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云企差距拉大,东南亚市场成“反攻”关键,作战战略应如何部署?

微观人 2023-02-16
2953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云计算公司一直在全球云服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东南亚,这些公司正面临来自中国新贵竞争对手的挑战,而中美头部云计算企业之间的较量也备受关注。

据悉,阿里巴巴、华为和腾讯未来几年都将在东南亚投资数亿美元。为应对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可能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美国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加资百亿美元,助推东南亚数据中心建设。

美国云巨头拉大与中国同行差距

北京时间2月3日,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别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更早前的1月25日,微软公布了2022财年二季度(2021年四季度)财报。三家美国公司的云业务数据也随之出炉。

2022年是美国科技企业业绩承压的一年。美元指数全年升值超过8%,美国企业美元计价的全球收入普遍缩水6%-8%。俄乌冲突导致能源成本上升,美国2022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电力价格同比涨幅超12%。科技公司的数据中心要支付更多电费。

美元升值、电价高涨,云厂商营收、利润率本该下滑。然而,美国云厂商仍然交出了一份高增长、高利润的业绩报告。微软云、谷歌云利润水平相比2021年甚至还有小幅改善。

微软云2022年总营收101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微软云毛利率为72%,相比2021年的70.3%改善1.7%。微软云分成两部分,智能云(云、企业服务)2022年营收81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营业利润率42.0%;生产力与业务流程(企业软件)年营收194亿美元,同比增长59.0%,营业利润率未公布。

亚马逊AWS 2022年总营收80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2022年营业利润22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28.7%。营业利润率相比2021年的29.8%下滑1.1%。

谷歌云2022年总营收263亿美元,同比增长37.3%。营业利润为-30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1.3%,营业利润率相比2021年的-16.5%改善5.2%。

依靠强大的规模、利润和成本控制能力,美国云厂商正把竞争焦点带入下个阶段:AI计算。随着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等AI计算需求增长,美国云厂商正大规模部署AI算力。AI计算要大规模采购GPU服务器,价格是普通服务器10倍以上。这意味着下轮竞争投入更大,对云厂商规模、利润、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更高。

对比中美头部云厂商,2022年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2021年微软云营收是阿里云营收的6.6倍。2022年前三季度,这一数据扩大为8.7倍。

亚马逊AWS、微软云、谷歌云虽然面临挑战,但依靠高增长、高利润形成了良性循环。产品技术创新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摊薄基础设施成本,利润又被投入新一轮产品技术创新。即使遭遇宏观环境冲击,依旧增长稳定。中国云厂商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相对不足。

美国云计算称王

中国企业瞄准价格敏感型客户“见缝插针”

亚马逊云和微软云在市场份额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新加坡。但中国企业比美国企业更早进入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提供比美国价格更低的产品,以赢得对价格敏感的客户。

通过可用区域(availability zones)或数据中心集群的数量,我们可以评估一家云服务厂商的能力,了解其网络规模。(可用区域是指在同一地域内,电力和网络互相独立的物理区域,其布局和数量将影响该地区用户网络质量。)

从可用区域数量来看,中国公司已经超过了美国同行。在东南亚,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各自运营的可用区数量都超过了亚马逊云(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微软云(Azure)或谷歌云(Google Cloud)。

根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调查数据,在云基础设施服务领域,中国企业在泰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谷歌。

东南亚市场炙手可热

中国三巨头“再加注”

目前,东南亚成为包括云计算公司在内的许多中国公司的优先市场。与美国和欧洲等成熟市场相比,东南亚有更好的盈利机会。在欧美,中国科技公司将面临更多的审查。

去年9月,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Alibaba Cloud)承诺将于未来三年,在云计算领域再投资10亿美元,以支持其全球合作伙伴。今年1月,阿里云还在新加坡设立了国际业务总部,其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总部仍设在杭州。

华为目前正在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政府机构的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项目提供云服务。去年11月,华为表示将投资3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开发云基础设施。

