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数字化转型可为企业带来哪些新的商业机遇?

能源之家 2023-01-16
26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主战场、主阵地,能源行业低碳转型是重要实现路径和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前,数字产业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以数字化转型为载体驱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推动能源行业低碳绿色发展,既是现实急迫需求,也是行业发展方向,有助于将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数字化可加速净零目标实现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分析了数字商业模式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的巨大潜力。国际能源署指出,数字商业模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需求侧灵活性,并就各国如何扩大能源领域数字商业模式规模提出一般性建议。

国际能源署称,近年来,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步伐显著加快,大量风险投资涌入,推动能源行业传统商业模式发生变革。随着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营收来源和新的服务形式不断涌现,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也降低了相关行业的准入门槛。能源企业正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形式,寻找数字时代构建客户关系的新方式。

随着电气化转型在各行各业更加普遍,以及能源需求格局发生转变,全球能源系统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根据国际能源署制定的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NZE),到本世纪中叶,将有2.4亿套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和16亿辆电动汽车被整合到电力系统中,全球85%以上的现有建筑需要进行翻新以满足净零排放标准。

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到2030年,全球低碳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将大幅增强,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也将大幅增加。要实现气候目标,未来10年还必须进一步加速推进变革。

根据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到2030年,全球每年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将增至4万亿美元。其中,近七成投资将由包括消费者和投资者在内的私营部门承担。从建筑翻新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必要转型措施都需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如何实现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一个挑战,而且不仅局限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这对发达经济体来说也同样是个挑战。

考虑到所需的投资规模如此之大、变革步伐又如此之快,能源服务行业的许多传统商业模式或许无法应对挑战。传统商业模式将无法满足数字时代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此外,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需要高强度劳动,且所得的数据很难显现丰富信息。

与传统商业模式形成对比的是,由软件驱动的数字商业模式,可以获取更精细的数据,结合先进的分析功能,能让掌握数字科技的企业更准确地量化其产品和业务给客户带来的收益,这有助于加快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速度。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平台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需求侧灵活性,从而加速能源转型。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也能带来新的商业机遇,为能源服务供应商带来新的营收来源,也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自身能源使用情况,进而降低能耗支出。

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搭建能源行业转型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基础设施是保证能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要素安全存储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建立健全能源行业数据要素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规范,才能进一步明晰能源数字化建设相关主体的权责边界,确保数字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依。同时,要加快建立能源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传输保护等环节安全标准,统筹能源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建立数据要素分级评估、分级保护机制。安全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是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要加大投入力度,开展能源数据安全核心技术攻坚,在数据防护、数据加密、数据算法、数据传输、数据备份等数字化建设各环节掌握核心技术,为能源系统低碳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构建发掘能源行业数据要素的价值体系。发掘和释放能源大数据价值,是能源行业数字化低碳转型的关键目标。要加快构建能源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建立健全能源行业各品类、跨业务的数据管理协同机制,打破行业“数据孤岛”,实现行业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多级、多业联动的能源大数据库。有了数据平台,还需要加强数据治理,持续积累可用、有用、实用的能源大数据资产,为能源行业低碳绿色转型赋能。挖掘海量能源数据,依托多维数据分析,用好能源大数据,以低碳绿色指标体系实现不同场景的个性化、智能化和低碳化运行,推动能源行业整体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敏捷性。

构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我国能源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一方面,要以能源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加快实现电网智能化,促进发输配用各领域、源网荷储各环节、各能源系统间敏捷智能联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另一方面,要以能源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加快开展“双碳”情景下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控制、多时空尺度电力电量平衡、仿真评估技术等领域攻关,积极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同时,大力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畅通能源使用“微循环”,大幅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创建一批智慧零碳示范园区和零碳示范城市,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社会贡献力量。

数字商业模式可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数字能源初创企业投资增长凸显出数字化在能源领域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前期成本高昂、缺乏融资渠道、高风险、对新技术缺乏信任、不同投资方向之间存在竞争、激励机制不足等都是能源转型投资中常见的障碍,消除这些障碍,就能帮助数字能源企业进一步推广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降低能源转型成本,并将清洁能源发展成果惠及消费者。

例如,V2G(车辆到电网)技术可以在电动汽车闲置时将车辆的电力传输给电网,从而让车主获得额外收益。

数字商业模式模型是基于软件的,这让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或其他平台,更直观地看到并灵活地定制能源服务。

数字商业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营收,并带来一系列附加收益。一些大公司也期待着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商机。

数字化为传统能源公司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吸引大型科技企业进入能源行业。能源公司和科技公司正在加紧合作,加大对数字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

数字商业模式还可为零售电力供应商拓展收入来源。通过建设虚拟发电厂,电力供应商和聚合商可将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根据电力需求变化情况向电网供电,并从中获得收入。例如,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司投资了一家名为“人行道基础设施合作伙伴”(SIP)的新控股公司,2020年底,SIP出资1亿美元在美国加州建设了一座虚拟发电厂,计划整合75万电力客户。

2021年初,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旗下的企业Enel X和印度斯特林和威尔逊太阳能公司宣布各出资一半设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将在印度出售、部署和管理智能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并使用软件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此外,bp收购了Open Energi,后者擅长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分布式能源整合到电力市场中。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市场,有限的融资渠道和公共部门预算限制会给能源数字化发展带来挑战。不过,这些挑战对能源企业家来说也是重大机遇。企业家既可充当投资人,也可以动员各种资金来源,以推动数字能源初创企业发展,并引导传统能源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 内蒙古清洁能源产业协会,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之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