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行业何去何从?未来哪些企业将快速被市场淘汰?

材料铺子 2022-12-16
2901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瓷砖零售渠道在全渠道销售中占比持续下滑,与此同时,门店租金、仓库租金、员工薪资等各项成本一路高涨,经销商“手头有货就能躺着挣钱”的时代早已落幕。再加上近年来陶瓷行业各类产品“风潮”此起彼伏,产品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品牌的产品线越拉越长,不少经销商的库存已经处于非良性状态,开始选择少备货、清库存和缩减仓库面积,新入行的经销商在库存方面表现得尤为谨慎和保守。那么,瓷砖行业还有没有未来?

瓷砖产业概述

在世界建筑陶瓷行业中,意大利、西班牙是传统瓷砖强国,一直以其高品质和原创设计引领世界瓷砖风潮。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瓷砖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主要瓷砖生产基地。其中,中国的瓷砖产销量远大于亚洲其他国家,为世界上最大的瓷砖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我国建筑陶瓷产业过去集中在佛山、博山(淄博)、唐山、晋江、夹江、上海,即“三山两江一海”。由于清远、梅州、河源和高要等优质原材料产地、贸易发达、手工业历史悠久,广东较早形成了在国内外占据重要地位的陶瓷产业。随着国内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深化,建筑陶瓷产业开始向全国扩张,逐渐形成较为均衡的地理格局。从 2020 年国内陶瓷砖产能的分布来看,除了广东、福建之外,江西、四川、山东、广西等地区均已成为建筑陶瓷的重要产地。陶瓷砖产能排名第一的广东,也从过去建陶产业单一集中在佛山地区,转变为拥有肇庆、佛山、清远、江门四大产区的格局。产业格局均衡化,较为有效解决了传统产区生产线过于集中带来的矿产资源、人力环境、空间土地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实现行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瓷砖市场品牌林立,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从整体来看,我国建筑陶瓷行业集中度低,行业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

瓷砖市场规模总体概况

瓷砖作为一种装饰建筑材料,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更需要给消费者以别致的体验和可靠的品质,大理石瓷砖,与仿古瓷砖、木纹瓷砖等丰富了瓷砖的产品线,未来瓷砖的品类越来越丰富多彩。对于各瓷砖生产厂家自身而言,必须要找准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品牌定位,建立独有的品牌个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占据和拓展市场。

2021年中国大瓷砖总收入近3414.78亿元,产量近81.74亿平米。瓷砖产品按照表面是否经过烧釉处理分,可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其中釉砖可进一步根据产品的吸水率细分为瓷质有釉砖及非瓷质有釉砖,而釉砖又可以分为抛晶砖、抛釉砖、仿古砖等,非瓷质有釉砖又分为瓷片和小地砖等。其中,有釉砖占最主要的部分。在2021年,有釉砖的产量为7,576.5百万平米,这一部分在2028年预计将会达到7242百万平米。

瓷砖广泛应用于住宅、商场、酒店、写字楼、大型场馆及市政工程等建筑装饰装修,其中住宅是陶瓷砖的主要下游应用场景,2021年占到瓷砖需求的近83.75%。

瓷砖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中国国内主要是马可波罗,东鹏,帝欧家居(欧神诺),蒙娜丽莎和新明珠等主要企业,前十家企业收入占中国约14.02%的市场份额。

在收入方面,中国瓷砖市场在2021年价值3414.78亿元,预计到2028年价值3,049.44亿元,从2022年到2028年平均年增长率-2.87%。在产量方面,中国瓷砖在2021年达到约8,174.0百万平米,预计在2028年达到约7737.2百万平米,CAGR为-1.80%。

消费层面来说,目前华东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2021年占有34.59%的销量市场份额,之后是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别占有21.74%和15.17%。

瓷砖行业有没有未来?

