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倒的诺基亚,靠副业年入百亿利润暴涨161%,靠的是什么?

通信小匠 2023-02-01
3613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一度被投行、分析师们判了“死刑”的诺基亚,最近几年反倒活得越来越好了。

日前,诺基亚公布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一系列指标均相当亮眼:全年总营收为249.11亿欧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四季度净销售额为74亿欧元,同比增长约11%;全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42.5亿欧元,同比激增161.86%,四季度的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366.72%至31.55亿欧元。

除了最重要的营收、净利润之外,诺基亚四季度的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可比摊薄每股收益、净现金和流动资金等各项数据都录得同比增长。

1、诺基亚曾经有多牛?

在最辉煌的2000年,诺基亚的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仅次于麦当劳和可口可乐。

到2012年为止,它共有员工10万人,业务遍布150个国家,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从1996年到2011年,诺基亚手机市场份额在全球的比重,已连续15年独占鳌头。

风光时期,汶川大地震诺基亚挥手一给就捐了5000万,苹果那个时候才捐了个50万,三星充其量也捐了3400万。雅安地震,诺基亚捐款100万,三星6000万,苹果捐款5000万。

看上去少了些,但那时苹果市值3667亿,三星电子2025亿,诺基亚那时只剩115亿...不少网友看到这消息后曾在网上呼吁重回使用诺基亚。

诺基亚的员工对其也多有好评,诺基亚干了十年、十五年的员工很多,这在人才流动频繁的通讯行业里比较少见。

2、差点放弃的电信业务

诺基亚从手机的神坛跌落,又一步步转型成为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2006年。

当时,德国西门子和芬兰诺基亚都想发展3G和4G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所需的资金太大了,两家公司都承担不起,于是2006年俩公司一拍即合,西门子的网络业务板块和诺基亚网络公司(诺基亚子公司)各出资50%成立了诺基亚西门子网络通信公司(简称“诺西通信”),诺基亚拥有黄金股,即比西门子多一股。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2007年第一代iPhone上市,后几年苹果更是把诺基亚按在地上摩擦,直到2013年诺基亚坚持不住了,把手机业务卖给了微软。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几乎和微软谈判收购手机业务同时进行的还有一件大事——诺基亚收购诺西通信。有意思的是,当时诺基亚心里却打着收购完卖掉的算盘。

其实一直以来,诺基亚都打算把诺西通信卖掉。因为它实在太坑了,成本高昂,人员冗余,在市场上又被华为推出的廉价设备打的落花流水,过去6年累计亏损了数十亿美元。

诺基亚早就尝试过卖掉诺西通信,但由于各方报价都太低,西门子和诺基亚都不愿意。2011年9月,两家公司只好再次投资5亿欧元,希望诺西通信做最后一搏。

那时两家公司的耐心真的也不多了,早在2009年,他们就已追加投资2.5亿欧元。

然而,这个双方都嫌弃的“弃子”,6年后却成了诺基亚复兴的种子。

2013年4月1日,西门子公开宣布,计划出售所持有的全部诺西通信股份。

诺基亚这边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董事会特别委员会讨论相关事项,最后给出了三个计划:

A计划与阿尔卡特-朗讯合并,跨越式超越华为。与上市公司阿尔卡特-朗讯合并后,诺西通信自然也会成为上市公司。此后,出售股份,纤尘不染,全身而退。

B计划将诺西通信的多数股权出售给私募投资者,诺基亚从此成为中小投资参与者。

C计划从熟悉的北欧国家召集一些投资者,一起买断西门子在诺西通信的股份。

从这些计划能看出,这时的诺基亚还未意识到诺西通信的价值,想出的办法要么是把股价做高全身而退,要么退居中小股东,浑水摸鱼。

恰恰这个时候,市场环境悄然变化,救了诺西通信一命,更救了诺基亚一命。

彼时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服务对带宽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刺激了市场对新一代移动宽带基础设施的需求,得益于此,诺西通信开始转亏为盈。

当时的CFO伊哈莫蒂拉提出了一个彻底改变事情走向的假设:

“如果我们买断西门子所持有的股份,并保留诺西通信,结果会怎样?”

正是这个提议给了董事会思考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在当时来看绝无可能的可能——以诺西通信为基础再造一个全新的诺基亚。

最终,诺基亚以超低价拿下了诺西通信:总估值34亿欧元,买断价17亿欧元,其中12亿是现金,还有5亿是西门子方面提供的过桥融资。

2013年10月底,诺基亚最终决定,不会出售诺西通信,因为出售完手机业务后的诺基亚所剩无几,诺西通信的员工数量占到诺基亚总数的80%,运营支出也占80%,销售额同样也占总营收的80%,诺西通信已成为诺基亚拥有的最大业务。

曾经差点被抛弃的业务,如今成了诺基亚的中流砥柱。

诺基亚成长至今,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为美国四大运营商、日本三大运营商、韩国三大运营商提供5G网络技术的电信设备商,也是唯一一家涵盖5G网络全元素,包括无线电、核心网、云、管理、自动化等端到端产品组合的设备商。

诺基亚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诺基亚5G商用订单量达214份。而爱立信只有142份。

甚至2017年,诺基亚还以261.1亿美元的营收杀回《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415位,此后一直盘踞榜单,在2021年的排行榜中位列485位。

3、诺基亚如何起死回生?

