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大举进军,要从ATH虎口夺食?

IOT小达人 2023-01-09
3841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随着传统通信赛道的式微,运营商都纷纷转战政企数字化市场,云业务成为了运营商最关键的业务。

2022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几乎不约而同地将云计算列为自己的重点发展方向,调集各种资源往云业务方向倾斜。

以云业务为基础,向政企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从单一的“管道工”,向集成服务商或平台运营商的角色转身。

国资云加速崛起

2022年,国内云市场正在变天。一边是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等互联网云巨头们纷纷换高管、调架构、变策略,试图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来拉动疲软的增长;另一边,以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为代表的“国家队”已经收入翻番、横扫大单,纷纷推动“云改”回A揽金或拟独立上市,剑指云服务第一梯队。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242亿元,同比增长了114%;中国电信天翼云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了102%;联通云实现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43.2%,增速为三大运营商中最快。

在最新出来的三季度财报中,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联通云的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42%,将领先行业,预计到年度将会完成300亿左右的销售收入。而移动云虽然在三季度没有完全披露云业务的收入,但从其侧面披露的数据仍可窥见一斑,其财报中说:“首3季度,公司DICT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85亿元,同比增长40.0%。”而在半年报中,DICT业务收入达到481.74亿元,同比增44.2%”,其中:行业云业务收入188.53亿元,同比增长93.9%。

作为三大运营商中云服务的“领头羊”,天翼云不仅继续在增速上保持了较高增速,而且基于高于“友商”的基数,其收入依然是通讯运营商里面最高的,大概率全年也是“友商”中最高的(其年收入当不下于500亿);在政务云等细分领域,天翼云依旧占据了行业头把交椅,足可俯视群雄。从体量上来看,三大通讯运营商的云业务体量虽然较互联网大厂仍有差距,但持续性的三位数增长却也让大厂不得不防。

在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数据显示,阿里云、腾讯云今年分别在IaaS、IaaS+PaaS市场下降4.1%、4.4%、0.8%、0.5%,而相应地华为云、天翼云则分别增加0.4%、0.2%、1.4%、1.1%,由此华为云在IaaS+PaaS市场跃居第二位,天翼云则在IaaS市场进入第三位。以天翼云为代表的国资云追赶还是相当快的,而这显然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

一则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变得更加重要,出身国资的运营商云厂商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内信创产业的高速发展,安全可控的上云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受日益紧张的国际环境影响,涉及政府、国家命脉的关键数据要在云上处理,就需要确保这些云服务的绝对自主可控,而出身运营商的国资云代表,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二是运营商充分发挥其“新基建提供商”的优势,大力砸钱搞“新基建”,从而得到了快速发展。运营商作为地方网络基础设施的核心服务商,在推动地方云服务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将其在云服务领域的优势,与其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起了“云网一体”的发展路径,由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之,无论是基于哪方面,国资云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云计算成运营商“第二桶金”

技术高速发展、需求逐年上涨,云计算市场竞争迈入关键期,由运营商与多家央企主导的“国家云”队伍逐渐浮出水面。

中国电信明确把云计算作为发展的主业,中国移动也表示将倾集团之力打造移动云,中国联通也试图通过云业务来支撑自身数字化转型。

可以说,云业务成为了国内三大运营商最重要的一块战略高地。

运营商在云服务领域本身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如能有效发挥,将对运营商在云服务领域扩大疆土,增厚利润形成有效的保障。

第一,运营商拥有着中国最多的网络基础设施资源,据相关统计,仅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就拥有着中国国内60%的网络基础设施。

运营商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网络提供云服务,这使得他们比通过公共互联网提供服务的云计算供应商具有非常明显的服务水平协议优势。

第二,运营商在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也是优势明显。

三大运营商在国内数据中心方面的建设规模明显领先于互联网公司,尤其在5G网络的高速发展之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在进一步加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进程。

中国移动2022年上半年算力网络资本开支为200亿元,全年预计为480亿元,占全年资本开支总额的26%。

中国电信也计划云资源投资140亿元,新增云服务器16万台,算力总规模从2021年的2.1 EFLOPS扩容至2022年的3.8 EFLOPS,算力提升超80%。

中国联通这边,2022年全年算力网络计划投资145亿元,同比提升65%,云投资预计提升88%。

大量的数据中心对于运营商未来的云服务战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资源,也是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在云服务市场竞争中的一大优势。

第三,电信运营商在个人用户端方面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在移动端的云服务需求变得十分迫切,而三大运营商几乎掌握了90%以上的移动端用户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于电信运营商在个人云服务领域开展业务,开拓个人云服务市场具有先天优势。

