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净利润进入“10亿元时代”,2023将是扩产大年?

细说光伏 2023-01-30
3972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上市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告密集发布中,光伏产业链公司频频传来好消息。

据Choice统计,A股已有近90家涉光伏企业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增及扭亏超过七成。其中,通威股份等4家产业链龙头预计净利润超过百亿元,晶澳科技、锦浪科技等28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增长上限超过100%。

“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光伏需求确定性较高”,产业链龙头企业谈及2023年的光伏赛道,仍然信心十足。值得关注的是,光伏产业高景气吸引了一批上市公司跨界涌入,在龙头企业大举扩张产能的背景下,“产业链利润将迎来再分配”成为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一、光伏企业净利润进入“10亿元时代”

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再创新高。兔年春节,A股光伏板块频频传来业绩预喜消息。

数据显示,2022年,31家A股光伏企业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4.34亿元至1239.50亿元。其中,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隆基绿能四家公司去年净利润破百亿元,TCL中环、晶澳科技净利润有望突破50亿元。整体而言,头部光伏企业净利润已经稳步进入“10亿元时代”:超过一半以上已公布业绩的光伏公司2022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这表明光伏产业在过去一年显示出较强的赚钱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未来几年光伏需求保持乐观判断的预期之下,龙头企业们再度掀起百亿级扩产热潮,冲击行业竞争格局。

1月17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该公司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预计项目总体投资金额452亿元。根据项目投资进度,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预计均为2024年3季度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

1月19日,晶澳科技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

这一项目包括建设生产15万吨/10万吨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材项目。

二、硅料将不会成为光伏装机的限制因素

1、硅料历史复盘

纵观历史上几轮硅料价格较大幅度的下跌,08-09 年、11-12 年、18 年均为需求端出现萎缩,导致的硅料价格大幅下降,而 14-16 年则是在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供给端放量造成的硅料价格下跌。

硅料价格下跌速度、企业盈利能力以及板块走势的核心矛盾在于需求。从这几轮硅料价格走势及光伏企业盈利能力、股价表现可以看出,一旦需求端萎缩导致硅料降价,那么硅料以及其他产业俩价格将出现急跌,同时也伴随着各环节盈利能力的收缩和板块股价下跌。如果是在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供给大规模放量,那么硅料价格也将呈现缓跌的趋势,与之同时出现的则是下游盈利能力提升和板块股价上涨。

2、硅料近况

当前硅料价格位于 300 元/kg 左右。而本轮硅料价格上涨,始于 2020 年下半年,主要原因在于光伏实现平价上网之后,需求快速增长,而硅料产能短期无法跟上,因此导致硅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根据 SMM 统计,11 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 9.31 万吨,环比 10 月增长近 9.66%,国内多晶硅产量继续增长,供应不足的情况逐步消失。国内多晶硅市场已经呈现”供大于求“状态,而据 SMM 了解,截至目前,国内多晶硅已经呈现累库情况,全企业库存已达到 1.5 万吨左右。由于目前多晶硅利润仍保持高位,企业保持较高生产积极性,考虑新建产能的爬坡以及内蒙通威的复产,12 月预计国内硅料供应量将达到 10.4 万吨左右,年化产能能够支撑的光伏的光伏装机约 400GW。

3、硅料行业特性

1)扩产周期:硅料行业本质属于精细化工业,产能建设周期在 1 年半以上,爬产周期一般也至少需要 3-6 个月时间,扩产周期远高于硅片、电池、组件。

2)投资门槛高:根据 CPIA 统计,硅料单吨设备投资 10.3 亿元(折合单 GW 3.6 亿元),高于其他三环节投资强度。

3)供给刚性:硅料产能具有重资产属性,且产能启停需要消耗大量物料、人工成本,因此基于成本最低角度考虑,一般在硅料价格高于现金成本的情况下,硅料产能都会保持 100%开工。

4、产能统计

按照每 GW 需要 0.26 万吨,容配比 1.2,能够支持的有效装机达到约448GW。

时隔两年之后,硅料不会成为2023 年光伏装机的限制因素。行业 23-24 年与 14-15 年情况较为类似,都是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供给大规模放量,因此硅料降价带来的利润空间将大概率转移至电池、组件等下游制造环节。

三、多省政府重点布局,多地开花!

