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路一波三折,威马的未来在哪里?

老W说车 2022-12-31
3403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沈晖和他的威马汽车,正在走向悬崖边。

先是安吉智行物流申请冻结威马价值7652万元的财产;然后是因“侵害商业秘密”案,威马需赔偿吉利汽车700万元。11月下旬,沈晖干脆向全体员工发送内部信,主动通过降薪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近日,威马在四川的公司得到国资注入。绵阳市地方国企和四川省财政厅共同持股的企业安投集团持股67.31%,成为威马四川公司控股股东。同时,法定代表人也从沈晖变更为何伟。

结合威马在2022年3月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流动资产净额仅剩下3.14亿,这场增资突然有了股“卖身”的味道。

上市不利、官司缠身、资产被收购的威马,似乎即将迎来最后时刻。

没有赢家的一场官司

事实上,对于威马来说,停用5张图纸,对其生产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

虽然威马EX5曾是威马汽车的销量核心车型,但四年已经过去,威马EX5早就进行迭代升级。并且,如今威马的重心早已从EX5变成了W6和E.5。

此外,威马方面相关人士在回应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一审判决之前,威马已有部分零件因产品更新而不再使用,剩余仍在使用的零件威马也均有替换方案。因此,即使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也不会对威马产品生产研发造成实质性影响。”

虽然现在影响不大,但不代表此前没有影响。四年来,在吉利的不断诉讼下,威马还是承受了较大压力的。

比如财务方面,威马曾在招股书中称,根据法律顾问的意见及吉利此前的索赔金额,威马汽车已经在 2021 年底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中预留了6120万元的预算。

这笔钱一方面用来应对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纠纷,另一方面用于 2022 年底到 2023 年中期完成对涉及纠纷的技术方案或者专利的更换或淘汰。

虽然新势力们融资过程中动辄过亿,但对于极度缺钱的威马来说,六千多万现金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对于眼下的威马,更是一笔救命钱。

但这笔已经花出去的钱,是泼出去的水,救不了威马的命,也还不了吉利从21亿降到700万的债。威马汽车一审败诉需赔偿吉利700万元,但吉利汽车或许很难收到这笔赔偿。

今年10月20日,有威马内部员工爆料,公司的财务状况堪忧,高管主动降薪50%,基层员工则降薪30%,且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11月21日,威马创始人沈晖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其中也列举了多条应对资金压力的措施,包括公司管理层降薪一半、员工工资打七折、推迟发薪日、取消年终奖等。并且每个部门都给了“自愿被裁”的名额,可以领N+1赔偿。

危机总爱四处起。近日,安吉一家智行物流公司又请求法院查封、冻结被申请人威马两公司价值7652万元的财产。

到12 月 5 日,“威马欠款导致工厂停产”更是引起业界关注。有报道称,威马汽车因拖欠供应商账款导致核心零部件断供,威马工厂已经基本停产;第一款豪华轿车M7的项目也已经停滞。

这样一匹到处“流血”的马,拿什么赔偿吉利的700万?辛辛苦苦打了四年的官司,吉利又获得了什么?当然可以确定是,吉利肯定不是为了这“区区”700万而对威马如此“锲而不舍”。

就这件案子本身而言,目前没有人是赢家。不过,和生龙活虎的吉利相比,威马看起来已然“时日不多”了。

一波三折的上市路

所谓上市,一方面是为了股东实现退出,落袋为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融资,威马汽车的上市也是这个目的,但过程是曲折的。

成立以来,威马汽车在资本市场有相对不错的表现。一方面得益于沈晖和创始团队的经历,很多资本认为威马创始团队是行业内最“懂车”的;另一方面,公司成立的前几年,威马汽车自建工厂等打法较为务实,资本更看重这些,所以威马的股东阵容非常亮眼,包括了百度、红杉、电讯盈科、成为资本、香港信德集团等等。

威马汽车从2018年开始就筹划上市,一方面当时的造车新势力顺利出海上市,早期的股东都实现了退出,威马的投资人也有同样的期待;另一方面,当时国内外资本市场趋冷的态势已非常明显,留给大家的窗口期不多了。

威马汽车开始的目标也是寻求海外上市,但未能成功,随后威马汽车考虑科创板上市。据老李了解,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中信建投作为辅导机构辅导威马汽车上市,当年上交所曾经建议威马汽车IPO融资规模100亿,发行比例25%,即对应IPO投后400亿的估值。

按照当时的计划,2020年6月30日作为股改基准日,2020年底向上交所提交申报材料,2021年Q1能完成挂牌上市,但后来事与愿违。一是当时吉利也在谋求科创板上市,吉利的成色远比威马好很多,大家都在追求“科创整车第一股”;二是科创板审查趋严,更看重“科技属性”的指标,并且对财务审查非常细致,新规则对车企并不友好。

