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维度超越GPS系统,国内导航定位领域北斗的新故事才开始?

通信资讯馆 2022-12-29
2452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近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1月,北斗卫星在民用导航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北斗系统还在平均单次定位调用卫星数量、民用定位精度等多个维度超越GPS系统,正式实现了对于国内导航应用定位的全面主导,在导航出行这一民用领域已广泛普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有128款支持北斗定位,其出货量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8%以上。

比如,在国内定位导航方面,高德地图车道级导航服务,就应用了北斗系统亚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参考站修正信息,经过融合和解算后,实现定位精度从5-10米的道路级,进化到1米以内的车道级别。这也是国内首个可完全在智能手机上实现的车道级导航服务。

据了解,用户在使用高德地图导航时可查看当前所调用的北斗卫星数量,以及具体编号、方位角、高度角、频点、信号强度相关详细信息。也就是说,你能随时知晓几号北斗卫星为您定位。

深化发展下一代北斗系统,预计2035年全面建成综合时空体系

11月4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发展下一代北斗系统,预计目标是2035年全面建成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综合时空体系。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并就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白皮书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北斗系统,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提供高弹性、高智能、高精度、高安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更好惠及民生福祉、服务人类发展进步。

白皮书说,构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发展多种导航手段,实现前沿技术交叉创新、多种手段聚能增效、多源信息融合共享,推动服务向水下、室内、深空延伸,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弹性智能、安全可信、便捷高效的综合时空信息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冉承其在会上表示,目前,北斗三号在轨卫星,加上超期服役的北斗二号卫星,一共有45颗卫星在轨提供服务,系统性能很好。中国已经安排备份卫星的投产或研制,明年计划发射3到5颗卫星,进一步强化星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他强调,后续,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发展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综合时空体系。北斗系统依然是核心,并将把所有与时空信息有关的新兴技术,全部纳入该体系里一体统筹,同步发展,加快发展,预计目标是2035年全面建成综合时空体系。

冉承其说,“到时,我们希望无论是在水下、地面、室内、空中,甚至遥远的太空,都有‘北斗’,都有中国的时空体系。”他还表示,未来考虑把低轨星座纳入进来,构建一个高中低轨的导航星座,通过高中低轨星座的融合以及与移动通信、低轨通信的融合,提供一张高精度、高可靠、强大的时空网,实现更高精度定位,让全世界用户都能分享。

北斗赋能万业,终造就了一个独步全球、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北斗系统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一部逆袭史。GPS 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 95% 以上,彼时,北斗系统几乎不值一提。到 2016 年时,情况还没有大幅改善。受限于当时北斗系统的覆盖范围与服务能力,数据显示,2016 年前三季度,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 759 款,仅占同期申请进网的全部手机比仅为 21%。即使在支持北斗的设备上,北斗也只是作为 GPS 的辅助存在。

虽然 GPS 并不直接收费,但通过高精度使用授权,接收器、芯片等生产商的纳税等方式,美国依然可以靠着 GPS 长期 " 躺赚 "。

商业利润之外,定位系统技术长期由美国公司主导,相关的定位信息也掌握在它们手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动,这其中暗含的风险也逐渐增长。于是,在这场围绕全球定位系统的竞争中,北斗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行业的积极支持。

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终端设备:手机,就见证并参与了北斗系统从 " 辅助 " 成为中流砥柱的过程。2013 年之前,全国没有任何一部手机能够使用北斗导航。2014 年,三星宣布将在 Galaxy Note3 国行版的两个型号中支持北斗系统,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支持三大定位系统的手机产品,几乎同期,中兴、华为相继推出支持北斗系统的国产手机。2015 年,华为推出的麒麟 930 芯片开始支持北斗,北斗手机芯片完成了国产化。

此后,国内主流手机品牌陆续接入北斗系统,占比数字也在不断提升。到 2020 年,80% 的手机芯片都已支持北斗,主流手机厂商仅有苹果不支持北斗。

这样的傲娇也没有持续太久。迫于用户和市场压力,2020 年 10 月,苹果在秋季发布会上发布的 iPhone12 正式内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 2022 年上半年,新进网手机中有 128 款支持北斗,出货量合计 1.32 亿部,占比达 98.5%。短短六年,北斗在手机中的占比增长超过 4 倍。

除了手机以外,智能汽车也正在成为卫星定位系统的另一个主要场景,如今,包括小鹏、比亚迪在内的诸多国内汽车以及运营车辆都已接入北斗系统。

北斗系统的崛起,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北斗系统在手机和车机上最直接的应用场景,地图导航 App 堪称北斗技术最大的受益者。

从第一批智能手机接入北斗系统开始,高德地图等国内导航 App 就开始积极使用北斗系统。相较于 GPS,北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虽然黄金频段多被 GPS 和格洛纳斯占据,但北斗系统采用的定位技术更先进,卫星数量更多,能够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基于北斗系统的技术能力,高德地图们也开发出更多提高用户体验的科技创新性功能。2021 年 10 月,高德地图推出了 " 车道级导航 ",即在北斗系统的加持下,将原本 5-10 米的道路级精度提升到了 1 米以内的车道级别。通过这一功能,高德用户得以在立交桥、多车道路等一些传统导航难以驾驭的路况下得到更精准的引导服务。

人造卫星的定位能力离不开计量时间的原子钟。在北斗身上,时间转化为空间定位,定位能力最终又 " 重塑 " 为时间。高德利用北斗的定位能力,动态计算红绿灯的状态,推出了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在一些视线不好的场景中,有效帮助用户更好地预判下一步动向。

此外,高德还基于北斗系统推出了位置共享、骑步行精准定位等创新功能。目前高德地图每日提供的海量导航服务次数中,已有一多半是通过北斗系统主导实现的。诸如此类的黑科技技术反哺,也进一步夯实了北斗系统的全球领先地位,为后者的长期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斗在民用领域成为主导,这是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里程碑,其意义不仅在于上下游的直接收入,传递的更是关于自研技术的信心。

近现代史中,强者通过技术卡脖子的方式压制对手,案例层出不穷。这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但场上胜负却可能影响更为深远。对于北斗系统而言,日均 2100 亿次的调用,在国内导航定位领域实现北斗主导,只是新故事的开始。

文章来源: 略大参考,潇湘晨报,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资讯馆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