2022年,在政策引导下,光伏正在加快成为主力能源。2023年,各省市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山东、河北、吉林、浙江、安徽、云南、陕西和宁夏等10省区在部署2023年工作重点时敲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云南省制订的发展目标规模靠前,力争新能源新开工1500万千瓦。

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光伏项目将在各地稳步推进,多地开花。部分地区虽未透露明确的目标,但也在报告中提及大力建设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江苏: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加快500千伏过江通道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鼓励企业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降低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

辽宁: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有序发展高质量煤电,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推进徐大堡核电及清原、庄河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稳步发展氢能产业,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加大储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拓展力度,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东北区域能源交易中心。

上海: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进LNG站线扩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450项。推动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推进碳普惠制度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广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开展碳达峰示范建设。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重大领域节能降碳。构建绿色低碳电力供应体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并网。推进红沙核电3号机组实现商运,推动防城港红沙核电三期和白龙核电一期项目。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大政府对低碳产品采购力度。

四、光伏行业七大预测

全球新增装机350-400GW,其中国内100-120GW

未来数年,全球能源供应仍然偏紧。考虑到近年来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对化石能源的开采必须更加克制,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刚需。事实上,在全球“碳中和”的要求下,无论考虑经济性还是环境效益,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都是首选。除中国本土外,欧洲、美国、印度、拉美也将是光伏重点市场。

中电联预测,到2023年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4.9亿千瓦左右,即新增装机1亿千瓦(100GW).对此我们认为,在各地“十四五”规划和相关电力投资企业的推动下,国内市场将全面提速,100GW只是基础目标,可能达到120GW。

地面电站重新占据国内50%以上新增装机

一方面,部分大型基地项目受之前产业链价格影响,暂缓开工建设,如今已重新启动,预计2023年开始集中并网;另一方面,根据国资委要求,到2025年,中央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部分央企距离这一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在项目开发方面会加大投入,集中式电站无疑是最快捷的选择。

分布式市场重心南迁,全额上网可能受限

据报道,部分地区开始限制分布式项目并网,或在春节假期等用电低谷时段要求新能源调峰,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山东、河南、河北三大市场的增速放缓,特别是自用比例偏低的工商业项目、全额上网类户用光伏受到抑制,而用电需求旺盛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分布式依然保持活力。

多晶硅先涨后跌,四季度低于80元/kg

到2022年底,多晶硅年化产能已接近120万吨,到2023年底可能再增加一倍,形成结构性过剩,推动硅料价格下降。即使考虑到部分新产能爬坡需要时间,部分尚未开工的产能延后建设,减少市场供应,但无论怎么算,全年产出一定远超市场需求。近期多晶硅价格出现反弹,可以看作上下游的最后博弈,预计很快就将分出胜负,到四季度硅料产能严重过剩时,成交价很可能低于80元/kg,带动全产业链价格下跌。

组件市场再洗牌,年度低价或跌破1.3元/W

前不久索比光伏网&索比咨询通过调研推出了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出货量榜单,预计将在今年4月进行补充调整。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除了隆基、天合、晶科、晶澳这“四大天王”,至少还有4家准一线企业提出了30GW以上的出货量目标,榜单中11家组件企业出货量目标超过400GW,这已经是乐观情况下全球组件需求的总和。

组件不能卖到火星上。毋庸置疑,2023年,组件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龙头企业要争取更高市场份额,二三线企业要提高开工率,保住现金流,老旧产能要榨干最后一滴血,价格战不可避免。对组件环节而言,上游环节降价带来的利润,能留下多少,将成为新的未知数。预计p型组件全年低点价格将达到1.3元/W甚至更低水平,一体化与专业化之争也将持续。

n型市场占比超过20%,年底或与p型同价

据统计,2023年,全球电池、组件产能都将超过650GW,其中新增产能几乎全部为n型,对p型产品的替代已全面加速。考虑到电池环节非硅成本稳步下降,结合近期主要招投标行情看,同一企业n型TOPCon组件与p型PERC组件的价差基本不超过5分/W,部分企业可以将价差控制在3分/W以内,年底有望实现同价;HJT组件与PERC组件的价差目前还在0.1元/W左右,年底也可能控制在5分/W以内。

从发电系统角度看,n型组件凭借更高双面率、更低温度系数、更低衰减等特点,可以带来更低BOS成本和度电成本,预计全年销量60-70GW,在“十四五”时期完成对p型产品的迭代。

下游难有暴利,储能迎来利好

更低组件价格、更高发电量,是否意味着电站投资企业走上巅峰?我们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从以往的经验看,每当电站开发、投资环节即将迎来超额利润时,上网电价(交易电价)都会打折,开发成本也会增加,分掉这部分利润。预计当组件价格低于1.5元/W时,各地对新能源配储能的要求(比例、时长)将进一步提升,利好相关企业。此外,土地、税费等成本也可能增加,部分地区还可能提出“产业换资源”的诉求,投资收益大概率维持在稳定水平。

文章来源: 光伏能源圈,红都财经资讯,索比光伏网,中国财富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细说光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