当印尼零售金融服务公司阿斯特拉(Astra Financial)在2019年考虑将其内部应用程序转移到云端时,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在印尼拥有数据中心的云服务提供商。

在亚马逊云推出一年后,谷歌云于2020年在印度尼西亚推出了第一个数据中心。阿斯特拉虽然现在也使用其他公司的云服务来降低风险,但阿里巴巴仍是其最大的云供应商。

阿斯特拉信息技术主管丹尼尔·古纳万(Daniel Gunawan)称,“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价格。”“印尼对成本很敏感。”

东南亚的云服务经销商说,中国云计算公司在不同产品上的价格通常比美国公司低20%至40%。尽管这种折扣侵蚀了利润,但帮助中国公司在东南亚扩张,那里的许多客户都是中小型企业。

腾讯推出了一项全球合作计划,在营销、销售、技术和客户支持领域招募当地公司,以帮助其提供和扩大服务。

中国的云计算公司倾向于瞄准他们更有经验的行业。古纳万提到,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和数字金融方面的专长使其相对于其他云供应商更有优势。同时,阿里巴巴还帮助阿斯特拉在2021年开发了金融服务应用程序。

拥有聊天和社交媒体应用微信的腾讯,凭借其在音频和视频技术方面的专长,为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直播和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云服务,还为该地区的视频游戏公司提供支持。

本土化、生态能力比拼成关键

海外新兴市场蛋糕虽然很大,但是中国企业客户和海外企业客户在使用云上的习惯和标准并不同,要想获客并站稳脚跟,门槛不低。

目前,国内云厂商主要通过生态投资入股争取海外本土客户,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普遍面临本土化问题。同时,全球化的运营能力同样考验着云厂商们。

这与当年日本、美国一些企业的发展之路相似,当国家的经济、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自然而然会产生许多跨国企业走向海外。

而中国在2020年之前时机还未“成熟”,只出现了像华为等少部分企业顺利出海。

从目前各大云厂商出海路径来看,重点拓展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这部分客群仍然是国内云厂商在海外的重要客户;二是争取海外市场的本土客户。

在出海过程当中,以电商为例,既要解决建站问题,又要解决物流问题,同时还要解决资金、交易问题,以及递送和交付等问题。

因而,中国企业出海需要的不仅仅是云服务厂商提供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解决企业长期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趋势下,本土化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面对海外市场的争夺上,如何推动本土化进程,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探索出符合当地市场环境、融入本土产业发展的模式,逐步成为云服务厂商的重要方向。

在出海初期,国内不少云厂商主要借势集团入股投资当地企业争取当地客户,比如阿里投资了印尼当地电商平台Tokopedia,腾讯则投资在东南亚有“小腾讯”之称的东海集团。

在双方扮演的角色中,当地公司主要负责产品推广、销售、运营等本地化服务,国内云厂商则提供技术和产品层面的支撑。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普遍面临本地化获客、运营等难题。

对此,国内云厂商们通过升级海外组织结构、加快布局生态建设克服实践中“水土不服”的问题。

比如阿里云升级了海外组织结构,服务团队、解决方案团队逐渐实现本地化。此外,还对生态策略进行了调整,厘清生态服务界面,成立专门团队支持不同类型的伙伴。。

华为云将在生态方面更进一步。在未来3年中,华为云将赋能全球超1万家高潜初创企业在华为云平台和生态体系中加速成长。

亚太作为华为云初创企业计划的首发区域,已有超过120个企业加入该计划。

国内云厂商们要想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构建生态能力已成为云厂商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

云厂商是否有足够开放的心态去真正赋能生态伙伴、发展生态系统,是让合作伙伴团结在自己周围的重要一环。

未来,国内云厂商们要想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考验的更多是价格、技术、服务等整合为一体的生态能力。

无论是巨头还是中小厂商,这条海外之路都艰难无比,但也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获得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 财经杂志,科技云报道,智东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