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PC出货同比下滑16.5%,PC市场暴跌,到底是谁的“锅”?

IT干货铺 2023-01-13
2380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1月11日,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PC整体出货量为2.923亿台,相比2021年全年整体下跌16.5%。

全球各大PC厂商中出货量前五名依次是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和华硕,前五中只有苹果保持了同比增长,达2.5%;惠普则在前五榜单中跌幅最大,为25.3%。

IDC指出,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同比强劲增长后,PC产业的势头已经被极大削弱。尽管2022年的PC出货量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全年维持在2.923亿台水准,但随着大多数用户已拥有相对新款的个人电脑,加上全球经济活动的放缓和商业信心的减弱,PC需求继续受到抑制已不可逆。

IDC还认为:2023年的PC市场仍将呈现衰退走势,2024年之后可能会看到一些市场的需求恢复或增长。

在2020年和2021年,PC市场第三季度的出货量分别是8130万台和8730万台。而在2019年,PC市场的Q3的出货量为7040万台。这也许意味着,PC市场在经历了两年疫情红利下的高速增长后,正在逐渐回到疫情前较为低迷的状态。

1、红利吃完,需求疲软

客观来看,随着2020年全球疫情的发生,远程办公、学生网课的需求骤然增加,狠狠地刺激了一波企业和个人的PC消费。在2021年,全球PC总出货量达到3.488亿台,同比增长14.8%,这是自2012年以来PC市场出货量的最高水平。

然而,人们对于PC的需求是有限的。联想CEO杨元庆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PC市场已趋稳,换机时间已经从三四年延长到五六年。与之对比的是,目前智能手机的换机时间大约为36个月,而这已经是在经济下行后,被拉长的数字了。按照目前的PC换机时间,一个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的2020年购买了一台PC,那么他起码要到2025年才会有再次购买一台PC的需求。

PC行业过长的换机时间,让行业变得过于稳定或者说缓慢。而因为疫情激发出的需求,也必将随疫情影响逐渐弱化而弱化。

2022年6月,宏碁董事长陈俊圣表示:“PC市场已经反转,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Gartner研究院副总裁蔡惠芬也曾表示:“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人们上网课、网上办公的需求大增,因此出现了一波换机潮。但此时,中国PC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再到如今,换机潮高峰已过,销量自然也会下降。”

2、被动涨价,主动裁员

另一方面,全球半导体虽然已经度过了疫情前两年的“缺芯”潮,但整体价格仍在上涨。据报道,台积电将于2023年1月起全面调涨代工价格6%,而在2021年8月,台积电就通知客户晶圆代工价格将全面上涨,其中,7/5nm等先进制程产品涨幅约7%-9%,其余成熟制程产品涨幅约20%,涨幅为十年来最大。

在这种环境下,PC也不得不涨价应对。根据Canalys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PC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3%,总收入却不降反升,达到了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外界据此推算,全球PC均价上涨超过18%,每台电脑约为售价约为874美元(约合人民币5568元)。而价格上涨,势必会降低消费者对于PC产品更新的动力。

事实上,滞销和涨价确实也带来了恶果。作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的惠普,2022财年第四财季营收下降11%至148亿美元,亏损31亿美元。在财报发布后,惠普宣布计划未来三年在全球裁减4000至6000人,即5.1万员工中的约10%,以削减成本推进转型。

3、PC市场暴跌,到底是谁的“锅”?

根据IDC的数据来看,在2022年PC的整体出货量为2.9亿台左右,出货量前五分别为联想、惠普、戴尔、苹果以及华硕,其中表现最好的是苹果,不但顺利挤入了前五,而且是五者中唯一保持逆势增长的,跌幅最大的是惠普,整体跌幅达到了25.3%。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近两年经济下滑带来了更加谨慎的消费心理,如今全球都或多或少出现了经济下滑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不少消费者在消费前都会反复思考,尤其是购买电脑这类大件时,会变得更加谨慎。虽说如今电脑的价格已经来到了一个非常亲民的价位单,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这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是因为电脑本身需求也具有周期性,如今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消费者手中的电脑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性能过剩的趋势。PC设备不像智能手机,它的使用寿命和更新周期更长,平均在3-5年,而且在2020年到2021年之间,大多数消费者为了满足居家办公、居家上学的需要都采购了新的电脑,也使得当时被打上“夕阳产业”标签的PC市场出货量迎来了一波大涨,整体增长了近25%。而这几波暴涨也使得PC市场提前进入到饱和状态,用户自然没有理由再去更新手中的PC产品。

三是企业方面的电脑需求也在逐渐下滑,PC市场并不只面向消费者群体,企业的电脑需求也是重要的组合部分。但是当前由于受到经济压力的影响,各家企业或多或少都在削减成本,必然会导致电脑等高价硬件采购需求的降低,自然而然也会影响PC市场。

换句话说,PC厂商们在2023年应该仍要面对这场寒冬,并可能一直持续到2025年。因此,从短期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实现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也不旺,两者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电脑的出货量下降。

随着PC市场的下滑,自然也使得处理器出货量大幅减少和平均销售价格降低,严重影响到了英特尔、英伟达以及AMD三位业界巨头的业绩,在整个2022年这三位巨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就以英特尔为例,在2022年第三季度其总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净利润方面则是下降了85%之多。也正因如此,英特尔表示自己将推出一项削减成本和提升效率的计划,其中也包含有裁员和停止招聘计划,预计到2025年能够削减近100亿美元的成本。

芯片厂商的利润下滑对于整个PC市场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利的消息,当芯片厂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出的新芯片没能卖出个好成绩,就很容易使得芯片市场在未来几年里选择更加稳妥的打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挤牙膏”,比起更多的利润,被消费者骂一骂又有何妨呢?

总的来说就目前看来,PC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长期的疲软期,消费者无力换新,厂商的积极性也有可能因此受到打击,因此在2023年我们应该会看到不少换芯不换壳的笔记本新品。

如今的全球PC市场正在经历又一端艰难时期,在短期内,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会进一步压缩需求。而厂商通过控制成本降低价格,换取的销量增长也不再是百试百灵的财富密码。但不管怎么样,作为消费者的我还是希望这些厂商能够尽可能积极地去面对这场寒冬而不是选择直接躺平,只有不断扩展业务边界、发掘新的增长点、以新产品、新方案拉动新需求,才有可能在下一波新市场到来之前夺得先机。

文章来源: 快科技,雷科技,钛媒体APP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干货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