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电子后视镜可正式搭载,电子“眼”看得更清晰,汽车智能化再添一笔

闭门造车 2023-01-12
3338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造型极为酷炫的电子外后视镜,终于是在国内过审了。

近日,国家标准号为GB 15084-2022的《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正式发布,并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将全面取代现行的于2013年发布的GB 15084-2013版本标准。这意味着在未来,电子外后视镜能够广泛应用于车市。

对于这项新规,有不少消费者对其安全性持有疑虑,毕竟任何电子产品都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倘若电子外后视镜在关键时刻出现卡顿,安全性该得以保证?

电子后视镜的优势

其实国家此前之所以禁止电子外后视镜的应用,便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不过,电子外后视镜早在2018年,就被雷克萨斯正式应用在了量产车型上,而后不少车企也纷纷加入该赛道,并在欧美等地区广泛应用。因此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安全性也得到了认可,至此,再经过长时间的安全验证,这才从7月1日正式批准电子外后视镜的合法上路。

与此同时,推行电子外后视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传统后视镜而言,其优势十分明显。首先,传统光学后视镜由凸面镜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镜面反射来扩展驾驶员的视野。而电子外后视镜则是采用一个摄像头和一块屏幕的组合,其可以改变传统光学后视镜受限于镜面曲率、形状、大小角度等因素造成的视野限制,视野盲区相对小很多,整个视野更加宽阔,这样一来,驾驶员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提升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次,电子外后视镜受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相信大家平时在开车时碰到雨雪天气多多少少会有些抓狂,后视镜视线非常模糊。虽说传统后视镜具备了加热的功能,但在雨量大时,该配置就形同摆设,倘若在碰到一些没素质的“远光灯”车主,便容易引发事故。

但电子外后视镜由于摄像头面积小,受影响也较小,加上还能通过红外感知功能、增强图像对比度等硬件和软件上的技术消除环境影响,因此能够清晰地将车外的画面呈现在车内的屏幕上。除此之外,这些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夜间环境,就算光线很差,路况依旧能清晰可见,改善夜间的视觉效果,增强我们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出行安全。

再者,由于电子外后视镜的外部设备仅有摄像头的传感器件,因此它能做到更小的体积,进一步降低风阻和风噪,甚至是整车的能耗,并且这种传感器件还能记录周围车况和行车环境,或许能成为交通责任认定的证据。

总而言之,电子外后视镜有太多传统光学后视镜所不具备的优势,不过话虽如此,电子外后视镜也并非十全十美。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最直白的就是购车、养车成本的增加了。由于电子外后视镜需要利用更多的传感器,更多的电子芯片,购车成本无疑会增加。并且,这种造价昂贵的电子产品,倘若停车时或者在行驶途中发生了意外,这修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们可以参照前段时间发生的例子,一台小鹏P5不幸发生追尾事件,由于激光雷达布置在车头,后续修车时需要更换激光雷达部件,维修费用真的是十分高昂。

电子后视镜如何走进普通消费者

太阳底下无新事,事实上,电子后视镜的概念并非第一次被提及,早在2016年就初见端倪。

追溯到凯迪拉克XT5顶配,电子内后视镜第一次随着这款SUV的发布进入人们的视野。而随后凯迪拉克CT6的推出才真正掀起电子内后视镜的第一波热潮,这也是第一款搭载电子内后视镜的量产车型。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在国内乃至全球,真正实现量产并支持选装电子后视镜的车型仍在少数。

在电子内后视镜方面,截至2022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只有13个汽车品牌实现流媒体后视镜车型的上市销售;在电子外后视镜方面更是不容乐观,目前实现搭载流媒体外后视镜的车企数量为零,即便推至全球,这个数量也少之又少。

与之对应的,是电子后视镜萧瑟的市场表现。据佐思汽研数据,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不含进口车)前装标准配置电子后视镜的车型上险量为34.67万辆,装配率仅有1.71%。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笔者认为,政策限制是影响电子后视镜市场最为致命的因素。目前现行的有关后视镜的标准是2013年发布的GB15084-2013,这一标准为电子后视镜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安装要求和试验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车企选择了知难而退,避其锋芒。

此外,在汽车的视野补偿上,电子后视镜并非一家独大。

比如,同样能够为驾驶者改善视野盲区的360全景影像。它可以通过前后左右四个摄像头采集图像,最终通过算法将四个图像合成一个俯视角度的实况影像,从而帮助驾驶者进行倒车、泊车等行车决策。