从世界第三电信设备供应商到在世界各地四处起诉的“专利流氓”。如今诺基亚身上的争议依然不少,但却早已不是我们印象里暮年老矣的样子。

经历“自由落体般的坠落”后仍能不断回血,搅动一番风浪,诺基亚的起死回生是近代商业史上最激动人心的转型之一。

事实上,在一百多年历史中,转型是诺基亚的家常便饭,从造纸到化工、橡胶,从电缆、制药到天然气、石油、军事……接触消费电子是1960年以后的事。

自1960年涉足电信领域以来,诺基亚一共经历了三次巨大危机,数不清的小危机。

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油价暴涨,芬兰企业的购买力大幅下降,诺基亚陷入危机。时任诺基亚公司CEO的卡利·凯拉莫,弱化传统重工业,专注于电子和电信领域,成功度过第一次危机。

80年代末,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摩托罗拉进军蜂窝移动通信,诺基亚公司的利润急剧下降,董事长卡利·凯拉莫选择自杀结束生命。新任董事长西莫·S·沃尔莱托上任之后,剥离了地板等部门,只专注电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再次度过危机。

2013年,诺基亚把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后,算算家底就剩三个了:HERE地图,诺西通信和诺基亚技术。

尴尬的是,这三个业务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是诺基亚的一部分。

诺西通信是网络基础供应商;诺基亚技术是研究、孵化和授权平台,也就是如今的专利授权业务;HERE地图是基于云计算的业务,回答“你去哪这个问题”,就是地图导航。

三个业务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营销模式。怎么把它们统筹在一起成了难题。

最终,在万物互联这个语境下,三个业务实现了统一:诺西通信负提供物联网基础,HERE地图业务是主要应用场景;诺基亚技术则拥有庞大的专利组合,负责技术研发。

于是,以诺西通信为中枢,诺基亚技术和HERE地图为两个独立部门的组织架构正式形成。

后来,诺基亚又把地图业务剥离,卖给了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宝马和戴姆勒。而在2015年以166亿美元的低价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进一步整合自己的通信产业链。

之前的诺信通信只有“一技之长”,是世界上最好的移动宽带供应商,但几乎不涉足其他业务;而阿尔卡特-朗讯拥有通信基础设施的整条产业链,无线网络业务是劣势。两者正好互补。

拿下阿尔卡特-朗讯后,诺基亚实现了端到端的业务组合,构建了完整的通信业务版图,市场份额从8%增至30%,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服务商。

最后,重中之重是诺基亚借此拿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实验室——贝尔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发明了许多基础技术,支撑着整个信息通信网络的所有数字化设备及系统,一共拿下9次诺贝尔奖、16次美国最高技术奖、4次图灵奖,发明了全球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的C语言......

算上2010年收购摩托罗拉无线业务部门,此刻的诺基亚相当于是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诺西通信和原诺基亚的超级合体。

尽管今天,诺基亚的发展仍充满许多未知,在5G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阿尔卡特-朗讯的整合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能看到的是,这样一头“大象”,在一次次暴击中不断调整,还能一次次“起舞”,这里面是企业进化的力量。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认为:

“所有公司当然都有某种程度的进化。不论我们是否有意刺激,进化都会“发生”。真实的世界充满意外事件,影响人生的轨迹,这种事发生在个人身上,也发生在组织中,但是,重点在于高瞻远瞩公司能够比较积极地应用进化的力量。”

推动诺基亚完成转型的是2012年上任的董事长李思拓,他在当时弥漫着失败情绪的诺基亚推行的是一种“偏执乐观主义”,帮助诺基亚积极进化。

偏执乐观主义指的是,你既要保持警惕,又要对现实心存一丝敬畏,同时还要基于情景去思考,从而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偏执意味着不断地去质疑,通过这种方式,你和你的团队可以很好地磨炼敏锐度,但是不断地偏执下去,也会令人意志消沉、无益于身心,除非你能保持乐观,积极地去探索发现其他的备选情景。”

每一次的积极进化也会让诺基亚更具有“反脆弱性”。所谓反脆弱性,就是从不确定性中受益的、与时俱进的特性。

比如资源冗余。正如前文所言,诺基亚在电信领域耕耘了60多年,在2G到4G领域拥有大量专利,甚至一度形成垄断地位,5G时代也在全力追赶,并早已着手布局6G。

正是技术资源的冗余,使得诺基亚技术这项业务一直保留了下来,既能kao靠专利躺赚,也能快速转型,在电信设备领域站稳脚跟。

再比如过度补偿。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是这么解释的,指为弥补不足或应对压力,通过合理有效地方式,最终不仅实现了正常的补偿,还形成了额外的巨大优势。

大白话就是“凡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

在5G基建大潮和数字经济潮流中,诺基亚这些年积累的技术、人脉资源将继续发挥作用。毫无疑问,在告别手机市场后,这家垂垂老矣的巨头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转型模板。

文章来源: 钛媒体,帅真财经,罗超频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小匠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