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DRG与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

能源之家 2023-02-10
3613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Distributed Renewable Generation,DRG)是基于风、光等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具有建设周期短、应用场景多、环境负效应低、技术成熟度高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已经成为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主力。

建立全国统一绿证体系 促进可再生能源跃升发展

在国际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复杂多变、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各种新挑战的关键时期,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于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旗帜鲜明地进一步突出了绿色能源消费的政策导向,彰显了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强调了控碳减排措施应有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强调了建立规范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数据统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对于纠正能源“双控”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的有关偏差,合理调整“双碳”目标实现进程中产生的部分矛盾关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高质量发展合理用能需求,助力有关能源消费更快实现绿电替代,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改进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措施,强化了聚焦“碳排放总量控制”导向,提升了“控碳”“降碳”措施的科学性,凸显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洁净无害”可持续可广泛利用的本质特性,反映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应该被特别对待和充分利用的合理性,增强了有关用能主体破解“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与“扩大生产”之间部分约束关系的灵活性。

有利于更加合理确定有关各方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考核措施,避免或减少一些地方依靠限制能源消费和压缩有关产能实现减碳目标的不合理情形。有利于更准确研判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部门及相关市场主体的碳排放真实情况,进而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碳排放核算考评体系,制定出更加积极有效的实现“双碳”目标的策略和措施,有序推进低碳发展进程。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境况,加快松解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瓶颈,为电力系统率先实现碳中和创造了新的条件。

中国DRG规模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

长期以来,中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主旋律一直是“大容量、高电压、远距离”,负荷中心本地的电力供给体系反而成了“短板”和“软肋”。促进DRG规模化发展,面临着政府监管、项目开发运营、项目经济性、调度与交易、融资、源网关系等多方面瓶颈。

政府监管方面,主要问题包括光伏项目用地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分布式发电项目管理流程不合理,分布式项目开发建设所需数据信息存在提供不及时、透明度不高等问题,以及DRG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涉网参数标准不规范等。

源网关系方面,主要问题包括配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保护配置等尚不能适应从“无源”向“有源”转变;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电网公司的售电量,大概率会减少电网企业的售电收入;对于并网性分布式发电项目,大电网还需要承担接入工程及相关电网改造投资,缺乏成本回收机制;大电网需要为分布式发电项目运行提供备用和调节服务,目前同样缺乏成本回收机制等。

调度交易方面,主要问题包括DRG业主的市场主体地位尚不明确;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面临调度运行与交易结算等方面的困难;分布式发电绿证市场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尚未启动,绿色价值缺乏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市场渠道等。

开发运营方面,主要问题包括DRG项目标准化程度低、信用风险高;用户有违约不缴纳或延期缴纳电费的风险;项目发电量、营收与用户企业的效益紧密相关;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没有产权,资产不稳定;大规模发展DRG将面临现场维护等问题。

项目融资方面,主要问题包括项目融资难、渠道窄、成本高;资产评价标准及保险机制欠缺;未能调动起社会资本参与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积极性等。

项目经济性方面,主要问题包括户用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延续存在不确定性;用户电价变化,特别是电价降低对项目经济性影响严重;DRG技术成本(为满足并网运行要求的投资)的影响;上游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高、波动性强,项目造价难以控制;屋顶质量参差不齐,改造成本影响大等。

中国DRG规模化发展趋势

近几年,推动中东部地区DRG发展已成为中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中被多次强调。中国DRG主要发展趋势可总结如下:

一是在开发建设上,加强城镇、乡村光伏规模化发展。中国已经开始更加重视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开发,主要措施包括开展整县屋顶光伏开发和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并重点关注光伏与农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是在价格机制上,减少补贴和市场扭曲,仅保留户用分布式光伏补贴。中国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已进入平价时代;户用分布式光伏由于和乡村振兴计划紧密相关,可能还需要一段时期的补贴支持,但这个时间预计不会过长。

三是在新能源消纳方面,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政策与丰富的用电场景,能有力保障新能源消纳。大力增加DRG应用场景,提高新增用电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包括鼓励产业园区和企业利用自有场地建设DRG、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及公路和铁路沿线合理布局“DRG+储能”设施、加强DRG赋能农业发展等。

四是在并网运行方面,合理配置储能、改善运行性能,促进DRG与电网友好互动。随着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进入快速增长期,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将对配电网的规划、运行、维护、调度产生重要影响,源网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充分考虑分布式光伏的影响。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提出并网技术要求。

五是在市场交易方面,分布式发电规模化发展,对参与市场交易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装机总规模的增大,DRG的非自发自用的电量规模将会大概率增加。这部分电量更需要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就近交易,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如何创新推进中国DRG与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

在政府监管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根据分布式光伏典型应用场景特点,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重新制定分布式光伏相关规范,重点支持“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二是对分布式发电配储能,在上网电价或(和)购电价上给予优惠。三是加强对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业主选择中出现的市场准入低、不公平参与等问题的监管和纠正。四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DRG相关设备质量,规范涉网参数管理。

在源网关系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研究创新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行方法,重点加强直流配电技术、柔性直流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研究,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二是加大对现有配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存量资产利用率。三是加强配电网与用户侧涉网设备/终端接口标准、通信规约建设,增加对用户侧可调节负荷、需求侧资源的互动水平,提高配电系统的感知能力与运行韧性,确保系统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四是加强源网荷储集成一体化模式探索与创新发展。五是针对DRG项目是民生类还是商业类的不同,建立接入工程成本回收机制。属于民生类项目的,通过输配电价回收;属于商业类项目的,主要通过电源企业投资为主。六是制定备用容量定价机制,确保电网企业服务价值和服务质量。七是针对大电网为消纳分布式发电提供的调节服务,制定分布式发电企业与用户合理分担的成本回收机制。

在调度交易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明确分布式发电商及储能服务商、灵活性资源集成商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建立不同平衡区域的灵活调节资源库,建立不同范围平衡区域的灵活性协同机制,适应多样运行方式的需要。三是探索建立适应分布式发电规模化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完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四是创新调度体制,确保省调度中心对中低压接入、容量达到一定规模的DRG项目实现“可观、可测、可控”,在分布式发电较多的地区开展平衡集群试点。五是提高信息通信安全稳定性和数据处理功能,提高数据信息的透明性,建立高效、顺畅、安全的源网荷储数据信息交互机制,发挥数据服务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六是尽快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推动分布式发电绿证市场、绿电市场和碳市场协同发展。

在开发运营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分布式发电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涉网设备的技术检测与认证。二是加强分布式发电业务信用体系建设,涵盖设备制造、设计、投资、施工、运营和维护、用户等全链条,加强信用评估,并与社会信用体系联动,减少信用风险。三是建立分布式发电企业与用电企业银行账号绑定关系,能够采用月度自动划拨的形式收取电费。四是制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产权确权办法,提高相关资产稳定性和融资能力。五是鼓励采取智能化、物联网技术,提高对点多面广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的状态监测水平,支持采取专业化、本地化、平台化运维新模式。

在项目融资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完善分布式发电资产评估体系,完善相关保险制度,将其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合理界定分布式发电绿色金融项目的信用评级标准和评估准入条件。二是拓宽分布式发电项目融资渠道,加大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对分布式发电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研究探索将分布式发电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范围。四是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分布式发电项目温室气体核证减排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配额清缴抵销。

在项目经济性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明确户用分布式光伏补贴延续年限,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二是加强对分布式发电涉网设备(含通信)造价管理,确保投资更合理、更透明。

文章来源: 电联新媒,碳中和报告之家,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能源之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