所以2021年初,包括禾赛科技在内的一批排队科创板的企业都终止了审核,同时,国内车企发现,科创板于自己关上了大门,包括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在内的车企开始谋求香港上市。

由于公司体量增大,上市的新进资本没有到位,威马汽车的资金链不断承压,今年招股书也证实了这个猜测,从2019年-2021年,威马分别实现营收17.6亿元、26.7亿元、47.4亿元,但是对应净亏损分别为41.5亿元、50.8亿元、82.1亿元,亏损额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从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研发开支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分别约占同期总收入的50.7%、37.1%及20.7%。三年研发开支合计28.66亿元,并且呈现出逐年下滑态势。这也印证了威马后来产品迭代跟不上的原因——研发投入太小,公司进入财务的恶性循环。

威马的香港上市也不顺利,根据港交所规定,拟上市企业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若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则转为失效状态,威马汽车今年6月递表,6个月内仍未能通过聆讯,招股书已成失效状态,但拟上市公司可在3个月完成财务数据更新、重新递交招股说明书,即可延续原来的上市申请。根据资本市场朋友反馈,威马的财务出现了诸多问题,直接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原来大家的想法是在香港谋求一个好价格,但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能上市”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同为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今年3月申请在港上市,9月已顺利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第四家造车新势力,但零跑汽车的估值极低,上市后股价下跌,即便是C轮融资的投资人也很难盈利退出。

比上市更危险的是,威马的现金流开始出现较大问题,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1.56亿元,尽管威马在开展精细化运营,但到2022年6月递表港交所时,现金流已降至36.78亿元。

据相关人员猜测,威马出让四川公司股权,也是为了腾挪资金,稳定现金流,也有威马内部高层表示,目前账目上的资金并不少,降薪的目的是变相裁员,紧缩成本,熬过这段“黑暗期”。

威马的未来在哪里?

老李在此要和大家做个分享,从资产评估角度来说,威马汽车是优质资产,手握双“资质”和多个工厂,并且有稳定的运营团队,威马本身是值钱的。威马的问题在于现金流,大家都知道,再优质的公司一旦没有现金流,也会遇到瓶颈,比如当年的蔚来。

创业公司在这种局面下“开源节流”最重要,节流最容易实现,控制营业成本和三费是最直接的办法,所以从10月起,威马实施了一系列降本措施以应对资金压力,包括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对整体运营费用进行精简等,这也导致不少威马员工离职,实际上员工离职对公司是好事。

节流的另一端是开源,创业公司开源的方法有几种:

第一种是自我造血。以目前威马的经营情况看,自我造血能力还可以,每年至少几十亿的营收,只要控制节流,威马年度财报就会大概率向好,因为威马的非必要性支出(如三费)的确很高。

第二种是断臂求生。即通过出售公司的固定资产,换取现金流,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年威马在四川投入不小,建立了研究院,威马出让四川公司的股权,就是一种换取现金流的方式。

威马汽车创立后,沈晖投入重金自建工厂,使得大量的资金转变为固定资产,但威马汽车在浙江、湖北拥有年产2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这些都是价值数十亿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变成现金流,威马就有可能“活过来”。

第三种方式是融资。以威马目前的体量和经营情况,除非当前股东继续输血,否则在一级市场很难融资,所以上市还是最直接的办法。市场有传言称, 今年11月威马汽车内部召开董事会,支持方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借壳Apollo出行在香港上市的计划,借壳上市审查流程简单,上市时间短,对威马来说是个不错的方式。

而后 12月5日晚间,香港上市公司Apollo出行(00860.HK)发布公告,集团拟收购一家从事智能电动车的公司,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配备先进技术的“智能电动车”,Apollo出行没有透露目标公司名称,但大概率是威马汽车,因为威马汽车拥有Apollo出行28.51%的股权,是其最大的单一股东,需要说明的是,香港上市公司Apollo出行不是百度的Apollo,而是一家恰好与百度Apollo重名的香港上市公司。

但董事会投票和借壳上市猜测都是市场传闻,威马汽车并未官方发布,老李认为,威马高层可能也尚未完全做出决策,借壳上市,要考虑董事会的意见,要考虑投资人的意见,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近期产业和媒体关于威马汽车的讨论很多,铺天盖地的消息给人感觉是威马汽车快“破产了”,上一次行业内出现类似情况还是2019年时候的蔚来汽车,随着蔚来自我造血和合肥注资,蔚来成功复活,再次成为新势力领军企业。而威马能和蔚来一样,穿越黑暗,迎来新的未来吗?

文章来源: autocarweekly,科技新知,锌财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老W说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