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市场“跌跌不休”,将会如何波及电池片环节,未来是否会引起价格战?

材料每日新鲜报 2023-01-04
2143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急火猛攻已久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其中,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断崖式大跌,降价潮迅速向下游蔓延。硅片价格”腰斩“,同时还波及硅料、电池片等上下游行情,市场情况究竟如何,后续是否会引起硅片价格战?

不过剩的硅片和过剩的硅片产能

实际上,硅片是一个来料加工行业:来的是硅料,加工成硅片后,交给电池片环节。最终,每一片硅片都不会过剩,每一片都卖出去了,一点都不过剩。但这些硅片加工企业目前已经有严重的过剩,竞争激烈得一塌糊涂。当前的硅片价格战,其本质就是来源于此。

之前,当个别几家硅片企业的能力特别强的时候,那么,它可以单独来定价,单独来选下游企业来做配套,来的硅料是自己买,承担一定的上下游价格波动风险,因此,会有一定的库存。

但是,当硅片企业之间的能力比较接近时,硅片代工的商业模式就出现了。这样的代工,收取的是固定的加工费,来的硅料不用自己买,不用操心上下游的配套和价格波动,自然,也就无所谓库存。

当前的硅片,单独定价和自主买硅料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退出,收取固定加工费和不买硅料的代工商业模式,正在走向前台。

这种转化,是硅片竞争激烈之后,被迫进行的转变。现有的头部硅片企业,非常抵触这种商业模式,因为较之前的定价权,那是极大地降低了。

目前,已经有美科、高测、京运通等大型硅片企业,在积极主动与通威合作,恳请成为通威的硅片代工商。其中,美科的硅片产能极大,约50GW,已经获得通威的长期代工合同,但合作规模不详。京运通和高测则索性把切片厂子设在了永祥通威厂门口,直线距离仅仅1.5公里,恳求代工的诚意一目了然。

硅片企业中,环环在上下游的布局极少,自己完全无法消化自己的硅片产能。如果通威等巨无霸将硅片订单交给代工商之后,环环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其实就是裸泳的那一个,手头竟然不再有硅片订单!

关于硅片价格战

第一忽悠,就是:硅片产能过剩并不会导致价格战。

用来证明这个忽悠的理由是:前年、去年我国硅片产能也都过剩,但那时候不但没降价,股价还翻倍。所以,今年硅片产能过剩,有什么关系呢?

揭穿这个忽悠的理由的是:前年、去年我国硅片产能虽然确实有一定的过剩,但新增程度不大,同时新增的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隆环两家自己手中,开工率隆环两家能自由调节,当然就无所谓价格战。那时候的隆环两家的集中度,竟然达到了惊人的70%。这个集中度下,别家新增一点,过剩一点,隆环根本不着急。

而今年以来的硅片新增产能,分散在很多个新玩家手中。谁开工,谁闲置,这是一个完全无法调节的生死问题。你开工率上去了,那我就必然只能喝西北风,这当然就是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唯有死掉几个玩家,才能让大家接受各自的开工率。这,当然就会引起价格战。与此相对应的是,隆环当前的集中度已经下降到了50%以下。这个暴跌的集中度肯定会让隆环抓狂,当然就只能大开杀戒,搞一搞血海互砍的价格战了。

所以,同样是产能过剩,去年前年就无所谓价格战,但今年必然有价格战。

第二个忽悠,就是:硅片的产能虽过剩,但产出不过剩,所以,硅片产能过剩并不会导致价格战。

用来证明这个忽悠的理由是:每一片硅片最终都转化成了组件,哪有剩余啊,而没有剩余,打什么价格战?还有一个说法是:硅片要是过剩了,硅料就必然过剩,而硅料既然不怎么过剩,那硅片打什么价格战?这两个说法,其实是同一个意思,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硅片产能过剩没关系,不会导致价格战。

这第二个忽悠的迷惑性要稍大,有不少实心眼的环粉,是真心诚意觉得这不是忽悠,而是事实。

揭穿这个忽悠的理由是:虽然当前所有产出的硅片,最终都会变成了组件,确实不过剩,库存不多,但是某些硅片商的产线却闲置了,且闲置比例非常高,当前接近50%的产线在闲置!

到22年底,有700的总供应能力,却只有300的总需求,必然有400闲置。也就是说,虽然确实有300GW硅片很抢手地被电池和组件要走了,但照样会有400GW的硅片产能闲置。

所以,虽然生产的硅片没怎么积压,但生产硅片的产线有严重的闲置,这当然就会引起价格战!谁闲置,谁就得喝西北风,不抢个头破血流才怪!

电池片环节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继硅片大幅降价后,电池片成为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通道中又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环节。

展望后势,众厂家最关切的是春节各环节的排产应对策略,根据当前了解,组件厂家整体倾向减产规划,但仍在测算评估届时订单表现以及减产幅度。后续电池片价格跌势将视电池片环节排产与终端组件需求的供需情势做相应变化。

电池对硅片的需求滑坡加快,上游价格的混乱下跌过程也无法得到扭转。当前核心矛盾是上游供应需要面对下游持续下滑的需求;即使硅片环节已经处于减产通道,供应量持续收缩,但是需求的萎缩速度也仍然令人吃惊。该机构还指出,制造环节需要考虑的复杂难度有增无减,如何排产以及假期安排、人员调配等等除终端需求之外的因素叠加,无疑令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堪忧。

对比了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数据,虽然报价较为混乱,但各方针对硅片、电池环节的报价差异并不大。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情况是,各家机构的数据都已明确指向,硅料价格即将重新回到“1”字头时代,特别是,当前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低于20万元/吨的报价。

据观察,因买卖双方心态差异,以及不同硅料企业之间策略差异,包括个别企业已有主动出击,而个别企业仍然保持观望和按兵不动,所以硅料市场价格范围持续扩大,而且因需求萎缩导致“有市无价”难以成交的困境仍在持续。

本月硅料供应量继续稳步提升,但是上游环节正在经受用料需求急速萎缩的市场变化,而且随着前期订单陆续完成履约和交付,部分硅料企业已经开始面临缺乏新订单的境遇。另外,因周转速率放缓,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已经开始明显堆积,预计月底包括头部企业在内的硅料企业均会面临库存压力,只是程度稍有不同,春节假期前持续面临严峻形势。

文章来源: ​价值学习笔记,龙头逻辑说,证券时报e公司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每日新鲜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