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纺织品发展空间巨大,这18种纺织高新材料却高度依赖进口

材料文献解读 2022-12-30
3155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据介绍,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

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依靠的却是材料的粗加工和终端产品的组装。目前大批核心关键材料还需依赖进口,我国关键新材料自给率仅为14%。

从冬奥会到航天航空,从深海下潜再到消防救灾……由特种功能纺织材料制成的防护服装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确保了运动员、航天员、潜水员、消防员生命安全,更能确保第一时间完成各类重大任务。

目前,尽管特种功能纺织材料服装已成为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研发的热点,但由于材料复杂、研发难度大,许多高端特种功能纺织材料仍需依靠进口,严重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下面18种纺织高新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1/碳纤维

简介: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一种物理性能优异的材料,能够耐受高温而不失强度,对一般的酸、碱有良好的耐腐蚀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多领域,对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障国防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中国高性能碳纤维都依赖进口。

2/ 聚酰亚胺(PI)

简介: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已经应用于各国航天航空领域以及美国军用舰船上的基本配置。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具备生产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能力,由于应用领域的特殊性,技术和产品都不对中国出口。

3/对位芳纶

简介:虽然我国目前也进行了国产化的研究与努力,但由于国外对我国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对位芳纶的国产化进程缓慢,产能不高,仍大量依赖进口。未来10年,国内的汽车、通信、高速铁路、航空和防护等领域将快速发展,对位芳纶的需求呈现旺盛的局面。

4/ 聚酰胺(PA)

简介:由于我国PA整体生产水平低,产量少,国内生产的PA不仅在数量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且产品的牌号和种类上更是稀少,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需要大量进口,且进口了呈快速增长势头。

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简介:我国生产的PBT可以满足地段电子电器产品的需求,但光纤级的PBT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

6/聚苯硫醚(PPS)

简介:PPS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汽车运输等领域获得成功应用。国内企业积极研发,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以往完全依赖进口的状况。但是,中国PPS技术还存在产品品种少、高功能产品少、产能急待扩大等问题。

7/聚苯醚(PPO)

简介:聚苯醚(PPO)是在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目前我国PPO及其合金的年消费超过10万吨,基本全部依赖进口。

8/聚乳酸(PLA)

简介:聚乳酸作为目前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价格最低的生物基塑料,是未来最有希望撼动石油基塑料传统地位的降解材料,也将成为生物塑料的主力军在中国,聚乳酸产业的发展要相对滞后,产业化规模很小,仍需依赖进口。

9/数码印花材料

简介:数码印花材料对于印花质量、喷印速度都至关重要,高品质的数码印花材料是喷印的基础。而当前我国数码印花材料基本依赖于进口。

10/丁腈橡胶(NBR)

简介:丁腈橡胶因耐油、耐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已经成为耐油橡胶制品的标准弹性体,目前国内产不足需,年进口量约4万吨。

11/聚碳酸酯(PC)

简介:由于我国PC生产的装置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抗衡,仍会依赖进口。

12/聚四氟乙烯(PTFE)

简介:我国PTFE生产与研究起步较早,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整体水平比较低,仍需进口。

13/高性能玻璃纤维

简介:与国际相比,我国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应用范围窄,仍需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14/聚氯乙烯(PVC)

简介:虽然我国PVC产能与产量大幅增长,但某些产品型号仍无法自给,需依赖进口。

15/聚芳酯

简介:目前国外聚芳酯聚合物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研究机构较少,目前还没有生产能力需要的聚芳酯基本依靠进口。

16/ 阻燃剂

简介:我国对阻燃剂的研究开发起步晚,技术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仍需依赖进口。

17/胶黏剂

简介:国内胶黏剂的生产水平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仍需进口以满足需求。

18/智能高分子凝胶

简介:目前,我国智能高分子凝胶的研究与开发存在着不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对国外依赖度很高。

二、我国安全防护用纺织产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特种功能纺织材料是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广泛应用于民生产业,而且在国家战略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行业重要的战略支撑。

2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以该校为依托单位的江苏省特种功能纺织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日前正式获批。今后,该中心将围绕需求,整合资源,实施攻关,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我国特种功能纺织材料的高端化、绿色化和产业化发展。

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特种功能纺织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曹红梅看来,当前,全球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市场稳定增长,所需的特种功能纺织材料迎来了新的契机。

我国功能性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虽起步较晚,但历经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在材料、技术和产品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在产品种类的极大丰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等方面,向各个应用领域的渗透持续增强,产业规模已居全球之最。

尤其是近年来,各国政府对职业安全健康愈加重视,纷纷从立法、标准等层面推进职业安全防护的开展,迫使更多的最终用途行业正在将使用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纳入职业安全保障体系。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显示出对防护服装备的良好需求,也促进了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服市场的广泛创新。可以预见,未来特种功能纺织材料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纺织服装业也面临重大发展新机遇。但从整体发展来说,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产业规模与国际竞争力尚存较大反差;产业集中度偏低、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配套和产需衔接不尽完善,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可行性对应用的制约,品牌质量、标准等工作相对行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需引起全行业高度重视。

三、加快开发功能特种纺织材料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呈现出突发性强、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的特点,这对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特种功能纺织材料向更广的应用领域、更高的技术水平发展。

在功能纺织品开发的背景下,国内外针对具有电防护或拒水拒油功能特种纺织材料开发有了新的进展。电防护可防止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爆炸或防止电线、电器设备电击或电烧伤。国外在电防护功能纺织材料的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及标准制定等方面,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国内电防护用纺织品仍主要依靠进口,电防护功能纺织材料亟待深入研究,促进产品开发和高新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

专家认为,根据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市场分析以及新冠疫情新挑战,应重点开展医用功能纺织材料、电防护功能纺织材料、热防护功能纺织材料、拒水拒油(超疏水)功能纺织材料的研究、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生产技术及产业化技术。

防护功能更多地通过功能纺织材料本源实现,如通过纤维原料的创新赋予产品本质防护性能,而非通过后整理技术附加,以实现耐久功能性。

因此,要加快开发和使用具有永久安全防护用的纺织品,达到能够长期、有效地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目的;要重视发展具有阻燃、隔热、防水、透气、抗静电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纺织材料,以及在防护纺织品过去简单的防护功能基础之上(如阻燃、防静电等),发展为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要具有复合防护功能的纺织材料;要通过工艺技创新加速研制两种性能兼备的纺织想材料,实现两种性能的平衡。

该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后,将围绕行业发展需要,引领行业科技发展,高度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整合政校行企资源,组建混编研发团队,搭建高端研发开放共享平台,促进我国安全防护相关标准、法规的完善,推动特种功能纺织材料向更多应用领域延伸,提升特种功能材料纺织品的品质、时尚功能,帮助行业打开高端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市场,并建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专业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目前,该工程研究中心已确定医用功能纺织材料、电防护功能纺织材料、热防护功能纺织材料、拒水拒油(超疏水)功能纺织材料等四个重点主攻方向,联合大院大所和产业链上下游,重点承担一批国家和省关键重大项目,促进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我国特种功能纺织材料的创新技术及行业发展水平。

文章来源: 纺织面料平台,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文献解读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