040年,如沃尔沃和通用,奔驰则宣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为2039年,这一时间点比大部分车企提早5年以上。

为如期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车企们需要从原材料供应、生产环节、出行环节、回收利用等方面制定系列措施。比如,丰田为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分别在2025年和2030年设置了一个里程碑,其中规定2025年在全球的电动车销量超过550万辆,全球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较少30%以上;2030年,丰田将推出30款BEV车型,销量达到350万辆,全球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减少35%。

大众为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围绕气候变化、资源、空气质量和环保合规四个维度制定了全生命周期的减碳行动,并推出了2030“NEW AUTO”战略。大众在2030“NEW AUTO”战略中提到,将于2026年推出可拓展平台SSP,旗下所有品牌和级别的车型都将基于这一超级平台打造,到2030年大众在中国的电动车产品销量占50%。

日产也提出要在2050年实现整个企业运营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日产汽车公司董事会成员,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日产汽车计划在2030年代初期实现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核心市场新车型100%电驱化,同时用不断创新的技术对工厂进行改造,将“日产智能工厂”引进到全球主要工厂中,到2030年日产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9年将降低40%。另外,日产汽车目前还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全面的电动汽车车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优化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完善能源管理,对车载电池的再加工、再循环、再销售、再利用的循环使用模式等。

四、对汽车产业减碳的四点建议

汽车产业由于供应链较长,给减碳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能源端、技术端与用户端的相互促进与牵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等为汽车产业达成双碳战略带来较大挑战。基于目前汽车行业在减碳方面面临的压力与挑战,、研究院分析师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建议一:增量市场应尽可能为电气化技术甚至是零碳技术。

增量市场应尽可能为电气化技术甚至是零碳技术,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目前促使车企石油用量在2025年前达峰是利用碳达峰之前拥有3年平台期来调整过渡确保碳中和的关键,车企提前5年实现石油用量达峰,可以让其拥有一段时间相对较长的平台期,以便于调整产品结果,并为技术布局和转型提供过渡时间,避免后期因时间不充裕而对产品进行一刀切。

另外,过渡期内的增量市场应主要以电气化技术和零碳技术为主。根据预测,2050年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将达到峰值,届时的市场保有量约为4.1亿,也就是在目前保有量的基础上增加近2亿辆,如果过渡期内增量市场是以电气化技术和零碳技术,那么将有效降低汽车产业整体的碳排放。

建议二:构建以清洁电能为主体的能源补给网络,实现源头零碳

各大车企在实现碳中和的行动中都会提到大幅提升电动化产品的销量占比。虽然新能源车型的普及是汽车产业减碳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中很大比例来源于火电,这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车的碳排放重点转移到了电池生产和电能供给方面,因此,要实现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内的碳中和,必须构建以清洁电能为主体的能源补给网络,实现源头零碳。

现阶段,国家和企业层面都在加速创建充换电站补能体系,近期目标是通过企业自建和兼顾市面上已有的第三方充电桩的方式,逐步形成慢充、快充、超级快充和极速快充的电能补给网络;中期目标是快速导入可再生清洁能源,实现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消费替代和清洁电能对火电的生产替代;远期则着眼于利用V2G等技术实现削峰填谷,并将车载分布式储能与住宅、办公楼、工厂、商场等场所形成能源联动网络,从而降低社会整体的电能消耗。

建议三:大力发展低碳和零碳技术,实现出行零碳

面对双碳压力,优化产品结构、发现新型动力,已经成为各大车企的共识。前文提到的丰田、大众和日产为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均提出要加大电气化车型的销量占比,同时在生产技术领域制定了应对策略。

其实,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减碳的目标路径也不尽相同。传统动力汽车的首要目标是降碳,在产品层面可以从淘汰油老虎车型、逐步减少传统车型的销量占比入手;混合动力汽车是向低碳迈入的关键一步,则需要企业重点发展多样化的混合动力车型;最终要实现零碳,则需要更多BEV和FCEV产品的加入,企业也要适时开发e-Fuel燃料内燃机车型。

建议四:建立原材料供应体系闭环机制和完善的碳抵消机制,实现生产和企业零碳

如果着眼于整个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减碳行动,除了优化产品供给端和出行端,建立原材料供应体系闭环机制和完善的碳抵消机制也同等重要。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生产端建立材料回收体系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可以形成汽车原材料供应的闭环管理,同时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企业端形成有效的碳抵消机制对汽车产业减碳同样重要,车企或供应商应适时布局可再生能源项目,以获取一定的碳抵消配额,用以抵消超额排放的二氧化碳。

文章来源: 盖世汽车,易观分析,中国能源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番茄爱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