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合围世界杯: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中国赞助商却“赢麻”了

车评速递 2022-12-19
1720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这届世界杯,除了中国足球,其他好像都能找到中国的影子。

12月18日23:00,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在卢赛尔体育场打响,高卢雄鸡对阵潘帕斯雄鹰。双方在120分钟内打成3-3平。最终点球大战中,阿根廷4-2战胜法国,时隔36年摘得第三座世界杯冠军奖杯。梅西也终于完成加冕球王宝座的最后一块拼图,生涯就此了无遗憾。

与阿根廷球迷们一样激动的,还有众多赞助商。本届世界杯,阿根廷队备受中国品牌青睐,共有八家品牌成为其中国区合作伙伴,是历届世界杯以来签约中国区赞助商最多的一支队伍。

在这场为期近一个月的足球盛宴中,中国制造靠实力“出圈”,成为了赛场外的明星。从连通市区与球场的公交车,到观看比赛直播的电子产品,再到球场外售卖的世界杯周边产品,“中国制造”的身影随处可见。更可喜的是,“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亮相,更凭借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满堂喝彩。

1、家电业

佛山家电企业万家乐初次亮相世界杯赞助舞台,便成功押中“潘帕斯雄鹰”。推出了“阿根廷加冕、万家乐立免”主题营销活动,成功致敬上一届世界杯创造营销神话的华帝(“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

当然,也少不了“老面孔”。今年3月份,万达体育中国公司与阿根廷足协达成合作协议,成为阿根廷国家队在中国的独家商业合作伙伴。有业内人士透露称:“阿根廷这届世界杯很多单,幕后都是万达体育谈的,他们作为国际足联顶级合作伙伴有很多独特的资源,在国内有比较多的品牌资源。”

2、食品业

盼盼食品成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中国独家休食合作伙伴。伊利集团则是其首个中国乳业合作伙伴,公布的新品牌形象广告中,由梅西、马丁内斯和迪玛利亚组成的阿根廷三人组正式亮相。

每一届世界杯,都是老对手“相爱相杀”的营销比拼,耐克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我国两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也“暗中较劲”,围绕足球方面进行营销,包括不仅限于世界杯主题包装的牛奶、奶卡等。

前者除了赞助阿根廷队,还一举签下葡萄牙、德国和西班牙三支球队,同时将C罗、内马尔、本泽马、武磊、贝克汉姆(已退役)等知名(前)球员作为代言人。不同于伊利的“广撒网”,蒙牛走的是个人合作路线,签下梅西和姆巴佩担任代言人,这也是世界杯决赛舞台上最闪耀的两位明星,“今晚彻底不慌了”的广告语更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作为世界杯首个乳业赞助商,蒙牛凭借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影响力成功扩张海外市场,今年卡塔尔世界杯,GlobalData数据显示,仅赛事赞助费用,就投入6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

3、车界

卡塔尔世界杯赛事前两周,就有76.5万名外国球迷入境卡塔尔。整个赛事期间,入境的外国球迷数量预计将超过100万。凭借“球迷一卡通”,他们可以免费乘坐卡塔尔公共交通。自2006年借助多哈亚运会契机进入卡塔尔市场、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中国客车,成为球迷在市区出行、往返球场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组委会指定的世界杯看球专线的服务用车。苏州金龙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姜海峰表示:“我们有超过6000台客车服务于本届卡塔尔世界杯,除了多哈市内公共交通和世界杯组委会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的接驳任务,我们还重点承担了世界杯看球专线的服务工作。这条专线连通多哈市五个重点区域 主要球迷住宿地 八座世界杯球场和主要交通枢纽,我们共有超过2000台客车服务于这条专线,每天运送旅客约20万人/次,在高峰时期,每天接送球迷近25万人/次。”

4、能源界

2015年起,卡塔尔开始在沙漠中修建全世界最大的饮用水水池,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承建了卡塔尔超大型战略蓄水池中的E标段。现在,这个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大单体水池,为今年世界杯现场的球迷们供应着充足的清洁水源。

5、建筑界:决赛场馆

见证大力神杯最终归属的决赛场馆——卢赛尔体育场,位于距离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北15公里的卢赛尔新城中,是本届世界杯的主球场,可以容纳9万多名观众,总共举办十场比赛(包括六场小组赛)。

卢赛尔体育场是由中国铁建的全资子公司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与卡塔尔当地HBK施工总承包公司联合承建。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经营范围遍及国内32个省区市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实现营收10200.1亿元,净利润246.9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2.05%和10.26%,排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9位、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第6位、2022年全球250家最大国际承包商第10位。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铁建已承建1000多项海外工程。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即将谢幕,但产业竞争、资本角逐的赛道永不休眠,中国制造正在酝酿新的突围——一起努力、逐鹿全球。

文章来源: 新潮商评论,国际在线,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车评速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