近几年,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全面布局终于开花结果。

中国电信因为以往在固网方面的传统资源优势,是三大运营商中云业务是发展最早也最好的。

在今年前三季度里,电信的产业数字化收入达856.32亿元,同比增长16.5%。

天翼云的市场表现更是可以与ICT厂商、互联网巨头等云服务领域的传统巨头企业们较量一番。

而近年来,中国移动的发展势头也格外强劲。

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移动在“网+云+DICT”融合的发展中实现了DICT业务收入685亿,同比增长40%的好成绩。移动云更是有连续三年保持三位数增长趋势的亮眼表现。

中国联通自然发展的也不会太差。据其相关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联通云实现收入268.7亿元,同比提升142%。

由此可见,在数字经济越发兴盛之后,三大运营商的云计算等新兴业务也变得机遇无限起来。

三朵云各自静待花开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之所以天翼云市场份额大幅领先于移动云和联通云,率先卡位和体制优势是主要因素。

中国电信在2009年开启“天翼云发展战略”;2012年成立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2018年全面实施“云改”;2021年3月,“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独立,实现商业模式的彻底转型,定位为云业务的科技型、平台型公司;近日,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又释放出“天翼云正在探索分拆上市”的信号。

移动云的发端更早。2007年,中国移动研究院开始云的研发;2014年,中国移动发布公有云平台——移动云;云的大幅起势是2019年,中国移动实施“云改”战略,将移动云设定为最重要的战略性业务,并把负责云业务的苏州研究院从利润中心调整为成本中心;中国移动在“回A”后,投入了上百亿元加大云资源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匹配国家8大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布局。

2021年,联通云在技术、产品、服务、生态四方面全面升级,塑造“联通云”品牌影响力。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云计算首席产品官宋国欢告诉记者,联通云在业界率先提出了“计算场景化”,将大数据、物联网、AI等业务与IaaS、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实现深度融合。他透露,联通正大力投入提升云技术和服务能力,加速进入第一阵营。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云计算测评部总经理李安伦对记者表示:“早期运营商做云的思路很简单,有渠道有客户,有机房有机架,只需要找有产品的公司合作就行了。因此,电信和华为,联通和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厂商一拍即合,双方各取所长,发展得顺风顺水。”但随着云计算市场走向成熟,客户对于云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前店后厂”的合营模式很难维系,而华为也不再甘心躲在运营商身后赚取微薄的利润。

对于运营商来说,“突围”终究要靠自己,自研虽然很难,却是必须走到底的一条路。

近两年,天翼云通过自研,升级了分布式云架构。中国电信新增IT系统已实现100%云化,存量IT系统99%完成云化改造,全部由天翼分布式云承载;移动云从2019年“云改”后坚持自主研发,2021年升级技术内核2.0,发布云网一体、云边协同产品能力,自研服务器及操作系统,拥有涵盖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完整板块的230多款全栈自研产品;联通云目前有200多款自研的核心组件,关键性能指标比如ecs主机,70%的性能指标逐渐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运营商云的未来前景

目前运营商云的高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但依然有人对其持续性抱持质疑态度,毕竟行业老大阿里云、腾讯云等也曾保持着连年100%以上的高增长,但如今其仍然未能避免增速下滑的窘境。那么,运营商云会步这些互联网大厂云厂商的“后尘”吗?现在来看应该还不至于。

首先,当下运营商云增长快有客观因素,这些客观因素在较长的时间之内还不会完全消散,因此其增速维持在较高位置还是有希望的。

一是在过去几年,包括零售、互联网等行业的上云市场已经被瓜分殆尽,如今政务云、金融云等市场才是云市场的核心增量,央企出身的运营商在这方面拿订单比民企要强一些;

二是国企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运营商云也能够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机会,同时政策、资金扶持也会更多一些,这使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施展空间;

三是从用户需求方面来看,如今分布式云日益流行,分布广泛、节点众多的运营商云在部署、优化等各方面优势显著。总体来看,在国家将“云”放在更高位置的情况下,国资云、运营商云的发展壮大在情理之中。

其次,运营商云自身的短板也很显著,还需要多方面进行提升和改进。比如,在核心技术层面,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大厂建立了完整的IaaS、PaaS、SaaS技术层,并掌握云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容器化等众多核心技术。相对来说,三大运营商如果自己去做这些技术研发,可以说有一个不小的时间差;在体制机制层面,云市场的比拼不仅是渠道战更是一场技术战、人才战,如何激发创新活力,在国企改革的体系框架下实现赶超,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在业务执行层面,当下虽然众多大标上冠的是运营商的名字,但仍是分包给云大厂去做。比如近日公布采购来源的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海淀云计算中心项目,正是从腾讯云采购。在过去很多年里运营商都习惯了外包模式,在硬件、软件及服务层面的自研能力则存在不足。比如,天翼云与华为云的“合营”,联通与阿里云的合作等,这些都很影响其单独执行云业务的能力。

在可预期的将来,运营商云强化自研以推动自身变革,独立建设云基础设施将成必然趋势,但这中间的过程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其想要在短期之内超越互联网出身的大厂也还需要时间。

文章来源: 科技云报道,光明网,刘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OT小达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