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汽车可谓命途多舛:苹果车奇瑞造,你会买单吗?

车评速递 2023-02-15
1572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三年之后又三年”,细想一下,这已是苹果造车的第九个年头。

近日,奇瑞与立讯精密达成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其中立讯精密持股30%,奇瑞新能源持股70%。

值得关注的是,双方签署的合作内容中包含排他业务,即不能与其他汽车代工企业合作代工造车业务,但可以独立代工业务或与汽车品牌企业合作代工业务等。

有行业者分析,立讯精密是苹果代工产业链中的巨头之一,这份所谓的排他协议,有可能是为代工苹果汽车做准备。

1、为苹果造车代工?

在整个汽车行业,跨界造车早已不是新鲜事。不同于百度、小米、华为等互联网企业,苹果造车则更早。

自2014年宣布造车以来,有关苹果造车的动态时刻引发行业的关注。业界本以为自去年苹果自动驾驶L5宣布降级以后,苹果的造车计划将为延期,没想到的是其有关造车计划又有了新进展。

日前,国外科技媒体Howtoisolve表示,苹果汽车并不会延误太久,预计2025年就能发布,2026年上市。关于这款车的价格,Howtoisolve预测售价大约在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万元)左右。

虽然有关新闻的真实性业界并不确定,但对于眼下的苹果而言,似乎找到愿意为其加工制造汽车的厂商才是最重要的。

众所周知,苹果最强的是产品设计,以及软件、服务、体验等方法,而硬件则是苹果最弱的环节。因此,苹果选择将产品交给富士康这样的厂商进行代工,自己只要设计即可,硬件制造交给别人。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汽车厂商,奇瑞制造能力并不俗,尤其是在新能源方面。去年9月,奇瑞正式启动了“摇光2025”科技战略。该战略涵盖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等四大核心领域。奇瑞以此为基础,打造包含平台架构、三电、智能驾驶、智云平台、生态伙伴在内的13大核心技术,构建起新的技术创新链。

可话又说回来,双方的合作目前仍处在猜测阶段。假设双方真如业界猜测那样,奇瑞背后的中国市场同样足够庞大。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680万辆,占整个市场的四分之一,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高达60%。

而对于奇瑞而言,选择为苹果造车的原因也更为直接,依托苹果在全球市场上的布局,提高海外影响力。据悉,去年四季度苹果手机分别以25%和20.6%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第一。当然,苹果在软件方面的实力,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奇瑞在智能化、自动驾驶领域的进阶。

不过,对于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业界也并不乐观。毕竟,从以往的案例来看,苹果并非“善茬儿”。

2、苹果汽车可谓命途多舛

早在2014年,苹果就启动了“泰坦计划”,集中发力硬件,致力于整车制造,该项目由初代iPod团队领导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担任负责人,为了达成目标,苹果组建了1000人的汽车团队,并不断从谷歌、特斯拉、奔驰、福特等车企高薪挖人。

不过,“泰坦计划”进展不太顺利,随着苹果汽车项目4任领导离职、内部冲突与管理问题频发,“泰坦计划”一度停滞,直至2020年末,苹果才宣布重启该计划。

尽管动荡不断,但汽车业务却是苹果必须攻下的一座城池。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长期增长机会,苹果进入汽车行业,可能是推动苹果总市值从2万亿美元增至3万亿美元的催化剂。

根据最新透露的消息,苹果首款汽车或为大型SUV,外观设计非常大胆前卫,极具科技感,标配L4级自动驾驶,首款车型售价约为9万美元,预计苹果汽车在2025年发布,并于2026年正式上市。

造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从产业链来看,汽车产业链远比智能手机产业链更加冗长和繁琐,造车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还要面临无法交付的风险。

对于现阶段的苹果而言,找到一家有足够实力为其代工的车企,将是一件更为紧要的事情。比起iPhone一年迭代一次,苹果造车历程可谓漫长,似乎连果粉都对苹果汽车失去了耐心。

这背后有个尴尬的现实,苹果曾定义了智能机、真无线蓝牙耳机和平板设备,它顺理成章成为规则的制定人。它已经习惯了控制、也习惯了强硬。

苹果在左右权衡,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造车伙伴,但车厂们又担心与苹果合作会毁了自己的品牌。

结果就是,苹果只能考虑类似富士康、立讯精密这样长期合作的代工厂。

在电动汽车领域,尽管苹果是个后来者,但把持行业的巨头们当然不会忽视苹果这样极具号召力的客户,又害怕过分依赖苹果光环。

文章来源: 车轱辘话V,电动公会,智阅汽车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车评速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