最近两年,行业洗牌的速度确实在加快,看相关协会的统计数据,企业数量确实在减少,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1048家,较2020年,45家退出市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统计数据)。企业肉眼可见的地在减少,因为开发商频频爆雷,不少瓷砖企业严重受拖累,尤其是开发商战略集采销售占比较高的公司,虽然出台了“以房抵债”等措施,对于瓷砖企业来说,仍然是损失惨重。但是这好像也不至于造成瓷砖行业没有未来这么一个后果。

撇开整个行业有无未来先不谈,对于哪些企业能够生存下来这个问题,有业内资深人士也表达过一些观点,比如,未来无特色、无品牌、无规模的企业将沦为代工厂并逐渐退出市场,从这点上来看,至少部分瓷砖企业是没有未来了。

至于消费者端,从我身边几位朋友的装修经历来看,他们在装修的时候,都会跑来跟我咨询,怎么选瓷砖?某某品牌的砖怎么样?好像也还没有到完全不问品牌,随意购买的程度,至于装修公司全包,确实也有朋友是选择了装修公司提供的材料包,在材料包的选择中,也还是很认真的考察了每个品牌,包括品质、价格等等。从这点来看,瓷砖品牌在不同的消费者那里还是会有一些不同的认知的,至少很多人还是很看重品牌的。

从瓷砖企业目前的销售占比来看,通过代理商实现的零售占比仍然很高,代理商在选择品牌的时候仍然会考察每个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政策,在“要不要做品牌”这个瓷砖行业的亘古命题上,大部分有追求的企业从一开始还是选择了做品牌。从目前行业的头部品牌来看,马可波罗、蒙娜丽莎、冠珠、东鹏、诺贝尔都还是比较重视零售市场的,同时也是在终端市场影响力比较大的品牌,此外,还有像简一、金意陶这样以品类和特色突围的品牌,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似乎可以证明,瓷砖品牌的求生欲还很强,瓷砖行业还是有未来的。

另外,从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来看,形势似乎还比较乐观。作为国内陶机装备的龙头企业,科达最近公布了2021年财报。科达制造于2002年10月10日上市,其发布的公告显示,2002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17亿元和0.37亿元,对比其2021年的营收97.97亿元和净利润10.06亿元,19年间分别增长44.15倍和26.19倍。2021年,科达制造净利润达10.06亿元同比大增284.60%,成为陶瓷行业首家净利润突破10亿元的上市企业。

十九年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国内瓷砖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快速扩张。2021年,科达制造在机械装备行业的营收达到了58.95亿元,占其总营收的60.17%。此外,2021年其压机、抛光机、窑炉产品的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66%、30%,陶机业务各经营单位满负荷生产。有内人士分析,国内瓷砖行业多年来快速增长的一个原因是相关配套产业尤其是陶机装备的国产化比较成功,配套产业的日渐成熟和完善带动了瓷砖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升级,比如国产大吨位压机的成功上线,助推了岩板等大规格瓷砖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市的速度,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如果仅仅是从配套产业来看瓷砖行业发展可能还过于乐观,因为瓷砖毕竟是一个相对高能耗的产业,尤其是在“双碳”背景下。

“十四五”期间,能耗指标、“碳交易”将成为各级政府调控行业布局和发展的重要抓手。能耗指标收紧、碳排放实施市场交易,将加快建陶行业高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未来的陶瓷行业,企业要发展、扩张产能,首先必须要考虑到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即使有供给、有订单,没有能耗指标或能耗不达标也将无法生产,新线投资会变成空中楼阁,旧线的改造也会变得举步维艰。而那些能耗不达标的企业,也极有可能在新一轮能耗监管的风暴中被淘汰出局。

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的指标是看资本是否愿意投入,一个简单的指标是上市公司数量。目前来看,定制家居行业是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家居细分品类,瓷砖则相对较少,除了蒙娜丽莎、东鹏、帝欧,以及被天安新材收购的鹰牌陶瓷,被海鸥住工收购的冠军磁砖,马可波罗和新明珠也启动了上市进程。当然,资本是把双刃剑,是被资本整合还是整合资本,一切还为时尚早。

瓷砖行业还有未来吗?对于很多陶瓷人来说,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大家在“生产、销售、搞钱,再扩张、再生产、再继续搞钱”这样的循环里忙得团团转,根本无暇思考,当然,如果不认真思考自身的定位,无规模、无品牌、无特色,确实有可能没未来。

文章来源: 家居哲说,恒州博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铺子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