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央企重组!生物发电再度出圈,“化废为电”引领新能源新风口

生物质能瞭望 2023-01-12
2550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月10日国资委举行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权交接仪式,两家央企在生物质发电领域的专业化重组落地。至此,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生物”)部分股权由国家电网划转至国家电投,国家电投成为国能生物控股股东。

国能生物是我国生物质发电龙头企业,装机容量113.6万千瓦,资产总额158.6亿元,年利用农林剩余物1000万吨,惠及产业链上下游超百万人。

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认为,以此次管理权交接为新起点,国家电投将围绕存量资产提质增效,工业供热市场开发,新能源市场开发,碳资产管理创收,生物质综合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国能生物实现高质量发展。

“希望双方以生物质项目整合为纽带,进一步在大基地开发、‘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建设、绿电转化,加强党的建设,法人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携手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贡献更大力量。”钱智民说。

根据中国工程院研究,在双碳背景下, 203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将达到5200万千瓦,2060 年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亿千瓦,社会碳减排贡献超过4.6亿吨,成为碳中和场景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质能被赋予重要能源战略定位

生物质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有机生活垃圾、畜禽粪污、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有机废渣废液等。目前我国年产各类生物质废弃物保守估计超过35亿吨。其中,农业废弃物9.6亿吨、林业剩余物3.5亿吨、有机生活垃圾1.5亿吨、畜禽粪污19亿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1.5亿吨、污水污泥4000万吨。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社会和居民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而且其中蕴藏的资源也难以得到充分循环利用。目前,各国通行做法都是在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前提下,将其变废为宝。一般是先对其进行资源化和高附加值利用,对不具备高资源化和高附加值利用条件的废弃物再进行能源化利用。

经过几十年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已从农村传统锅台土灶直接燃烧薪柴、秸秆等生物质的低效利用方式,发展到借助热化学、生物化学等手段,通过一系列先进转换技术,生产出固、液、气等高品位低碳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交通燃料、热能、燃气等终端能源产品的现代生物质能。

发展生物质能具有多重意义。

这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未来,来源广泛的生物质能将凭借其特点,持续在各个领域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预测,我国碳排放峰值在110亿吨左右,而生物质能源化未来减碳潜力将达到20亿吨,减碳潜力巨大。

这是县域减污降碳的有效途径。构建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非电利用分布式能源站,可为县域提供清洁能源。同时,生物质非电利用能够解决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各类农林废弃物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发展生物质能产业,能有效构建“农业—能源—环保—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培育县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新业态和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世纪70年代爆发全球性石油危机后,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生物质能被赋予重要能源战略定位。

就全球生物质能发展情况看,美国、巴西、德国等国家发展进程较快。截至2020年,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1600万千瓦,发电量640亿千瓦时,其燃料乙醇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生物柴油产量占全球的14%;巴西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1470万千瓦,发电量540亿千瓦时,巴西也是燃料乙醇生产大国,甘蔗是其主要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德国注重沼气资源的开发,沼气发电装机容量约500万千瓦,发电量约330亿千瓦时。

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生物质供热已经成为地区供热的主要来源。在瑞典,全国有超过10万个大中小型生物质供热站,大多数采用热电联产模式,热效率通常在80%以上,全国生物质供热量占其全部供热市场的70%以上。生物质能是丹麦最重要也是应用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2018年丹麦全部热力消费中的32%由生物质能提供,到2030年,丹麦生物质供热将占全部热力供应的一半以上。在芬兰,生物质能在总能源中占比达到30%,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生物能源所占比例最大,约为82%。

随着各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生物能源将成为诸多难以电气化的行业脱碳的重要手段。供热、水泥、钢铁等行业可使用生物质固体燃料、生物燃气替代燃煤等化石燃料;海运业可使用生物天然气、生物甲醇替代目前的重油;航空业可使用生物航煤(可持续航空燃料)替代化石航油。未来,生物质能产业将向多元化利用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广阔

随着政策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政府给企业和社会指明了一条新的能源发展方向,生物质能发电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相关内容这才频频登上资讯头条,热度高涨。

既然生物质能发电热度这么高,那么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我们从多个角度分析,可以预见:生物质能发电前景广阔。

生物质能发电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是农林生物质发电,因为它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大国”。据统计,2020年,我国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9亿吨,可产生热值相当于5亿吨标煤,若全部利用,可提供相当于54.7%的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

我国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开始于1990年前后;至2016年年底,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了12.5千兆瓦,之后生物质能发电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1353个,并网装机容量2952千瓦,年发电量1326万千瓦,年上网电量1122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连续3年世界第一。

其中,垃圾焚烧发电624.5万千瓦,占比60.8%;农林生物质发电382.9万千瓦,占比37.3%;沼气发电19.7万千瓦,占比1.9%。

根据统计分析,预测到203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200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3300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23亿吨。到206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0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6600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46亿吨。

发展展望:目前,生物质电还有一些亟需解决和值得探索的空间。

成本上,影响生物质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其原料的价格。受制于原料的收集成本、运输成本的限制,未来发电成本可预见是不会有所下降的,从2010年以来,生物质发电成本一直维持在0.07美元/kwh。因此,生物质发电还有相当大的降本空间。

盈利上,生物质发电在未来会得到资本的青睐,过去“产业定位不准、项目选址不当和发电料耗过高”都是限制生物质发电产业实现盈利症结所在。但是,今后这种局面将逐渐扭转,和往年相比,如今生物质发电领域政策补贴加大了力度,随着其经济性的显现,资本的天平也将向这一产业链倾倒。

文章来源: 世纪新能源网,碳见绿能,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生物质能瞭望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