目前,360全景影像技术日渐成熟,开始在各个层次的车型中普及。如吉利汽车帝豪S、长安UNI-V等车型,而且,360全景影像的市场价格为2000-5000元不等,相比于路特斯1.6万元的流媒体外后视镜,显然更有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习惯于传统后视镜的消费者们对于这项新技术的运用,并没有做好准备。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电子后视镜反而不如“原始”后视镜,以至于很多用户在自身车型中标配电子后视镜功能的前提下,依然选择关闭电子后视镜,使用传统光学后视镜。这其中不仅有技术上的“待办项”未得到解决,也有消费者在面对新技术、新事物时的小心和谨慎。

车内流媒体后视镜都有如此之大的普及难度,更不要说车外电子后视镜如此颠覆性的设计。市场究竟能否认知,还需要验证,行业人士如此表示。

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时间的验证,特别是在拥有长周期特点的汽车行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挑战在,但趋势不可挡

电子后视镜相对传统光学视镜的优点很明显,面临的挑战也相对较大,如成本较高、可靠性问题以及对驾驶员的视线转移带来的干扰问题等,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去克服。同时,由于摄像头焦距与画面景深等原因,容易使驾驶员对后方车距判断失准。

长期来看,电子后视镜是汽车智能化浪潮里不可或缺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短期内还无法聚力形成波浪。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方面,车企是能够掌握主动权的,但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稳定性以及提高用户对电子后视镜的接受度,如何让用户对电子后视镜买单,大胆接受这一功能配置,才是目前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趋势一:CMS与ADAS/自动驾驶相结合

电子后视镜的摄像头安装位置与ADS摄像头高度相似,均是位于传统外后视位置附近或车辆尾部。在功能上,CMS与盲区监测、并线辅助、ADS摄像头等存在一定的交集,均是获取或探测车辆侧后方道路交通情况,为驾驶员/车辆提供行车决策。从产品成本、功能实现及空气阻力等方面考虑,两者有望实现一体化。

如远峰科技电子后视镜,其面向商用车和乘用车、外CMS和内CMS,可对后方+侧方视野进行探测,增强车辆视觉感知能力,并融合ADAS功能。

趋势二:CMS内/外后视镜画面融合

车辆侧/后方的画面展示,当前主要遵循传统行车习惯,将CMS显示屏分别置于座舱前部的左、中上、右三个位置,存在物理上的显示分割。技术上,在保留传统光学视镜的基础上,可通过算法将电子外视镜和电子内视镜捕捉到的左后、正后、右后三个视野图像进行合成,在一块显示屏上融合呈现。

趋势三:CMS与座舱域控结合

随着芯片算力的逐渐提升,电子电气架构的进化,座舱逐渐将液晶仪表、HUD、中控大屏、副驾娱乐屏、后排娱乐屏等屏显方案融入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中,实现在同一芯片下的统一管理。电子后视镜的出现,为车辆带来更多的数据流处理,设置单独的ECU将进一步提高整车成本。成本节约将是采用座舱域控制器的首要驱动力,因此,流媒体内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也将毫不例外归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下进行统一管理。

新标准会带来什么?

如今,新的标准正在撬动电子外后视镜的大门。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国内电子外后视镜将取代传统外后视镜,占据行业的主导地位。

在越来越内卷的国内汽车市场,车企们显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吸引目光的方式,2022年空气悬架、7.1.4杜比音响系统等市场的争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

但可以预见的是,电子外后视镜绝不只是单纯的对传统外后视镜的取代。从长期来看,电子外后视镜也将会是汽车智能化趋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自动驾驶在应对来自车辆后方的危险时,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而电子外后视镜强大的视野获取能力、基于算法的图像优化能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功能上,电子外后视镜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存在一定的交集,如盲区监测、并线辅助、ADS摄像头等。有业内人士看来,从产品成本、功能实现以及空气阻力等方面考虑,两者有条件实现融合。

面对变革的苗头,一些企业还在观望,而另一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除了近期官宣的北汽魔方、路特斯Eletre外,未来小鹏G7、广汽埃安、本田等厂商都陆续上车,明确将会在部分车型上搭载CMS系统(车外图像监视系统)。

然而在这条正确但艰辛的道路上前进,仅仅行动起来是不够的,车企们必须思考更多。如何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何提高稳定性,解决目前电子外后视镜的技术难题?如何提升消费者对电子外后视镜的接受程度,降低抵触心理,大胆接受这一新兴技术?才是摆在车企们面前的难题。

中国市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一极,未来中国市场的变化势必会引起全球市场的变化。把握住电子外后视镜这一新趋势,或许能够帮助企业在未来出行新生态中赢得先机。

文章来源: 佐思汽车研究,汽车预言家,1号车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闭门造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