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炽化,未来新战场在哪些领域?

闭门造车 2023-01-13
2794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60.58万家。

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具体来看,2018年我国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3.85万家,同比增长53.75%;2019年新增4.10万家,同比增长6.40%;2020年新增7.52万家,同比增长83.37%;2021年新增17.06万家,同比增长126.90%;2022年新增23.94万家,同比增长40.34%。

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以6.91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排名第一。广东、江苏分别有6.07万家、4.73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排名前三。此后依次为浙江、河南、四川等。

从城市分布来看,上海以2.15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成都、广州分别有1.85万家、1.77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此后依次为深圳、海口等城市。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双双突破600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

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900万辆

近期,多位业内人士及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相较于此前三位数的增长态势将有所放缓,但仍将持续增长,销量预计将超900万辆。

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王传福日前预估,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阶段,预计国内2023年销量将会达到900万辆。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测,2023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预判,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保守估计将突破900万辆,乐观情况下,有望冲刺千万辆级别。

中信证券表示,未来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将持续加速演进,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有限,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1%。

平安证券预测,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将继续维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中性预测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为930万辆,同比增加36.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为905万辆,同比增加39.2%。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退出,预计会对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车需求造成一定透支,同时2024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预计将退坡,预计会对2023年四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形成一定支撑。

华福证券分析称,对2023年新能源车的销量预期相比“动态清零”场景应更为乐观些。①北上广深疫情相继达峰后,居民出行回归正常,特别是出于防疫考虑的私家车购置需求或有一定拉动。②部分车企自行承担补贴退坡,并存在进一步降价抢量的情况;③部分区域已开始提出区域性新能源汽车支持补贴政策,即相比于燃油车初始购置和高油价用车成本存在相对性价比优势。

国补退坡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分化

随着补贴正式退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全面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面对国补退坡,各企业应对策略各不相同。其中比亚迪、长安深蓝、吉利、广汽埃安、零跑等选择提价,涨价幅度为2000-8000元不等;而特斯拉选择降价促销,宣布从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交付的Model3和ModelY的新车订单,可享受6000元限时交付激励方案,若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还可享受4000元保险补贴;小鹏汽车选择限时保价策略,宣布2023年各车型全国建议零售价将保持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后价格一致。

从上述企业的策略来看,产品力较强的公司可通过提价的方式部分传导成本上涨和补贴下行带来的价格压力。不过,价格的提升,对于企业盈利虽然有利,但是对于当前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期,或许会带来一定的销量下滑,甚至被消费者逐渐抛弃的风险。

只有在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分化或在此背景下将进一步加剧。

此前,小米雷军就曾在社交媒体称,小米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全球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无独有偶,华为余承东在近期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最终主力玩家将不超过5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未来谁能活下来,谁能进前五已成为大家关注的新方向。

此外,随着新能源车竞争日趋白炽化,2022年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先后通过上市、增资等方式加快融资步伐。

从融资情况来看,以广汽埃安和东风岚图为代表,前者完成182.94亿元私募融资,后者完成50亿元A轮融资。此外,融资规模超过20亿的还有哪吒、集度、智己、阿维塔、雷丁汽车等厂商。其中哪吒汽车在2022年完成超30亿元D3轮融资,集度汽车完成4亿美元A轮融资,上汽旗下智己汽车完成30亿元融资,阿维塔科技完成25.47亿元A轮融资,雷丁汽车完成32亿的A轮融资规模。

新能源厂商加速出海,开辟第二市场增长点

进入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继续刷新记录。数据显示,1-11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出海国内性价比较高的车型有利于复刻过去成功路线,获得新的增长贡献点。依照日系车企历史趋势,结合中国历史增速变动,中性情况下2025年国产车海外销售占比有望从目前的11%提升至 20%,预计到2025年海外销量将达到550 万辆,对应 3 年 CAGR 为 23%。其中,新能源车 25 年海外销量将达到210 万辆,对应 3 年 CAGR 为 52%,将为中国汽车厂商带来巨大的出口空间。

近年来,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车企已在海外开始发力,凭较高产品力逐步扩大了其市场份额。

以比亚迪为例,公司在2022年基本完成海外布局,出海重心在欧洲地区,与公司合作的欧洲三大经销商旗下约 340 多家销售门店,贡献约出海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此外,公司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以色列等市场的布局也初有成效。从具体销量来看,公司在2022年 11月首次达成海外月销破万,12月继续稳步增长,去年全年累计出口乘用车5.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0%。

不过,随着国内汽车出口量飙升,2022年滚装船运力严重不足,已经到了一船难求的地步。为提高海外的交付,比亚迪斥资50亿元订购了8艘可装载7700辆汽车的滚装船。一旦2023年提高交付量,其海外市场对于公司销量的贡献还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高阶智能驾驶成为车企逐鹿的新战场

2023年,车企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点是智能化。目前,行业层面已有共识,2023年将开启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有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达到228万辆,市场渗透率为32.4%,同比增长46.2%。而在2021年同期,这一数值才刚刚超过20%,自动驾驶车辆市场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已经显示出大家对自动驾驶的高度关注。

集度汽车CEO夏一平认为,2023年将是汽车智能化竞争的元年,智能驾驶将成为竞争的决定点。

不仅如此,传统车企也在加速补齐智能化的短板。包括吉利、长城、广汽等传统车企,都通过内部孵化或者合作共研的方式,在智能化领域布局,不断缩小与新势力在智能化上的差距。

此外,在辅助驾驶功能上,车企也在加速落地迭代。西部证券在《2023年汽车行业策略报告》中指出,2023年将开启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元年。随着政策提速、技术升级以及价格下探,预计2023年搭载NOA的车型将达到70万辆,其中支持城市NOA功能的占比为17%。

对此,禾多科技CEO倪凯指出,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2023年高阶自动驾驶增长会更快。无论是传统辅助驾驶,还是高阶自动驾驶,在未来上市的量产车上,尤其是我国自主品牌新产品上,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文章来源: 芯八哥,电池网,中国企业家杂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闭门造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