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产业化浪潮一浪接一浪,2027年将拥有超500万台市场

微观人 2023-02-02
2517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2023年的CES展格外热闹。作为汽车行业下的细分领域,激光雷达的参展商在数量上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中国汽车相关企业参展26家,其中激光雷达企业5家。海外参展激光雷达企业更是多达三十几家。

虽然2022年底,从自动驾驶外延至激光雷达行业显得愁云惨淡,海外老牌企业Ibeo,Quanergy相继破产,Velodyne则与Ouster合并。但从CES的盛况来看,激光雷达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2021年,车企扎堆宣布激光雷达上车,2022年被称为量产元年。包括小鹏P5、蔚来ET5、蔚来ET7等均已实现量产交付。

根据Yole Intelligence对2022年激光雷达市场的预测,2022年预计有超过20万台激光雷达交付上车。而在排名前四的厂家中,除了法雷奥一家以29%的份额占据首位,其余三家均为来自中国的企业,其中禾赛以20%的份额位居第二,其余分别为速腾聚创与华为,图达通、大疆则分列六、七位。

同时,Yole预计到2027年,全球激光雷达交付量将达530万台,其中约450万台将服务于汽车市场。

当第一批长距主激光雷达上车后,多家激光雷达企业也开始研发下一代产品。如果说量产上车是2022年激光雷达行业的首要关键词,那新技术新产品就是第二个关键词。

国产自动驾驶新车接连上市

带动激光雷达产业化浪潮

2019年4月,一向“怼天、怼地、怼万物”的马斯克在特斯拉自动驾驶日Autonomous Day上,除发布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方案外,也集中火力炮轰了激光雷达。他认为,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使用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是极度“愚蠢”的行为,“False and foolish=HD maps and LiDAR”,而纯视觉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成本问题。

不过,时移世易,三年后的今天,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传感器作为汽车的“眼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也逐渐成为业内主流。其中,随着成本的快速下探和技术渐趋成熟,激光雷达成为当前自动驾驶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预计到203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接近400亿美元。

当前,在自动驾驶领域,业内普遍采用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技术来感知外部环境并构建立体环境模型。根据使用传感器的不同,SLAM技术主要分为激光SLAM(LDS SLAM)和视觉SLAM(VSLAM)两类,各有优劣势,其中视觉SLAM技术成本较低,但易受光线、天气等影响,地图构建存在累积误差;而激光SLAM技术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相对较高,地图可直接用于路径规划,劣势主要在于成本端。

基于此,未来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多传感器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将是大势所趋,而激光雷达价格的不断下探为这一方案提供了可能。当前,激光雷达的单价在800~3000美元不等,未来5年内有望降至400~600美元/颗。

具体到车型上,除特斯拉等少数车企坚持纯视觉方案外,包括奥迪A8、宝马iX、奔驰S级、沃尔沃XC90、蔚来ET7、理想L9等在内的众多车型都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均搭载有1~3颗激光雷达作为主传感器,而即将上市的小鹏G9、高合HiPhi Z等车型也有望延续该方案。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不断演进,单车所需的传感器数量也将随之增多,并带动单车价值量提升;与此同时,在自动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自动驾驶传感器尤其是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L3级别自动驾驶单车价值量在2500~3000美元之间,预计到2027年之后的L4级别可提升至5000~5500美元,增幅超1倍;到2035年,车载激光雷达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400亿美元。

量产才是关键

2021年终时,我们总结过宣布将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目前大部分车型已经落地上市,但真正带激光雷达版本的车型交付还是少数。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蔚小理的激光雷达版本车型已实现交付,包括蔚来ET5,ET7,ES7,理想L9,L8和小鹏P5,G9。多款宣称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暂时还未交付激光雷达版本。

而国内几家明星激光雷达企业的CEO们也不约而同将量产视为验证激光雷达企业能力的标准。

禾赛于12月底宣布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破10万台,仅2022年度已达8万台。

目前,禾赛正在自建工厂,据禾赛CEO李一帆介绍,其麦克斯韦智造中心投入近2亿美元,预计2023上半年全面投产,到2025年实现产能100多万台。

无论在自动驾驶还是量产车领域,禾赛的激光雷达在国内厂商中都处于头位。公开信息显示,已定点采用禾赛激光雷达的品牌包括理想、长安、集度、高合、路特斯等。而在自动驾驶领域,禾赛激光雷达几乎占据了自动驾驶的半壁江山。

Yole 2022年8月发布的激光雷达报告现实,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禾赛在L4级别自动驾驶领域占据全球58%的份额,在ADAS领域则占据27%的份额。

图达通CEO鲍君威则在日前的媒体沟通会上称2022年行业上车的激光雷达数预计为12万台。而图达通的交付量仅蔚来一家便已达3.59万台。同时,图达通表示已在苏州建成第二个产线。而国内另一家明星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则未明确公布2022年度激光雷达量产数量,仅公布其2022年预期订单累计超过1000万台。

但从禾赛与图达通各自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企业交付车载激光雷达的数量应该接近于Yole的预测数据。

3位85后海归学霸做出国产雷达第一股

日前禾赛科技正式启动在美国上市计划。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全球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ADAS)激光雷达的领军企业,三位85后创始人身上都有顶尖的技术光环。

董事长、总经理兼CEO李一帆拥有清华大学本科与美国UIUC博士学位,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传感器及先进制造领域拥有100余项专利;CTO向少卿则是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双硕士,主攻智能机电一体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孙恺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机械系和电子系。

2013年他们在美国硅谷圣何塞成立了禾赛科技,次年回到国内,公司总部落户上海嘉定。最开始通过做激光气体传感器起家,后转向自研激光雷达。2016年10月发布第一款32线激光雷达,半年后推出激光雷达Pandar40,开始切入自动驾驶领域。

去年11月,禾赛发布了面向ADAS前装量产车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 FT120。与远距的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车规级感知方案。目前已拿到多家主机厂超过100万台的量产定点,预计下半年开启量产交付。

随着高级辅助驾驶的发展,各大车企纷纷布局激光雷达车型,禾赛乘着东风快速发展。2019至2021年分別售出约2900台、4200台、1.4万台。去年9月成为全球首家量产月交付过万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而后继续刷新纪录,现单月交付量已超过20000台。全年累计出货8.04万台,成为全球激光雷达销量冠军,ADAS前装量产定点数量、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份额、车载激光雷达领域总营收均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去年底,禾赛科技累计出货超过10.3万台激光雷达,成为全球第一家达到10万目标的激光雷达公司。1月7日,禾赛宣布获得上汽集团飞凡汽车前装量产项目定点,至此已获得理想、集度、高合、长安等10多家主流主机厂,共计超过数百万台的激光雷达前装量产定点。

文章来源: 智驾网,长三角G60激光联盟,红刊财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